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不完美媽媽 春節家書 文化 蘇東坡門下走狗 2019-08-21
"
"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一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1948年,一名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眼神和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無論如何繁難,無論多麼無聊,都要咬著牙挺著,這是生活教給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課。許多人生哲理來自生活的磨礪,也來自親戚朋友的教誨與提醒,其中我的一位三大爺說了幾句話,讓我終身難忘。在那個紛擾的世界裡,一想起他的話,就覺得應該打起精神,振奮起來,也覺得有了幾分底氣。

"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一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1948年,一名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眼神和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無論如何繁難,無論多麼無聊,都要咬著牙挺著,這是生活教給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課。許多人生哲理來自生活的磨礪,也來自親戚朋友的教誨與提醒,其中我的一位三大爺說了幾句話,讓我終身難忘。在那個紛擾的世界裡,一想起他的話,就覺得應該打起精神,振奮起來,也覺得有了幾分底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文革後期那幾年,家裡快揭不開鍋了。老爸一月才二十多塊錢,六口人張著嘴要吃飯。家裡歡樂少,憂愁多。只有到了過年過節,生活才能略微有點改善,所心最高興的是過年,穿新衣吃餃子放炮仗。慢慢變老,那些雞零狗碎的事兒像火花在腦子裡亂閃,丟不脫忘不掉,我真的老了?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遇到了三大爺,雖只有一面之緣,可他影響了我的一輩子。

"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一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1948年,一名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眼神和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無論如何繁難,無論多麼無聊,都要咬著牙挺著,這是生活教給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課。許多人生哲理來自生活的磨礪,也來自親戚朋友的教誨與提醒,其中我的一位三大爺說了幾句話,讓我終身難忘。在那個紛擾的世界裡,一想起他的話,就覺得應該打起精神,振奮起來,也覺得有了幾分底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文革後期那幾年,家裡快揭不開鍋了。老爸一月才二十多塊錢,六口人張著嘴要吃飯。家裡歡樂少,憂愁多。只有到了過年過節,生活才能略微有點改善,所心最高興的是過年,穿新衣吃餃子放炮仗。慢慢變老,那些雞零狗碎的事兒像火花在腦子裡亂閃,丟不脫忘不掉,我真的老了?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遇到了三大爺,雖只有一面之緣,可他影響了我的一輩子。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面色黝黑的戰士。

"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一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1948年,一名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眼神和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無論如何繁難,無論多麼無聊,都要咬著牙挺著,這是生活教給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課。許多人生哲理來自生活的磨礪,也來自親戚朋友的教誨與提醒,其中我的一位三大爺說了幾句話,讓我終身難忘。在那個紛擾的世界裡,一想起他的話,就覺得應該打起精神,振奮起來,也覺得有了幾分底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文革後期那幾年,家裡快揭不開鍋了。老爸一月才二十多塊錢,六口人張著嘴要吃飯。家裡歡樂少,憂愁多。只有到了過年過節,生活才能略微有點改善,所心最高興的是過年,穿新衣吃餃子放炮仗。慢慢變老,那些雞零狗碎的事兒像火花在腦子裡亂閃,丟不脫忘不掉,我真的老了?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遇到了三大爺,雖只有一面之緣,可他影響了我的一輩子。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面色黝黑的戰士。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穿軍裝,戴著毛主席像章的年輕姑娘 。

一天,正在家做作業,家裡突然來了個人,爸爸認識的朋友,是附近農村的,中等身材,聲如洪鐘,走路像一陣風,爸爸讓我叫他三大爺。老爸逮住機會,讓三大爺給俺看看面相,算算命運。他漫不經心地看了看俺的眼睛、鼻子,他的反應是淡淡的。再往下看錶情就有點奇怪了,盯住俺的大嘴看半天:“嗯,這孩子嘴大吃四方!”老爹老孃不喜反憂,家裡本來就窮,又出了個吃貨,這可如何是好?正憂慮不止,三大爺又摸了摸俺軟軟的小手,興奮地告訴俺爹:“嗯,這孩子是個拿筆桿兒!”老爹老孃這才轉憂為喜:咱們煤黑子的後代也能吃文化飯了,以後吃穿不愁啦! 拿出好酒好煙好茶款待三大爺,天南海北地扯著,一口一口地喝著,酒足飯飽,臨走前,三大爺摸著俺的頭,加重語氣說:“孩兒,好好幹,給你爹孃爭口氣!”

