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不完美媽媽 心理健康 幼兒園 英國 讀書 睡眠 戀愛 小馬快跑國際早教 2019-08-29
"

很多媽媽常常會抱怨:

“我的娃真黏人,恨不得24小時都讓我陪在她身邊”;
“吃飯要坐在旁邊看,遊戲要一起參與,睡覺要抱著哄”;
“就連上廁所那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都不肯給我喘息的機會”
……

對於孩子的這一種“黏人”,作為老母親的你或許會倍感欣慰,“孩子總算沒有白疼”,然而另一方面,面對孩子這一過分的依賴也會盡顯無奈,“孩子這麼黏人,以後該怎麼辦啊……”

"

很多媽媽常常會抱怨:

“我的娃真黏人,恨不得24小時都讓我陪在她身邊”;
“吃飯要坐在旁邊看,遊戲要一起參與,睡覺要抱著哄”;
“就連上廁所那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都不肯給我喘息的機會”
……

對於孩子的這一種“黏人”,作為老母親的你或許會倍感欣慰,“孩子總算沒有白疼”,然而另一方面,面對孩子這一過分的依賴也會盡顯無奈,“孩子這麼黏人,以後該怎麼辦啊……”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孩子黏人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是因為分離焦慮以及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與不安,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依戀理論,認為:嬰幼兒與父母親分離導致的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他們會將這種分離體驗為一種對他們快樂的根本性威脅。

該理論將依戀的發展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即:

前依戀期:0至6周;

依戀形成期:6周至6-8個月;

依戀明確期:6-8個月至18-24個月;

交互式合作期:18個月至2歲以後。

也就是說,6周之前的孩子基本上不怕陌生人,對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爸爸媽媽等的依戀會逐漸加深,並在2歲之內達到分離焦慮的頂峰。

接著,隨著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的提高,他們漸漸能夠理解分開與離別的感受,慢慢接受與父母的短暫離別,減少分離焦慮的不安情緒。

"

很多媽媽常常會抱怨:

“我的娃真黏人,恨不得24小時都讓我陪在她身邊”;
“吃飯要坐在旁邊看,遊戲要一起參與,睡覺要抱著哄”;
“就連上廁所那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都不肯給我喘息的機會”
……

對於孩子的這一種“黏人”,作為老母親的你或許會倍感欣慰,“孩子總算沒有白疼”,然而另一方面,面對孩子這一過分的依賴也會盡顯無奈,“孩子這麼黏人,以後該怎麼辦啊……”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孩子黏人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是因為分離焦慮以及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與不安,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依戀理論,認為:嬰幼兒與父母親分離導致的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他們會將這種分離體驗為一種對他們快樂的根本性威脅。

該理論將依戀的發展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即:

前依戀期:0至6周;

依戀形成期:6周至6-8個月;

依戀明確期:6-8個月至18-24個月;

交互式合作期:18個月至2歲以後。

也就是說,6周之前的孩子基本上不怕陌生人,對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爸爸媽媽等的依戀會逐漸加深,並在2歲之內達到分離焦慮的頂峰。

接著,隨著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的提高,他們漸漸能夠理解分開與離別的感受,慢慢接受與父母的短暫離別,減少分離焦慮的不安情緒。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如果孩子在2歲左右有明顯的“黏人”現象,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現象,大人不需要過於焦慮。

除了分離焦慮之外,孩子“黏人”的現象也可能因為從小缺失安全感的原因。

心理學者李雪曾在她的著作《當我遇見一個人》裡分享過一個斷奶的例子,她說:

“還記得我給兒子斷奶的時候,奶奶和姥姥都跑來把我和兒子強行隔離。才7個多月的兒子突然看不到媽媽了,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像他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其實,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他的整個成長過程就是在與父母不斷的分離,無論是斷奶時離開媽媽的懷抱與撫愛,還是上幼兒園與家人的分離等,都會有伴隨而來的焦慮,而這樣的一份份焦慮,卻是孩子走向獨立與成熟的第一步。

"

很多媽媽常常會抱怨:

“我的娃真黏人,恨不得24小時都讓我陪在她身邊”;
“吃飯要坐在旁邊看,遊戲要一起參與,睡覺要抱著哄”;
“就連上廁所那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都不肯給我喘息的機會”
……

對於孩子的這一種“黏人”,作為老母親的你或許會倍感欣慰,“孩子總算沒有白疼”,然而另一方面,面對孩子這一過分的依賴也會盡顯無奈,“孩子這麼黏人,以後該怎麼辦啊……”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孩子黏人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是因為分離焦慮以及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與不安,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依戀理論,認為:嬰幼兒與父母親分離導致的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他們會將這種分離體驗為一種對他們快樂的根本性威脅。

該理論將依戀的發展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即:

前依戀期:0至6周;

依戀形成期:6周至6-8個月;

依戀明確期:6-8個月至18-24個月;

交互式合作期:18個月至2歲以後。

也就是說,6周之前的孩子基本上不怕陌生人,對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爸爸媽媽等的依戀會逐漸加深,並在2歲之內達到分離焦慮的頂峰。

接著,隨著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的提高,他們漸漸能夠理解分開與離別的感受,慢慢接受與父母的短暫離別,減少分離焦慮的不安情緒。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如果孩子在2歲左右有明顯的“黏人”現象,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現象,大人不需要過於焦慮。

除了分離焦慮之外,孩子“黏人”的現象也可能因為從小缺失安全感的原因。

心理學者李雪曾在她的著作《當我遇見一個人》裡分享過一個斷奶的例子,她說:

“還記得我給兒子斷奶的時候,奶奶和姥姥都跑來把我和兒子強行隔離。才7個多月的兒子突然看不到媽媽了,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像他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其實,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他的整個成長過程就是在與父母不斷的分離,無論是斷奶時離開媽媽的懷抱與撫愛,還是上幼兒園與家人的分離等,都會有伴隨而來的焦慮,而這樣的一份份焦慮,卻是孩子走向獨立與成熟的第一步。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當面對在這一些些節點上表現得十分黏人的孩子時,如果我們總是缺乏耐心,認為這是孩子不獨立、太過嬌氣的表現,用嚴厲的責罵來應對他們,這將會加劇孩子的分離焦慮,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面對孩子“黏人”的日常,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給予足夠的愛與陪伴

"

很多媽媽常常會抱怨:

“我的娃真黏人,恨不得24小時都讓我陪在她身邊”;
“吃飯要坐在旁邊看,遊戲要一起參與,睡覺要抱著哄”;
“就連上廁所那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都不肯給我喘息的機會”
……

對於孩子的這一種“黏人”,作為老母親的你或許會倍感欣慰,“孩子總算沒有白疼”,然而另一方面,面對孩子這一過分的依賴也會盡顯無奈,“孩子這麼黏人,以後該怎麼辦啊……”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孩子黏人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是因為分離焦慮以及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與不安,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依戀理論,認為:嬰幼兒與父母親分離導致的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他們會將這種分離體驗為一種對他們快樂的根本性威脅。

該理論將依戀的發展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即:

前依戀期:0至6周;

依戀形成期:6周至6-8個月;

依戀明確期:6-8個月至18-24個月;

交互式合作期:18個月至2歲以後。

也就是說,6周之前的孩子基本上不怕陌生人,對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爸爸媽媽等的依戀會逐漸加深,並在2歲之內達到分離焦慮的頂峰。

接著,隨著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的提高,他們漸漸能夠理解分開與離別的感受,慢慢接受與父母的短暫離別,減少分離焦慮的不安情緒。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如果孩子在2歲左右有明顯的“黏人”現象,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現象,大人不需要過於焦慮。

除了分離焦慮之外,孩子“黏人”的現象也可能因為從小缺失安全感的原因。

心理學者李雪曾在她的著作《當我遇見一個人》裡分享過一個斷奶的例子,她說:

“還記得我給兒子斷奶的時候,奶奶和姥姥都跑來把我和兒子強行隔離。才7個多月的兒子突然看不到媽媽了,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像他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其實,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他的整個成長過程就是在與父母不斷的分離,無論是斷奶時離開媽媽的懷抱與撫愛,還是上幼兒園與家人的分離等,都會有伴隨而來的焦慮,而這樣的一份份焦慮,卻是孩子走向獨立與成熟的第一步。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當面對在這一些些節點上表現得十分黏人的孩子時,如果我們總是缺乏耐心,認為這是孩子不獨立、太過嬌氣的表現,用嚴厲的責罵來應對他們,這將會加劇孩子的分離焦慮,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面對孩子“黏人”的日常,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給予足夠的愛與陪伴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去年,馬伊利的一條微博獲贊無數,她在微博裡說:

“那時候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迴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就如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所說,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裡的情感發展,構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的基礎。

因此,想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我們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增強親子間的感情,要相信:

只有在充滿愛的羽翼下成長的孩子,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與自信心,去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與挑戰。

"

很多媽媽常常會抱怨:

“我的娃真黏人,恨不得24小時都讓我陪在她身邊”;
“吃飯要坐在旁邊看,遊戲要一起參與,睡覺要抱著哄”;
“就連上廁所那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都不肯給我喘息的機會”
……

對於孩子的這一種“黏人”,作為老母親的你或許會倍感欣慰,“孩子總算沒有白疼”,然而另一方面,面對孩子這一過分的依賴也會盡顯無奈,“孩子這麼黏人,以後該怎麼辦啊……”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孩子黏人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是因為分離焦慮以及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與不安,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依戀理論,認為:嬰幼兒與父母親分離導致的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他們會將這種分離體驗為一種對他們快樂的根本性威脅。

該理論將依戀的發展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即:

前依戀期:0至6周;

依戀形成期:6周至6-8個月;

依戀明確期:6-8個月至18-24個月;

交互式合作期:18個月至2歲以後。

也就是說,6周之前的孩子基本上不怕陌生人,對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爸爸媽媽等的依戀會逐漸加深,並在2歲之內達到分離焦慮的頂峰。

接著,隨著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的提高,他們漸漸能夠理解分開與離別的感受,慢慢接受與父母的短暫離別,減少分離焦慮的不安情緒。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如果孩子在2歲左右有明顯的“黏人”現象,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現象,大人不需要過於焦慮。

除了分離焦慮之外,孩子“黏人”的現象也可能因為從小缺失安全感的原因。

心理學者李雪曾在她的著作《當我遇見一個人》裡分享過一個斷奶的例子,她說:

“還記得我給兒子斷奶的時候,奶奶和姥姥都跑來把我和兒子強行隔離。才7個多月的兒子突然看不到媽媽了,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像他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其實,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他的整個成長過程就是在與父母不斷的分離,無論是斷奶時離開媽媽的懷抱與撫愛,還是上幼兒園與家人的分離等,都會有伴隨而來的焦慮,而這樣的一份份焦慮,卻是孩子走向獨立與成熟的第一步。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當面對在這一些些節點上表現得十分黏人的孩子時,如果我們總是缺乏耐心,認為這是孩子不獨立、太過嬌氣的表現,用嚴厲的責罵來應對他們,這將會加劇孩子的分離焦慮,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面對孩子“黏人”的日常,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給予足夠的愛與陪伴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去年,馬伊利的一條微博獲贊無數,她在微博裡說:

“那時候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迴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就如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所說,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裡的情感發展,構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的基礎。

因此,想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我們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增強親子間的感情,要相信:

只有在充滿愛的羽翼下成長的孩子,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與自信心,去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與挑戰。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通過遊戲的方式引導

孩子天生愛玩,通過遊戲的方式,能讓與孩子分離這件事變得輕鬆有趣起來。

針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躲貓貓”這一遊戲就再合適不過了。

大人可以把自己的臉擋住,或是找個地方躲起來,等到孩子發現自己不見了再出現,觀察孩子的表情,然後告訴孩子:“你剛剛看不到我並不是我不在了、不要你了,我一會就會回來的。”

"

很多媽媽常常會抱怨:

