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小院我愛家

不完美媽媽 談臨朐 2019-05-04

點擊 關注 轉發

歡迎 收藏 評論


沒想到,我在小院一住就是25年。

我和丈夫曾經幾次想去縣城發展,但每次都是對小院難以割捨的緣故,一次次放棄。

又有多少次,我想寫一寫小院,但一次次拿起筆,又一次次放下:唉!思緒萬千,難以抒懷•••••


我愛小院我愛家


我們自從來冶源謀生,就一直住在店裡。93年女兒出生,本來就不寬敞的兩間小屋,一下子擁擠了不少。那時候,整個小鎮沒有多少店面,做生意的少之又少。

女兒出生後,店裡的生意忙不過來,無暇顧及她,便請了母親來帶女兒。我們是做服裝生意的,來店裡的人很多,並且吃住都在這兩間小屋裡,其擁擠程度,可想而知。

記得有一天夜裡,我兩點多鐘醒來,竟然看到母親呆呆地和衣而坐,一臉愁容。我一驚,問母親怎麼了?母親說:“三閨女,我們現在住成這樣,在這裡連個家也沒有,對孩子不好。你們怎麼辦呢?”聽母親說到這裡,我也睡意全無。這個問題,我和丈夫想過無數次,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在當時打聽不到有賣房子的;去村裡求個地基也是難上加難;錢更是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唉,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不讓父母為我們的房子擔心,我笑著對母親說:“甭犯愁,麵包會有的。”

日子,咋就這麼難啊!

記得那時候,是多麼渴望有一個屬於我們的家啊!哪怕是三間,兩間,一間!

沒想到第二年春天,就聽說冶源南村的一個山坡,對外劃地基了,但有個條件是:本村的女兒,或者是對這個村有貢獻的人。當時的我們又能匹配上哪一個條件呢?

但我們渴望有個家,為了我們兩頭的父母,不讓他們為我們擔心,為了我們的女兒,讓她有個屬於自己的家,快快樂樂地成長!


我愛小院我愛家


我們東打聽西打聽,託親戚求朋友。終於在吳奎和馮玉文兩位兄長的幫助下,求得了一套宅院的地基。當時沒有哪個詞能夠完美地表達出我們激動的心情。我和丈夫來到這片荒山上,看到滿山雜草,荊棘叢生,很是荒涼。丈夫指著一處長有一人多高黃蒿草的地方說:這就是我們以後的家。我轉悠著看來看去,還差點兒讓雜草絆倒,讓荊棘扎傷。但那時的我真想對著這片荒山,扯開嗓子喊一聲:我們快要有家了!

終於離有家的日子,又邁進了一步!

高興和激動過後的日子,也是我和丈夫最最難捱的日子。地基求來了,就準備備料蓋房子了。

然而,錢,在哪裡呢?

當時的夫家,日子過得真的是很不容易。我丈夫他們姐弟七個,丈夫在三個月大的時候,婆婆得病,醫治無效,撇下了七個孩子(最大的大姐也只有十六七歲),獨自去了天國。當時年輕的公公又當爹又當娘,度日如年。公公跟我說過,婆婆走了以後,也有很多人家上門來,想要走我的丈夫,但我的公公咬住牙,眼淚往肚子裡咽著,心裡淌著血,硬是沒有把他的第七個且僅有三個月大的孩子送給人家。公公又怕他的七個孩子受屈,一直沒有再找第二個女人。以後的日子裡,公公過著超出常人多少倍的艱辛,一個個把他們養大,直到結婚生子。就連他最小的兒子也有了千金。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想想公公那坎坷的經歷,我們怎忍讓再讓多災多難的老人家為我們操心呢?


我愛小院我愛家


我的孃家,也是如此: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我們兄弟姐妹多是其一,又加上剛剛蓋了六間房子(在當時也是個不小的工程);更要命的是在我讀初二的時候,檢查出了“先天性心臟病”,這無疑是給家裡帶來了一場很大的災難。當時父母為了給我治病,已經讓他們背上了一筆相當可觀的債務。到我們蓋房子,還能讓孃家幫錢嗎?

不能,不能,不能!

而我和丈夫更是囊中羞澀。我們92年結婚,第二年愛女出生,求得地基是94年的秋天。我們沒有多餘的一分錢;又是初來乍到,沒有朋友。那時真的是,好難,好難!

俗話說得好:活人哪能讓尿憋死?在我的半生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也正是堅信一句話:不怕、不怕,辦法總比困難多!

沒錢也要蓋:我們渴望早些有一個屬於我們的家!

