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完美媽媽 戀愛 簡單心理 2019-09-15
"
"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圖/Tom Haugomat

身邊一個一直單身的朋友曾經跟我說: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朋友挺多的,但是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和他們的關係沒法再進一步。

以前跟一個男孩約會挺開心的,我也挺喜歡他,但他跟我表白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很牴觸,就慢慢不再聯繫了,但我其實真的很想談戀愛啊,可我從來沒成功過。可能我就是一個離別人很遠的人。」

我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人,不喜歡肢體接觸、不能和朋友交心,渴望談戀愛卻一直把喜歡自己的人推開、或者宣稱自己只約會上床,但絕不談戀愛。他們立了一面心牆,把所有想和他們親近的人,都擋在外面。

他們其實是有親密關係恐懼

"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圖/Tom Haugomat

身邊一個一直單身的朋友曾經跟我說: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朋友挺多的,但是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和他們的關係沒法再進一步。

以前跟一個男孩約會挺開心的,我也挺喜歡他,但他跟我表白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很牴觸,就慢慢不再聯繫了,但我其實真的很想談戀愛啊,可我從來沒成功過。可能我就是一個離別人很遠的人。」

我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人,不喜歡肢體接觸、不能和朋友交心,渴望談戀愛卻一直把喜歡自己的人推開、或者宣稱自己只約會上床,但絕不談戀愛。他們立了一面心牆,把所有想和他們親近的人,都擋在外面。

他們其實是有親密關係恐懼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1. 親密為何令人心生恐懼?

親密恐懼是指,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

親密恐懼的人們,往往也並非不能進行人際交往,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還頗受歡迎,也接受感情上的曖昧——甚至可能就是我們眼中的社交花、情場高手。

但問題在於,他們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痛苦。雖然有很多普通朋友,但他們仍然會感到孤獨。

而且,只要別人有想要更深一步接觸的意願,親密恐懼者就會立刻產生抗拒,並開始和對方分離。

他們最常反應的兩個問題是“我很害怕和人確立戀愛關係”和“我朋友很多,難過時卻沒人可以傾訴。”

存在親密恐懼問題的成年人,大約有17%。

"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圖/Tom Haugomat

身邊一個一直單身的朋友曾經跟我說: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朋友挺多的,但是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和他們的關係沒法再進一步。

以前跟一個男孩約會挺開心的,我也挺喜歡他,但他跟我表白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很牴觸,就慢慢不再聯繫了,但我其實真的很想談戀愛啊,可我從來沒成功過。可能我就是一個離別人很遠的人。」

我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人,不喜歡肢體接觸、不能和朋友交心,渴望談戀愛卻一直把喜歡自己的人推開、或者宣稱自己只約會上床,但絕不談戀愛。他們立了一面心牆,把所有想和他們親近的人,都擋在外面。

他們其實是有親密關係恐懼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1. 親密為何令人心生恐懼?

親密恐懼是指,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

親密恐懼的人們,往往也並非不能進行人際交往,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還頗受歡迎,也接受感情上的曖昧——甚至可能就是我們眼中的社交花、情場高手。

但問題在於,他們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痛苦。雖然有很多普通朋友,但他們仍然會感到孤獨。

而且,只要別人有想要更深一步接觸的意願,親密恐懼者就會立刻產生抗拒,並開始和對方分離。

他們最常反應的兩個問題是“我很害怕和人確立戀愛關係”和“我朋友很多,難過時卻沒人可以傾訴。”

存在親密恐懼問題的成年人,大約有17%。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為什麼呢?為什麼看似很平常的交友、親密和戀愛行為,在親密恐懼者心中都如此難以跨越呢?

