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的不良反應有什麼?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如何應對?

5 個回答
李药师谈健康
2019-07-18

很多有糖尿病問題的朋友,一直堅持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好還是堅持口服降糖藥,遲遲不肯啟動胰島素治療,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朋友是認為胰島素對身體不好,一旦使用了胰島素,就不能停了?有些朋友是害怕打針疼痛,天天都要打針,心理上就更加牴觸?但相信還有很大一部分朋友,是因為認為胰島素副作用大,擔心長期使用胰島素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下胰島素的常見不良反應和應對措施。

在介紹不良反應之前,我們先來強調一下胰島素的合理應用,通常對於聯合足量應用口服降糖藥,血糖調控仍然無法達標,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仍然無法調節到7.0以下的情況,儘早的使用胰島素,才能控制好血糖,有效地減少糖尿病造成身體的心臟、血管、周圍神經、腎臟、眼底等部位併發症機率。

很多有糖尿病問題的朋友,一直堅持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好還是堅持口服降糖藥,遲遲不肯啟動胰島素治療,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朋友是認為胰島素對身體不好,一旦使用了胰島素,就不能停了?有些朋友是害怕打針疼痛,天天都要打針,心理上就更加牴觸?但相信還有很大一部分朋友,是因為認為胰島素副作用大,擔心長期使用胰島素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下胰島素的常見不良反應和應對措施。

在介紹不良反應之前,我們先來強調一下胰島素的合理應用,通常對於聯合足量應用口服降糖藥,血糖調控仍然無法達標,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仍然無法調節到7.0以下的情況,儘早的使用胰島素,才能控制好血糖,有效地減少糖尿病造成身體的心臟、血管、周圍神經、腎臟、眼底等部位併發症機率。

很多朋友擔心胰島素長期應用的不良反應,但實際上,只要能夠充分了解胰島素的不良反應,正確的應用胰島素和應對不良反應,胰島素可以說是最安全的降糖藥物之一。

胰島素的不良反應——低血糖

使用胰島素應該注意的一個重要的不良反應,就是注射胰島素有造成低血糖的風險,特別是短效或者預混胰島素,出現低血糖的風險機率更高。如果使用胰島素後,出現頭暈,出虛汗,飢餓感,乏力,心悸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出現了低血糖的問題,嚴重的低血糖還可能導致休克等症狀。當出現上述不適症狀時,如果不能明確判斷,可以通過血糖儀迅速檢測血糖來證明。

應對措施:

1. 使用胰島素初期,一定要注意選擇好劑量,遵醫囑按時使用,不要隨意加大藥量;

2. 使用胰島素初期,要多注意血糖的監測,特別是夜間至凌晨時段,應該進行血糖測量,預防夜間低血糖風險;

3. 出現低血糖症狀時,及時的進食含糖食物來緩解低血糖症狀,即使沒有血糖儀確認低血糖的朋友,也應該及時的進食含糖食物,以免加大風險;

4. 注意與胰島素合用的口服藥物,如胰島素促泌劑同樣也有引發低血糖的風險,一般應儘量避免與胰島素聯用,而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藥物,本身無低血糖風險,更適合與胰島素進行聯用。

胰島素的不良反應——體重增加

長期使用胰島素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不良反應風險,就是導致體重增加的風險。之所以會導致體重增加,與胰島素改善代謝後,體內的熱量代謝減少有關,也與有的朋友擔心低血糖風險,大量進食有一定關係。而肥胖又是導致代謝出現異常的一個風險因素,因此,在使用胰島素期間,應該注意儘量減少體重增加的風險。

應對措施:

1. 對於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應該在充分口服藥物的基礎上,再啟動胰島素治療;

2. 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朋友,應該在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方面更加自律,有利於控制體重;

3. 與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SGLT-2i抑制劑等有利於降低體重的口服降糖藥聯用,可以減少胰島素導致體重增加的風險。

胰島素的不良反應—— 胰島素性水腫

對於血糖控制不好的朋友,在長期的高血糖影響下,糖尿會抑制腎小管對於鈉的重吸收,在應用胰島素進行控制時,血糖改善了,腎小管對於鈉的重吸收恢復,會在腎素-醛固酮系統系統的作用下,出現水鈉瀦留,從而引起水腫的問題。通常發生在面部,但有時也可能出現在四肢。

應對措施:

1. 通常症狀較輕,有的在幾天到幾周內可自行消退;