"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一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1948年,一名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眼神和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無論如何繁難,無論多麼無聊,都要咬著牙挺著,這是生活教給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課。許多人生哲理來自生活的磨礪,也來自親戚朋友的教誨與提醒,其中我的一位三大爺說了幾句話,讓我終身難忘。在那個紛擾的世界裡,一想起他的話,就覺得應該打起精神,振奮起來,也覺得有了幾分底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文革後期那幾年,家裡快揭不開鍋了。老爸一月才二十多塊錢,六口人張著嘴要吃飯。家裡歡樂少,憂愁多。只有到了過年過節,生活才能略微有點改善,所心最高興的是過年,穿新衣吃餃子放炮仗。慢慢變老,那些雞零狗碎的事兒像火花在腦子裡亂閃,丟不脫忘不掉,我真的老了?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遇到了三大爺,雖只有一面之緣,可他影響了我的一輩子。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面色黝黑的戰士。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穿軍裝,戴著毛主席像章的年輕姑娘 。

一天,正在家做作業,家裡突然來了個人,爸爸認識的朋友,是附近農村的,中等身材,聲如洪鐘,走路像一陣風,爸爸讓我叫他三大爺。老爸逮住機會,讓三大爺給俺看看面相,算算命運。他漫不經心地看了看俺的眼睛、鼻子,他的反應是淡淡的。再往下看錶情就有點奇怪了,盯住俺的大嘴看半天:“嗯,這孩子嘴大吃四方!”老爹老孃不喜反憂,家裡本來就窮,又出了個吃貨,這可如何是好?正憂慮不止,三大爺又摸了摸俺軟軟的小手,興奮地告訴俺爹:“嗯,這孩子是個拿筆桿兒!”老爹老孃這才轉憂為喜:咱們煤黑子的後代也能吃文化飯了,以後吃穿不愁啦! 拿出好酒好煙好茶款待三大爺,天南海北地扯著,一口一口地喝著,酒足飯飽,臨走前,三大爺摸著俺的頭,加重語氣說:“孩兒,好好幹,給你爹孃爭口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

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這樣的傢俱很可能是祖上傳下來的,要是擱在今天可值錢了。

"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一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1948年,一名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眼神和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無論如何繁難,無論多麼無聊,都要咬著牙挺著,這是生活教給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課。許多人生哲理來自生活的磨礪,也來自親戚朋友的教誨與提醒,其中我的一位三大爺說了幾句話,讓我終身難忘。在那個紛擾的世界裡,一想起他的話,就覺得應該打起精神,振奮起來,也覺得有了幾分底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文革後期那幾年,家裡快揭不開鍋了。老爸一月才二十多塊錢,六口人張著嘴要吃飯。家裡歡樂少,憂愁多。只有到了過年過節,生活才能略微有點改善,所心最高興的是過年,穿新衣吃餃子放炮仗。慢慢變老,那些雞零狗碎的事兒像火花在腦子裡亂閃,丟不脫忘不掉,我真的老了?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遇到了三大爺,雖只有一面之緣,可他影響了我的一輩子。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面色黝黑的戰士。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穿軍裝,戴著毛主席像章的年輕姑娘 。

一天,正在家做作業,家裡突然來了個人,爸爸認識的朋友,是附近農村的,中等身材,聲如洪鐘,走路像一陣風,爸爸讓我叫他三大爺。老爸逮住機會,讓三大爺給俺看看面相,算算命運。他漫不經心地看了看俺的眼睛、鼻子,他的反應是淡淡的。再往下看錶情就有點奇怪了,盯住俺的大嘴看半天:“嗯,這孩子嘴大吃四方!”老爹老孃不喜反憂,家裡本來就窮,又出了個吃貨,這可如何是好?正憂慮不止,三大爺又摸了摸俺軟軟的小手,興奮地告訴俺爹:“嗯,這孩子是個拿筆桿兒!”老爹老孃這才轉憂為喜:咱們煤黑子的後代也能吃文化飯了,以後吃穿不愁啦! 拿出好酒好煙好茶款待三大爺,天南海北地扯著,一口一口地喝著,酒足飯飽,臨走前,三大爺摸著俺的頭,加重語氣說:“孩兒,好好幹,給你爹孃爭口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