因為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受傷。

  • 不靠近,就能避免“失去”

兩個人親密意味著是你真的瞭解一個人,也允許Ta深入的瞭解你,但我們從小習得的觀念是,我們越瞭解一個人,也就知道Ta越多的缺點,對Ta更可能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所以我們避免親密,不是不喜歡對方,相反的,可能是我們越喜歡對方,就越不敢靠近。“我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

  • 靠的越近,受到的傷害越大

在童年時期依戀關係形成的過程中,孩子會嘗試與父母親近,有些父母常常會拒絕或忽視兒童的需要,甚至會用羞恥感來責罵孩子:“這麼大了還哭?害不害臊啊!”遭受過責罵、忽視甚至虐待的孩子們,就會漸漸形成“嘗試親密會受到懲罰和傷害”的認識。“靠的越近會受的傷害越大”,而保護自己不受傷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與他人靠的太近。

但親密恐懼者通常無法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存在“親密恐懼”問題,也無法將之和自己早期的童年創傷聯繫起來,因為創傷總是被我們潛意識的否認和迴避。他們只是很難過不斷感受到,自己與人的交往總是“失敗的”(Never work out),甚至有些人後來就根本不嘗試和人接觸了,認為還是一個人最好。

就算終於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對方也對自己很好,但親密關係恐懼者依然很懷疑,不確定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所以他們會去不斷的挑釁、驗證、焦慮、懷疑,恐懼失去。

不斷做出破壞兩個人關係的事情,直到對方離開自己。

"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圖/Tom Haugomat

身邊一個一直單身的朋友曾經跟我說: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朋友挺多的,但是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和他們的關係沒法再進一步。

以前跟一個男孩約會挺開心的,我也挺喜歡他,但他跟我表白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很牴觸,就慢慢不再聯繫了,但我其實真的很想談戀愛啊,可我從來沒成功過。可能我就是一個離別人很遠的人。」

我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人,不喜歡肢體接觸、不能和朋友交心,渴望談戀愛卻一直把喜歡自己的人推開、或者宣稱自己只約會上床,但絕不談戀愛。他們立了一面心牆,把所有想和他們親近的人,都擋在外面。

他們其實是有親密關係恐懼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1. 親密為何令人心生恐懼?

親密恐懼是指,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

親密恐懼的人們,往往也並非不能進行人際交往,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還頗受歡迎,也接受感情上的曖昧——甚至可能就是我們眼中的社交花、情場高手。

但問題在於,他們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痛苦。雖然有很多普通朋友,但他們仍然會感到孤獨。

而且,只要別人有想要更深一步接觸的意願,親密恐懼者就會立刻產生抗拒,並開始和對方分離。

他們最常反應的兩個問題是“我很害怕和人確立戀愛關係”和“我朋友很多,難過時卻沒人可以傾訴。”

存在親密恐懼問題的成年人,大約有17%。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為什麼呢?為什麼看似很平常的交友、親密和戀愛行為,在親密恐懼者心中都如此難以跨越呢?

因為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受傷。

  • 不靠近,就能避免“失去”

兩個人親密意味著是你真的瞭解一個人,也允許Ta深入的瞭解你,但我們從小習得的觀念是,我們越瞭解一個人,也就知道Ta越多的缺點,對Ta更可能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所以我們避免親密,不是不喜歡對方,相反的,可能是我們越喜歡對方,就越不敢靠近。“我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

  • 靠的越近,受到的傷害越大

在童年時期依戀關係形成的過程中,孩子會嘗試與父母親近,有些父母常常會拒絕或忽視兒童的需要,甚至會用羞恥感來責罵孩子:“這麼大了還哭?害不害臊啊!”遭受過責罵、忽視甚至虐待的孩子們,就會漸漸形成“嘗試親密會受到懲罰和傷害”的認識。“靠的越近會受的傷害越大”,而保護自己不受傷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與他人靠的太近。

但親密恐懼者通常無法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存在“親密恐懼”問題,也無法將之和自己早期的童年創傷聯繫起來,因為創傷總是被我們潛意識的否認和迴避。他們只是很難過不斷感受到,自己與人的交往總是“失敗的”(Never work out),甚至有些人後來就根本不嘗試和人接觸了,認為還是一個人最好。

就算終於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對方也對自己很好,但親密關係恐懼者依然很懷疑,不確定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所以他們會去不斷的挑釁、驗證、焦慮、懷疑,恐懼失去。

不斷做出破壞兩個人關係的事情,直到對方離開自己。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2. 如何跨越親密恐懼

親密恐懼看上去不像其他心理問題那樣有很嚴重的症狀,但卻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困擾。