“我的娃真黏人,恨不得24小時都讓我陪在她身邊”;
“吃飯要坐在旁邊看,遊戲要一起參與,睡覺要抱著哄”;
“就連上廁所那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都不肯給我喘息的機會”
……

對於孩子的這一種“黏人”,作為老母親的你或許會倍感欣慰,“孩子總算沒有白疼”,然而另一方面,面對孩子這一過分的依賴也會盡顯無奈,“孩子這麼黏人,以後該怎麼辦啊……”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孩子黏人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是因為分離焦慮以及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與不安,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依戀理論,認為:嬰幼兒與父母親分離導致的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他們會將這種分離體驗為一種對他們快樂的根本性威脅。

該理論將依戀的發展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即:

前依戀期:0至6周;

依戀形成期:6周至6-8個月;

依戀明確期:6-8個月至18-24個月;

交互式合作期:18個月至2歲以後。

也就是說,6周之前的孩子基本上不怕陌生人,對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爸爸媽媽等的依戀會逐漸加深,並在2歲之內達到分離焦慮的頂峰。

接著,隨著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的提高,他們漸漸能夠理解分開與離別的感受,慢慢接受與父母的短暫離別,減少分離焦慮的不安情緒。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如果孩子在2歲左右有明顯的“黏人”現象,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現象,大人不需要過於焦慮。

除了分離焦慮之外,孩子“黏人”的現象也可能因為從小缺失安全感的原因。

心理學者李雪曾在她的著作《當我遇見一個人》裡分享過一個斷奶的例子,她說:

“還記得我給兒子斷奶的時候,奶奶和姥姥都跑來把我和兒子強行隔離。才7個多月的兒子突然看不到媽媽了,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像他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其實,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他的整個成長過程就是在與父母不斷的分離,無論是斷奶時離開媽媽的懷抱與撫愛,還是上幼兒園與家人的分離等,都會有伴隨而來的焦慮,而這樣的一份份焦慮,卻是孩子走向獨立與成熟的第一步。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當面對在這一些些節點上表現得十分黏人的孩子時,如果我們總是缺乏耐心,認為這是孩子不獨立、太過嬌氣的表現,用嚴厲的責罵來應對他們,這將會加劇孩子的分離焦慮,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面對孩子“黏人”的日常,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給予足夠的愛與陪伴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去年,馬伊利的一條微博獲贊無數,她在微博裡說:

“那時候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迴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就如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所說,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裡的情感發展,構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的基礎。

因此,想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我們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增強親子間的感情,要相信:

只有在充滿愛的羽翼下成長的孩子,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與自信心,去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與挑戰。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通過遊戲的方式引導

孩子天生愛玩,通過遊戲的方式,能讓與孩子分離這件事變得輕鬆有趣起來。

針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躲貓貓”這一遊戲就再合適不過了。

大人可以把自己的臉擋住,或是找個地方躲起來,等到孩子發現自己不見了再出現,觀察孩子的表情,然後告訴孩子:“你剛剛看不到我並不是我不在了、不要你了,我一會就會回來的。”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或者是在有事情需要外出而不能帶上孩子時,可以和孩子說:“我們來進行一個長時間的躲貓貓遊戲,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媽媽還沒回來,你就讓奶奶打電話給我。”

讓孩子在遊戲中,慢慢適應離開大人的時間,緩解分離焦慮的不良情緒。

用繪本的方式引導

通過孩子喜歡的繪本閱讀,讓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建設,為之後的入園過渡、獨立社交做好充分的準備。

推薦以下繪本:

"

很多媽媽常常會抱怨:

“我的娃真黏人,恨不得24小時都讓我陪在她身邊”;
“吃飯要坐在旁邊看,遊戲要一起參與,睡覺要抱著哄”;
“就連上廁所那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都不肯給我喘息的機會”
……

對於孩子的這一種“黏人”,作為老母親的你或許會倍感欣慰,“孩子總算沒有白疼”,然而另一方面,面對孩子這一過分的依賴也會盡顯無奈,“孩子這麼黏人,以後該怎麼辦啊……”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孩子黏人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是因為分離焦慮以及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與不安,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依戀理論,認為:嬰幼兒與父母親分離導致的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他們會將這種分離體驗為一種對他們快樂的根本性威脅。