我們在95年的春末夏初動工建房。

當時,我跟丈夫商量:兩頭父母都不要過來參與,免得讓他們看到我們的困難而著急上火

我們結婚以後,買了一輛“建設牌”摩托車。在當時,它可是個大物件。就是它在建房時立下了汗馬功勞。能不用車拉的材料,都是丈夫用摩托車一趟趟馱來,馱了多少趟和跑了多少路,沒人算得清。晚上也不閒著,是它馱著我們夫妻倆到親戚朋友家裡籌錢。其艱難程度,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

孩子蓋房,總是牽動著父母的心。父母為他們認為的“無能為力”而不安。

有一天早上,天剛剛亮,公公心急火燎地從老家趕來了。當時,我吃了一驚:老家離這裡是很遠的,有四五十里路,那麼早,車是不通的。想到父親是徒步來的,看他風塵僕僕的樣子,我這個做兒媳婦的,很是心疼!我忙問他:“爺,這麼早,您怎麼來了?!”父親說:“我跟你說件事,咱大家裡有一副大門,分家時一直沒分,當時說好的是,你們弟兄仨,誰早蓋房子,大門就歸誰。正好你們蓋得早,你們要,快去找車把它拉來。”眼淚一下子模糊了我的眼睛。父親怎麼算得那麼準呢:房子剛蓋起來沒有兩天,正好缺副大門。他雖在老家,又何嘗不惦記著我們,想著我們遇到的困難?

父親啊,您的小兒子又一次讓您操心了!

父親的心意(一副沉甸甸的大門),我永遠地銘記在了心裡!

我和丈夫沒要這副大門,又把它留給了大哥和二哥。

從打地基到蓋好整個小院,用了兩個月的時間。


我愛小院我愛家


建築工人走了以後,我和丈夫已經是累到了極限,但看到每間房子和院子裡都是殘磚碎石時,我們顧不上休息:推的推,掃的掃。我曾經細緻到每一條磚縫,都用合適的工具,把它修得整整齊齊!

我們請人選了黃辰吉日於8月6日早上,終於搬進了夢寐以求的新家!

晚上,我走進每一個房間,瞅瞅這裡,看看那裡;再踱步到院子裡,從東走到西,折折回回無數:這兩個月的經歷,真算坎坎坷坷、困難重重;不知不覺淚水流到了嘴角。在這裡,終於有了屬於我們自己的家!從此,不再讓兩頭父母為我們的住處而擔心,也願我心愛的女兒能健康快樂成長!

住進小院的第二年,我親手栽下了兩棵樹:一棵是石榴樹,它代表著將來的日子紅紅火火和多子多福(期間,我們有了第二個孩子),還有它的 諧 音“時留”,我也想把孩子們快樂的童年時光留在這個溫馨的小院裡;另 一棵是杏樹,寓意著我們一家倖幸福福!

一晃就是25年。

記得這25年來,我不管店裡家裡有多忙,我都要想辦法抽時間,把整個小院和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每當我們疲憊地回到家時,看到乾淨整齊的小院和不留腳印的每一個房間(每天早上離家時,我都會倒退著把地拖好。房間的每一塊地面磚,哪裡有瑕疵,我都清清楚楚。為了打掃每一個房間,我從不敢睡懶覺。),心裡那叫一個舒坦。同時,我更想讓孩子們從小懂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也是在這個極其普通的小院裡,我給我的孩子們一遍又一遍地講我們家的故事:將來做一個像他們的爺爺、外公一樣正直善良的人;也是在這個小院裡,我一遍又一遍地教育著我的孩子們要好好學習,將來一定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現在的女兒,正像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一書中說的那樣:“她真是‘強爹孃,勝祖宗’。”


我愛小院我愛家


在小院裡,我最喜歡春和秋的雨,滿樹的綠或黃,被細細的雨絲滋潤著!我也會在這時,手持掃把,把院子裡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侍弄著這朵花和那片葉,呼吸著幾口清新的空氣。也會在這時,回到書桌前,取出三兩片香茗,煮一壺清茶,慢慢品味人生。

這麼些年了,我們對小院一直沒有大動,儘量保持著它原有的模樣。它記錄了我們的過去,也陪伴我們一起走過了風風雨雨,更是因為有了它,我的一雙兒女才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他們將從這溫馨的小院走向都市和遠方。

小院雖不華麗,它卻溫馨!

我愛我的小院!我愛我的家!

點擊 關注 轉發

歡迎 收藏 評論

作者簡介

高明曄,女,臨朐縣作家協會會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