如果你感到自己處在這樣的狀態中,也許可以找一個合適的心理諮詢師幫助你。

  • 諮詢師會對你早期童年創傷進行探索和認知,幫你看到並體驗到早年的自己,識別早年被壓抑的情緒情感,做命名並表達。這和我們後來的親密恐懼有密切的關係。可以幫助自己認識到恐懼的根源,減少親密恐懼者常有的羞恥感。
  • 需要諮詢師注意的是:深入探索自己舊體驗和創傷的行為,必須是在“安全的環境或關係”中來進行。否則是有潛在危險的,如果處理不當,則容易變成一遍一遍的撕開自己的傷疤,但又無法將它癒合。
  • 諮詢師也會幫你解決想要逃離親密關係和與他人聯結的想法,重獲安全感。親密恐懼者非常缺乏安全感,他們認為親密的關係通常會帶來痛苦的體驗,或是導致親密對象的喪失。所以克服恐懼的關鍵是讓他們重獲安全感。
  • 諮詢師可以提供矯正性情感體驗,讓你熟悉、學習、信任和接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消除親密關係與負性結果之間的聯結,發展出“獲得性安全感”(earned security),這對你克服童年創傷和學習如何發展出安全、持久的親密關係很重要。
"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圖/Tom Haugomat

身邊一個一直單身的朋友曾經跟我說: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朋友挺多的,但是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和他們的關係沒法再進一步。

以前跟一個男孩約會挺開心的,我也挺喜歡他,但他跟我表白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很牴觸,就慢慢不再聯繫了,但我其實真的很想談戀愛啊,可我從來沒成功過。可能我就是一個離別人很遠的人。」

我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人,不喜歡肢體接觸、不能和朋友交心,渴望談戀愛卻一直把喜歡自己的人推開、或者宣稱自己只約會上床,但絕不談戀愛。他們立了一面心牆,把所有想和他們親近的人,都擋在外面。

他們其實是有親密關係恐懼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1. 親密為何令人心生恐懼?

親密恐懼是指,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

親密恐懼的人們,往往也並非不能進行人際交往,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還頗受歡迎,也接受感情上的曖昧——甚至可能就是我們眼中的社交花、情場高手。

但問題在於,他們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痛苦。雖然有很多普通朋友,但他們仍然會感到孤獨。

而且,只要別人有想要更深一步接觸的意願,親密恐懼者就會立刻產生抗拒,並開始和對方分離。

他們最常反應的兩個問題是“我很害怕和人確立戀愛關係”和“我朋友很多,難過時卻沒人可以傾訴。”

存在親密恐懼問題的成年人,大約有17%。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為什麼呢?為什麼看似很平常的交友、親密和戀愛行為,在親密恐懼者心中都如此難以跨越呢?

因為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受傷。

  • 不靠近,就能避免“失去”

兩個人親密意味著是你真的瞭解一個人,也允許Ta深入的瞭解你,但我們從小習得的觀念是,我們越瞭解一個人,也就知道Ta越多的缺點,對Ta更可能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所以我們避免親密,不是不喜歡對方,相反的,可能是我們越喜歡對方,就越不敢靠近。“我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

  • 靠的越近,受到的傷害越大

在童年時期依戀關係形成的過程中,孩子會嘗試與父母親近,有些父母常常會拒絕或忽視兒童的需要,甚至會用羞恥感來責罵孩子:“這麼大了還哭?害不害臊啊!”遭受過責罵、忽視甚至虐待的孩子們,就會漸漸形成“嘗試親密會受到懲罰和傷害”的認識。“靠的越近會受的傷害越大”,而保護自己不受傷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與他人靠的太近。

但親密恐懼者通常無法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存在“親密恐懼”問題,也無法將之和自己早期的童年創傷聯繫起來,因為創傷總是被我們潛意識的否認和迴避。他們只是很難過不斷感受到,自己與人的交往總是“失敗的”(Never work out),甚至有些人後來就根本不嘗試和人接觸了,認為還是一個人最好。

就算終於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對方也對自己很好,但親密關係恐懼者依然很懷疑,不確定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所以他們會去不斷的挑釁、驗證、焦慮、懷疑,恐懼失去。

不斷做出破壞兩個人關係的事情,直到對方離開自己。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2. 如何跨越親密恐懼

