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研究」騰訊VS阿里:從戰略、組織到執行,究竟有何異同?

「國金研究」騰訊VS阿里:從戰略、組織到執行,究竟有何異同?


國金證券研究所

消費升級與娛樂研究中心

傳媒與互聯網團隊

投資建議

騰訊控股的戰略方向有三個:第一是發展2B業務,其中金融支付已經頗具規模,但是雲計算、企業服務還差很遠;第二是將微信小程序發展為囊括遊戲、媒體、電商、O2O的生態系統;第三是海外擴張。我們相信,騰訊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多元化”體制決定了它不可能整體掉隊。

阿里巴巴正處於轉型期:新零售的大業才進行到一半,創新和海外業務多在虧損,需要核心電商的輸血,但是電商的貨幣化率不可能無限提高。所以,2019年阿里將聚焦於新業務的扭虧、減虧,並繼續以併購促進創新。雖然社交電商、去中心化電商對阿里有衝擊,但是影響是可控的。

騰訊音樂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市場優勢,未來將成為“騰訊系”偶像網紅經濟的變現出口,但是短期內要承擔內容成本上升的代價。閱文集團在付費閱讀領域的壁壘被嚴重低估了,而且在免費閱讀、海外市場、IP改編遊戲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阿里影業重新並表阿里之後,獲得了更多的流量和運營支持,並且已經多次證明自己對內容方的意義,必將擁有一席之地。

基本結論

騰訊VS阿里,兩個世界的碰撞:騰訊是“佛系文化”,阿里則是“狼性文化”;騰訊的管理是“聯邦自治”,阿里則是“中央集權”;騰訊對外是“保守溝通”,阿里則是“強勢溝通”。鴻溝一般的差別,究竟孰優孰劣?其實,這都是核心業務和歷史路徑的自然結果。以社交和遊戲起家的騰訊,更注重多元化和自由度;以電商起家的阿里,則將組織和執行力放在第一位。物競天擇,雙方都適應了自己的核心領地,但是在領地之外就不一定了。

騰訊的產品,阿里的運營:任何互聯網公司都面臨著“流量、產品、運營”的鐵三角關係,必須每項都及格、至少一項做到優秀。騰訊在產品上做到了極致,籠罩著“產品經理”文化——以用戶體驗為導向,尋找最大公約數,在矛盾中實現平衡。阿里則在運營上做到了極致,運營的魔鬼都在細節,因此產生了效率導向、執行力為王、B端C端兼顧的文化。所以,騰訊在泛文娛方面遊刃有餘,卻在B端業務困難重重,而阿里正好相反。

騰訊的聯營合營,阿里的全面併購:2016年以來,兩巨頭都在對外投資方面一擲千金,但是方式有微妙差別。騰訊更重視對聯營/合營公司的投資,並且不斷將財務投資轉化為聯營投資,但是很少進行併購;阿里則更重視全面併購,甚至將許多重要聯營公司並表了。其實,關鍵“自由度”和“執行力”之爭:騰訊傾向於保持被投公司的獨立性、鼓勵“賽馬機制”;阿里則傾向於將對方全面納入自己的體系,以強大的執行力取勝。

「國金研究」騰訊VS阿里:從戰略、組織到執行,究竟有何異同?

風險提示

監管風險,技術變革風險,流量紅利耗盡,用戶習慣變遷。

以上內容節選自國金證券已經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具體分析內容(包括風險提示等)請詳見完整版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產生歧義,應以完整版報告內容為準。
「國金研究」騰訊VS阿里:從戰略、組織到執行,究竟有何異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