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這樣的傢俱很可能是祖上傳下來的,要是擱在今天可值錢了。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圖為正在吃飯的姐妹倆,這伙食在當時算是很好的了 。

老爹說三大爺見多識廣,閱人無數,會測字算命,懂陰陽八卦,前知八百年,後知八百年,神神乎乎的。俺爹俺娘把三大爺的話兒當成了個事兒,把俺當成了個寶貝。放學歸來後,小學畢業的老爹拿著粉筆在磚地上亂畫,教這教那。也許盼望著三大爺那句話在俺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不知什麼時候也許會生根發芽。以後讀書俺就上心多了,上大學時看到好書就要讀,不吃不喝也要到新華書店背些書回來,當個文化人的願望雖然蒙朧,但卻強烈地存在著!

二十多年後,果然狼竄於齊魯之邦,奔走於中華大地,遍嘗各地美味,“嘴大吃四方”的話算是應驗了,不知道算不算個文化人。四十多年來,三大爺那幾句話像個重鼓敲在耳旁,他也可能已不在人世,可他的話一直沒有忘記。雖也沒有光宗耀祖,可一想到三大爺那句話就覺得十分溫暖。

"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一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1948年,一名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眼神和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無論如何繁難,無論多麼無聊,都要咬著牙挺著,這是生活教給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課。許多人生哲理來自生活的磨礪,也來自親戚朋友的教誨與提醒,其中我的一位三大爺說了幾句話,讓我終身難忘。在那個紛擾的世界裡,一想起他的話,就覺得應該打起精神,振奮起來,也覺得有了幾分底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文革後期那幾年,家裡快揭不開鍋了。老爸一月才二十多塊錢,六口人張著嘴要吃飯。家裡歡樂少,憂愁多。只有到了過年過節,生活才能略微有點改善,所心最高興的是過年,穿新衣吃餃子放炮仗。慢慢變老,那些雞零狗碎的事兒像火花在腦子裡亂閃,丟不脫忘不掉,我真的老了?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遇到了三大爺,雖只有一面之緣,可他影響了我的一輩子。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面色黝黑的戰士。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穿軍裝,戴著毛主席像章的年輕姑娘 。

一天,正在家做作業,家裡突然來了個人,爸爸認識的朋友,是附近農村的,中等身材,聲如洪鐘,走路像一陣風,爸爸讓我叫他三大爺。老爸逮住機會,讓三大爺給俺看看面相,算算命運。他漫不經心地看了看俺的眼睛、鼻子,他的反應是淡淡的。再往下看錶情就有點奇怪了,盯住俺的大嘴看半天:“嗯,這孩子嘴大吃四方!”老爹老孃不喜反憂,家裡本來就窮,又出了個吃貨,這可如何是好?正憂慮不止,三大爺又摸了摸俺軟軟的小手,興奮地告訴俺爹:“嗯,這孩子是個拿筆桿兒!”老爹老孃這才轉憂為喜:咱們煤黑子的後代也能吃文化飯了,以後吃穿不愁啦! 拿出好酒好煙好茶款待三大爺,天南海北地扯著,一口一口地喝著,酒足飯飽,臨走前,三大爺摸著俺的頭,加重語氣說:“孩兒,好好幹,給你爹孃爭口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

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這樣的傢俱很可能是祖上傳下來的,要是擱在今天可值錢了。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圖為正在吃飯的姐妹倆,這伙食在當時算是很好的了 。

老爹說三大爺見多識廣,閱人無數,會測字算命,懂陰陽八卦,前知八百年,後知八百年,神神乎乎的。俺爹俺娘把三大爺的話兒當成了個事兒,把俺當成了個寶貝。放學歸來後,小學畢業的老爹拿著粉筆在磚地上亂畫,教這教那。也許盼望著三大爺那句話在俺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不知什麼時候也許會生根發芽。以後讀書俺就上心多了,上大學時看到好書就要讀,不吃不喝也要到新華書店背些書回來,當個文化人的願望雖然蒙朧,但卻強烈地存在著!

