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方一凡認識到錯誤,決定道歉,乾脆明瞭地說:我錯了。

他媽把聲音提高繼續說: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得,我就不應該生你……

你知道你現在高几了嘛?高三了!你說你天天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給你報補習班,成績上去不,你你對得起我嗎?

方一凡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感覺到氣氛不對,想要緩和一下的時候,他媽繼續發火: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明天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方一凡認識到錯誤,決定道歉,乾脆明瞭地說:我錯了。

他媽把聲音提高繼續說: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得,我就不應該生你……

你知道你現在高几了嘛?高三了!你說你天天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給你報補習班,成績上去不,你你對得起我嗎?

方一凡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感覺到氣氛不對,想要緩和一下的時候,他媽繼續發火: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明天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比如,代為做主。

高考誓師大會上,要在氣球上寫夢想放飛時,學霸喬英子寫下了CNSA(中國國家航天局)。

她媽問她這是什麼東西?英子回答:這是我的夢想,不是東西。

她媽還沒聽完女兒的夢想,就迅速翻臉告訴她,高考之際,學業為重,然後用筆幫她在氣球上寫下了清華北大。

這還不夠,又加上了一句:一定考到700分。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方一凡認識到錯誤,決定道歉,乾脆明瞭地說:我錯了。

他媽把聲音提高繼續說: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得,我就不應該生你……

你知道你現在高几了嘛?高三了!你說你天天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給你報補習班,成績上去不,你你對得起我嗎?

方一凡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感覺到氣氛不對,想要緩和一下的時候,他媽繼續發火: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明天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比如,代為做主。

高考誓師大會上,要在氣球上寫夢想放飛時,學霸喬英子寫下了CNSA(中國國家航天局)。

她媽問她這是什麼東西?英子回答:這是我的夢想,不是東西。

她媽還沒聽完女兒的夢想,就迅速翻臉告訴她,高考之際,學業為重,然後用筆幫她在氣球上寫下了清華北大。

這還不夠,又加上了一句:一定考到700分。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再比如,任性撒野。

六年之後終於能團聚的季楊楊,和自己的家庭已經有些生分。

剛一到家,他爸就質問他:你還知道回來啊?都幾點了?你媽在家收拾做飯多不容易,你就會在外面撒野。

在季楊楊解釋自己不是去撒野,是去開車,因為想做一個像韓寒一樣的賽車手的時候。

他爸更生氣了,說:韓寒?韓寒個屁。全中國就一個韓寒。考不上大學你人生還有什麼希望。

然後一個個抓破原本為團聚增添氣氛的氣球,繼續大喊:團聚?沒法團聚了!團個屁團!

最後摔門而出……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方一凡認識到錯誤,決定道歉,乾脆明瞭地說:我錯了。

他媽把聲音提高繼續說: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得,我就不應該生你……

你知道你現在高几了嘛?高三了!你說你天天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給你報補習班,成績上去不,你你對得起我嗎?

方一凡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感覺到氣氛不對,想要緩和一下的時候,他媽繼續發火: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明天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比如,代為做主。

高考誓師大會上,要在氣球上寫夢想放飛時,學霸喬英子寫下了CNSA(中國國家航天局)。

她媽問她這是什麼東西?英子回答:這是我的夢想,不是東西。

她媽還沒聽完女兒的夢想,就迅速翻臉告訴她,高考之際,學業為重,然後用筆幫她在氣球上寫下了清華北大。

這還不夠,又加上了一句:一定考到700分。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再比如,任性撒野。

六年之後終於能團聚的季楊楊,和自己的家庭已經有些生分。

剛一到家,他爸就質問他:你還知道回來啊?都幾點了?你媽在家收拾做飯多不容易,你就會在外面撒野。

在季楊楊解釋自己不是去撒野,是去開車,因為想做一個像韓寒一樣的賽車手的時候。

他爸更生氣了,說:韓寒?韓寒個屁。全中國就一個韓寒。考不上大學你人生還有什麼希望。

然後一個個抓破原本為團聚增添氣氛的氣球,繼續大喊:團聚?沒法團聚了!團個屁團!

最後摔門而出……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如果把每一件事情都拿出來細分析,這裡面的矛盾是有多深嗎?

一點都不深。

無非是在面對一些事上,孩子有孩子的立場,父母有父母的態度。

但為什麼,就是死活都無法得到那個該死的共鳴呢?

因為父母心中的那個“我是為你好”,從他們的嘴裡講出來,總是變了味兒。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方一凡認識到錯誤,決定道歉,乾脆明瞭地說:我錯了。

他媽把聲音提高繼續說: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得,我就不應該生你……

你知道你現在高几了嘛?高三了!你說你天天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給你報補習班,成績上去不,你你對得起我嗎?

