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程序月活達2.5億,為何巨頭都愛這門生意?

本以為移動互聯網走過十餘年的歷史,紅利早已像曾經的桌面互聯網一樣消失殆盡,但是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我們卻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

據百度介紹,雖然智能小程序生態僅僅建設了一週年,但是月活已經達到了2.5億,入駐小程序數量突破15萬個,第三方服務商超過200家。

要知道,最初從桌面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遷移過程中,百度並沒有及時跟上腳步,直到2017年,百度才後知後覺的發力App信息流,通過兩年的運營,目前百度App的日活突破1.9億。

在日活1.9億的百度App內,可以出現月活2.5億的智能小程序,除了百度的精細化運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小程序”是一座待開發的金礦所釋放的能量。

百度小程序月活達2.5億,為何巨頭都愛這門生意?

“入口”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無論是菜市場、城門還是桌面互聯網,“入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以桌面互聯網為例,近20年的歷史始終伴隨著上網的入口——瀏覽器之爭。1994年,網景通信公司的網景導航者瀏覽器憑藉著實用與穩定等特點,逐步統治瀏覽器市場。 這時候,財大氣粗的微軟通過捆綁Windows方式兜售IE瀏覽器,終於在1998年,超越網景瀏覽器,成為用戶上網主要入口——在2002年,I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達到驚人的96%。

不過由於IE瀏覽器始終沒有解決安全性、卡頓等問題,在2012年,Google的Chrome又超越IE,成為瀏覽器的絕對霸主,根據statcounter的最新數據,目前Chrome佔據了63.69%的市場份額。

巨頭們之所以爭奪瀏覽器份額,主要還是因為利益使然。

以2011年360財報為例,其在線廣告收入約為1.23億美元,佔2011年總營收的73.3%,這部分收入主要就是由以360網址導航頁為代表的平臺級廣告貢獻。

百度小程序月活達2.5億,為何巨頭都愛這門生意?

試問一下,如果沒有通過瀏覽器抓住用戶,又有誰會主動將“360網址導航頁”設為自己的瀏覽器主頁呢?

除了廣告,瀏覽器還可以幫助平臺獲得HTML標準的制定權、用戶的行為數據、自身的業務推廣等一連串的利益,因此,說瀏覽器是桌面互聯網時代最大的蛋糕一點也不為過。

到了移動互聯網初期,這個入口之爭又轉移到了應用商店,不過由於App的屬性相較於桌面互聯網時代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手機上的App被分割為了一個個的信息孤島,也就導致了應用商店的入口之爭並不是太劇烈。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移動互聯網浪潮來臨後,百度發現“搜索”並不足以說服用戶下來App,而百度依然想抓住的流量的入口,因此在2013年斥19億美元的巨資收購了91,後來的事情,也印證了應用商店不再是入口的事實。

百度小程序月活達2.5億,為何巨頭都愛這門生意?

就當大家以為移動互聯網會孤島至死的時候,掌握頭部資源的超級App們揭竿而起。

小程序是紅利後的用戶價值收割

如果說2011年-2017年是App們的攻城之戰,那麼2017年以後,就是App們的守城之戰。

根據《QuestMobile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年度報告》,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月度活躍設備總數穩定在10億以上,從2017年1月的10.24億到12月的10.85億,增長非常緩慢。

換句話說,自2017年開始,中國移動互聯網紅利到頂,紅利後的用戶價值收割時代正式開始。

參考過去互聯網的經驗,超級App們手握幾乎達到頂點的流量,必然希望打開一個入口,另一方面,上面又有應用商店這個紅線不能碰,因此,小程序也就成為了超級App們最佳的選項。

百度小程序月活達2.5億,為何巨頭都愛這門生意?


此外,由於各個App分別處於一個個分裂的孤島,在分享、轉發等外部資源的時候,雖然可以增加自身的用戶活躍度,但是到頭來,用戶依然回到其他App中,這就為別人做了嫁衣。

而小程序可以在幫助用戶使用其他平臺的同時,讓用戶一直留在自家的App中,因此,小程序可以促進自身的流量循環。將時間拉長來看,小程序對於超級App的用戶粘性以及使用時長都有促進作用。

依然是BAT是三家的主場

綜合來看,目前小程序賽道依然是老牌互聯網廠商“BAT”三方競爭,其中由於微信佔據社交優勢,並且早在2016年就開始規劃小程序,商業化最為出色。

根據騰訊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小程序的用戶日均訪問量同比增長54%。2018年第四季度騰訊廣告業務中,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44%至118.46億元,全年同比增長55%至398億元,這其中的主要貢獻者就有小程序。

雖然支付寶和百度的小程序上線較晚,但是通過自身的業務反哺,還是帶動了小程序的積極發展。

根據QuestMobile發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全景生態流量洞察報告》,我們可以發現,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在發展小程序時,都根據各自的業務又不同的側重方向。

微信由於手握社交流量,主要發力娛樂、生活場景;支付寶由於定位“錢包”,主要在城市服務與金融場景深耕;百度則是發揮技術優勢,通過AI、信息流實現內容的精準定位。

百度小程序月活達2.5億,為何巨頭都愛這門生意?

在活躍用戶上面,阿里和百度通過一年的奮起直追,也絲毫不落下風。根據 QuestMobile的數據,截止2019年4月份,微信小程序月活躍用戶數為6.81億,支付寶小程序月活躍用戶數為4.01億,百度小程序月活躍用戶數為1.15億——這三家為小程序生態帶來了億級的流量。

小程序不會殺死應用商店

相信看到這,大家都認為超級App推出小程序的目的是為了乾死“應用商店”。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手機廠商也在佈局小程序——2018年3月份,vivo等九大手機廠商聯合宣佈推出“快應用”平臺。

要知道,在國內由於歷史遺留問題,Android手機並沒有統一的應用商店,各個手機廠商在手機中集成了自家的應用商店,再推出“快應用”豈不是多此一舉。

此外,不論微信、支付寶、百度手握多麼多大的流量,始終有一個天花板在上面壓著,那就是App Store,要知道2018年App Store的總營收為470億美元,一旦超級App動了App Store的蛋糕,蘋果會毫不遲疑的下架這些App。

更有意思的是,2016年微信要做小程序的時候,喊出的名字是“應用號”,事後由於蘋果明令禁止表示反對,才不得已改為了“小程序”,從中也可以看出應用商店與小程序的矛盾是十分尖銳的。

這很像在一個國家的內部豎起一面旗幟,再建立一個國家,相信只要是政權穩定的國家都不會允許此類事情的發生。

百度小程序月活達2.5億,為何巨頭都愛這門生意?

從小程序的產品形態來看,其主打的是簡潔、高效等特點,並不具備外部複雜應用繁雜的功能。而一旦某一個廠商聽過小程序獲得海量流量後,相信依然會選擇將流量導入到外部的App中,而不是拘謹在微信等超級App的內部。

此外,我們也可以發現,由於小程序是不同的廠商推出的,而這些廠商間又有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也就很難保證在一個小程序平臺上體驗到全部的互聯網內容。

綜合來看,小程序並不具備成為應用市場的特質,它僅僅是超級App們在達到流量天花板後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不過,我們能看到的趨勢是,當小程序成為超級App最大的亮點時,用戶留在超級App內部的時間會越來越多,而加入小程序陣營,並且僅靠單一功能打動用戶的App打開率將會驟降,徹底成為超級App的附屬物。

說到底,在中國互聯網上,一切都還是逃不過馬太效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