親密恐懼看上去不像其他心理問題那樣有很嚴重的症狀,但卻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困擾。

如果你感到自己處在這樣的狀態中,也許可以找一個合適的心理諮詢師幫助你。

  • 諮詢師會對你早期童年創傷進行探索和認知,幫你看到並體驗到早年的自己,識別早年被壓抑的情緒情感,做命名並表達。這和我們後來的親密恐懼有密切的關係。可以幫助自己認識到恐懼的根源,減少親密恐懼者常有的羞恥感。
  • 需要諮詢師注意的是:深入探索自己舊體驗和創傷的行為,必須是在“安全的環境或關係”中來進行。否則是有潛在危險的,如果處理不當,則容易變成一遍一遍的撕開自己的傷疤,但又無法將它癒合。
  • 諮詢師也會幫你解決想要逃離親密關係和與他人聯結的想法,重獲安全感。親密恐懼者非常缺乏安全感,他們認為親密的關係通常會帶來痛苦的體驗,或是導致親密對象的喪失。所以克服恐懼的關鍵是讓他們重獲安全感。
  • 諮詢師可以提供矯正性情感體驗,讓你熟悉、學習、信任和接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消除親密關係與負性結果之間的聯結,發展出“獲得性安全感”(earned security),這對你克服童年創傷和學習如何發展出安全、持久的親密關係很重要。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願你終能找回愛的能力。

畢竟,可能沒有比不能與任何人親近,還更讓人孤獨的事情了。

正文到此結束。

如果你真的希望提高自己愛的能力,也許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看一看下面這張很長很長很長的圖片——

關於我們最新啟動的項目:「心室·成長研習社」。

第一期的主題,就是教你“如何提升愛的能力”。

"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圖/Tom Haugomat

身邊一個一直單身的朋友曾經跟我說: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朋友挺多的,但是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和他們的關係沒法再進一步。

以前跟一個男孩約會挺開心的,我也挺喜歡他,但他跟我表白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很牴觸,就慢慢不再聯繫了,但我其實真的很想談戀愛啊,可我從來沒成功過。可能我就是一個離別人很遠的人。」

我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人,不喜歡肢體接觸、不能和朋友交心,渴望談戀愛卻一直把喜歡自己的人推開、或者宣稱自己只約會上床,但絕不談戀愛。他們立了一面心牆,把所有想和他們親近的人,都擋在外面。

他們其實是有親密關係恐懼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1. 親密為何令人心生恐懼?

親密恐懼是指,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

親密恐懼的人們,往往也並非不能進行人際交往,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還頗受歡迎,也接受感情上的曖昧——甚至可能就是我們眼中的社交花、情場高手。

但問題在於,他們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痛苦。雖然有很多普通朋友,但他們仍然會感到孤獨。

而且,只要別人有想要更深一步接觸的意願,親密恐懼者就會立刻產生抗拒,並開始和對方分離。

他們最常反應的兩個問題是“我很害怕和人確立戀愛關係”和“我朋友很多,難過時卻沒人可以傾訴。”

存在親密恐懼問題的成年人,大約有17%。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為什麼呢?為什麼看似很平常的交友、親密和戀愛行為,在親密恐懼者心中都如此難以跨越呢?

因為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受傷。

  • 不靠近,就能避免“失去”

兩個人親密意味著是你真的瞭解一個人,也允許Ta深入的瞭解你,但我們從小習得的觀念是,我們越瞭解一個人,也就知道Ta越多的缺點,對Ta更可能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所以我們避免親密,不是不喜歡對方,相反的,可能是我們越喜歡對方,就越不敢靠近。“我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

  • 靠的越近,受到的傷害越大

在童年時期依戀關係形成的過程中,孩子會嘗試與父母親近,有些父母常常會拒絕或忽視兒童的需要,甚至會用羞恥感來責罵孩子:“這麼大了還哭?害不害臊啊!”遭受過責罵、忽視甚至虐待的孩子們,就會漸漸形成“嘗試親密會受到懲罰和傷害”的認識。“靠的越近會受的傷害越大”,而保護自己不受傷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與他人靠的太近。

