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完成了一場文物界的“南水北調”,說自己是在博物館講故事的人

博物館 考古 文物 瓷器 弘博網 弘博網 2017-09-08

這是一座3300年曆史的古城,七個王朝在此建都;這是一座特立獨行的博物館,它三年不設通史陳列,卻吸引了近百萬觀眾駐足參觀,新穎的展覽形式和理念在業界更是贏得良好的口碑。這就是安陽博物館。

近日,弘博網對安陽博物館館長周偉先生進行了訪談,他的工作經驗和理念,值得相關文博從業者借鑑與思考。

流過往事—— 這是一場文物界的“南水北調”

2014年,安陽博物館的大事是“流過往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以下簡稱“南水北調展”)的舉辦。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全長1267公里,河南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所經線路最長,涉及面積最大的省份,作為一個地下文物大省,大規模的基建工程必然帶來巨大的文物保護工作量。河南省文物部門對施工過程中發現的369處文物點進行考古調查和田野發掘,發掘面積達90萬平方米,出土各類文物10.6萬餘件。出土文物年代上迄新石器,下至明清,數量眾多,年代序列完整。其中,鶴壁劉莊遺址在2005年,安陽固岸墓地、滎陽關帝廟遺址、新鄭唐戶遺址在2007年,滎陽娘娘寨遺址、新鄭胡莊墓地在2008年分別當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為了更好地展示文物保護工作的全貌,迎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2014年,河南省文物局決定在安陽博物館舉辦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這對於當時剛上任館長的周偉,以及全體職工來說,都是一件空前的機遇和挑戰。為此,安陽博物館騰出二樓常設陳列2400平方米的展廳,準備迎接南水北調文物的到來。

他完成了一場文物界的“南水北調”,說自己是在博物館講故事的人

1 、全員上陣,文物“南水北調”

展覽所需文物來自全省各市、縣博物館共28家單位,文物來源分散、數量眾多、距離遙遠,再加上經費十分有限,讓周偉感到巨大的壓力。為了節省運輸經費,他帶領經驗豐富的職工,載著文物運輸所需的器材設備,深入到各家單位,親自把文物們“請”過來。有時需要凌晨四五點披星戴月上路,有時為避開限行要冒著被交警查處的風險,有時把文物運回、拆裝、點交、入庫,全部完畢已經是凌晨兩點……從淅川到安陽,從豫南到豫北,在周偉和全館職工的辛勤工作下,11000餘件文物沒有一件遺失、破損,完成了一場文物界的“南水北調”。

他完成了一場文物界的“南水北調”,說自己是在博物館講故事的人

體型巨大、脆弱易碎的焦作陶樓

2 、地域單元,巧用密集展櫃

集結而來的文物如何布展,如何體現“文物保護”的“成果”,是周偉反覆思考的問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唐際根先生的協助下,展覽的大綱逐漸清晰。

展覽定名為“流過往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既體現了工程的動態與線性特點,也說明了文物來源、展覽主題和展現方式。為了體現南水北調工程“流過”的線性空間特色,在展線設計上以8個文物來源省轄市依次為單元,保留了展區的地域性。這樣不僅有利於文物徵集、布展,體現古代物質文化的地域特徵,也有利於不同地域的觀眾產生地域認同感,方便他們的參觀與解讀。南陽的楚國青銅器、焦作的東漢陶樓、許昌的宋金元瓷器、安陽的東魏北齊陶俑……一個個地域單元陳列打破了以時間通史為軸的敘事方式,將中原大地上的物華天寶展露無遺。

他完成了一場文物界的“南水北調”,說自己是在博物館講故事的人

不同地市的展覽單元

同時,為了合理陳列來自不同地市、眾多遺址的大量文物,周偉在展覽形式上也頗費心思。考慮到一兩件代表性文物無法體現整個遺址或墓葬的面貌,周偉大膽引進了10多個密集式展櫃,集中陳列陶器、陶俑、瓷器、生活用器等各類文物,輔之以展板介紹,以社會史的視角全面解讀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和考古工作新成果,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展覽效果。

他完成了一場文物界的“南水北調”,說自己是在博物館講故事的人

出土文物展示

3 、科研社教,專家成為“展品

好的展覽背後少不了科研成果的支持。由於安陽博物館人員較少、研究力量薄弱,周偉積極尋求與其他高校合作,成立課題組對文物進行深入研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鄭州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大學的專家學者對展覽文物的研究都提供了學術支持。例如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林梅村教授通過對下王崗遺址出土倒鉤銅矛的研究,認為其受到中亞青銅文化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的影響,填補了學術界的一項空白。

他完成了一場文物界的“南水北調”,說自己是在博物館講故事的人

下王崗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晚期帶倒鉤銅矛

社教方面,南水北調展也在細節上做到了別出心裁。展廳入口的前言處,以沙盤和牆體繪畫展現出田野考古的工作場景,簡單明瞭地向觀眾介紹什麼是地層學、什麼是探方,切合了“考古成果展”的主題。而且,在第二展廳中還有一個全透明的文物標本與修復室,裡面陳列有南水北調考古工作發掘出的文物,中間設有工作臺和文物修復、鑑定、檢測的器材設備。周偉介紹到,這是一個完全可以投入使用的工作室,設在展廳中的目的就是讓觀眾知道,文物被髮掘出土後該如何進行科學處理。“有一次我跟北大的學者一起檢測鈞窯瓷片,這裡的設備插上電源直接就能用。觀眾在外面看著我們也覺得津津有味。我就是想把專家也當成展品,為觀眾展現最真實的考古工作。”