2. 低鹽飲食,利尿劑能可以改善和減少水腫。

胰島素的不良反應——皮下脂肪萎縮或肥大

長期反覆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可能會導致皮下脂肪萎縮,導致出現皮膚出現變硬、變黑,影響美觀,結節等問題,這種問題通常對健康沒有影響,但可能會影響胰島素的皮下吸收。

應對措施:

1. 用正確方式注射胰島素,避免重複使用針頭;

很多有糖尿病問題的朋友,一直堅持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好還是堅持口服降糖藥,遲遲不肯啟動胰島素治療,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朋友是認為胰島素對身體不好,一旦使用了胰島素,就不能停了?有些朋友是害怕打針疼痛,天天都要打針,心理上就更加牴觸?但相信還有很大一部分朋友,是因為認為胰島素副作用大,擔心長期使用胰島素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下胰島素的常見不良反應和應對措施。

在介紹不良反應之前,我們先來強調一下胰島素的合理應用,通常對於聯合足量應用口服降糖藥,血糖調控仍然無法達標,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仍然無法調節到7.0以下的情況,儘早的使用胰島素,才能控制好血糖,有效地減少糖尿病造成身體的心臟、血管、周圍神經、腎臟、眼底等部位併發症機率。

很多朋友擔心胰島素長期應用的不良反應,但實際上,只要能夠充分了解胰島素的不良反應,正確的應用胰島素和應對不良反應,胰島素可以說是最安全的降糖藥物之一。

胰島素的不良反應——低血糖

使用胰島素應該注意的一個重要的不良反應,就是注射胰島素有造成低血糖的風險,特別是短效或者預混胰島素,出現低血糖的風險機率更高。如果使用胰島素後,出現頭暈,出虛汗,飢餓感,乏力,心悸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出現了低血糖的問題,嚴重的低血糖還可能導致休克等症狀。當出現上述不適症狀時,如果不能明確判斷,可以通過血糖儀迅速檢測血糖來證明。

應對措施:

1. 使用胰島素初期,一定要注意選擇好劑量,遵醫囑按時使用,不要隨意加大藥量;

2. 使用胰島素初期,要多注意血糖的監測,特別是夜間至凌晨時段,應該進行血糖測量,預防夜間低血糖風險;

3. 出現低血糖症狀時,及時的進食含糖食物來緩解低血糖症狀,即使沒有血糖儀確認低血糖的朋友,也應該及時的進食含糖食物,以免加大風險;

4. 注意與胰島素合用的口服藥物,如胰島素促泌劑同樣也有引發低血糖的風險,一般應儘量避免與胰島素聯用,而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藥物,本身無低血糖風險,更適合與胰島素進行聯用。

胰島素的不良反應——體重增加

長期使用胰島素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不良反應風險,就是導致體重增加的風險。之所以會導致體重增加,與胰島素改善代謝後,體內的熱量代謝減少有關,也與有的朋友擔心低血糖風險,大量進食有一定關係。而肥胖又是導致代謝出現異常的一個風險因素,因此,在使用胰島素期間,應該注意儘量減少體重增加的風險。

應對措施:

1. 對於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應該在充分口服藥物的基礎上,再啟動胰島素治療;

2. 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朋友,應該在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方面更加自律,有利於控制體重;

3. 與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SGLT-2i抑制劑等有利於降低體重的口服降糖藥聯用,可以減少胰島素導致體重增加的風險。

胰島素的不良反應—— 胰島素性水腫

對於血糖控制不好的朋友,在長期的高血糖影響下,糖尿會抑制腎小管對於鈉的重吸收,在應用胰島素進行控制時,血糖改善了,腎小管對於鈉的重吸收恢復,會在腎素-醛固酮系統系統的作用下,出現水鈉瀦留,從而引起水腫的問題。通常發生在面部,但有時也可能出現在四肢。

應對措施:

1. 通常症狀較輕,有的在幾天到幾周內可自行消退;

2. 低鹽飲食,利尿劑能可以改善和減少水腫。

胰島素的不良反應——皮下脂肪萎縮或肥大

長期反覆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可能會導致皮下脂肪萎縮,導致出現皮膚出現變硬、變黑,影響美觀,結節等問題,這種問題通常對健康沒有影響,但可能會影響胰島素的皮下吸收。

應對措施:

1. 用正確方式注射胰島素,避免重複使用針頭;

2. 輪換部位注射,可以大大減少出現機率。

胰島素的其他不良反應

除了上述不良反應外,長期注射胰島素應該注意胰島素可能導致的皮膚過敏反應,目前動物胰島素已經基本很少應用了,因此,胰島素引起過敏反應的機率也已經很低了,極少數情況下,胰島素中的致敏雜質有可能會導致過敏的發生。

