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持形象,寧可燒光幾十噸庫存也不降價,這品牌與中國漸行漸遠

隨著中國經濟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很多國外品牌紛紛進入中國,並且在中國這個大市場中逐漸站穩腳跟,中國利好的發展環境也讓這些外國人充滿了信心。優衣庫老闆柳井正在中國賺了上百億成了日本第二富豪,而戴森的老闆也因為國人強大的消費能力而成為了英國首富。

為保持形象,寧可燒光幾十噸庫存也不降價,這品牌與中國漸行漸遠

其實還有很多外國品牌被國人捧紅的例子,這似乎也在告訴世人,有著十幾億中國人的錢非常好賺,然而這種說法確實是這樣嗎?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有很多國外品牌開始江河日下,陸續從中國市場敗走。例如曾經零售業中的翹楚瑪莎百貨,將庫存清理掉後關閉了中國內地的所有門店,而電商霸主亞馬遜,從佔領中國市場15%的份額下降到如今不到1%。

種種例子表明,國外一些品牌已經離中國漸行漸遠。從大環境來看,很多新興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地成長,不僅對於國內老品牌影響至深,同時也對國外品牌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另外,互聯網電商的崛起,也讓實體店鋪逐漸失去了優勢,甚至出現了倒閉等情況。在這些受衝擊的國外品牌中,H&M首當其衝,如今已經積壓了大量的庫存,並且即將退出中國市場。

為保持形象,寧可燒光幾十噸庫存也不降價,這品牌與中國漸行漸遠

H&M品牌從成立至今已經經過70多年的歷史,目前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服裝企業,旗下4千家零售店遍及全球。H&M以物美價廉的特點成功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在進入中國市場以後也是如此。H&M雖然不是奢侈品牌,質量也無法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但是它以低廉的價格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群的喜愛。這一點和ZARA品牌十分相似,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城市中,H&M和ZARA總是挨在一起的原因。

雖然人們很少聽到關於H&M的負面消息,不過H&M仍然自身暴露了一些問題,其中尤為突出的就是庫存積壓的問題。其實早在2014年,H&M的發展就變得開始緩慢起來,並且程度逐年加深。然而面對多達幾十噸的庫存,H&M沒有選擇將其降價銷售,而是將這些庫存全部燒掉,在燒掉的這些服裝中,很多都是新款產品。根據粗略統計,H&M燒庫存帶來的損失至少達到2個億。

為保持形象,寧可燒光幾十噸庫存也不降價,這品牌與中國漸行漸遠

H&M這種行為立刻引起了眾多消費者的不滿,很多人都在責問H&M為什麼寧願燒光庫存也不願意打折銷售這些產品,而H&M方面給出的解釋就是為了保持自己的品牌形象。但是這種解釋顯然不能說服消費者,因為這不僅僅是燒掉了衣服,更是毀掉了消費者對於H&M的信心。

實際上,H&M這種情況只不過是中國服裝市場中的一個縮影而已,包括H&M在內的很多國際品牌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此前的種種輝煌似乎一去不復返。H&M為了挽回自己的品牌形象,想盡各種營銷辦法,但這無疑於是治標不治本,想要解決問題似乎應該從根上來找。

為保持形象,寧可燒光幾十噸庫存也不降價,這品牌與中國漸行漸遠

為保持形象,寧可燒光幾十噸庫存也不降價,這品牌與中國漸行漸遠。中國市場目前正面臨著新一輪的洗牌,這也是在檢驗國外品牌的生存能力,這些外國品牌能否在大浪淘沙中留下,我們也只能靜觀其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