方一凡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感覺到氣氛不對,想要緩和一下的時候,他媽繼續發火: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明天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比如,代為做主。

高考誓師大會上,要在氣球上寫夢想放飛時,學霸喬英子寫下了CNSA(中國國家航天局)。

她媽問她這是什麼東西?英子回答:這是我的夢想,不是東西。

她媽還沒聽完女兒的夢想,就迅速翻臉告訴她,高考之際,學業為重,然後用筆幫她在氣球上寫下了清華北大。

這還不夠,又加上了一句:一定考到700分。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再比如,任性撒野。

六年之後終於能團聚的季楊楊,和自己的家庭已經有些生分。

剛一到家,他爸就質問他:你還知道回來啊?都幾點了?你媽在家收拾做飯多不容易,你就會在外面撒野。

在季楊楊解釋自己不是去撒野,是去開車,因為想做一個像韓寒一樣的賽車手的時候。

他爸更生氣了,說:韓寒?韓寒個屁。全中國就一個韓寒。考不上大學你人生還有什麼希望。

然後一個個抓破原本為團聚增添氣氛的氣球,繼續大喊:團聚?沒法團聚了!團個屁團!

最後摔門而出……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如果把每一件事情都拿出來細分析,這裡面的矛盾是有多深嗎?

一點都不深。

無非是在面對一些事上,孩子有孩子的立場,父母有父母的態度。

但為什麼,就是死活都無法得到那個該死的共鳴呢?

因為父母心中的那個“我是為你好”,從他們的嘴裡講出來,總是變了味兒。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尤其是,看到那種家長將所有經典表達來了一次融會貫通的爆發,殺傷力最大。

比如,英子逃課被她媽發現瘋狂發飆那次,屏幕這邊的我也跟著哭了。

就是太讓人壓抑了啊。

因為有永遠做不完的卷子,過著一直無法喘息的生活,被壓抑太久的英子瘋狂了一把,去他爸家裡拼樂高。

但很快,360度無死角監控她生活的媽就發現了事情的不對。殺到前夫家裡的她,來了一次大爆發。

先是問英子:你是不是覺得騙我很好玩?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方一凡認識到錯誤,決定道歉,乾脆明瞭地說:我錯了。

他媽把聲音提高繼續說: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得,我就不應該生你……

你知道你現在高几了嘛?高三了!你說你天天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給你報補習班,成績上去不,你你對得起我嗎?

方一凡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感覺到氣氛不對,想要緩和一下的時候,他媽繼續發火: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明天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比如,代為做主。

高考誓師大會上,要在氣球上寫夢想放飛時,學霸喬英子寫下了CNSA(中國國家航天局)。

她媽問她這是什麼東西?英子回答:這是我的夢想,不是東西。

她媽還沒聽完女兒的夢想,就迅速翻臉告訴她,高考之際,學業為重,然後用筆幫她在氣球上寫下了清華北大。

這還不夠,又加上了一句:一定考到700分。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再比如,任性撒野。

六年之後終於能團聚的季楊楊,和自己的家庭已經有些生分。

剛一到家,他爸就質問他:你還知道回來啊?都幾點了?你媽在家收拾做飯多不容易,你就會在外面撒野。

在季楊楊解釋自己不是去撒野,是去開車,因為想做一個像韓寒一樣的賽車手的時候。

他爸更生氣了,說:韓寒?韓寒個屁。全中國就一個韓寒。考不上大學你人生還有什麼希望。

然後一個個抓破原本為團聚增添氣氛的氣球,繼續大喊:團聚?沒法團聚了!團個屁團!

最後摔門而出……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如果把每一件事情都拿出來細分析,這裡面的矛盾是有多深嗎?

一點都不深。

無非是在面對一些事上,孩子有孩子的立場,父母有父母的態度。

但為什麼,就是死活都無法得到那個該死的共鳴呢?

因為父母心中的那個“我是為你好”,從他們的嘴裡講出來,總是變了味兒。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尤其是,看到那種家長將所有經典表達來了一次融會貫通的爆發,殺傷力最大。

比如,英子逃課被她媽發現瘋狂發飆那次,屏幕這邊的我也跟著哭了。

就是太讓人壓抑了啊。

因為有永遠做不完的卷子,過著一直無法喘息的生活,被壓抑太久的英子瘋狂了一把,去他爸家裡拼樂高。

但很快,360度無死角監控她生活的媽就發現了事情的不對。殺到前夫家裡的她,來了一次大爆發。

先是問英子:你是不是覺得騙我很好玩?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接著把問題指向自己: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對我有意見你說啊!

然後開始控訴自己的難處:你壓力大?我一個人把你帶大壓力就不大嗎?

白天上課,晚上備課,還要起早貪黑地給你買菜做飯。照顧你的生活起居。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方一凡認識到錯誤,決定道歉,乾脆明瞭地說:我錯了。

他媽把聲音提高繼續說: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得,我就不應該生你……

你知道你現在高几了嘛?高三了!你說你天天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給你報補習班,成績上去不,你你對得起我嗎?