胰島素長期注射,還要注意不要引起血糖有大幅度的波動,如果使用胰島素不夠正確合理,導致血糖升降幅度經常過大,可能會導致眼睛受到影響,出現屈光不正的不良反應。

很罕見的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胰島素抗藥性的問題,對於使用胰島素後,無酮症酸中毒或其他內分泌問題,仍然出現血糖升高問題的情況,可以考慮胰島素抗藥的問題,對於胰島素抗藥的問題,加大胰島素用量,更換胰島素品種,調整口服降糖藥類型或劑量,都有可能有所改善,具體治療方案請遵醫囑。

很多有糖尿病問題的朋友,一直堅持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好還是堅持口服降糖藥,遲遲不肯啟動胰島素治療,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朋友是認為胰島素對身體不好,一旦使用了胰島素,就不能停了?有些朋友是害怕打針疼痛,天天都要打針,心理上就更加牴觸?但相信還有很大一部分朋友,是因為認為胰島素副作用大,擔心長期使用胰島素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下胰島素的常見不良反應和應對措施。

在介紹不良反應之前,我們先來強調一下胰島素的合理應用,通常對於聯合足量應用口服降糖藥,血糖調控仍然無法達標,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仍然無法調節到7.0以下的情況,儘早的使用胰島素,才能控制好血糖,有效地減少糖尿病造成身體的心臟、血管、周圍神經、腎臟、眼底等部位併發症機率。

很多朋友擔心胰島素長期應用的不良反應,但實際上,只要能夠充分了解胰島素的不良反應,正確的應用胰島素和應對不良反應,胰島素可以說是最安全的降糖藥物之一。

胰島素的不良反應——低血糖

使用胰島素應該注意的一個重要的不良反應,就是注射胰島素有造成低血糖的風險,特別是短效或者預混胰島素,出現低血糖的風險機率更高。如果使用胰島素後,出現頭暈,出虛汗,飢餓感,乏力,心悸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出現了低血糖的問題,嚴重的低血糖還可能導致休克等症狀。當出現上述不適症狀時,如果不能明確判斷,可以通過血糖儀迅速檢測血糖來證明。

應對措施:

1. 使用胰島素初期,一定要注意選擇好劑量,遵醫囑按時使用,不要隨意加大藥量;

2. 使用胰島素初期,要多注意血糖的監測,特別是夜間至凌晨時段,應該進行血糖測量,預防夜間低血糖風險;

3. 出現低血糖症狀時,及時的進食含糖食物來緩解低血糖症狀,即使沒有血糖儀確認低血糖的朋友,也應該及時的進食含糖食物,以免加大風險;

4. 注意與胰島素合用的口服藥物,如胰島素促泌劑同樣也有引發低血糖的風險,一般應儘量避免與胰島素聯用,而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藥物,本身無低血糖風險,更適合與胰島素進行聯用。

胰島素的不良反應——體重增加

長期使用胰島素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不良反應風險,就是導致體重增加的風險。之所以會導致體重增加,與胰島素改善代謝後,體內的熱量代謝減少有關,也與有的朋友擔心低血糖風險,大量進食有一定關係。而肥胖又是導致代謝出現異常的一個風險因素,因此,在使用胰島素期間,應該注意儘量減少體重增加的風險。

應對措施:

1. 對於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應該在充分口服藥物的基礎上,再啟動胰島素治療;

2. 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朋友,應該在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方面更加自律,有利於控制體重;

3. 與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SGLT-2i抑制劑等有利於降低體重的口服降糖藥聯用,可以減少胰島素導致體重增加的風險。

胰島素的不良反應—— 胰島素性水腫

對於血糖控制不好的朋友,在長期的高血糖影響下,糖尿會抑制腎小管對於鈉的重吸收,在應用胰島素進行控制時,血糖改善了,腎小管對於鈉的重吸收恢復,會在腎素-醛固酮系統系統的作用下,出現水鈉瀦留,從而引起水腫的問題。通常發生在面部,但有時也可能出現在四肢。

應對措施:

1. 通常症狀較輕,有的在幾天到幾周內可自行消退;

2. 低鹽飲食,利尿劑能可以改善和減少水腫。

胰島素的不良反應——皮下脂肪萎縮或肥大

長期反覆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可能會導致皮下脂肪萎縮,導致出現皮膚出現變硬、變黑,影響美觀,結節等問題,這種問題通常對健康沒有影響,但可能會影響胰島素的皮下吸收。

