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艾滋村兒童沒有感染艾滋病,為何還會受到社會的歧視?

艾滋病 大學 農村 歷史 CC講壇演講 2018-12-18

曾在《CC講壇》演講過的杜聰,是一位曾在華爾街工作的香港精英,一次偶然在河南艾滋村的探訪,讓他心生觸動,最終辭去工作,成為了20000名未感染艾滋病但卻深受歧視兒童的“爸爸”。

今天,讓我們和《CC講壇》一起,去聽杜聰和他的20000名孩子的故事。

河南艾滋村兒童沒有感染艾滋病,為何還會受到社會的歧視?

在90年代初,華中地區有很多貧窮的農民,因為貧窮無知,所以去賣血,因為不衛生的採血辦法,他們大批的感染了艾滋病。多年後很多感染者已經去世了,他們的孩子卻變成了因為艾滋病致孤的兒童。這些孩子大部分,本身是沒有艾滋病的,但是受到了社會的歧視,也受到了貧窮、疾病等等的影響,這個是一個惡性的循環。


河南艾滋村兒童沒有感染艾滋病,為何還會受到社會的歧視?


因為他們的貧窮,導致他們沒有選擇地去做一些高危險的事情,結果因為這些高危險的賣血的行為讓他們感染了艾滋病,結果導致更加地貧窮。在過去的十幾年,智行基金會在全國各地累計資助了兩萬個艾滋遺孤。這些孩子有很多考上了大學,這也是一個善的循環,因為我們如果看第一年開始資助的學生,其中超過了60%考上了大學。

教育可以改變命運,但是教育不單單是考大學,教育本身包括了品德的培養,包括了感恩的心,包括了技能的培養,也包括了自我的心理髮展,他們要內心強大起來,不再害怕艾滋病的陰影,才能真正地成長,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一個善的循環。

河南艾滋村兒童沒有感染艾滋病,為何還會受到社會的歧視?

是貧窮要了他的命

十年前我們做艾滋遺孤的工作的過程中,我去過一些農村,發覺我們已經在資助的一些家庭有更多的悲劇還在發生。有一些家庭,家裡發生了爆炸,後來我瞭解到很多家裡領了火藥回家做鞭炮,結果因為不小心,又發生了爆炸,有一些孩子的父母甚至其他的家人都在家裡被炸死了。其中一個家庭,我們認識他的爸爸,就是當場被炸死的。


河南艾滋村兒童沒有感染艾滋病,為何還會受到社會的歧視?


我在反思,這個孩子他的父親並不是因為艾滋病而死亡的,也不是因為爆炸而死的,最根源的問題,是農村的貧窮問題。因為農村的貧窮問題,讓他一次又一次地要做高危險的事情,賣血讓他感染了艾滋病,後來國家有免費的抗病毒藥物幫他們治療,解決了他們醫療的問題,但是沒有解決他們經濟的問題,他們繼續的貧窮,繼續要做其他高危險的事情來維持生活,所以領了火藥回家做鞭炮。這個反思也讓我覺得,這種惡性的循環,我們要用社會企業,要用更創新的形式去解決。

艾滋孤兒之間形成互助機制

在智行資助的兩萬個孩子裡面,年紀大的很多考上了大學,累計有2510多名的大學生,其中包括在北大讀書的,他們有一個任務,要照顧我們群體裡面年紀比他們小的孩子。每年暑假有幾百名我們資助的大學生,他們以艾滋孤兒的身份,回到自己家鄉的農村,跟家鄉的弟弟妹妹說:“你看我也是一個艾滋病家庭長大的,我是你的鄰居,我比你大幾歲,但是現在我已經讀大學了,你也可以好像我一樣,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你好好讀書不要放棄自己。”


河南艾滋村兒童沒有感染艾滋病,為何還會受到社會的歧視?


這番話由一個艾滋遺孤的大學生跟同村的弟弟妹妹說,比我們去說更有說服力,也因為這樣的類似的心理髮展的工作,不但讓那些弟弟妹妹真的看見自己的希望了,並且直接地提高了我們的孩子的升學率。這個也是一個善的循環,因為這個社群,已經形成了一個互助的機制。

艾滋病是不會通過日常的生活去傳染的,其實在過去有很多國家的人,對艾滋病都有同樣的恐懼,包括在美國,以前也有家長,因為恐懼跟無知,得知學校裡有一些艾滋病感染的孩子,就把他們趕出學校。

其實教育部也發出了明確的聲明,認為艾滋病的孩子,是完全不需要隔離,完全可以在社區裡面,跟其他的孩子一起上學,他們有就讀就學的權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