二十多年後,果然狼竄於齊魯之邦,奔走於中華大地,遍嘗各地美味,“嘴大吃四方”的話算是應驗了,不知道算不算個文化人。四十多年來,三大爺那幾句話像個重鼓敲在耳旁,他也可能已不在人世,可他的話一直沒有忘記。雖也沒有光宗耀祖,可一想到三大爺那句話就覺得十分溫暖。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一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1948年,一名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眼神和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無論如何繁難,無論多麼無聊,都要咬著牙挺著,這是生活教給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課。許多人生哲理來自生活的磨礪,也來自親戚朋友的教誨與提醒,其中我的一位三大爺說了幾句話,讓我終身難忘。在那個紛擾的世界裡,一想起他的話,就覺得應該打起精神,振奮起來,也覺得有了幾分底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文革後期那幾年,家裡快揭不開鍋了。老爸一月才二十多塊錢,六口人張著嘴要吃飯。家裡歡樂少,憂愁多。只有到了過年過節,生活才能略微有點改善,所心最高興的是過年,穿新衣吃餃子放炮仗。慢慢變老,那些雞零狗碎的事兒像火花在腦子裡亂閃,丟不脫忘不掉,我真的老了?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遇到了三大爺,雖只有一面之緣,可他影響了我的一輩子。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面色黝黑的戰士。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穿軍裝,戴著毛主席像章的年輕姑娘 。

一天,正在家做作業,家裡突然來了個人,爸爸認識的朋友,是附近農村的,中等身材,聲如洪鐘,走路像一陣風,爸爸讓我叫他三大爺。老爸逮住機會,讓三大爺給俺看看面相,算算命運。他漫不經心地看了看俺的眼睛、鼻子,他的反應是淡淡的。再往下看錶情就有點奇怪了,盯住俺的大嘴看半天:“嗯,這孩子嘴大吃四方!”老爹老孃不喜反憂,家裡本來就窮,又出了個吃貨,這可如何是好?正憂慮不止,三大爺又摸了摸俺軟軟的小手,興奮地告訴俺爹:“嗯,這孩子是個拿筆桿兒!”老爹老孃這才轉憂為喜:咱們煤黑子的後代也能吃文化飯了,以後吃穿不愁啦! 拿出好酒好煙好茶款待三大爺,天南海北地扯著,一口一口地喝著,酒足飯飽,臨走前,三大爺摸著俺的頭,加重語氣說:“孩兒,好好幹,給你爹孃爭口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

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這樣的傢俱很可能是祖上傳下來的,要是擱在今天可值錢了。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圖為正在吃飯的姐妹倆,這伙食在當時算是很好的了 。

老爹說三大爺見多識廣,閱人無數,會測字算命,懂陰陽八卦,前知八百年,後知八百年,神神乎乎的。俺爹俺娘把三大爺的話兒當成了個事兒,把俺當成了個寶貝。放學歸來後,小學畢業的老爹拿著粉筆在磚地上亂畫,教這教那。也許盼望著三大爺那句話在俺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不知什麼時候也許會生根發芽。以後讀書俺就上心多了,上大學時看到好書就要讀,不吃不喝也要到新華書店背些書回來,當個文化人的願望雖然蒙朧,但卻強烈地存在著!

二十多年後,果然狼竄於齊魯之邦,奔走於中華大地,遍嘗各地美味,“嘴大吃四方”的話算是應驗了,不知道算不算個文化人。四十多年來,三大爺那幾句話像個重鼓敲在耳旁,他也可能已不在人世,可他的話一直沒有忘記。雖也沒有光宗耀祖,可一想到三大爺那句話就覺得十分溫暖。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曾被評為礦務局系統的三好學生,名單登在《棗莊礦工報》上,俺老爹喜得一蹦老高,拿著報紙到處炫耀,逢人便講:“俺孩兒上了報紙啦!”以後爹孃見俺考上了大學,當老師,考上研究生,做記者……心裡都是說不出的高興。

老父身患老年痴呆症多年,回家見他,他的話很少,再也不是那個精神抖擻的煤礦工人了。身體雖有所恢復,但記憶力、精氣神早已沒有當年的風采。老母親走路踉蹌,常常坐在沙發上發呆,她年輕時性格開朗,風風火火,與今天判若兩人。每次回家,不免嘆息良久,有時不禁悽然淚下。