他完成了一場文物界的“南水北調”,說自己是在博物館講故事的人

展廳中的文物標本與修復室

南水北調展的開放雖然接近尾聲,但安陽博物館對於文物的研究工作還沒有結束,對展覽形式的探討更是方興未艾。考古成果展如何體現“考古”,如何體現“成果”,如何與“晒寶”式的精品展加以區分,是每個博物館人都應思考的問題。

傳承有序—— 安陽館講安陽事兒

作為一個具有3300年建城史、曾經擔任過七朝首都的古城,安陽在考古學上的意義,絕不僅僅只有外界熟知的“殷墟”二字。安陽博物館館藏文物8萬餘件,從先商到近代,年代序列完整,歷朝歷代文物數量都很豐富。如何用這些文物講述安陽城自己的故事,是周偉時常思考的問題。

2014年至今,安陽博物館先後舉辦了《歷程——安陽考古30年成果展》、《版上天地——館藏安陽地區木刻板展》、《安陽瓷器陳列》、《從保存到典藏——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等基於安陽地區文物保護與考古成果的展覽。

凝重威嚴的青銅器彰顯了殷商時期安陽的王都氣象,不怒自威的武士俑昭示著鄴城在北朝時期的輝煌,六千餘字的韓琦墓誌銘鐫刻著相州的人傑地靈,喜慶吉祥的木版年畫訴說著明清至民國時期彰德府百姓的安居樂業……這些展覽雖然體量不大,但卻紮紮實實地用文物作素材,講述著安陽千百年來的歷史更替與文化變遷。

他完成了一場文物界的“南水北調”,說自己是在博物館講故事的人

周偉希望通過對於安陽本土文物的陳列展示,讓觀眾們知道,安陽地區在殷商時期不是隻有司母戊鼎和甲骨文,還有不同的青銅器組合來組成複雜的祭祀制度;魏晉南北朝不是隻有曹操墓,還有東魏北齊固岸墓地體現的民族大融合;晚清民國不是隻有袁世凱墓,還興起了紡織、煤礦等近代工業……作為一個地方綜合性歷史博物館,下一步安陽博物館的工作重點,就是策劃一個展覽內容更豐富、展示手段更先進的安陽通史陳列展,將安陽在殷墟、鄴城、相州、彰德府、近現代階段的歷史文化特徵充分展現,讓安陽人瞭解自己腳下的土地發生過什麼故事,讓更多觀眾瞭解一個多元多彩的安陽。

開放面對公眾,服務區分對象

談到安陽博物館如何承擔教育職能,周偉也是感慨良多。不得不承認,作為一個地級市博物館,安陽博物館在硬件設施、專業人才、人文環境等方面與“大館”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是,條件的差距不代表理念的差距,在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方面上,周偉一直在探索與更先進的工作方式接軌。

1 、共建共享,博物館數字化任重道遠

2017年,安陽博物館所有展廳引進了360°虛擬全景漫遊系統,觀眾可以在安陽博物館的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進入安陽博物館的所有展廳進行實景參觀,重點文物的信息也可以單獨點選,進行進一步瞭解。說到這個系統,周偉依然有很多遺憾:“全景漫遊系統不是什麼先進的技術,它只是一個展示博物館的普通手段,在國內已經應用了十幾年。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觀眾覺得好玩,而是要儘可能多地做到信息傳遞。比如有些文物信息的還不夠詳盡,觀眾只能知其一不能知其二,補充文物信息才是我們下一步要更新完善的重點。”周偉認為,博物館數字化不是應用多新多炫目的技術,而是有強大的知識庫做學術支持,因為不同學術背景、不同知識儲備的觀眾需求的信息是不一樣的,博物館數字化系統不能僅僅滿足於“有”,而應該做到精益求精,並且增強館際交流合作,開放更多對外端口,實現博物館數字化的共建共享。

2 、館校家結合,爭取更多觀眾

談到安陽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結合,周偉也頗有心得。安陽博物館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學實習基地,安陽市第一中學和安陽市正一中學愛國主義共建基地。近年來,安陽博物館連續舉辦走進校園第二課堂、邀請小學生家庭來館過春節、小講解員夏令營、深入校園宣傳博物館日等活動,周偉談到:“博物館教育重點爭取的學生觀眾,是小學至初中這個年齡階段。他們的背後往往有一個4+2+1的家庭。當我們吸引來孩子參觀博物館,自然而然他們的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也會為了配合孩子的教育,主動了解博物館知識,進而養成參觀博物館的習慣。”

在訪談中,周偉反覆強調,博物館學不是孤立的,而是與社會學、人類學、傳播學、心理學、教育學息息相關。對於觀眾來說,博物館是瞭解社會變遷的窗口;對於博物館本身來說,迎接觀眾也是它融入社會的最佳方式。現在是博物館發展的“黃金時代”,無論是國家政策扶持還是觀眾參觀需求的增長,都為博物館發展提供了空前的歷史機遇。展覽、文創、社教等方面,其實歸根結底都是“產品”,用一套產品、一套方案,無法同時滿足普通觀眾、學齡前兒童、專業觀眾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博物館的大門向所有人敞開,但博物館的服務應該區分對象。在新的歷史形勢下,博物館應該摒棄“自說自話”,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長資源,積極將新技術和新媒體手段“為我所用”,面對更多觀眾實現成果共享,才能夠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才能真正實現讓文物“活”起來。

編後記

博物館是活思想的搖籃,而不是文物的墳墓。博物館人不是看守文物的人,而是要通過文物,發現它體現的思想文化和蘊含的文明,然後作為傳播者,展示給當代的社會公眾。把歷史文化展示好、傳播好、推廣好,是博物館人無可推卸的責任。

採訪/攝影/編輯:心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