該理論將依戀的發展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即:

前依戀期:0至6周;

依戀形成期:6周至6-8個月;

依戀明確期:6-8個月至18-24個月;

交互式合作期:18個月至2歲以後。

也就是說,6周之前的孩子基本上不怕陌生人,對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爸爸媽媽等的依戀會逐漸加深,並在2歲之內達到分離焦慮的頂峰。

接著,隨著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的提高,他們漸漸能夠理解分開與離別的感受,慢慢接受與父母的短暫離別,減少分離焦慮的不安情緒。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如果孩子在2歲左右有明顯的“黏人”現象,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現象,大人不需要過於焦慮。

除了分離焦慮之外,孩子“黏人”的現象也可能因為從小缺失安全感的原因。

心理學者李雪曾在她的著作《當我遇見一個人》裡分享過一個斷奶的例子,她說:

“還記得我給兒子斷奶的時候,奶奶和姥姥都跑來把我和兒子強行隔離。才7個多月的兒子突然看不到媽媽了,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像他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其實,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他的整個成長過程就是在與父母不斷的分離,無論是斷奶時離開媽媽的懷抱與撫愛,還是上幼兒園與家人的分離等,都會有伴隨而來的焦慮,而這樣的一份份焦慮,卻是孩子走向獨立與成熟的第一步。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當面對在這一些些節點上表現得十分黏人的孩子時,如果我們總是缺乏耐心,認為這是孩子不獨立、太過嬌氣的表現,用嚴厲的責罵來應對他們,這將會加劇孩子的分離焦慮,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面對孩子“黏人”的日常,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給予足夠的愛與陪伴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去年,馬伊利的一條微博獲贊無數,她在微博裡說:

“那時候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迴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就如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所說,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裡的情感發展,構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的基礎。

因此,想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我們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增強親子間的感情,要相信:

只有在充滿愛的羽翼下成長的孩子,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與自信心,去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與挑戰。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通過遊戲的方式引導

孩子天生愛玩,通過遊戲的方式,能讓與孩子分離這件事變得輕鬆有趣起來。

針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躲貓貓”這一遊戲就再合適不過了。

大人可以把自己的臉擋住,或是找個地方躲起來,等到孩子發現自己不見了再出現,觀察孩子的表情,然後告訴孩子:“你剛剛看不到我並不是我不在了、不要你了,我一會就會回來的。”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或者是在有事情需要外出而不能帶上孩子時,可以和孩子說:“我們來進行一個長時間的躲貓貓遊戲,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媽媽還沒回來,你就讓奶奶打電話給我。”

讓孩子在遊戲中,慢慢適應離開大人的時間,緩解分離焦慮的不良情緒。

用繪本的方式引導

通過孩子喜歡的繪本閱讀,讓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建設,為之後的入園過渡、獨立社交做好充分的準備。

推薦以下繪本: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魔法親親》

繪本通過溫馨動人的故事、細膩豐富的插圖、貼近生活的真實故事,以愛和智慧、爆棚的正能量,解決孩子出現的分離焦慮。

"

很多媽媽常常會抱怨:

“我的娃真黏人,恨不得24小時都讓我陪在她身邊”;
“吃飯要坐在旁邊看,遊戲要一起參與,睡覺要抱著哄”;
“就連上廁所那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都不肯給我喘息的機會”
……

對於孩子的這一種“黏人”,作為老母親的你或許會倍感欣慰,“孩子總算沒有白疼”,然而另一方面,面對孩子這一過分的依賴也會盡顯無奈,“孩子這麼黏人,以後該怎麼辦啊……”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孩子黏人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是因為分離焦慮以及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與不安,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依戀理論,認為:嬰幼兒與父母親分離導致的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他們會將這種分離體驗為一種對他們快樂的根本性威脅。

該理論將依戀的發展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即:

前依戀期:0至6周;