"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一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1948年,一名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眼神和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無論如何繁難,無論多麼無聊,都要咬著牙挺著,這是生活教給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課。許多人生哲理來自生活的磨礪,也來自親戚朋友的教誨與提醒,其中我的一位三大爺說了幾句話,讓我終身難忘。在那個紛擾的世界裡,一想起他的話,就覺得應該打起精神,振奮起來,也覺得有了幾分底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文革後期那幾年,家裡快揭不開鍋了。老爸一月才二十多塊錢,六口人張著嘴要吃飯。家裡歡樂少,憂愁多。只有到了過年過節,生活才能略微有點改善,所心最高興的是過年,穿新衣吃餃子放炮仗。慢慢變老,那些雞零狗碎的事兒像火花在腦子裡亂閃,丟不脫忘不掉,我真的老了?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遇到了三大爺,雖只有一面之緣,可他影響了我的一輩子。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面色黝黑的戰士。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穿軍裝,戴著毛主席像章的年輕姑娘 。

一天,正在家做作業,家裡突然來了個人,爸爸認識的朋友,是附近農村的,中等身材,聲如洪鐘,走路像一陣風,爸爸讓我叫他三大爺。老爸逮住機會,讓三大爺給俺看看面相,算算命運。他漫不經心地看了看俺的眼睛、鼻子,他的反應是淡淡的。再往下看錶情就有點奇怪了,盯住俺的大嘴看半天:“嗯,這孩子嘴大吃四方!”老爹老孃不喜反憂,家裡本來就窮,又出了個吃貨,這可如何是好?正憂慮不止,三大爺又摸了摸俺軟軟的小手,興奮地告訴俺爹:“嗯,這孩子是個拿筆桿兒!”老爹老孃這才轉憂為喜:咱們煤黑子的後代也能吃文化飯了,以後吃穿不愁啦! 拿出好酒好煙好茶款待三大爺,天南海北地扯著,一口一口地喝著,酒足飯飽,臨走前,三大爺摸著俺的頭,加重語氣說:“孩兒,好好幹,給你爹孃爭口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

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這樣的傢俱很可能是祖上傳下來的,要是擱在今天可值錢了。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圖為正在吃飯的姐妹倆,這伙食在當時算是很好的了 。

老爹說三大爺見多識廣,閱人無數,會測字算命,懂陰陽八卦,前知八百年,後知八百年,神神乎乎的。俺爹俺娘把三大爺的話兒當成了個事兒,把俺當成了個寶貝。放學歸來後,小學畢業的老爹拿著粉筆在磚地上亂畫,教這教那。也許盼望著三大爺那句話在俺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不知什麼時候也許會生根發芽。以後讀書俺就上心多了,上大學時看到好書就要讀,不吃不喝也要到新華書店背些書回來,當個文化人的願望雖然蒙朧,但卻強烈地存在著!

二十多年後,果然狼竄於齊魯之邦,奔走於中華大地,遍嘗各地美味,“嘴大吃四方”的話算是應驗了,不知道算不算個文化人。四十多年來,三大爺那幾句話像個重鼓敲在耳旁,他也可能已不在人世,可他的話一直沒有忘記。雖也沒有光宗耀祖,可一想到三大爺那句話就覺得十分溫暖。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曾被評為礦務局系統的三好學生,名單登在《棗莊礦工報》上,俺老爹喜得一蹦老高,拿著報紙到處炫耀,逢人便講:“俺孩兒上了報紙啦!”以後爹孃見俺考上了大學,當老師,考上研究生,做記者……心裡都是說不出的高興。

老父身患老年痴呆症多年,回家見他,他的話很少,再也不是那個精神抖擻的煤礦工人了。身體雖有所恢復,但記憶力、精氣神早已沒有當年的風采。老母親走路踉蹌,常常坐在沙發上發呆,她年輕時性格開朗,風風火火,與今天判若兩人。每次回家,不免嘆息良久,有時不禁悽然淚下。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貧困潦倒的芝加哥婦女被迫出售自己的4個孩子。

