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回到元朝,原來他們是這麼生活的-館藏元代文物珍品鑑賞|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
1/12 瓷器鑑定真知堂:元中都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與當時的元大都(今北京)、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蘭旗東)齊名。是元武宗時期興建的蒙元四都之一。圖為元中都博物館復刻的蒙古貴族蠟像,比較客觀的反應出了當時的貴族生活真實情形。(圖片來自 IC photo)
2/12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大蒙古的創建者為成吉思汗,名為鐵木真。成吉思汗就是擁有四海的可汗的意思。可汗,是古來北方遊牧民族首領的稱號。含義和漢族的王近似。元朝,則是忽必烈建立在漢地的大一統王朝。(圖片來自 IC photo)
3/12 蒙古族由於全民皆兵,很短時間內從氏族部落制度轉變為國家,從赤貧到暴富,所以很多蒙古貴族一下子就進入到聲色犬馬的享樂生活。今天常見的青花瓷器,當時採用的是貴比黃金的西亞伊利汗國進口的蘇萊曼(速來蠻)石進行彩繪,並使用麻倉御土為胎製成。圖為山西博物館收藏的纏枝牡丹大罐。(圖片來自 IC photo)
4/12 元代由於統治者為蒙古族,當時的蒙古人喜歡使用金銀器,對於瓷器,尚屬於啟蒙階段。所以,大量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器,都被蒙古人當做商品,遠銷到中東阿拉伯地區。元青花精品最大的收藏者是土耳其和伊朗就是明證。圖為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鳳凰牡丹紋大盤。這類大盤是用來盛放手抓羊肉一類食物的。(圖片來自 IC photo)
5/12 元代,蒙古貴族自稱為蒼狼白鹿的子孫,長生天是他們最崇拜的對象。蒙古人相信薩滿教,以白為尊,喜好藍色。而青花瓷器的出現,恰好迎合了蒙古貴族對於顏色的喜好。相比金屬器,瓷器更為精美且不易生鏽,解決了蒙古族日常使用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所以逐步從宮廷開始流行起來。(圖片來自 IC photo)
6/12 元代除了有景德鎮青花瓷,北方磁州窯由於粗獷有力,繪畫形象威猛,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的形象,特別符合蒙古人的性格。加之磁州窯價格低廉,容易普及。所以北方民族在蒙元時期特別珍愛磁州窯瓷器。(圖片來自 IC photo)
7/12 元代景德鎮除了晚期生產出青花,釉裡紅,卵白釉,藍釉等品種外,早期的景德鎮依然以青白瓷為主。元代青白瓷,相比南宋時期,水綠色變淡,釉色變得失去透明,開始向卵白釉轉變。圖中的雙耳瓶是元代景德鎮青白瓷的典型器。(圖片來自 IC photo)
8/12 鈞窯在元代繼續大發展。均窯雖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但實際上興盛於金,和磁州窯一樣,屬於女真族統治下迎合北方遊牧民族喜好生產的瓷器。元鈞窯相比宋金,變得更為粗糙。大量的鈞窯碗只施半釉,底足也無釉,此期的鈞窯瓷器相比宋金高大,藝術價值低於宋金時期。(圖片來自 IC photo)
9/12 元代金銀器比較發達,圖為1955年合肥孔廟元代窖藏出土的海棠式金盞金盤,現收藏於國家博物館。金器一般只有頂尖貴族才能使用,普通貴族使用的一般為銀器或銀鎏金器。(圖片來自 IC photo)
10/12 這種匜的造型來自青銅器,本為用於飯前淨手的水器。飯前淨手是中東地區的習慣,中國商周時期貴族也有此習慣,後來就少見了。可能是因為筷子的發明。蒙古元人飲食還使用手和刀,打到中東之後,當地也是用手和刀,所以這種衛生習慣就在蒙古貴族中流行起來。此器為鈞瓷,收藏於山西省博物館。(圖片來自 IC photo)
11/12 絞胎瓷器最早見於唐代,後來歷代都有生產,以元代為多。這是採用黑白兩種瓷土混合在一起,然後制器的工藝。山西地區多有生產。(圖片來自 IC photo)
12/12 明初,趕走元人的大明新貴,依然以擁有元代貴族使用過的元青花瓷器為榮。在朱元璋大力消除元代影響的大環境下,有些元瓷還是被保留下來了。圖為1960年南京出土的永樂十六年墓青花碗。(圖片來自 IC photo)
2019-05-2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