方一凡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感覺到氣氛不對,想要緩和一下的時候,他媽繼續發火: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明天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比如,代為做主。

高考誓師大會上,要在氣球上寫夢想放飛時,學霸喬英子寫下了CNSA(中國國家航天局)。

她媽問她這是什麼東西?英子回答:這是我的夢想,不是東西。

她媽還沒聽完女兒的夢想,就迅速翻臉告訴她,高考之際,學業為重,然後用筆幫她在氣球上寫下了清華北大。

這還不夠,又加上了一句:一定考到700分。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再比如,任性撒野。

六年之後終於能團聚的季楊楊,和自己的家庭已經有些生分。

剛一到家,他爸就質問他:你還知道回來啊?都幾點了?你媽在家收拾做飯多不容易,你就會在外面撒野。

在季楊楊解釋自己不是去撒野,是去開車,因為想做一個像韓寒一樣的賽車手的時候。

他爸更生氣了,說:韓寒?韓寒個屁。全中國就一個韓寒。考不上大學你人生還有什麼希望。

然後一個個抓破原本為團聚增添氣氛的氣球,繼續大喊:團聚?沒法團聚了!團個屁團!

最後摔門而出……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如果把每一件事情都拿出來細分析,這裡面的矛盾是有多深嗎?

一點都不深。

無非是在面對一些事上,孩子有孩子的立場,父母有父母的態度。

但為什麼,就是死活都無法得到那個該死的共鳴呢?

因為父母心中的那個“我是為你好”,從他們的嘴裡講出來,總是變了味兒。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尤其是,看到那種家長將所有經典表達來了一次融會貫通的爆發,殺傷力最大。

比如,英子逃課被她媽發現瘋狂發飆那次,屏幕這邊的我也跟著哭了。

就是太讓人壓抑了啊。

因為有永遠做不完的卷子,過著一直無法喘息的生活,被壓抑太久的英子瘋狂了一把,去他爸家裡拼樂高。

但很快,360度無死角監控她生活的媽就發現了事情的不對。殺到前夫家裡的她,來了一次大爆發。

先是問英子:你是不是覺得騙我很好玩?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接著把問題指向自己: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對我有意見你說啊!

然後開始控訴自己的難處:你壓力大?我一個人把你帶大壓力就不大嗎?

白天上課,晚上備課,還要起早貪黑地給你買菜做飯。照顧你的生活起居。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最後把問題的關鍵推向了英子的爸爸和他的女朋友:你爸他們就是順著你來,你們在一起可開心了。拿我當什麼?當老媽子當傻子是吧?

英子快憋不住了,主動承認了錯誤:這事兒和爸爸他們沒關係,你不要說他們。錯在我。

但她媽的回答卻是:我說他們兩句怎麼了?我看就是這樣!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英子終於受不了了,也像她媽一樣反擊:我就是覺得她比你好!至少她不會逼我!我討厭你!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方一凡認識到錯誤,決定道歉,乾脆明瞭地說:我錯了。

他媽把聲音提高繼續說: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得,我就不應該生你……

你知道你現在高几了嘛?高三了!你說你天天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給你報補習班,成績上去不,你你對得起我嗎?

方一凡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感覺到氣氛不對,想要緩和一下的時候,他媽繼續發火: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明天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比如,代為做主。

高考誓師大會上,要在氣球上寫夢想放飛時,學霸喬英子寫下了CNSA(中國國家航天局)。

她媽問她這是什麼東西?英子回答:這是我的夢想,不是東西。

她媽還沒聽完女兒的夢想,就迅速翻臉告訴她,高考之際,學業為重,然後用筆幫她在氣球上寫下了清華北大。

這還不夠,又加上了一句:一定考到700分。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再比如,任性撒野。

六年之後終於能團聚的季楊楊,和自己的家庭已經有些生分。

剛一到家,他爸就質問他:你還知道回來啊?都幾點了?你媽在家收拾做飯多不容易,你就會在外面撒野。

在季楊楊解釋自己不是去撒野,是去開車,因為想做一個像韓寒一樣的賽車手的時候。

他爸更生氣了,說:韓寒?韓寒個屁。全中國就一個韓寒。考不上大學你人生還有什麼希望。

然後一個個抓破原本為團聚增添氣氛的氣球,繼續大喊:團聚?沒法團聚了!團個屁團!

最後摔門而出……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如果把每一件事情都拿出來細分析,這裡面的矛盾是有多深嗎?

一點都不深。

無非是在面對一些事上,孩子有孩子的立場,父母有父母的態度。

但為什麼,就是死活都無法得到那個該死的共鳴呢?

因為父母心中的那個“我是為你好”,從他們的嘴裡講出來,總是變了味兒。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尤其是,看到那種家長將所有經典表達來了一次融會貫通的爆發,殺傷力最大。

比如,英子逃課被她媽發現瘋狂發飆那次,屏幕這邊的我也跟著哭了。

就是太讓人壓抑了啊。

因為有永遠做不完的卷子,過著一直無法喘息的生活,被壓抑太久的英子瘋狂了一把,去他爸家裡拼樂高。

但很快,360度無死角監控她生活的媽就發現了事情的不對。殺到前夫家裡的她,來了一次大爆發。

先是問英子:你是不是覺得騙我很好玩?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接著把問題指向自己: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對我有意見你說啊!

然後開始控訴自己的難處:你壓力大?我一個人把你帶大壓力就不大嗎?

白天上課,晚上備課,還要起早貪黑地給你買菜做飯。照顧你的生活起居。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最後把問題的關鍵推向了英子的爸爸和他的女朋友:你爸他們就是順著你來,你們在一起可開心了。拿我當什麼?當老媽子當傻子是吧?

