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最應該感謝母親的,不是孩子。

母親節,最應該感謝母親的,不是孩子。

今天是母親節,母親節最多的活動就是讓孩子們感恩媽媽,但這個邏輯其實有問題。生育的主動權在成年人,孩子是被選擇的一方,何談感恩。

任何繁衍都是為了自己的基因能夠留存下去,這是人類和動物都有的本能繁殖欲,而不是為了那個未出世或者尚未存在的孩子。

成年人受的苦不是因為孩子,所以也不該發洩到孩子身上,同理,該感恩母親偉大的是她的丈夫,是社會,而不是孩子。


母親節,最應該感謝母親的,不是孩子。


實際上,父母和孩子之間,只需要有愛就足夠了。在愛的基礎上,孩子自然會和父母有恰當的親近,不需要強行用孝道約束,更不需要用“我當年為了生你養你受了多少苦”這一類的話來讓孩子內疚,從而對你好。

親子關係裡,除了正常的愛恨,其餘夾雜道德評判的情感都是負擔,也許能把孩子和父母很穩定的捆綁在一起,但卻不會真的讓彼此幸福快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大部分歌頌母親的煽情短片裡,都沒有爸爸啥事兒,彷彿媽媽是憑一己之力造了個孩子出來,由少女成為了母親。成年的孩子抱著年邁的媽媽感動落淚,同樣,也沒有孩子自己的伴侶啥事兒。

整個文化似乎都在鼓勵母子、母女共生,雙方都別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要我來寫腳本的話,我想母親節的感恩短片應該是丈夫溫柔的抱著妻子,妻子懷裡抱著嬰兒,丈夫對妻子表達自己的感恩。另一個鏡頭是成年了的孩子抱著自己的妻子,妻子懷裡同樣抱著他們初生的嬰兒,遠處,年邁的父母依偎在一起,丈夫再一次對妻子表達自己的感恩。

正是因為有女性願意承擔生育的重擔,才有了人類的不斷繁衍,才讓人們可以體驗家庭的溫暖,體驗天倫之樂。

這一切不該是孩子來感恩,而應該是成年男性以及整個社會。


母親節,最應該感謝母親的,不是孩子。


除了不該讓孩子在這天代替整個社會感恩母親以外,母親節也應該是一個提醒女性成為一個母親意味著什麼的節日,尤其是對於還沒有生育的女性來說。

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生孩子是什麼樣的?

除了慘叫哭喊之外,似乎孩子生出來以後,就萬事大吉了,一切痛苦隨著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都消失了。即使是像《人世間》這樣的紀錄片,我們在驚歎之餘也還是會有僥倖心理,覺得這麼嚴重的個案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就算沒有那些嚴重到要命的生育個案,生完孩子以後絕對不會就立刻終止所有痛苦。今天看一個公眾號發的文章,裡面列舉了女性產後要面臨的最普遍的12種問題:


母親節,最應該感謝母親的,不是孩子。


圖片來源:公眾號USDollar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是常見問題,並不會因為你年輕或者你身體好就可以完美規避,真的就是概率問題。這裡面的問題,一般產婦少說也要佔到三四個個,就我所知道的,有很多女性在產後是全佔了的。

就這樣一條科普內容,我發佈到自己的一個號上,提醒妹子們注意生育意味著什麼,都有男性在下面留言諷刺說:

真的決定當媽媽的人,哪個會不知道這些?為了後代根本不會在意這些的。

還有男性留言說:

那都不要生好了,讓人類滅絕好了。


母親節,最應該感謝母親的,不是孩子。


生育為什麼讓越來越多的女性望而卻步,並不是這些女性冷血,沒有母愛,不想成為母親,而是整個社會對於生育風險瞭解的太少了。

產後面臨身體和心理痛苦的女性最常聽到的一句打擊就是:“為什麼人家生孩子都沒事,就你事兒這麼多?”

是別人都沒事嗎?並不是的,而是很多女性自己也信奉“生育的痛苦就該自己忍著”,再多的痛苦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或者是把自己的痛苦和委屈轉嫁給孩子。

大部分女人,在臨產很痛苦的瞬間,都後悔過,幾乎百分之百的女人都會在那個時候想:我再也不要生第二個孩子了。

讓還沒有生育的女性充分了解生育可能會帶來的對身體的傷害,不是傳播焦慮,而是給與她們最基本的知情權。

好多人會怕,女性知道這些以後就不願意生孩子了,那是不是說,女性不知道這些,傻傻的去懷孕生了孩子以後,再後悔就無所謂呢?

說直白一點,這樣想的人根本不在乎女性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只在乎女性能否實現生育價值。

兒子幼兒園這個月的主題教學是《我的媽媽,我的世界》,昨天班級群里老師說今天要小朋友們帶玩偶和紙尿褲去,要教小朋友給寶寶換紙尿褲,體會照顧嬰兒的過程。

即使幼兒園沒有這樣的活動,大家在家裡也可以教孩子。包括懷孕、分娩、照顧幼兒的過程。

兒子前一陣就在家模擬生寶寶,然後把寶寶抱在懷裡餵奶,餵了一會兒就生無可戀的說:“怎麼還沒喂完啊!真的累死了。”

我也跟他講過小時候給他餵奶一次要喂好久好久,會覺得很累。

講這些不是跟他賣慘,讓他感激我,而是想讓他從小有一個意識:生育、養育是一件需要付出很多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說,有很多付出是男性永遠無法感同身受的,甚至都很難理解的。

我希望他能夠從小就意識到成為父親成為母親,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不是到了年齡了,覺得該生了,就去生,就隨便讓自己的伴侶懷孕。


母親節,最應該感謝母親的,不是孩子。


男性充分了解生育的風險,才能成為更稱職的父親,才不會隨隨便便對伴侶說出:為什麼別人都沒問題,就你事兒多。

女性充分了解生育的風險,才會更加懂得要把生育權握在自己手裡,不會為了討好丈夫、老人或者社會而生孩子。

只有母親這個身份得到整個社會的尊重和認可,大家都能意識到成為母親意味著要承擔什麼樣的風險,才能讓女性更自由更有尊嚴的選擇是否成為母親。

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女性自主選擇成為母親以後也更能給孩子提供高質量的養育。

母親節這天,需要感恩母親的,從來都不應該是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