依戀形成期:6周至6-8個月;

依戀明確期:6-8個月至18-24個月;

交互式合作期:18個月至2歲以後。

也就是說,6周之前的孩子基本上不怕陌生人,對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爸爸媽媽等的依戀會逐漸加深,並在2歲之內達到分離焦慮的頂峰。

接著,隨著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的提高,他們漸漸能夠理解分開與離別的感受,慢慢接受與父母的短暫離別,減少分離焦慮的不安情緒。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如果孩子在2歲左右有明顯的“黏人”現象,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現象,大人不需要過於焦慮。

除了分離焦慮之外,孩子“黏人”的現象也可能因為從小缺失安全感的原因。

心理學者李雪曾在她的著作《當我遇見一個人》裡分享過一個斷奶的例子,她說:

“還記得我給兒子斷奶的時候,奶奶和姥姥都跑來把我和兒子強行隔離。才7個多月的兒子突然看不到媽媽了,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像他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其實,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他的整個成長過程就是在與父母不斷的分離,無論是斷奶時離開媽媽的懷抱與撫愛,還是上幼兒園與家人的分離等,都會有伴隨而來的焦慮,而這樣的一份份焦慮,卻是孩子走向獨立與成熟的第一步。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當面對在這一些些節點上表現得十分黏人的孩子時,如果我們總是缺乏耐心,認為這是孩子不獨立、太過嬌氣的表現,用嚴厲的責罵來應對他們,這將會加劇孩子的分離焦慮,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面對孩子“黏人”的日常,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給予足夠的愛與陪伴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去年,馬伊利的一條微博獲贊無數,她在微博裡說:

“那時候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迴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就如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所說,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裡的情感發展,構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的基礎。

因此,想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我們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增強親子間的感情,要相信:

只有在充滿愛的羽翼下成長的孩子,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與自信心,去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與挑戰。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通過遊戲的方式引導

孩子天生愛玩,通過遊戲的方式,能讓與孩子分離這件事變得輕鬆有趣起來。

針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躲貓貓”這一遊戲就再合適不過了。

大人可以把自己的臉擋住,或是找個地方躲起來,等到孩子發現自己不見了再出現,觀察孩子的表情,然後告訴孩子:“你剛剛看不到我並不是我不在了、不要你了,我一會就會回來的。”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或者是在有事情需要外出而不能帶上孩子時,可以和孩子說:“我們來進行一個長時間的躲貓貓遊戲,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媽媽還沒回來,你就讓奶奶打電話給我。”

讓孩子在遊戲中,慢慢適應離開大人的時間,緩解分離焦慮的不良情緒。

用繪本的方式引導

通過孩子喜歡的繪本閱讀,讓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建設,為之後的入園過渡、獨立社交做好充分的準備。

推薦以下繪本: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魔法親親》

繪本通過溫馨動人的故事、細膩豐富的插圖、貼近生活的真實故事,以愛和智慧、爆棚的正能量,解決孩子出現的分離焦慮。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我要找媽媽》

通過溫馨有趣、貼近生活的小故事,迴應孩子的內心,為孩子解答疑惑、消除煩惱,從而讓孩子收穫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

很多媽媽常常會抱怨:

“我的娃真黏人,恨不得24小時都讓我陪在她身邊”;
“吃飯要坐在旁邊看,遊戲要一起參與,睡覺要抱著哄”;
“就連上廁所那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都不肯給我喘息的機會”
……

對於孩子的這一種“黏人”,作為老母親的你或許會倍感欣慰,“孩子總算沒有白疼”,然而另一方面,面對孩子這一過分的依賴也會盡顯無奈,“孩子這麼黏人,以後該怎麼辦啊……”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孩子黏人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是因為分離焦慮以及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與不安,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依戀理論,認為:嬰幼兒與父母親分離導致的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他們會將這種分離體驗為一種對他們快樂的根本性威脅。

該理論將依戀的發展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即:

前依戀期:0至6周;

依戀形成期:6周至6-8個月;

依戀明確期:6-8個月至18-24個月;

