楊瀾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以後也永遠都贏不了

楊瀾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以後也永遠都贏不了

作者簡介

前兩天,吳尊晒出了一組自己女兒參加亞洲級芭蕾舞比賽的照片。最後一張照片裡,女兒因為沒有取得好成績,哭得鼻子都紅了,透過屏幕,都能感受到比賽失利,小女孩有多傷心。

楊瀾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以後也永遠都贏不了

付出了那麼多,卻沒有取得成功,對孩子來說,的確值得傷心

前兩天,我在家陪孩子玩邏輯狗的時候,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孩子有一道題做得不對,我就是提醒了他一下。誰知道,孩子馬上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說:"我做錯了,我怎麼做錯了呢?"

看著孩子這種"輸不起"的狀態,家裡人很是擔憂,他們擔心孩子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因為承受不住失敗帶來的壓力,而出現更嚴重的問題。

其實,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孩子希望脫穎而出,希望可以獲得別人的關注與認可,這是孩子的一種本能需求,一旦失敗,孩子就會因此而產生消極情緒。

不過,這種消極情緒也不是壞事兒,它是孩子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宣洩了情緒,孩子才能將痛苦與失落排解出來。

楊瀾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以後也永遠都贏不了

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問題在於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保證,自己在每一次競爭中都獲得勝利,有贏有輸,才是人生的常態。而孩子在輸的時候,有怎樣的表現,才是決定他未來能走多遠的重要衡量標準。

競爭不是壞事兒,只是父母傳遞的競爭價值觀卻未必是對的

楊瀾的女兒曾經先後在兩所小學上學。有一次,她在餐桌上問女兒,兩種學校的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女兒想了想,說在本地的學校,老師總是讓我們別犯錯誤;在國際學校,老師鼓勵我們不要怕犯錯誤。

為什麼老師會害怕孩子犯錯誤呢?因為犯錯誤意味著失敗,而失敗就證明了孩子在競爭中將再無優勢。

楊瀾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以後也永遠都贏不了

楊瀾感慨,害怕犯錯的想法是多麼可怕

無論是學校還是父母,大家都把輸贏看的非常重要,他們並不理解輸贏的真正含義,也不明白競爭的意義在哪裡。在他們眼裡,競爭的目的就是為了贏,否則為什麼還要參與競爭呢?

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孩子若是在競爭中失敗,那麼很可能一輩子就完了。所以,為了讓孩子以後可以脫穎而出,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娃娃抓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灌輸極強的競爭意識。有些父母甚至因此威脅、恐嚇孩子。

"你要是再不努力,我就不要你了!"

"這次要是考不了第一名,你以後就別回家了!"

"某某都鋼琴十級,你還不努力?"

父母的初衷也許是好的,希望通過這些"刺激",可以讓孩子變得積極起來,從而加入到競爭的大軍中,取得勝利。

但是,不得不說,父母這樣的說辭卻是在向孩子傳遞一種錯誤的價值觀,那就是"競爭是負面的,競爭就是你死我活"。

所以,有些孩子為了取得勝利,就會想盡各種辦法,比如在考試中作弊,又或者長大後為了贏得競爭而傷害別人,到頭來害人害己。

如此說來,父母就應該為孩子屏蔽掉競爭嗎?當然不是,我們要讓孩子面對競爭,體會競爭,但是,更重要的是,孩子應該從競爭中獲取積極的力量。

孩子應該從競爭中獲得什麼,才是真的對孩子有意義呢?

我們都知道,從競爭中可以獲得輸贏,但是這卻不是我們最應該讓孩子看到的。無論最後競爭的結果如何,父母都應該讓孩子明白,在競爭中獲得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在一次全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有人問來自澳門的選手閔婕:"比賽對於你來說有什麼意義時?",她只給出了兩個字:"成長。"

每一次競爭都會發生很多不同的狀況,應對這些狀況的過程,就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也將都是孩子的收穫。

輸贏只是競爭帶來的一個結果而已,就算這一次贏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可能就不記得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獲得的經驗,積累的知識,體會過的教訓,將伴隨孩子一生。

就像是閔婕說的那樣,"成績不是最重要的,成長才是最快樂的。在這種全國級別的賽場上,棋逢對手、互相學習、開拓眼界和思路,這才是我們參賽真正的收穫"。

楊瀾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以後也永遠都贏不了

所以,在引導孩子面對競爭的時候,父母應該將孩子放在輸贏上的注意力進行轉移,讓孩子明白競爭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收穫。

1、競爭也是學習的一種,它可以讓孩子瞭解自己與對手之間的差距,從而更好地瞭解自己;

2、 通過競爭,孩子可以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借鑑別人的經驗;

3、競爭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戰勝內心的恐懼,將壓力轉變為動力。

東野圭吾在《放學後》一書中曾寫道:我們這種平凡之人在面對勝負關鍵時,總需要找尋某種倚靠,但,在比賽中乃是孤獨的,無法倚靠任何人,那麼,該倚靠什麼呢?我想,只有自己曾經努力過的事實。

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面對競爭呢?