但親密恐懼者通常無法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存在“親密恐懼”問題,也無法將之和自己早期的童年創傷聯繫起來,因為創傷總是被我們潛意識的否認和迴避。他們只是很難過不斷感受到,自己與人的交往總是“失敗的”(Never work out),甚至有些人後來就根本不嘗試和人接觸了,認為還是一個人最好。

就算終於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對方也對自己很好,但親密關係恐懼者依然很懷疑,不確定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所以他們會去不斷的挑釁、驗證、焦慮、懷疑,恐懼失去。

不斷做出破壞兩個人關係的事情,直到對方離開自己。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2. 如何跨越親密恐懼

親密恐懼看上去不像其他心理問題那樣有很嚴重的症狀,但卻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困擾。

如果你感到自己處在這樣的狀態中,也許可以找一個合適的心理諮詢師幫助你。

  • 諮詢師會對你早期童年創傷進行探索和認知,幫你看到並體驗到早年的自己,識別早年被壓抑的情緒情感,做命名並表達。這和我們後來的親密恐懼有密切的關係。可以幫助自己認識到恐懼的根源,減少親密恐懼者常有的羞恥感。
  • 需要諮詢師注意的是:深入探索自己舊體驗和創傷的行為,必須是在“安全的環境或關係”中來進行。否則是有潛在危險的,如果處理不當,則容易變成一遍一遍的撕開自己的傷疤,但又無法將它癒合。
  • 諮詢師也會幫你解決想要逃離親密關係和與他人聯結的想法,重獲安全感。親密恐懼者非常缺乏安全感,他們認為親密的關係通常會帶來痛苦的體驗,或是導致親密對象的喪失。所以克服恐懼的關鍵是讓他們重獲安全感。
  • 諮詢師可以提供矯正性情感體驗,讓你熟悉、學習、信任和接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消除親密關係與負性結果之間的聯結,發展出“獲得性安全感”(earned security),這對你克服童年創傷和學習如何發展出安全、持久的親密關係很重要。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願你終能找回愛的能力。

畢竟,可能沒有比不能與任何人親近,還更讓人孤獨的事情了。

正文到此結束。

如果你真的希望提高自己愛的能力,也許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看一看下面這張很長很長很長的圖片——

關於我們最新啟動的項目:「心室·成長研習社」。

第一期的主題,就是教你“如何提升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圖/Tom Haugomat

身邊一個一直單身的朋友曾經跟我說: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朋友挺多的,但是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和他們的關係沒法再進一步。

以前跟一個男孩約會挺開心的,我也挺喜歡他,但他跟我表白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很牴觸,就慢慢不再聯繫了,但我其實真的很想談戀愛啊,可我從來沒成功過。可能我就是一個離別人很遠的人。」

我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人,不喜歡肢體接觸、不能和朋友交心,渴望談戀愛卻一直把喜歡自己的人推開、或者宣稱自己只約會上床,但絕不談戀愛。他們立了一面心牆,把所有想和他們親近的人,都擋在外面。

他們其實是有親密關係恐懼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1. 親密為何令人心生恐懼?

親密恐懼是指,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

親密恐懼的人們,往往也並非不能進行人際交往,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還頗受歡迎,也接受感情上的曖昧——甚至可能就是我們眼中的社交花、情場高手。

但問題在於,他們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痛苦。雖然有很多普通朋友,但他們仍然會感到孤獨。

而且,只要別人有想要更深一步接觸的意願,親密恐懼者就會立刻產生抗拒,並開始和對方分離。

他們最常反應的兩個問題是“我很害怕和人確立戀愛關係”和“我朋友很多,難過時卻沒人可以傾訴。”

存在親密恐懼問題的成年人,大約有17%。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為什麼呢?為什麼看似很平常的交友、親密和戀愛行為,在親密恐懼者心中都如此難以跨越呢?