英子快憋不住了,主動承認了錯誤:這事兒和爸爸他們沒關係,你不要說他們。錯在我。

但她媽的回答卻是:我說他們兩句怎麼了?我看就是這樣!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英子終於受不了了,也像她媽一樣反擊:我就是覺得她比你好!至少她不會逼我!我討厭你!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雖然沒有經歷過同樣的事情,但這樣步步緊逼的吵架節奏,不斷用親情勒緊兩人關係的話題轉變,再到最後不可理喻的爆發,我都能找到和我媽吵架的影子。

年紀漸長後,我一直在想:

這樣和父母一次又一次的衝突,到底對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有一點影響,我是確定的。

就是每當我做出一點點,違背爸媽看法的舉動。

比如在大學選擇去感受世界,而沒有去把自己的績點刷高爭取保研資格;

比如說沒有按照他們的想法,畢業後找一個對口又穩定的工作;

比如買了一些在他們眼中貴到離譜、完全無用的東西……

所有那些順從我的內心、卻違揹他們價值觀的事情,都會讓我產生一種極其強烈又無處發洩的羞恥感和罪惡感。

可我也想不通:我到底做錯什麼了呢?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方一凡認識到錯誤,決定道歉,乾脆明瞭地說:我錯了。

他媽把聲音提高繼續說: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得,我就不應該生你……

你知道你現在高几了嘛?高三了!你說你天天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給你報補習班,成績上去不,你你對得起我嗎?

方一凡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感覺到氣氛不對,想要緩和一下的時候,他媽繼續發火: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明天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比如,代為做主。

高考誓師大會上,要在氣球上寫夢想放飛時,學霸喬英子寫下了CNSA(中國國家航天局)。

她媽問她這是什麼東西?英子回答:這是我的夢想,不是東西。

她媽還沒聽完女兒的夢想,就迅速翻臉告訴她,高考之際,學業為重,然後用筆幫她在氣球上寫下了清華北大。

這還不夠,又加上了一句:一定考到700分。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再比如,任性撒野。

六年之後終於能團聚的季楊楊,和自己的家庭已經有些生分。

剛一到家,他爸就質問他:你還知道回來啊?都幾點了?你媽在家收拾做飯多不容易,你就會在外面撒野。

在季楊楊解釋自己不是去撒野,是去開車,因為想做一個像韓寒一樣的賽車手的時候。

他爸更生氣了,說:韓寒?韓寒個屁。全中國就一個韓寒。考不上大學你人生還有什麼希望。

然後一個個抓破原本為團聚增添氣氛的氣球,繼續大喊:團聚?沒法團聚了!團個屁團!

最後摔門而出……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如果把每一件事情都拿出來細分析,這裡面的矛盾是有多深嗎?

一點都不深。

無非是在面對一些事上,孩子有孩子的立場,父母有父母的態度。

但為什麼,就是死活都無法得到那個該死的共鳴呢?

因為父母心中的那個“我是為你好”,從他們的嘴裡講出來,總是變了味兒。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尤其是,看到那種家長將所有經典表達來了一次融會貫通的爆發,殺傷力最大。

比如,英子逃課被她媽發現瘋狂發飆那次,屏幕這邊的我也跟著哭了。

就是太讓人壓抑了啊。

因為有永遠做不完的卷子,過著一直無法喘息的生活,被壓抑太久的英子瘋狂了一把,去他爸家裡拼樂高。

但很快,360度無死角監控她生活的媽就發現了事情的不對。殺到前夫家裡的她,來了一次大爆發。

先是問英子:你是不是覺得騙我很好玩?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接著把問題指向自己: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對我有意見你說啊!

然後開始控訴自己的難處:你壓力大?我一個人把你帶大壓力就不大嗎?

白天上課,晚上備課,還要起早貪黑地給你買菜做飯。照顧你的生活起居。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最後把問題的關鍵推向了英子的爸爸和他的女朋友:你爸他們就是順著你來,你們在一起可開心了。拿我當什麼?當老媽子當傻子是吧?

英子快憋不住了,主動承認了錯誤:這事兒和爸爸他們沒關係,你不要說他們。錯在我。

但她媽的回答卻是:我說他們兩句怎麼了?我看就是這樣!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英子終於受不了了,也像她媽一樣反擊:我就是覺得她比你好!至少她不會逼我!我討厭你!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雖然沒有經歷過同樣的事情,但這樣步步緊逼的吵架節奏,不斷用親情勒緊兩人關係的話題轉變,再到最後不可理喻的爆發,我都能找到和我媽吵架的影子。

年紀漸長後,我一直在想:

這樣和父母一次又一次的衝突,到底對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有一點影響,我是確定的。

就是每當我做出一點點,違背爸媽看法的舉動。

比如在大學選擇去感受世界,而沒有去把自己的績點刷高爭取保研資格;

比如說沒有按照他們的想法,畢業後找一個對口又穩定的工作;