應對措施:

1. 用正確方式注射胰島素,避免重複使用針頭;

2. 輪換部位注射,可以大大減少出現機率。

胰島素的其他不良反應

除了上述不良反應外,長期注射胰島素應該注意胰島素可能導致的皮膚過敏反應,目前動物胰島素已經基本很少應用了,因此,胰島素引起過敏反應的機率也已經很低了,極少數情況下,胰島素中的致敏雜質有可能會導致過敏的發生。

胰島素長期注射,還要注意不要引起血糖有大幅度的波動,如果使用胰島素不夠正確合理,導致血糖升降幅度經常過大,可能會導致眼睛受到影響,出現屈光不正的不良反應。

很罕見的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胰島素抗藥性的問題,對於使用胰島素後,無酮症酸中毒或其他內分泌問題,仍然出現血糖升高問題的情況,可以考慮胰島素抗藥的問題,對於胰島素抗藥的問題,加大胰島素用量,更換胰島素品種,調整口服降糖藥類型或劑量,都有可能有所改善,具體治療方案請遵醫囑。

黄志艳大夫
2019-08-09

胰島素作為補充或替代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顯著減少和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隨著胰島素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如何合理使用胰島素並控制其不良反應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胰島素作為補充或替代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顯著減少和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隨著胰島素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如何合理使用胰島素並控制其不良反應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1. 低血糖

低血糖是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在糖尿病治療的一生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1)胰島素的用量過大或混合胰島素的比例不當;(2)注射後未按時進餐或進食量減少;(3)活動量增加;(4)肝、腎功能不全,胰島素代謝減慢;(5)飲酒;(6)添加的口服降糖藥物劑量不當;(7)脆性糖尿病。

防治:(1)加強糖尿病教育,無論是在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時,糖尿病教育應貫穿在糖尿病治療的始終;(2)做好血糖自我監測;(3)掌握低血糖的防治知識,調整好藥物、飲食和運動三者的關係,做到早診斷、早處理。

胰島素作為補充或替代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顯著減少和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隨著胰島素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如何合理使用胰島素並控制其不良反應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1. 低血糖

低血糖是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在糖尿病治療的一生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1)胰島素的用量過大或混合胰島素的比例不當;(2)注射後未按時進餐或進食量減少;(3)活動量增加;(4)肝、腎功能不全,胰島素代謝減慢;(5)飲酒;(6)添加的口服降糖藥物劑量不當;(7)脆性糖尿病。

防治:(1)加強糖尿病教育,無論是在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時,糖尿病教育應貫穿在糖尿病治療的始終;(2)做好血糖自我監測;(3)掌握低血糖的防治知識,調整好藥物、飲食和運動三者的關係,做到早診斷、早處理。

2. 過敏反應

胰島素的過敏反應較少見,可見於部分使用動物胰島素的患者,可表現為局部與全身反應。局部過敏可表現為注射部位紅腫、灼熱、瘙癢和皮下硬結;全身反應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全身蕁麻疹、血清樣反應或血管神經性水腫,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

防治:(1)反應較輕者更換胰島素製劑,換用人胰島素或胰島素類似物,加用抗組胺藥和(或)糖皮質激素,以及脫敏療法等;(2)重者需停止或暫時中斷胰島素治療,進行抗過敏性休克治療。

3. 體質量增加

體質量增加也是胰島素治療的常見不良反應。胰島素促進體內蛋白質和脂肪合成。體質量增加導致胰島素抵抗加重,從而增加胰島素的用量,形成惡性循環。

防治:(1)嚴格控制飲食,適當運動;(2)如體質量增加明顯,在嚴格控制飲食的基礎上加用二甲雙胍類藥物或α-糖苷酶抑制劑,適當減少胰島素用量。

胰島素作為補充或替代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顯著減少和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隨著胰島素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如何合理使用胰島素並控制其不良反應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1. 低血糖

低血糖是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在糖尿病治療的一生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1)胰島素的用量過大或混合胰島素的比例不當;(2)注射後未按時進餐或進食量減少;(3)活動量增加;(4)肝、腎功能不全,胰島素代謝減慢;(5)飲酒;(6)添加的口服降糖藥物劑量不當;(7)脆性糖尿病。

防治:(1)加強糖尿病教育,無論是在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時,糖尿病教育應貫穿在糖尿病治療的始終;(2)做好血糖自我監測;(3)掌握低血糖的防治知識,調整好藥物、飲食和運動三者的關係,做到早診斷、早處理。