因為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受傷。

  • 不靠近,就能避免“失去”

兩個人親密意味著是你真的瞭解一個人,也允許Ta深入的瞭解你,但我們從小習得的觀念是,我們越瞭解一個人,也就知道Ta越多的缺點,對Ta更可能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所以我們避免親密,不是不喜歡對方,相反的,可能是我們越喜歡對方,就越不敢靠近。“我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

  • 靠的越近,受到的傷害越大

在童年時期依戀關係形成的過程中,孩子會嘗試與父母親近,有些父母常常會拒絕或忽視兒童的需要,甚至會用羞恥感來責罵孩子:“這麼大了還哭?害不害臊啊!”遭受過責罵、忽視甚至虐待的孩子們,就會漸漸形成“嘗試親密會受到懲罰和傷害”的認識。“靠的越近會受的傷害越大”,而保護自己不受傷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與他人靠的太近。

但親密恐懼者通常無法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存在“親密恐懼”問題,也無法將之和自己早期的童年創傷聯繫起來,因為創傷總是被我們潛意識的否認和迴避。他們只是很難過不斷感受到,自己與人的交往總是“失敗的”(Never work out),甚至有些人後來就根本不嘗試和人接觸了,認為還是一個人最好。

就算終於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對方也對自己很好,但親密關係恐懼者依然很懷疑,不確定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所以他們會去不斷的挑釁、驗證、焦慮、懷疑,恐懼失去。

不斷做出破壞兩個人關係的事情,直到對方離開自己。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2. 如何跨越親密恐懼

親密恐懼看上去不像其他心理問題那樣有很嚴重的症狀,但卻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困擾。

如果你感到自己處在這樣的狀態中,也許可以找一個合適的心理諮詢師幫助你。

  • 諮詢師會對你早期童年創傷進行探索和認知,幫你看到並體驗到早年的自己,識別早年被壓抑的情緒情感,做命名並表達。這和我們後來的親密恐懼有密切的關係。可以幫助自己認識到恐懼的根源,減少親密恐懼者常有的羞恥感。
  • 需要諮詢師注意的是:深入探索自己舊體驗和創傷的行為,必須是在“安全的環境或關係”中來進行。否則是有潛在危險的,如果處理不當,則容易變成一遍一遍的撕開自己的傷疤,但又無法將它癒合。
  • 諮詢師也會幫你解決想要逃離親密關係和與他人聯結的想法,重獲安全感。親密恐懼者非常缺乏安全感,他們認為親密的關係通常會帶來痛苦的體驗,或是導致親密對象的喪失。所以克服恐懼的關鍵是讓他們重獲安全感。
  • 諮詢師可以提供矯正性情感體驗,讓你熟悉、學習、信任和接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消除親密關係與負性結果之間的聯結,發展出“獲得性安全感”(earned security),這對你克服童年創傷和學習如何發展出安全、持久的親密關係很重要。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願你終能找回愛的能力。

畢竟,可能沒有比不能與任何人親近,還更讓人孤獨的事情了。

正文到此結束。

如果你真的希望提高自己愛的能力,也許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看一看下面這張很長很長很長的圖片——

關於我們最新啟動的項目:「心室·成長研習社」。

第一期的主題,就是教你“如何提升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圖/Tom Haugomat

身邊一個一直單身的朋友曾經跟我說: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朋友挺多的,但是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和他們的關係沒法再進一步。

以前跟一個男孩約會挺開心的,我也挺喜歡他,但他跟我表白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很牴觸,就慢慢不再聯繫了,但我其實真的很想談戀愛啊,可我從來沒成功過。可能我就是一個離別人很遠的人。」

我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人,不喜歡肢體接觸、不能和朋友交心,渴望談戀愛卻一直把喜歡自己的人推開、或者宣稱自己只約會上床,但絕不談戀愛。他們立了一面心牆,把所有想和他們親近的人,都擋在外面。

他們其實是有親密關係恐懼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1. 親密為何令人心生恐懼?

親密恐懼是指,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

親密恐懼的人們,往往也並非不能進行人際交往,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還頗受歡迎,也接受感情上的曖昧——甚至可能就是我們眼中的社交花、情場高手。

但問題在於,他們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痛苦。雖然有很多普通朋友,但他們仍然會感到孤獨。

而且,只要別人有想要更深一步接觸的意願,親密恐懼者就會立刻產生抗拒,並開始和對方分離。

他們最常反應的兩個問題是“我很害怕和人確立戀愛關係”和“我朋友很多,難過時卻沒人可以傾訴。”

存在親密恐懼問題的成年人,大約有17%。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為什麼呢?為什麼看似很平常的交友、親密和戀愛行為,在親密恐懼者心中都如此難以跨越呢?

