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陷入股價困惑症 陸金所的Fintech對提振股價有用嗎?

P2P理財 陸金所 平安保險 分析師 界面新聞 2017-03-29

2015年互聯網板塊首次成為獨立板塊核算後首個半年報發佈會,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便率先在嚴肅的金融機構中邀請美女網紅和出身傳統媒體的財經評論人水皮進行網絡直播評析半年報發佈會,顯現出充滿活力的互聯網氣質。

近日,2016年年報發佈會,中國平安則再次邀請了在A股市場有“多頭司令”之稱的英大證券首席網紅分析師李大霄坐鎮網絡直播點評平安業績,這次,中國平安藉此提高股價的意圖十分明顯。

長期以來,中國平安對自身靚麗業績背後的公司價值與長期低迷的股價無法匹配感到無比困惑。中國平安總經理任匯川在業績發佈會上也坦言中國平安的股價被低估了。

中國平安陷入股價困惑症 陸金所的Fintech對提振股價有用嗎?

在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的A+H股上市保險公司中,雖然每股收益(EPS)高於其餘三家國有控股上市保險公司,但中國平安的市盈率遠遠低於後幾者。中國平安總經理任匯川在業績發佈會上也公開表示:“一是平安大概是A股股價比H股股價低的極少數公司之一;二是市值和內含價值相比也有一個超過10%的折扣,”他認為,“這是兩個很有意思的指標。”

緣何中國平安的股價無論在A股和H股皆被低估?

此前,由於發達國家過去在綜合金融上的失敗嘗試,國際投行一直對中國平安的綜合金融路徑持保留意見。匯豐對平安的估值也一直是採用了20%的綜合金融折讓。然而,在2016年9月,匯豐分析師在重新評估了平安的業務模式後,首次取消了20%的綜合金融估值折價,但平安股價卻並未因此而顯示大幅上漲直至抵消折價。

為了向普通投資者和專業分析師解釋平安的價值,中國平安在2016年11月策略日上首次提出了“個人客戶價值”的說法,並希望以大幅增長的個人客戶利潤向投資者說明平安的快速發展態勢。

按照中國平安提出的“個人客戶價值”方法測算,截至2016年末,平安的個人客戶數達到1.31億,較2016年初增長20.1%;客均合同數達到2.21個;客均利潤從人民幣289.07元增至人民幣311.51元。2016年,集團個人業務實現利潤人民幣408.29億元,同比增長29.5%,佔集團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的65.4%。

個人業務價值的量化指標是核心金融業務價值加上互聯網用戶價值,其中,核心金融個人業務價值來自於核心金融客戶數量和人均利潤的增長,互聯網用戶價值主要來自於活躍用戶數量和戶均產品服務價值貢獻的增長。在業績發佈會上,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認為,這種增幅與個人客戶所帶來的潛力讓投資者看清股價,這種測量方法讓平安“更透明”,更容易理解。

但在截至目前發表的十多份賣方分析師研報中,該指標備受分析師冷遇。保險行業分析師依然堅持對中國平安的分業分析,無一提及“個人客戶價值”指標。一位券商分析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個人客戶利潤指標更適用於衡量普通消費品帶來的穩定利潤,由於金融產品受到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單客利潤變化也非常大,該指標只能作為投資者分析中國平安的一個參考角度。”

在財經評論人水皮看來,平安更是面臨著三重摺價:民營股份制公司的“所有制折價”、對標不清晰而帶來的綜合金融折價,以及市場認為“平安不增長才不正常”白馬股折價。

還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平安互聯網板塊的價值並未完全體現在股價上。

年報顯示,2016年陸金所控股完成了對普惠金融業務和重金所業務的重組,從而形成旗下陸金所、重金所、前交所、普惠金融“三所一惠”的戰略佈局,全面覆蓋財富管理、機構間交易和消費金融領域。2016年陸金所零售端交易量達到15351.63億元,同比增長137.5%,期末零售端資產管理規模達4383.79億元,較2015年底增長74.7%。

“大陸金所”將成為國內FinTech領域名副其實的超級獨角獸,2016年,陸金所又完成了B輪融資,估值達到了180億美元,若陸金所未來兩年間分拆上市登陸港交所,估值將會提升到300億美元以上。甚至有知情人士稱,“上市後的大陸金所市值會不會超過平安集團,這會是個有意思的話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