2. 過敏反應

胰島素的過敏反應較少見,可見於部分使用動物胰島素的患者,可表現為局部與全身反應。局部過敏可表現為注射部位紅腫、灼熱、瘙癢和皮下硬結;全身反應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全身蕁麻疹、血清樣反應或血管神經性水腫,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

防治:(1)反應較輕者更換胰島素製劑,換用人胰島素或胰島素類似物,加用抗組胺藥和(或)糖皮質激素,以及脫敏療法等;(2)重者需停止或暫時中斷胰島素治療,進行抗過敏性休克治療。

3. 體質量增加

體質量增加也是胰島素治療的常見不良反應。胰島素促進體內蛋白質和脂肪合成。體質量增加導致胰島素抵抗加重,從而增加胰島素的用量,形成惡性循環。

防治:(1)嚴格控制飲食,適當運動;(2)如體質量增加明顯,在嚴格控制飲食的基礎上加用二甲雙胍類藥物或α-糖苷酶抑制劑,適當減少胰島素用量。

4. 水腫

胰島素有水鈉瀦留作用,少數患者在治療2~3周內出現輕度的顏面和肢體水腫。

防治:可自行緩解,無需特殊處理。

5. 屈光不正

胰島素治療時,因血糖迅速下降,致使晶狀體和玻璃體中的滲透壓下降,水分溢出,屈光率下降而致遠視,患者自覺視物模糊。

防治:3周左右自行消失,無需特殊處理。

6. 皮下脂肪萎縮或增生

長期使用純度不高的動物胰島素,而且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更易出現。

防治:(1)換用人胰島素或胰島素類似物;(2)經常更換注射部位,停止在該部位注射後可緩慢自然恢復。

7. 胰島素抗藥性

臨床上極少數患者表現為胰島素抗藥性,主要見於使用動物胰島素者。人體多次接受胰島素注射約1個月後,血中可出現抗胰島素抗體,使胰島素作用效價下降。在無酮症酸中毒也無拮抗胰島素因素存在的情況下,每天胰島素用量>100U或200U,則應考慮胰島素抗藥性。

防治:(1)更換胰島素製劑;(2)必要時加服降糖藥物或糖皮質激素。但此時胰島素可從已形成的複合物中分離而使循環中游離胰島素驟增,引起嚴重低血糖反應,應嚴密監護,及早發現和處理。胰島素的抗藥性經適當治療後可消失。

糖人健康网
2019-07-14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很多糖尿病人對胰島素存在誤解,認為胰島素很可怕,寧可多吃幾種降糖藥,也不願意打胰島素。但小糖可以摸著良心告訴大家,胰島素的副作用要比降糖藥小,只是因為胰島素價格較貴、不易保存、注射疼痛等問題,讓很多糖尿病人難以接受它。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很多糖尿病人對胰島素存在誤解,認為胰島素很可怕,寧可多吃幾種降糖藥,也不願意打胰島素。但小糖可以摸著良心告訴大家,胰島素的副作用要比降糖藥小,只是因為胰島素價格較貴、不易保存、注射疼痛等問題,讓很多糖尿病人難以接受它。

胰島素有哪些副作用?

1.低血糖,胰島素最常見最大的副作用,要求患者熟練掌握注射技巧,在注射後按時吃飯,不然就容易發生低血糖,若不及時糾正血糖,患者可昏迷甚至死亡。

2.胰島素水腫,一般出現在面部,大多數人症狀可自行消退的。

3.皮下脂肪萎縮,這種情況常見於反覆注射同一部位的患者,經常輪換部位注射有助於避免。

4.過敏反應,這種情況很少,改用高質量的胰島素製劑可解決問題。

胰島素本身就是人體分泌的一種激素,它對肝腎沒有副作用,也不存在成癮性,不是打了就停不下來,還是要根據個人病情進行調整的,部分患者是可以停用胰島素的。相反的,很多降糖藥存在一定的肝腎副作用,如果患者有肝腎功能不全,醫生會建議使用胰島素治療。

希望大家能夠拋開對胰島素的偏見,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識我們下期見~

十一少年游
2019-07-14

對於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一旦用了胰島素就會產生依賴,用了胰島素,以後就不能停了,或是用了胰島素認為劑量會越打越多,擔心胰島素的副作用,從而導致很多糖尿病患者對於胰島素都存在牴觸,更對的想要通過口服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其實胰島素是人體正常存在的一種激素,只要按照治療量補充,副作用也是很小的。