因為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受傷。

  • 不靠近,就能避免“失去”

兩個人親密意味著是你真的瞭解一個人,也允許Ta深入的瞭解你,但我們從小習得的觀念是,我們越瞭解一個人,也就知道Ta越多的缺點,對Ta更可能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所以我們避免親密,不是不喜歡對方,相反的,可能是我們越喜歡對方,就越不敢靠近。“我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

  • 靠的越近,受到的傷害越大

在童年時期依戀關係形成的過程中,孩子會嘗試與父母親近,有些父母常常會拒絕或忽視兒童的需要,甚至會用羞恥感來責罵孩子:“這麼大了還哭?害不害臊啊!”遭受過責罵、忽視甚至虐待的孩子們,就會漸漸形成“嘗試親密會受到懲罰和傷害”的認識。“靠的越近會受的傷害越大”,而保護自己不受傷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與他人靠的太近。

但親密恐懼者通常無法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存在“親密恐懼”問題,也無法將之和自己早期的童年創傷聯繫起來,因為創傷總是被我們潛意識的否認和迴避。他們只是很難過不斷感受到,自己與人的交往總是“失敗的”(Never work out),甚至有些人後來就根本不嘗試和人接觸了,認為還是一個人最好。

就算終於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對方也對自己很好,但親密關係恐懼者依然很懷疑,不確定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所以他們會去不斷的挑釁、驗證、焦慮、懷疑,恐懼失去。

不斷做出破壞兩個人關係的事情,直到對方離開自己。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2. 如何跨越親密恐懼

親密恐懼看上去不像其他心理問題那樣有很嚴重的症狀,但卻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困擾。

如果你感到自己處在這樣的狀態中,也許可以找一個合適的心理諮詢師幫助你。

  • 諮詢師會對你早期童年創傷進行探索和認知,幫你看到並體驗到早年的自己,識別早年被壓抑的情緒情感,做命名並表達。這和我們後來的親密恐懼有密切的關係。可以幫助自己認識到恐懼的根源,減少親密恐懼者常有的羞恥感。
  • 需要諮詢師注意的是:深入探索自己舊體驗和創傷的行為,必須是在“安全的環境或關係”中來進行。否則是有潛在危險的,如果處理不當,則容易變成一遍一遍的撕開自己的傷疤,但又無法將它癒合。
  • 諮詢師也會幫你解決想要逃離親密關係和與他人聯結的想法,重獲安全感。親密恐懼者非常缺乏安全感,他們認為親密的關係通常會帶來痛苦的體驗,或是導致親密對象的喪失。所以克服恐懼的關鍵是讓他們重獲安全感。
  • 諮詢師可以提供矯正性情感體驗,讓你熟悉、學習、信任和接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消除親密關係與負性結果之間的聯結,發展出“獲得性安全感”(earned security),這對你克服童年創傷和學習如何發展出安全、持久的親密關係很重要。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願你終能找回愛的能力。

畢竟,可能沒有比不能與任何人親近,還更讓人孤獨的事情了。

正文到此結束。

如果你真的希望提高自己愛的能力,也許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看一看下面這張很長很長很長的圖片——

關於我們最新啟動的項目:「心室·成長研習社」。

第一期的主題,就是教你“如何提升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圖/Tom Haugomat

身邊一個一直單身的朋友曾經跟我說: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朋友挺多的,但是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和他們的關係沒法再進一步。

以前跟一個男孩約會挺開心的,我也挺喜歡他,但他跟我表白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很牴觸,就慢慢不再聯繫了,但我其實真的很想談戀愛啊,可我從來沒成功過。可能我就是一個離別人很遠的人。」

我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人,不喜歡肢體接觸、不能和朋友交心,渴望談戀愛卻一直把喜歡自己的人推開、或者宣稱自己只約會上床,但絕不談戀愛。他們立了一面心牆,把所有想和他們親近的人,都擋在外面。

他們其實是有親密關係恐懼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1. 親密為何令人心生恐懼?

