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濤:愛灑郵路情暖“親戚”

宿遷網訊 (記者 葉春豔 硃紅川)在沭陽縣悅來鎮,有一對夫婦叫王永濤和喬玉紅,被當地許多群眾認成“親戚”。夫妻倆從事郵遞員工作14年,行程超過20萬公里,他們走到哪裡,幫助群眾的好事就做到哪裡。幫老人存取錢、交話費,照顧留守兒童……14年來,他們共捐助物資價值3.6萬餘元,受到他們幫助的有120多人。

王永濤:愛灑郵路情暖“親戚”

近日,王永濤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去年10月,王永濤被評為“江蘇好人”。聞此喜訊,5月18日,記者專程採訪了這個“活雷鋒”家庭。

“其實我做的都不算什麼,樂於助人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我也是從父輩那裡學來的。”長相憨厚的王永濤,是一個樸實的漢子,他笑著告訴記者,“小時候,只要村裡哪家有困難,我父親二話不說就會幫忙,他的行為給我帶來了巨大影響。”年少時,王永濤從父親那裡學到了三句話:本本分分做人、本本分分做事、別人有困難一定要幫。他把這三句話記在心裡,並用實際行動踐行。

在悅來鎮的鄉村路上,經常可見王永濤夫婦帶著留守兒童回家、提著禮物看望孤寡老人的身影。雖然他們的工資不多,但卻認了許多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為“親戚”。工作之餘,王永濤和喬玉紅就會主動充當留守兒童的“爸爸媽媽”、孤寡老人的“兒子兒媳”,為他們帶去幫助與快樂。

“這十幾年來,我家的電話費都是小王代交的。取錢、存錢,送肥料、送種子、幫種地,什麼都幹,他就像我的兒子一樣。”悅來鎮彭湖村的樑亞球老人笑著說。每次提起王永濤和喬玉紅,70多歲的孤寡老人葉志麗就會眼中泛淚。那年,她突發腸炎,鄰居打電話給王永濤,他顧不上忙自家的農活,火速趕到老人家中,將其送進了醫院,並一直看護到老人出院,以至於鄰床的病人還以為王永濤是葉志麗老人的兒子。

面對郵政服務“三農”工作之一的農資銷售,王永濤夫婦利用工作之餘,做好宣傳和銷售。“今年春季銷售肥料120多噸,最多時一年可以銷售300多噸。不論村民們買多少袋,我們都是送到家。”在王永濤的辦公室,記者不僅看到獲得的各項榮譽,還有一件件因為搬運化肥被磨壞的衣服。

因為郵遞員的工作需要天天走村入戶,王永濤發現,農村有許多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陪伴,更有一些留守兒童家庭生活困難,他便動了照顧留守兒童的念頭。懷著忐忑的心情,王永濤把想法告訴了妻子,沒想到喬玉紅卻一口答應了。

“這些年多虧了他們倆!之前我經常腿疼,來回接送孫子讀書很不方便。後來無論陰晴雨雪,都是他們幫忙接送的……”在離悅來鎮10多公里的方林村,今年70歲的趙明桂滿懷感激地告訴記者。4年前,趙明桂的丈夫和兒子在一次車禍中同時去世,兒媳不久改了嫁,年僅9歲的孫子小思豪只能與患有嚴重關節炎且行動不便的自己相依為命。王永濤、喬玉紅知道後,登門看望了小思豪,並暗下決心要盡力照看好這個不幸的家庭。從此以後,夫妻倆就承擔起小思豪父母的角色,擔起照顧小思豪生活和教育的重任。王永濤說:“去年9月份小思豪升入初中,我花800多元給他買了輛自行車,在暑假裡教會了他騎車。”幾年來,王永濤夫婦貼補在小思豪家的費用就有1萬多元。

據瞭解,像小思豪這樣得到王永濤夫婦關愛的兒童還有很多。他們在不多的工資中省吃儉用,先後照顧了鎮裡40多名兒童,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呼他們“王爸爸”“喬媽媽”。

王永濤和喬玉紅幫助別人的事蹟,對兒子王學森的影響很大,王學森從小就表現出助人為樂的火熱心腸。“他老是要跟我們一起去幫老人們做事,我也就同意了。”王永濤希望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能讓王學森把樂於助人當成一種習慣。王永濤說:“比起學習成績,我更希望他成為一個好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