對於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一旦用了胰島素就會產生依賴,用了胰島素,以後就不能停了,或是用了胰島素認為劑量會越打越多,擔心胰島素的副作用,從而導致很多糖尿病患者對於胰島素都存在牴觸,更對的想要通過口服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其實胰島素是人體正常存在的一種激素,只要按照治療量補充,副作用也是很小的。



胰島素是由人體胰腺分泌,控制著人體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

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其作用降低時,人體的營養代謝就會出現紊亂,就會導致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就會導致眼、腎、心、血管、神經等一系列的損害,繼而引起相應的功能障礙。

所以,不論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還是因為胰島素功能下降, 當通過飲食、運動和口服降糖藥物仍不能理想降糖,或是已經出現糖尿病併發症時,就需要使用胰島素聯合治療或是替代治療了。

藥物的“不良反應”與“副作用”不是一個概念

不良反應:不符合用藥目的,甚至給病人帶來痛苦的反應。

副作用:藥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療劑量下出現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反應。

所以,臨床上,使用胰島素,我們要注意它的副作用!

對於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一旦用了胰島素就會產生依賴,用了胰島素,以後就不能停了,或是用了胰島素認為劑量會越打越多,擔心胰島素的副作用,從而導致很多糖尿病患者對於胰島素都存在牴觸,更對的想要通過口服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其實胰島素是人體正常存在的一種激素,只要按照治療量補充,副作用也是很小的。



胰島素是由人體胰腺分泌,控制著人體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

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其作用降低時,人體的營養代謝就會出現紊亂,就會導致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就會導致眼、腎、心、血管、神經等一系列的損害,繼而引起相應的功能障礙。

所以,不論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還是因為胰島素功能下降, 當通過飲食、運動和口服降糖藥物仍不能理想降糖,或是已經出現糖尿病併發症時,就需要使用胰島素聯合治療或是替代治療了。

藥物的“不良反應”與“副作用”不是一個概念

不良反應:不符合用藥目的,甚至給病人帶來痛苦的反應。

副作用:藥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療劑量下出現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反應。

所以,臨床上,使用胰島素,我們要注意它的副作用!

低血糖

低血糖是使用胰島素最常見的副作用,多見於年齡較大的糖尿病患者,或是之前曾反覆出現過低血糖的患者,主要和平時的飲食結構、運動情況及使用胰島素的劑量等多種因素相關。

所以注射胰島素必須從小劑量開始使用,初用者需要密切監測血糖,根據血糖水平來調整胰島素的用量。

(臨床上也有很多患者認為,醫生調好的胰島素用量,就要一直用定好的劑量打,而定的劑量基本上是可以將血糖控制,又不至於出現低血糖。其實,還是那句話,胰島素用量要根據血糖“適當調節”,如果你有一頓飯沒有吃或是吃的很少,胰島素照樣打,就很容易出現低血糖,尤其是夜間低血糖)

如果患者經常出現低血糖,可以隨身一些攜帶糖果、甜點等食品,以便出現低血糖反應時能及時進行自我救治。

過敏反應

臨床比較少見,雖然胰島素屬於人體正常存在的一種激素,但注射用胰島素大多數是人工合成的,純度不夠,過敏反應不可避免。

主要表現為注射部位皮膚瘙癢、紅腫之類的,嚴重者可以出現蕁麻疹、胃腸道反應等等,可以選擇抗過敏或是更換胰島素。

注射部位脂肪萎縮、增生

對於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一旦用了胰島素就會產生依賴,用了胰島素,以後就不能停了,或是用了胰島素認為劑量會越打越多,擔心胰島素的副作用,從而導致很多糖尿病患者對於胰島素都存在牴觸,更對的想要通過口服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其實胰島素是人體正常存在的一種激素,只要按照治療量補充,副作用也是很小的。



胰島素是由人體胰腺分泌,控制著人體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

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其作用降低時,人體的營養代謝就會出現紊亂,就會導致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就會導致眼、腎、心、血管、神經等一系列的損害,繼而引起相應的功能障礙。

所以,不論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還是因為胰島素功能下降, 當通過飲食、運動和口服降糖藥物仍不能理想降糖,或是已經出現糖尿病併發症時,就需要使用胰島素聯合治療或是替代治療了。

藥物的“不良反應”與“副作用”不是一個概念

不良反應:不符合用藥目的,甚至給病人帶來痛苦的反應。

副作用:藥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療劑量下出現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反應。

所以,臨床上,使用胰島素,我們要注意它的副作用!