比如買了一些在他們眼中貴到離譜、完全無用的東西……

所有那些順從我的內心、卻違揹他們價值觀的事情,都會讓我產生一種極其強烈又無處發洩的羞恥感和罪惡感。

可我也想不通:我到底做錯什麼了呢?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和身邊的朋友交流,看網上的各種新聞和帖子,發現中國式的家庭總是這樣:

父母對於表達愛意有著天生的隔膜,這種擰巴,往往轉換為用罪惡感來培養孩子的孝心,用羞恥感來刺激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

父母把“我只希望你好好的”憋在心裡,說不出口。

憋的久了,最終被扭曲成“我是為了你好,你必須要聽我的。”

孩子呢?同樣會將“我真的不想這樣”憋在心裡,委屈自己。

直到有天,因為某件事讓那種被支配的羞恥、自卑和難過統統襲來,來一次徹底而顏面盡失的爆發。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方一凡認識到錯誤,決定道歉,乾脆明瞭地說:我錯了。

他媽把聲音提高繼續說: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得,我就不應該生你……

你知道你現在高几了嘛?高三了!你說你天天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給你報補習班,成績上去不,你你對得起我嗎?

方一凡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感覺到氣氛不對,想要緩和一下的時候,他媽繼續發火: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明天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比如,代為做主。

高考誓師大會上,要在氣球上寫夢想放飛時,學霸喬英子寫下了CNSA(中國國家航天局)。

她媽問她這是什麼東西?英子回答:這是我的夢想,不是東西。

她媽還沒聽完女兒的夢想,就迅速翻臉告訴她,高考之際,學業為重,然後用筆幫她在氣球上寫下了清華北大。

這還不夠,又加上了一句:一定考到700分。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再比如,任性撒野。

六年之後終於能團聚的季楊楊,和自己的家庭已經有些生分。

剛一到家,他爸就質問他:你還知道回來啊?都幾點了?你媽在家收拾做飯多不容易,你就會在外面撒野。

在季楊楊解釋自己不是去撒野,是去開車,因為想做一個像韓寒一樣的賽車手的時候。

他爸更生氣了,說:韓寒?韓寒個屁。全中國就一個韓寒。考不上大學你人生還有什麼希望。

然後一個個抓破原本為團聚增添氣氛的氣球,繼續大喊:團聚?沒法團聚了!團個屁團!

最後摔門而出……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如果把每一件事情都拿出來細分析,這裡面的矛盾是有多深嗎?

一點都不深。

無非是在面對一些事上,孩子有孩子的立場,父母有父母的態度。

但為什麼,就是死活都無法得到那個該死的共鳴呢?

因為父母心中的那個“我是為你好”,從他們的嘴裡講出來,總是變了味兒。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尤其是,看到那種家長將所有經典表達來了一次融會貫通的爆發,殺傷力最大。

比如,英子逃課被她媽發現瘋狂發飆那次,屏幕這邊的我也跟著哭了。

就是太讓人壓抑了啊。

因為有永遠做不完的卷子,過著一直無法喘息的生活,被壓抑太久的英子瘋狂了一把,去他爸家裡拼樂高。

但很快,360度無死角監控她生活的媽就發現了事情的不對。殺到前夫家裡的她,來了一次大爆發。

先是問英子:你是不是覺得騙我很好玩?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接著把問題指向自己: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對我有意見你說啊!

然後開始控訴自己的難處:你壓力大?我一個人把你帶大壓力就不大嗎?

白天上課,晚上備課,還要起早貪黑地給你買菜做飯。照顧你的生活起居。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最後把問題的關鍵推向了英子的爸爸和他的女朋友:你爸他們就是順著你來,你們在一起可開心了。拿我當什麼?當老媽子當傻子是吧?

英子快憋不住了,主動承認了錯誤:這事兒和爸爸他們沒關係,你不要說他們。錯在我。

但她媽的回答卻是:我說他們兩句怎麼了?我看就是這樣!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英子終於受不了了,也像她媽一樣反擊:我就是覺得她比你好!至少她不會逼我!我討厭你!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雖然沒有經歷過同樣的事情,但這樣步步緊逼的吵架節奏,不斷用親情勒緊兩人關係的話題轉變,再到最後不可理喻的爆發,我都能找到和我媽吵架的影子。

年紀漸長後,我一直在想:

這樣和父母一次又一次的衝突,到底對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有一點影響,我是確定的。

就是每當我做出一點點,違背爸媽看法的舉動。

比如在大學選擇去感受世界,而沒有去把自己的績點刷高爭取保研資格;

比如說沒有按照他們的想法,畢業後找一個對口又穩定的工作;

比如買了一些在他們眼中貴到離譜、完全無用的東西……

所有那些順從我的內心、卻違揹他們價值觀的事情,都會讓我產生一種極其強烈又無處發洩的羞恥感和罪惡感。

可我也想不通:我到底做錯什麼了呢?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和身邊的朋友交流,看網上的各種新聞和帖子,發現中國式的家庭總是這樣:

父母對於表達愛意有著天生的隔膜,這種擰巴,往往轉換為用罪惡感來培養孩子的孝心,用羞恥感來刺激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

父母把“我只希望你好好的”憋在心裡,說不出口。

憋的久了,最終被扭曲成“我是為了你好,你必須要聽我的。”

孩子呢?同樣會將“我真的不想這樣”憋在心裡,委屈自己。

直到有天,因為某件事讓那種被支配的羞恥、自卑和難過統統襲來,來一次徹底而顏面盡失的爆發。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明明是為了更好地溝通,為了表達互相之間的愛,但講出來,卻總是像呵斥和命令。

就像開頭那個故事的最後,孩子委屈地哭了。

他一定覺得超級憋屈吧,自己體貼照顧到了家人,卻招來了他們“你太不懂事兒”的責備。

為什麼原本可以一家三口開開心心地吃上一頓飯,最後卻是父母看著自己默默吃完?