首先,適當讓孩子體驗失敗。

著名主持人白巖鬆曾經說過:"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去贏,更要教會他們如何漂亮地輸。"

孩子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別說故意讓孩子體會失敗了,就是讓孩子受一點兒委屈,父母都受不了。但是,一味地對孩子進行保護,不讓孩子去感受人生中的各種狀態,對孩子來講是害而不是愛。

楊瀾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以後也永遠都贏不了

一味地對孩子進行保護,是害不是愛

父母應該讓孩子適當地體驗挫折與失敗。比如,跑步、爬山的時候,父母可以為了鼓勵孩子,落後一些,但是不要總是故意輸給孩子,也要走到前面,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會有落後的時候。

之後,溫和地接納孩子的失落,引導孩子接受失敗,讓孩子逐步懂得成功與失敗都是經常會遇到的事情,調整自己的心態,平和地接受失敗,認識到輸贏的意義,這樣孩子才能積蓄力量,在未來的生活中好好地面對競爭。

楊瀾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以後也永遠都贏不了

失敗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但是父母的過分關注卻讓孩子無法接受失敗

其次,不要因為競爭增強孩子的壓力。

父母就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教育資源,父母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是,父母在給予孩子的同時,也在灌輸給孩子的一種思想,那就是"你的東西都是最好的,而你也要是最好的,你不能輸"。

楊瀾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以後也永遠都贏不了

因為競爭而產生的壓力,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糟糕

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孩子就真的變得輸不起了。因為輸了之後,不僅自己受不了,父母也受不了。這種巨大的壓力與內疚感讓孩子隨時都繃緊一根弦,就怕在競爭中被人落下。

孩子有競爭意識不是壞事兒,但是因為競爭而感到壓力倍增,就不是一件好事兒了。

有專家指出,孩子心理壓力過大,會影響腦垂體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孩子發育受限。

只有當孩子精神放鬆,心態輕盈的時候,孩子才有可能真的長得好、學得好。

第三,想要讓孩子輸得起,得先做輸得起的父母。

諮詢專家於東輝認為,在競爭的環境裡,父母要重新給孩子建立、灌輸正確的競爭意識,讓孩子積極向上地成長。

想做到這一點,前提是父母得有正確的競爭意識,所謂正確,就應該用成長思維來看待競爭中的輸贏。成長型思維就是讓孩子明白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從結果中學到經驗教訓,避免以後發生同樣的情況。

這就要求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不要過多地關注結果,而是應該關注孩子努力的過程。

楊瀾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以後也永遠都贏不了

任何一次競爭都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所以父母應該引導孩子關注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

比如,孩子考試得了第一名,不要過分地稱讚孩子,"你真棒、你真聰明",而是應該引導孩子明白,你的努力有了收穫,你這一次選擇的方法是正確的。

而孩子考了最後一名也沒關係,畢竟這樣就可以知道哪些知識學習得還不到位,未來還可以如何努力,取得進步,獲得成長。

最後,父母應該引導孩子關注眼下。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下山去化緣,回到山腳下時,天已經黑了。

小和尚看著前方,擔心地問老和尚:師傅,天這麼黑,路這麼遠,山上還有懸崖峭壁,飛鳥走獸,我們這一盞小小的燈籠,只能照亮腳下這一點點地方,我們怎麼才能回到家啊?

老和尚看看小和尚,平靜地說:我看腳下。

楊瀾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以後也永遠都贏不了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只是在乎輸贏,而是應該關注眼下

競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發展,但是讓孩子好好發展,更應該引導孩子做好眼下應該做的每一件事情,而不是去糾結每一次競爭是贏是輸。做好該做的,努力去做想做的。

告訴孩子,不論輸贏,只要你努力過,付出過,你就是人生最大的贏家。

陸北老師專業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溫暖的陪伴。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兒煩惱,陸北老師將陪你一起面對解決。

本文由陸北老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