低血糖

低血糖是使用胰島素最常見的副作用,多見於年齡較大的糖尿病患者,或是之前曾反覆出現過低血糖的患者,主要和平時的飲食結構、運動情況及使用胰島素的劑量等多種因素相關。

所以注射胰島素必須從小劑量開始使用,初用者需要密切監測血糖,根據血糖水平來調整胰島素的用量。

(臨床上也有很多患者認為,醫生調好的胰島素用量,就要一直用定好的劑量打,而定的劑量基本上是可以將血糖控制,又不至於出現低血糖。其實,還是那句話,胰島素用量要根據血糖“適當調節”,如果你有一頓飯沒有吃或是吃的很少,胰島素照樣打,就很容易出現低血糖,尤其是夜間低血糖)

如果患者經常出現低血糖,可以隨身一些攜帶糖果、甜點等食品,以便出現低血糖反應時能及時進行自我救治。

過敏反應

臨床比較少見,雖然胰島素屬於人體正常存在的一種激素,但注射用胰島素大多數是人工合成的,純度不夠,過敏反應不可避免。

主要表現為注射部位皮膚瘙癢、紅腫之類的,嚴重者可以出現蕁麻疹、胃腸道反應等等,可以選擇抗過敏或是更換胰島素。

注射部位脂肪萎縮、增生

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注射部位大多都會選擇“肚皮”,因為方便也安全!長期注射同一個部位可能會導致局部皮膚出現硬結,出現脂肪萎縮。

胰島素注射部位有很多,合理更換不同注射部位可以避免!

還有一些臨床上少見的副作用,像水腫、體重增加、疼痛,對症處理應該就可以!

190601
2019-07-14

我想胰島素最典型的不良反應就應該是低血糖,幾乎所有使用過胰島素的人都不同程度的經歷過低血糖。

低血糖常發生在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病人中。當血糖<3.3毫摩/升(60毫克/分升)時診斷為低血糖。

1、誘因

(1)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後未進食,或進食不足(特別 是糖類飲食進食不足)。

(2)血糖已偏低而未及時減少藥量。

(3)運動量、活動量過大未及時加餐或減少降糖藥量。

(4)用藥錯誤,本來服用較弱降糖藥血糖控制良好而自行更換為作用強的降糖藥(如糖適平改為優降糖)。

(5)胰島素注射錯誤,抽吸量不準。

(6)洗熱水澡、桑拿浴、劇烈運動都會使胰島素吸收加快導致低血糖。

2.臨床表現

臨床上有兩種低血糖表現,一種稱為急性低血糖反應,又叫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型低血糖,是由於血糖下降後刺激體內的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多引起的。其床特點是低血糖發生時患者出冷汗、顫抖、哆嗦、而色蒼白、心慌、視物模糊,但意識清楚,可自行進食並可自行緩解,這種應也見於短時間內血糖快速下降,但血糖絕對值並未低於.3毫摩/升(60毫克/分升)者。

另一種為緩慢進展型低血糖反應,稱為中樞性低血糖,其臨床特點是病人以漸進性加重的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為特點,並無明顯上述急性低血糖反應。病人常頭痛、精神異常或錯反應遲鈍、嗜睡、癲樣抽搐,淺至深昏迷,直到死亡,這時病人血糖絕對值常<1.8毫摩/升(32毫克/分升),是非常嚴重的低血糖反應

3.診斷有上述因,測血糖<3.3毫摩/升即可診斷為低血糖,診斷及處理是重要的,更重要的要找出誘因並及時糾正以避免低血糖再次發生,

4.鑑別診斷

(1)患者時有心慌、多汗,飢餓感又未經常監測血糖,常並不知道已發生了低血糖,但也可能合併其他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絞痛等,只要測一下血糖便可鑑別,如無條件自測血糖,可立即進食,如進食後症狀消失,有助於判定為低血糖反應,而其他疾病引起類似症狀進食不會引起任何症狀的改善 (2)嚴重的中樞性低血糖,應與腦中鑑別,多有注射胰島素或服作用強的降糖藥後未進食史,可首先快速測定外周血血糖,即可確診,如無條件應立即送醫院

5.自我救治

(1)糖尿病病人應瞭解上述兩種低血糖表現,並瞭解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誘因,故一且自已發生上述症狀,可立即分析查找可能的誘因,立即自測血糖。

(2)立即進食含糖飲料,如糖水、果汁1杯,可口可樂半聽,並進食餅於或麵包或饅頭等主食15克~20克,或糖塊兩塊嚼碎快速吃完再測血糖,直至血糖>7毫摩/升,1小時後再複測血糖,如果血糖又降至4毫摩/升以下,再進食30克糖類食物。