為什麼才十歲的孩子,就要承受父母三言兩語拋來的道德枷鎖?

當爸媽最後溫柔地跟他說“快吃吧”的時候,他真的吃的下去嗎?

我完全能想象出,那每一口飯吃的,心裡會有多彆扭。

這樣的愛,來得太痛苦,也太沉重了。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方一凡認識到錯誤,決定道歉,乾脆明瞭地說:我錯了。

他媽把聲音提高繼續說: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得,我就不應該生你……

你知道你現在高几了嘛?高三了!你說你天天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給你報補習班,成績上去不,你你對得起我嗎?

方一凡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感覺到氣氛不對,想要緩和一下的時候,他媽繼續發火: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明天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比如,代為做主。

高考誓師大會上,要在氣球上寫夢想放飛時,學霸喬英子寫下了CNSA(中國國家航天局)。

她媽問她這是什麼東西?英子回答:這是我的夢想,不是東西。

她媽還沒聽完女兒的夢想,就迅速翻臉告訴她,高考之際,學業為重,然後用筆幫她在氣球上寫下了清華北大。

這還不夠,又加上了一句:一定考到700分。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再比如,任性撒野。

六年之後終於能團聚的季楊楊,和自己的家庭已經有些生分。

剛一到家,他爸就質問他:你還知道回來啊?都幾點了?你媽在家收拾做飯多不容易,你就會在外面撒野。

在季楊楊解釋自己不是去撒野,是去開車,因為想做一個像韓寒一樣的賽車手的時候。

他爸更生氣了,說:韓寒?韓寒個屁。全中國就一個韓寒。考不上大學你人生還有什麼希望。

然後一個個抓破原本為團聚增添氣氛的氣球,繼續大喊:團聚?沒法團聚了!團個屁團!

最後摔門而出……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如果把每一件事情都拿出來細分析,這裡面的矛盾是有多深嗎?

一點都不深。

無非是在面對一些事上,孩子有孩子的立場,父母有父母的態度。

但為什麼,就是死活都無法得到那個該死的共鳴呢?

因為父母心中的那個“我是為你好”,從他們的嘴裡講出來,總是變了味兒。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尤其是,看到那種家長將所有經典表達來了一次融會貫通的爆發,殺傷力最大。

比如,英子逃課被她媽發現瘋狂發飆那次,屏幕這邊的我也跟著哭了。

就是太讓人壓抑了啊。

因為有永遠做不完的卷子,過著一直無法喘息的生活,被壓抑太久的英子瘋狂了一把,去他爸家裡拼樂高。

但很快,360度無死角監控她生活的媽就發現了事情的不對。殺到前夫家裡的她,來了一次大爆發。

先是問英子:你是不是覺得騙我很好玩?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接著把問題指向自己: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對我有意見你說啊!

然後開始控訴自己的難處:你壓力大?我一個人把你帶大壓力就不大嗎?

白天上課,晚上備課,還要起早貪黑地給你買菜做飯。照顧你的生活起居。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最後把問題的關鍵推向了英子的爸爸和他的女朋友:你爸他們就是順著你來,你們在一起可開心了。拿我當什麼?當老媽子當傻子是吧?

英子快憋不住了,主動承認了錯誤:這事兒和爸爸他們沒關係,你不要說他們。錯在我。

但她媽的回答卻是:我說他們兩句怎麼了?我看就是這樣!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英子終於受不了了,也像她媽一樣反擊:我就是覺得她比你好!至少她不會逼我!我討厭你!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雖然沒有經歷過同樣的事情,但這樣步步緊逼的吵架節奏,不斷用親情勒緊兩人關係的話題轉變,再到最後不可理喻的爆發,我都能找到和我媽吵架的影子。

年紀漸長後,我一直在想:

這樣和父母一次又一次的衝突,到底對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有一點影響,我是確定的。

就是每當我做出一點點,違背爸媽看法的舉動。

比如在大學選擇去感受世界,而沒有去把自己的績點刷高爭取保研資格;

比如說沒有按照他們的想法,畢業後找一個對口又穩定的工作;

比如買了一些在他們眼中貴到離譜、完全無用的東西……

所有那些順從我的內心、卻違揹他們價值觀的事情,都會讓我產生一種極其強烈又無處發洩的羞恥感和罪惡感。

可我也想不通:我到底做錯什麼了呢?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和身邊的朋友交流,看網上的各種新聞和帖子,發現中國式的家庭總是這樣:

父母對於表達愛意有著天生的隔膜,這種擰巴,往往轉換為用罪惡感來培養孩子的孝心,用羞恥感來刺激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

父母把“我只希望你好好的”憋在心裡,說不出口。

憋的久了,最終被扭曲成“我是為了你好,你必須要聽我的。”

孩子呢?同樣會將“我真的不想這樣”憋在心裡,委屈自己。

直到有天,因為某件事讓那種被支配的羞恥、自卑和難過統統襲來,來一次徹底而顏面盡失的爆發。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明明是為了更好地溝通,為了表達互相之間的愛,但講出來,卻總是像呵斥和命令。

就像開頭那個故事的最後,孩子委屈地哭了。

他一定覺得超級憋屈吧,自己體貼照顧到了家人,卻招來了他們“你太不懂事兒”的責備。

為什麼原本可以一家三口開開心心地吃上一頓飯,最後卻是父母看著自己默默吃完?

為什麼才十歲的孩子,就要承受父母三言兩語拋來的道德枷鎖?

當爸媽最後溫柔地跟他說“快吃吧”的時候,他真的吃的下去嗎?

我完全能想象出,那每一口飯吃的,心裡會有多彆扭。

這樣的愛,來得太痛苦,也太沉重了。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我想很多孩子,都應該明白父母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他們的父愛母愛,可以無私到什麼程度。

但我也多麼希望,在他們表達對我們的關愛時,能直面自己的感情,抑或只是做到四個字:好好說話。

吃不起高鐵上的飯,我們一家人一起啃麵包,沒關係。

但請不要說:誰讓你這麼做的?你買回來等會兒我也要扔掉!

我希望,在我們還無法明辨是非而犯錯的時候。爸媽可以跟我們講:你可以犯錯,但是犯了錯誤一定要改正。

而不是:你沒錯是我錯了,我不該生你。

"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人講他旅途中的見聞:

高鐵上,到了飯點,一對父母給了孩子100塊去買飯,孩子買了三份回來,打算和父母一起吃。

這時候,他的爸爸生氣了,指責他:我不餓,沒想吃,你看你,買這麼多幹嘛。

他的媽媽也吼了起來:誰讓你買這麼多的?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花光是吧?!

最後在“一份聽不懂嗎”、“你買回來等會我也要扔掉”的圍攻下,孩子退掉了多餘的兩份飯,回到座位上。

孩子在低落地抽泣,他的爸媽則催促他:快吃吧。

(細節見下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看起來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卻引起了網友相當火熱的討論。

即使你沒有過相同的經歷,你也一定成長中有過類似的回憶。

比如熱門評論裡這個蛋糕的故事,很多人就感觸頗深: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其實原PO講的這件事,很好理解,

孩子好心,想讓父母也在飯點能吃上一頓熱乎的正常餐飯。

而父母呢,不能委屈孩子,但自己節省慣了,覺得沒必要多花這個冤枉錢。

先不說這摳門省錢的想法對錯,出發點都能理解。

但壞就壞在,父母這個“嘴上不饒人”的表達方式上。

熟悉嗎?太熟悉了。

委屈嗎?真的委屈。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有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為什麼網友對這條微博的反應如此激烈。TA說:

因為我們長大了,理解了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就更加沒有了出口。

這話說的,一語中的。

這份壓抑,恰恰也是最近我看《小歡喜》的感受:

親子關係,真是個永遠的難題啊。

明明愛就在那裡,卻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極端去表達。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追地這麼心情複雜。時常會有種感覺:編劇在窺視著我的生活。

簡直是對中國家長經典表達一次完整的複製粘貼。

比如,以退為進。

一開場,淘氣小子方一凡在學校和人打架,他媽接他的時候,車裡那段機關槍一樣的對白就相當的“人間真實”。

方一凡先是想緩和一下氣氛,叫了一聲媽。

然後他媽瞬間火氣就上來了,說: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方一凡認識到錯誤,決定道歉,乾脆明瞭地說:我錯了。

他媽把聲音提高繼續說:你沒錯,我錯了。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吃飽了撐得,我就不應該生你……

你知道你現在高几了嘛?高三了!你說你天天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給你報補習班,成績上去不,你你對得起我嗎?

方一凡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感覺到氣氛不對,想要緩和一下的時候,他媽繼續發火: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明天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比如,代為做主。

高考誓師大會上,要在氣球上寫夢想放飛時,學霸喬英子寫下了CNSA(中國國家航天局)。

她媽問她這是什麼東西?英子回答:這是我的夢想,不是東西。

她媽還沒聽完女兒的夢想,就迅速翻臉告訴她,高考之際,學業為重,然後用筆幫她在氣球上寫下了清華北大。

這還不夠,又加上了一句:一定考到700分。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再比如,任性撒野。

六年之後終於能團聚的季楊楊,和自己的家庭已經有些生分。

剛一到家,他爸就質問他:你還知道回來啊?都幾點了?你媽在家收拾做飯多不容易,你就會在外面撒野。

在季楊楊解釋自己不是去撒野,是去開車,因為想做一個像韓寒一樣的賽車手的時候。

他爸更生氣了,說:韓寒?韓寒個屁。全中國就一個韓寒。考不上大學你人生還有什麼希望。

然後一個個抓破原本為團聚增添氣氛的氣球,繼續大喊:團聚?沒法團聚了!團個屁團!