"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一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1948年,一名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眼神和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無論如何繁難,無論多麼無聊,都要咬著牙挺著,這是生活教給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課。許多人生哲理來自生活的磨礪,也來自親戚朋友的教誨與提醒,其中我的一位三大爺說了幾句話,讓我終身難忘。在那個紛擾的世界裡,一想起他的話,就覺得應該打起精神,振奮起來,也覺得有了幾分底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文革後期那幾年,家裡快揭不開鍋了。老爸一月才二十多塊錢,六口人張著嘴要吃飯。家裡歡樂少,憂愁多。只有到了過年過節,生活才能略微有點改善,所心最高興的是過年,穿新衣吃餃子放炮仗。慢慢變老,那些雞零狗碎的事兒像火花在腦子裡亂閃,丟不脫忘不掉,我真的老了?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遇到了三大爺,雖只有一面之緣,可他影響了我的一輩子。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面色黝黑的戰士。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穿軍裝,戴著毛主席像章的年輕姑娘 。

一天,正在家做作業,家裡突然來了個人,爸爸認識的朋友,是附近農村的,中等身材,聲如洪鐘,走路像一陣風,爸爸讓我叫他三大爺。老爸逮住機會,讓三大爺給俺看看面相,算算命運。他漫不經心地看了看俺的眼睛、鼻子,他的反應是淡淡的。再往下看錶情就有點奇怪了,盯住俺的大嘴看半天:“嗯,這孩子嘴大吃四方!”老爹老孃不喜反憂,家裡本來就窮,又出了個吃貨,這可如何是好?正憂慮不止,三大爺又摸了摸俺軟軟的小手,興奮地告訴俺爹:“嗯,這孩子是個拿筆桿兒!”老爹老孃這才轉憂為喜:咱們煤黑子的後代也能吃文化飯了,以後吃穿不愁啦! 拿出好酒好煙好茶款待三大爺,天南海北地扯著,一口一口地喝著,酒足飯飽,臨走前,三大爺摸著俺的頭,加重語氣說:“孩兒,好好幹,給你爹孃爭口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

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這樣的傢俱很可能是祖上傳下來的,要是擱在今天可值錢了。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圖為正在吃飯的姐妹倆,這伙食在當時算是很好的了 。

老爹說三大爺見多識廣,閱人無數,會測字算命,懂陰陽八卦,前知八百年,後知八百年,神神乎乎的。俺爹俺娘把三大爺的話兒當成了個事兒,把俺當成了個寶貝。放學歸來後,小學畢業的老爹拿著粉筆在磚地上亂畫,教這教那。也許盼望著三大爺那句話在俺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不知什麼時候也許會生根發芽。以後讀書俺就上心多了,上大學時看到好書就要讀,不吃不喝也要到新華書店背些書回來,當個文化人的願望雖然蒙朧,但卻強烈地存在著!

二十多年後,果然狼竄於齊魯之邦,奔走於中華大地,遍嘗各地美味,“嘴大吃四方”的話算是應驗了,不知道算不算個文化人。四十多年來,三大爺那幾句話像個重鼓敲在耳旁,他也可能已不在人世,可他的話一直沒有忘記。雖也沒有光宗耀祖,可一想到三大爺那句話就覺得十分溫暖。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曾被評為礦務局系統的三好學生,名單登在《棗莊礦工報》上,俺老爹喜得一蹦老高,拿著報紙到處炫耀,逢人便講:“俺孩兒上了報紙啦!”以後爹孃見俺考上了大學,當老師,考上研究生,做記者……心裡都是說不出的高興。

老父身患老年痴呆症多年,回家見他,他的話很少,再也不是那個精神抖擻的煤礦工人了。身體雖有所恢復,但記憶力、精氣神早已沒有當年的風采。老母親走路踉蹌,常常坐在沙發上發呆,她年輕時性格開朗,風風火火,與今天判若兩人。每次回家,不免嘆息良久,有時不禁悽然淚下。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貧困潦倒的芝加哥婦女被迫出售自己的4個孩子。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60年,著裝時尚開放的伊朗女子。

