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同名白馬寺數十座,但青海這座古寺以“懸空半崖”出名

藏傳佛教的傳播非常深遠流長,所傳播的地區也十分廣泛。其中位於青海省海東市平安縣的一座白馬寺,令我印象至今深刻,它建立在東部山區湟水河畔的一處半山崖陡壁上,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座懸空寺。

全國同名白馬寺數十座,但青海這座古寺以“懸空半崖”出名

全中國叫白馬寺的古寺並不少見,但像青海西寧白馬寺給我留下深刻記憶的卻不多。根據寺院現存的一塊石碑上,大概可知寺院是建立在公元十世紀末,正處於藏傳佛教後弘期,古稱金剛崖寺,藏語稱瑪藏觀,是當地一處非常重要的宗教文物旅遊景點,也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

全國同名白馬寺數十座,但青海這座古寺以“懸空半崖”出名

據悉寺院總面積有4000平方米(但實際上就真正所在面積很小),由經堂、金剛佛像、佛塔和僧舍等組成。2016年前往白馬寺的時候,寺院還在修繕當中,遊客稀少,與朋友拾階而上時,被這座古寺給吸引了。

全國同名白馬寺數十座,但青海這座古寺以“懸空半崖”出名

它的地理位置並不隱蔽,距西寧市25公里,雖建立在半崖上,但平大公路入境而過,遊人若是有心往往是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但它又是那麼隱祕,不少遊客去青海旅遊,多以西寧為落腳點,然後從西寧出發去塔爾寺。比起這懸崖上的白馬寺,塔爾寺的名氣太大,繼而顯得白馬寺十分隱祕。

全國同名白馬寺數十座,但青海這座古寺以“懸空半崖”出名

但白馬寺所在的獨特環境卻讓我記憶猶新,也記住了這座古老的藏傳佛教寺院。據石碑上的文字顯示,寺院的創始人為貢巴饒賽。貢巴繞賽為何人,唐末高僧,西藏佛教後弘期鼻祖。據記載,他後在白馬寺圓寂,其肉身佛像存該寺石窟,後來遭毀。

全國同名白馬寺數十座,但青海這座古寺以“懸空半崖”出名

關於白馬寺的歷史資料或文獻並不多,它在清代、民國、以及60年代初三次被毀,80年代重新開放,其經堂、僧舍都是陸續修建,吸引了不少遊客和香客紛紛前往。

全國同名白馬寺數十座,但青海這座古寺以“懸空半崖”出名

雖說現可查的歷史資料很稀少,但通過其地理環境可知,寺院應該是有不少石窟存在的,至少這些石窟也曾起到一些利用,至今寺院還可見一些大大小小的石窟。

全國同名白馬寺數十座,但青海這座古寺以“懸空半崖”出名

其中現有兩處石窟遺址,距離白馬寺西500米,據說那裡曾是白馬寺原址,但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情況搬到了今天所在的位置。遺存下來的兩個石窟遺址分別是方形石窟和圓形拱頂式結構的石窟,方形石窟裡供奉著佛像,圓形石窟看不出來具體是幹什麼用的,但懷疑可能是修行者靜修的地方。

全國同名白馬寺數十座,但青海這座古寺以“懸空半崖”出名

但比起石窟的吸引力,白馬寺最大但特點還是它因山而建,類似“懸空寺”的古寺並不多,在青海更為罕見。其門樓為三層橫木方斗拱歇山頂式閣樓,每層四周皆以斗拱托起屋頂,簡瓦鋪面,四角高挑,橫脊豎脊以鏤空雕花青磚砌成,上飾龍頭磚雕。

全國同名白馬寺數十座,但青海這座古寺以“懸空半崖”出名

最高層橫脊上塑有鎦金雙鹿靈芝,光彩奪目。門樓木結構以礦物顏料繪以金龍金鳳,浮雲花卉,色彩豔麗,經久不褪。整座寺院遠遠望去巍峨險峻,又不乏雍容華貴。門樓第一層有白馬奔馳壁畫,第二層供有觀音菩薩塑像,第三層供有寺院創始人喇勤·貢巴饒賽塑像。

全國同名白馬寺數十座,但青海這座古寺以“懸空半崖”出名

據悉山崖下現有一尊石雕佛像,藏語稱彌勒望河,通高3.7米,佛座寬2.35米。雕像古樸渾厚,輪廓粗獷,左手託缽,右手做推移狀,似推湟水,寄託了古代勞動人民消除水患的願望。 從所查資料獲知,佛像背後還藏有石窟,石窟內有宋代壁畫,約8平方米,依稀可辨,為佛本生故事。

全國同名白馬寺數十座,但青海這座古寺以“懸空半崖”出名

白馬寺整體規模就遊客可看而言,它並不大,但它的建立意義非凡,具有藏傳佛教“後弘期”重要歷史意義,因此白馬寺也是格魯派寺院中的聖地之一。大家若是去西寧旅遊時,若對石窟和“懸空寺”甚感興趣,這座寺院可千萬別錯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