交互式合作期:18個月至2歲以後。

也就是說,6周之前的孩子基本上不怕陌生人,對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爸爸媽媽等的依戀會逐漸加深,並在2歲之內達到分離焦慮的頂峰。

接著,隨著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的提高,他們漸漸能夠理解分開與離別的感受,慢慢接受與父母的短暫離別,減少分離焦慮的不安情緒。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如果孩子在2歲左右有明顯的“黏人”現象,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現象,大人不需要過於焦慮。

除了分離焦慮之外,孩子“黏人”的現象也可能因為從小缺失安全感的原因。

心理學者李雪曾在她的著作《當我遇見一個人》裡分享過一個斷奶的例子,她說:

“還記得我給兒子斷奶的時候,奶奶和姥姥都跑來把我和兒子強行隔離。才7個多月的兒子突然看不到媽媽了,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像他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其實,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他的整個成長過程就是在與父母不斷的分離,無論是斷奶時離開媽媽的懷抱與撫愛,還是上幼兒園與家人的分離等,都會有伴隨而來的焦慮,而這樣的一份份焦慮,卻是孩子走向獨立與成熟的第一步。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當面對在這一些些節點上表現得十分黏人的孩子時,如果我們總是缺乏耐心,認為這是孩子不獨立、太過嬌氣的表現,用嚴厲的責罵來應對他們,這將會加劇孩子的分離焦慮,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面對孩子“黏人”的日常,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給予足夠的愛與陪伴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去年,馬伊利的一條微博獲贊無數,她在微博裡說:

“那時候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迴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就如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所說,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裡的情感發展,構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的基礎。

因此,想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我們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增強親子間的感情,要相信:

只有在充滿愛的羽翼下成長的孩子,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與自信心,去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與挑戰。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通過遊戲的方式引導

孩子天生愛玩,通過遊戲的方式,能讓與孩子分離這件事變得輕鬆有趣起來。

針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躲貓貓”這一遊戲就再合適不過了。

大人可以把自己的臉擋住,或是找個地方躲起來,等到孩子發現自己不見了再出現,觀察孩子的表情,然後告訴孩子:“你剛剛看不到我並不是我不在了、不要你了,我一會就會回來的。”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或者是在有事情需要外出而不能帶上孩子時,可以和孩子說:“我們來進行一個長時間的躲貓貓遊戲,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媽媽還沒回來,你就讓奶奶打電話給我。”

讓孩子在遊戲中,慢慢適應離開大人的時間,緩解分離焦慮的不良情緒。

用繪本的方式引導

通過孩子喜歡的繪本閱讀,讓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建設,為之後的入園過渡、獨立社交做好充分的準備。

推薦以下繪本: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魔法親親》

繪本通過溫馨動人的故事、細膩豐富的插圖、貼近生活的真實故事,以愛和智慧、爆棚的正能量,解決孩子出現的分離焦慮。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我要找媽媽》

通過溫馨有趣、貼近生活的小故事,迴應孩子的內心,為孩子解答疑惑、消除煩惱,從而讓孩子收穫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長腿爸爸》

繪本通過詼諧妙趣的親子對答遊戲,展開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童言稚語的天真,表現了爸爸與孩子之間濃厚的親情和愛意,為孩子遇到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培養孩子構建愛的能力,給予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分離焦慮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過程,所以我們不要因為斷奶、入園等過程產生焦慮感,大人的情緒會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從容與冷靜,能成為孩子成長最堅強的後盾。

"

很多媽媽常常會抱怨:

“我的娃真黏人,恨不得24小時都讓我陪在她身邊”;
“吃飯要坐在旁邊看,遊戲要一起參與,睡覺要抱著哄”;
“就連上廁所那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都不肯給我喘息的機會”
……

對於孩子的這一種“黏人”,作為老母親的你或許會倍感欣慰,“孩子總算沒有白疼”,然而另一方面,面對孩子這一過分的依賴也會盡顯無奈,“孩子這麼黏人,以後該怎麼辦啊……”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孩子黏人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是因為分離焦慮以及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與不安,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依戀理論,認為:嬰幼兒與父母親分離導致的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他們會將這種分離體驗為一種對他們快樂的根本性威脅。