(3)如患者已意識不清,旁人不應向病人口中灌喂糖水以免哈水室息可立即皮下注射胰升糖索1毫克,但對肝功能不全,肝硬化者效果不佳,應立即送醫院靜脈注射25%~50%葡萄糖液

(4)低血糖可嚴重損害腦細胞,當低血糖持續1~2小時,腦細胞將發生不可逆的損言,>3小時以上即使搶救過來也會變成痴呆或植物人,故糖尿病病人如經濟條件允許,應自備快速血糖測定儀及胰升糖素1瓶(1瓶1毫克,包括注射器),這些作為糖尿病病人的日常自我護理非常必要。糖尿病病人病程越長,血糖控制越好,對低血糖的感知就越差,越要經常監測血糖,以早期發現低血糖,及時調整藥量6.預防

(1)糖尿病病人應瞭解低血糖反應及臨床表現,購買快速血糖測定儀,學會並經常進行自我監測血糖,學習自我教治的方法。

(2)老年的輕型糖尿病病人應避免使用優降糖,一般糖尿病病人晚餐前長效胰島素(魚精蛋白鋅胰島素)用量不應超過4~6單位,三餐前胰島素用量一般也不應超過12~16單位凡超過此劑量應請專科醫師協助調整,以合理用藥,避免低血糖發生。

(3)糖尿病病人應定時定量就餐,每日運動量相對固定,如因患病不想進食,或進食減少,可適當進食含糖食品,以提高血糖避免發生低血糖,也可適當減少或臨時停服降糖藥,是免發生低血糖。

(4)糖尿病病人外出旅遊、遠足、步行超過4小時以上的運動時應事先多進食或減少口服藥或胰島素劑量,並隨身攜帶含糖飲料、水果、糖果或點心、餅於及時加餐,防止發生低血糖。

(5)不能自己隨意更換不同種類不同品種的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製劑。因降糖藥成分不同,降糖機制不同,降糖作用強弱不同,故錯誤用藥可能引起嚴重低血糖反應,

(6)不輕信虛假廣告,不濫用無批准文號的所謂“祖傳祕方”或中成藥,這些“藥“中所含成分不清,有時其中摻有優降糖等西藥來欺騙消費者:且這些人根本不懂醫,可使本來病情很輕的糖尿病病人發生嚴重低血糖昏迷而死亡

(7)糖尿病病人應相信科學,能正確識別與反對形形色色的偽科學,打著氣功、中醫的子誤導糖尿病病人,如有的氣功讓病人“避谷”、“禁食水數目”,不服藥不治療,結果導致酮症酸中毒,低血糖而死亡者已不在少數

(8)糖尿病病人無論病情好壞,均應定期到醫院複查,監測血糖,絕不能自己長期在藥店購藥服用,因為對血糖的升高病人是沒有感知的。

(9)經常出現低血糖反應者,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師指導下更改治療方案,而不是光靠加餐,每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目標應當個體化,經常發生低血糖者,血糖控制目標應適當提高,以不發生低血糖為宜,

(10)有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尿毒症者,治療目標的血糖水平應提高,注意避低血糖發生,低血糖在這些患者中可誘發急性肺水腫、急性左心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發現低血糖應立即自測血糖,立即進食含糖飲料,如糖水、果汁1杯,可口可樂半聽,並進食餅乾或麵包或饅頭等主食15克~20克,或糖塊兩塊嚼碎快速吃完再測血糖,直至血糖>7毫摩/升,1小時後再複測血糖。如果血糖又降至4毫摩/升以下,再進食30克糖類食物。

如患者已意識不清,旁人不應向病人口中灌喂糖水,以免嗆水窒息,可立即皮下注射胰升糖素1毫克,但對肝功能不全、肝硬化者效果不佳。應立即送醫院靜脈注射25%~50%葡萄糖液。

低血糖可嚴重損害腦細胞,當低血糖持續1~2小時,腦細胞將發生不可逆的損害,>3小時以上即使搶教過來也會變成痴呆或植物人故糖尿病病人如經濟條件允許,應自備快速血糖測定儀及胰升糖素1瓶(1瓶1毫克,包括注射器)。這些作為糖尿病病人的日常自我護理非常必要。糖尿病病人病程越長,血糖控制越好,對低血糖的感知就越差,越要經常監測血糖,以早期發現低血糖,及時調整藥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