親密恐懼是指,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

親密恐懼的人們,往往也並非不能進行人際交往,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還頗受歡迎,也接受感情上的曖昧——甚至可能就是我們眼中的社交花、情場高手。

但問題在於,他們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痛苦。雖然有很多普通朋友,但他們仍然會感到孤獨。

而且,只要別人有想要更深一步接觸的意願,親密恐懼者就會立刻產生抗拒,並開始和對方分離。

他們最常反應的兩個問題是“我很害怕和人確立戀愛關係”和“我朋友很多,難過時卻沒人可以傾訴。”

存在親密恐懼問題的成年人,大約有17%。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為什麼呢?為什麼看似很平常的交友、親密和戀愛行為,在親密恐懼者心中都如此難以跨越呢?

因為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受傷。

  • 不靠近,就能避免“失去”

兩個人親密意味著是你真的瞭解一個人,也允許Ta深入的瞭解你,但我們從小習得的觀念是,我們越瞭解一個人,也就知道Ta越多的缺點,對Ta更可能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所以我們避免親密,不是不喜歡對方,相反的,可能是我們越喜歡對方,就越不敢靠近。“我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

  • 靠的越近,受到的傷害越大

在童年時期依戀關係形成的過程中,孩子會嘗試與父母親近,有些父母常常會拒絕或忽視兒童的需要,甚至會用羞恥感來責罵孩子:“這麼大了還哭?害不害臊啊!”遭受過責罵、忽視甚至虐待的孩子們,就會漸漸形成“嘗試親密會受到懲罰和傷害”的認識。“靠的越近會受的傷害越大”,而保護自己不受傷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與他人靠的太近。

但親密恐懼者通常無法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存在“親密恐懼”問題,也無法將之和自己早期的童年創傷聯繫起來,因為創傷總是被我們潛意識的否認和迴避。他們只是很難過不斷感受到,自己與人的交往總是“失敗的”(Never work out),甚至有些人後來就根本不嘗試和人接觸了,認為還是一個人最好。

就算終於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對方也對自己很好,但親密關係恐懼者依然很懷疑,不確定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所以他們會去不斷的挑釁、驗證、焦慮、懷疑,恐懼失去。

不斷做出破壞兩個人關係的事情,直到對方離開自己。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2. 如何跨越親密恐懼

親密恐懼看上去不像其他心理問題那樣有很嚴重的症狀,但卻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困擾。

如果你感到自己處在這樣的狀態中,也許可以找一個合適的心理諮詢師幫助你。

  • 諮詢師會對你早期童年創傷進行探索和認知,幫你看到並體驗到早年的自己,識別早年被壓抑的情緒情感,做命名並表達。這和我們後來的親密恐懼有密切的關係。可以幫助自己認識到恐懼的根源,減少親密恐懼者常有的羞恥感。
  • 需要諮詢師注意的是:深入探索自己舊體驗和創傷的行為,必須是在“安全的環境或關係”中來進行。否則是有潛在危險的,如果處理不當,則容易變成一遍一遍的撕開自己的傷疤,但又無法將它癒合。
  • 諮詢師也會幫你解決想要逃離親密關係和與他人聯結的想法,重獲安全感。親密恐懼者非常缺乏安全感,他們認為親密的關係通常會帶來痛苦的體驗,或是導致親密對象的喪失。所以克服恐懼的關鍵是讓他們重獲安全感。
  • 諮詢師可以提供矯正性情感體驗,讓你熟悉、學習、信任和接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消除親密關係與負性結果之間的聯結,發展出“獲得性安全感”(earned security),這對你克服童年創傷和學習如何發展出安全、持久的親密關係很重要。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願你終能找回愛的能力。

畢竟,可能沒有比不能與任何人親近,還更讓人孤獨的事情了。

正文到此結束。

如果你真的希望提高自己愛的能力,也許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看一看下面這張很長很長很長的圖片——

關於我們最新啟動的項目:「心室·成長研習社」。

第一期的主題,就是教你“如何提升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你是否還擁有愛的能力?

我們是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擁有8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只有約10%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核;目前為止簡單心理已為40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歡迎來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體驗哦,私信 回覆“心理諮詢”即刻獲取更專業的心理援助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