該理論將依戀的發展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即:

前依戀期:0至6周;

依戀形成期:6周至6-8個月;

依戀明確期:6-8個月至18-24個月;

交互式合作期:18個月至2歲以後。

也就是說,6周之前的孩子基本上不怕陌生人,對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爸爸媽媽等的依戀會逐漸加深,並在2歲之內達到分離焦慮的頂峰。

接著,隨著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的提高,他們漸漸能夠理解分開與離別的感受,慢慢接受與父母的短暫離別,減少分離焦慮的不安情緒。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如果孩子在2歲左右有明顯的“黏人”現象,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現象,大人不需要過於焦慮。

除了分離焦慮之外,孩子“黏人”的現象也可能因為從小缺失安全感的原因。

心理學者李雪曾在她的著作《當我遇見一個人》裡分享過一個斷奶的例子,她說:

“還記得我給兒子斷奶的時候,奶奶和姥姥都跑來把我和兒子強行隔離。才7個多月的兒子突然看不到媽媽了,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像他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其實,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他的整個成長過程就是在與父母不斷的分離,無論是斷奶時離開媽媽的懷抱與撫愛,還是上幼兒園與家人的分離等,都會有伴隨而來的焦慮,而這樣的一份份焦慮,卻是孩子走向獨立與成熟的第一步。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當面對在這一些些節點上表現得十分黏人的孩子時,如果我們總是缺乏耐心,認為這是孩子不獨立、太過嬌氣的表現,用嚴厲的責罵來應對他們,這將會加劇孩子的分離焦慮,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面對孩子“黏人”的日常,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給予足夠的愛與陪伴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去年,馬伊利的一條微博獲贊無數,她在微博裡說:

“那時候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迴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就如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所說,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裡的情感發展,構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的基礎。

因此,想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我們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增強親子間的感情,要相信:

只有在充滿愛的羽翼下成長的孩子,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與自信心,去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與挑戰。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通過遊戲的方式引導

孩子天生愛玩,通過遊戲的方式,能讓與孩子分離這件事變得輕鬆有趣起來。

針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躲貓貓”這一遊戲就再合適不過了。

大人可以把自己的臉擋住,或是找個地方躲起來,等到孩子發現自己不見了再出現,觀察孩子的表情,然後告訴孩子:“你剛剛看不到我並不是我不在了、不要你了,我一會就會回來的。”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或者是在有事情需要外出而不能帶上孩子時,可以和孩子說:“我們來進行一個長時間的躲貓貓遊戲,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媽媽還沒回來,你就讓奶奶打電話給我。”

讓孩子在遊戲中,慢慢適應離開大人的時間,緩解分離焦慮的不良情緒。

用繪本的方式引導

通過孩子喜歡的繪本閱讀,讓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建設,為之後的入園過渡、獨立社交做好充分的準備。

推薦以下繪本: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魔法親親》

繪本通過溫馨動人的故事、細膩豐富的插圖、貼近生活的真實故事,以愛和智慧、爆棚的正能量,解決孩子出現的分離焦慮。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我要找媽媽》

通過溫馨有趣、貼近生活的小故事,迴應孩子的內心,為孩子解答疑惑、消除煩惱,從而讓孩子收穫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長腿爸爸》

繪本通過詼諧妙趣的親子對答遊戲,展開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童言稚語的天真,表現了爸爸與孩子之間濃厚的親情和愛意,為孩子遇到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培養孩子構建愛的能力,給予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分離焦慮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過程,所以我們不要因為斷奶、入園等過程產生焦慮感,大人的情緒會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從容與冷靜,能成為孩子成長最堅強的後盾。

黏人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愛和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孩子黏人,大部分是分離焦慮以及安全感缺失的雙重作用,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分離焦慮會慢慢消失。

因此,面對孩子這一份爆棚的依賴,我們要懂得珍惜,也一定要堅信:得到足夠迴應的孩子,才擁有足夠的安全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