最後摔門而出……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如果把每一件事情都拿出來細分析,這裡面的矛盾是有多深嗎?

一點都不深。

無非是在面對一些事上,孩子有孩子的立場,父母有父母的態度。

但為什麼,就是死活都無法得到那個該死的共鳴呢?

因為父母心中的那個“我是為你好”,從他們的嘴裡講出來,總是變了味兒。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尤其是,看到那種家長將所有經典表達來了一次融會貫通的爆發,殺傷力最大。

比如,英子逃課被她媽發現瘋狂發飆那次,屏幕這邊的我也跟著哭了。

就是太讓人壓抑了啊。

因為有永遠做不完的卷子,過著一直無法喘息的生活,被壓抑太久的英子瘋狂了一把,去他爸家裡拼樂高。

但很快,360度無死角監控她生活的媽就發現了事情的不對。殺到前夫家裡的她,來了一次大爆發。

先是問英子:你是不是覺得騙我很好玩?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接著把問題指向自己: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對我有意見你說啊!

然後開始控訴自己的難處:你壓力大?我一個人把你帶大壓力就不大嗎?

白天上課,晚上備課,還要起早貪黑地給你買菜做飯。照顧你的生活起居。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最後把問題的關鍵推向了英子的爸爸和他的女朋友:你爸他們就是順著你來,你們在一起可開心了。拿我當什麼?當老媽子當傻子是吧?

英子快憋不住了,主動承認了錯誤:這事兒和爸爸他們沒關係,你不要說他們。錯在我。

但她媽的回答卻是:我說他們兩句怎麼了?我看就是這樣!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英子終於受不了了,也像她媽一樣反擊:我就是覺得她比你好!至少她不會逼我!我討厭你!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雖然沒有經歷過同樣的事情,但這樣步步緊逼的吵架節奏,不斷用親情勒緊兩人關係的話題轉變,再到最後不可理喻的爆發,我都能找到和我媽吵架的影子。

年紀漸長後,我一直在想:

這樣和父母一次又一次的衝突,到底對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有一點影響,我是確定的。

就是每當我做出一點點,違背爸媽看法的舉動。

比如在大學選擇去感受世界,而沒有去把自己的績點刷高爭取保研資格;

比如說沒有按照他們的想法,畢業後找一個對口又穩定的工作;

比如買了一些在他們眼中貴到離譜、完全無用的東西……

所有那些順從我的內心、卻違揹他們價值觀的事情,都會讓我產生一種極其強烈又無處發洩的羞恥感和罪惡感。

可我也想不通:我到底做錯什麼了呢?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和身邊的朋友交流,看網上的各種新聞和帖子,發現中國式的家庭總是這樣:

父母對於表達愛意有著天生的隔膜,這種擰巴,往往轉換為用罪惡感來培養孩子的孝心,用羞恥感來刺激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

父母把“我只希望你好好的”憋在心裡,說不出口。

憋的久了,最終被扭曲成“我是為了你好,你必須要聽我的。”

孩子呢?同樣會將“我真的不想這樣”憋在心裡,委屈自己。

直到有天,因為某件事讓那種被支配的羞恥、自卑和難過統統襲來,來一次徹底而顏面盡失的爆發。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明明是為了更好地溝通,為了表達互相之間的愛,但講出來,卻總是像呵斥和命令。

就像開頭那個故事的最後,孩子委屈地哭了。

他一定覺得超級憋屈吧,自己體貼照顧到了家人,卻招來了他們“你太不懂事兒”的責備。

為什麼原本可以一家三口開開心心地吃上一頓飯,最後卻是父母看著自己默默吃完?

為什麼才十歲的孩子,就要承受父母三言兩語拋來的道德枷鎖?

當爸媽最後溫柔地跟他說“快吃吧”的時候,他真的吃的下去嗎?

我完全能想象出,那每一口飯吃的,心裡會有多彆扭。

這樣的愛,來得太痛苦,也太沉重了。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我想很多孩子,都應該明白父母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他們的父愛母愛,可以無私到什麼程度。

但我也多麼希望,在他們表達對我們的關愛時,能直面自己的感情,抑或只是做到四個字:好好說話。

吃不起高鐵上的飯,我們一家人一起啃麵包,沒關係。

但請不要說:誰讓你這麼做的?你買回來等會兒我也要扔掉!

我希望,在我們還無法明辨是非而犯錯的時候。爸媽可以跟我們講:你可以犯錯,但是犯了錯誤一定要改正。

而不是:你沒錯是我錯了,我不該生你。

我不想父母都變成“黃曉明”

我希望,在自己認認真真寫下夢想的時候,能被尊重,能被告知:這是你的自由,如果你喜歡,我們會支持你。

而不是“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如果考不上大學,你的人生就沒有希望。

愛只有一種,但愛的表達方式,可以有很多很多。

所以,爸、媽,我知道你們愛我,但不要再這樣跟我說話了,好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