"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一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1948年,一名小男孩透過櫥窗看電視。他的眼神和表情透露出了內心的驚訝。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無論如何繁難,無論多麼無聊,都要咬著牙挺著,這是生活教給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課。許多人生哲理來自生活的磨礪,也來自親戚朋友的教誨與提醒,其中我的一位三大爺說了幾句話,讓我終身難忘。在那個紛擾的世界裡,一想起他的話,就覺得應該打起精神,振奮起來,也覺得有了幾分底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文革後期那幾年,家裡快揭不開鍋了。老爸一月才二十多塊錢,六口人張著嘴要吃飯。家裡歡樂少,憂愁多。只有到了過年過節,生活才能略微有點改善,所心最高興的是過年,穿新衣吃餃子放炮仗。慢慢變老,那些雞零狗碎的事兒像火花在腦子裡亂閃,丟不脫忘不掉,我真的老了?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遇到了三大爺,雖只有一面之緣,可他影響了我的一輩子。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面色黝黑的戰士。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穿軍裝,戴著毛主席像章的年輕姑娘 。

一天,正在家做作業,家裡突然來了個人,爸爸認識的朋友,是附近農村的,中等身材,聲如洪鐘,走路像一陣風,爸爸讓我叫他三大爺。老爸逮住機會,讓三大爺給俺看看面相,算算命運。他漫不經心地看了看俺的眼睛、鼻子,他的反應是淡淡的。再往下看錶情就有點奇怪了,盯住俺的大嘴看半天:“嗯,這孩子嘴大吃四方!”老爹老孃不喜反憂,家裡本來就窮,又出了個吃貨,這可如何是好?正憂慮不止,三大爺又摸了摸俺軟軟的小手,興奮地告訴俺爹:“嗯,這孩子是個拿筆桿兒!”老爹老孃這才轉憂為喜:咱們煤黑子的後代也能吃文化飯了,以後吃穿不愁啦! 拿出好酒好煙好茶款待三大爺,天南海北地扯著,一口一口地喝著,酒足飯飽,臨走前,三大爺摸著俺的頭,加重語氣說:“孩兒,好好幹,給你爹孃爭口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70年代,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

一位穿著傳統的老奶奶坐在中式椅子上,這樣的傢俱很可能是祖上傳下來的,要是擱在今天可值錢了。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圖為正在吃飯的姐妹倆,這伙食在當時算是很好的了 。

老爹說三大爺見多識廣,閱人無數,會測字算命,懂陰陽八卦,前知八百年,後知八百年,神神乎乎的。俺爹俺娘把三大爺的話兒當成了個事兒,把俺當成了個寶貝。放學歸來後,小學畢業的老爹拿著粉筆在磚地上亂畫,教這教那。也許盼望著三大爺那句話在俺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不知什麼時候也許會生根發芽。以後讀書俺就上心多了,上大學時看到好書就要讀,不吃不喝也要到新華書店背些書回來,當個文化人的願望雖然蒙朧,但卻強烈地存在著!

二十多年後,果然狼竄於齊魯之邦,奔走於中華大地,遍嘗各地美味,“嘴大吃四方”的話算是應驗了,不知道算不算個文化人。四十多年來,三大爺那幾句話像個重鼓敲在耳旁,他也可能已不在人世,可他的話一直沒有忘記。雖也沒有光宗耀祖,可一想到三大爺那句話就覺得十分溫暖。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曾被評為礦務局系統的三好學生,名單登在《棗莊礦工報》上,俺老爹喜得一蹦老高,拿著報紙到處炫耀,逢人便講:“俺孩兒上了報紙啦!”以後爹孃見俺考上了大學,當老師,考上研究生,做記者……心裡都是說不出的高興。

老父身患老年痴呆症多年,回家見他,他的話很少,再也不是那個精神抖擻的煤礦工人了。身體雖有所恢復,但記憶力、精氣神早已沒有當年的風采。老母親走路踉蹌,常常坐在沙發上發呆,她年輕時性格開朗,風風火火,與今天判若兩人。每次回家,不免嘆息良久,有時不禁悽然淚下。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48年,貧困潦倒的芝加哥婦女被迫出售自己的4個孩子。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60年,著裝時尚開放的伊朗女子。

“孩兒,給你爹孃爭口氣!”

1969年,時尚雜誌的紐約街拍,現在也不過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