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的母親

不完美媽媽 工作這一年 遇見兮姐 2019-04-07

剛結束跟母親短暫的通話,這個普通的農村婦女,讓我心疼也另我同情。更多的是無可奈何吧。

我底下還有一個弟弟。從小到大,我與母親的感情不是很深厚,在我們家也沒有那種傳統的重男輕女觀念,弟弟比我小几歲,剛出生幾個月身體就各種不好,聽母親說有一次,弟弟發高燒要帶去鎮裡看醫生,叫了鄰村的車來載,當時的路還是崎嶇不堪的,車門沒關緊,路上顛簸了下,弟弟就從母親懷裡滾到了車輪底下(就差那麼幾釐米就碾過去),而母親是被司機及時拽住才沒跟著一起滾下去,那個場景,後來就成為了母親記憶裡揮不去的陰影,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心病”。所以,母親疼他多一點,我覺得是很正常的事,包括我,我也是疼愛弟弟的。

在教育方面,母親是嚴格且有些極端的,下跪認錯,挨巴掌這些對我來說雖說不是家常便飯,但也會有那麼幾次。這也是為什麼我跟母親兩個人的感情沒有像其他母女那樣深厚。

上學時,寫作文的時候最常見的要麼是童年或跟父母有關的題材,對於這些,我寫不出來,也不知道從何寫起,我不會寫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我的童年,所以一直以來我的作文都是另類的。長大些,有人會問:你的童年生活是怎麼樣的?往往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黑暗兩個字足以來闡述來貫通我整個童年的寫照。並不是說童年時期的我過的不好,而是太早熟了太獨立,可能在同齡人玩泥巴,被父母喂著飯,抱著睡,揹著走的時候,我已經學會了自己洗衣做飯,而在我成長的這些過程中,我的母親除了是我的母親,沒有教過我什麼,相反,我的父親對於我來說是我整個希望,我的世界我的光。

後來,父親突然過世,那種感覺是沒法用任何語言能說出來的。母親也在之後身體有段時間很差,那時我想,我只有母親了,我想讓她好好的,不被煩惱所擾,開心的過著往後的日子。弟弟還小,做不了什麼事,就由我這個老大來。長大是什麼?就是在你咬著牙堅持,含著淚奔跑的時候就已經長大了。

母親這一生很苦,她是這麼跟我說的。叫我以後別走她的路,可是她怎麼會知道,她的這些話,我是嗤之以鼻的。

我對她的感情依舊是很矛盾,父親走後,我心疼她,愛她,繼父進門後,我是怨她,恨她。到現在,我是既愛既恨既無奈。

我怨她在我父親在世時,對待我父親沒有現在的繼父好,怨她失去時才懂得珍惜,卻對對錯了人,恨她在我不同意的情況下,依舊讓繼父進門,恨她如今的樣子沒有以前的意氣風發,恨她在委屈的時候只能不了了之,太多太多了。

對繼父攤牌,不是沒想過,而是我想到了我母親,她在中間,肯定難做人。以前一直等著我弟弟長大,等來了長大也等來了失望。母親大老遠嫁到這麼來,親人沒在身邊,好不容易盼來了親人,弟弟卻不懂事,說出的話從沒顧慮到她的感受。

她的不容易我全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想為她做些什麼的時候,她總是拒絕。是了,這也許就是我討厭她的另外一個原因了。有時候,我只恨我自己為什麼不是男兒身,就這樣 就可以放開手腳,把她護在我的羽翼下,開心的過完她的下半生,我是愛我的母親的,我想。

她總想讓我呆在家,我知道,人大概到了一定的年齡,總會怕這怕那。前幾天我還在雲南的時候,一直問我什麼時候回廣東,前天回廣東了,昨天晚上打電話來說身體不舒服,說的多有嚴重,連語氣都不是很好,那時候我正跟一個朋友在聊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一聽她這麼說,心情都沒有了,把29號的票改成了明天一大早的高鐵。

有很多朋友都不懂我,為什麼要讓自己這麼累。有時候我也是這麼想,在我這個年紀,我完全可以去結婚了,但這些年下來,因為工作忙,然後一直單身到現在,即便是有喜歡的人了,也就那麼錯過了。久而久之,這稱為了習慣,習慣了一個人住,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看電影,燈泡也會修,馬桶也會修。這大概就是網上所說的“十級孤獨”了吧。

我一直總想要逃離,遠走他鄉,可是隻要一想到母親,就突然想起那句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所以,漸漸的,我放慢了自己的腳步,有時間就回家,雖然與母親的關係還依舊那樣不冷不熱,但對比以前,也算有所進步了。

關於愛不愛自己母親這件事,我不知道回答。我本身就不懂得什麼是愛,我只懂得責任,為人子女的責任。

我與我的母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