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皮膚信號是惡性腫瘤前兆,別不當回事!

一、皮膚是內臟功能和狀態的“顯示器”

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構成,主要承擔著保護身體、排汗、感覺冷熱和壓力的功能。

“它不僅能抵禦外界不良刺激,還能同時保護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各種外在及內在的疾患都容易通過皮膚表現出來。”

誠順和中醫館坐診醫生,從事中醫臨床、科研工作近50年,有多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省級科技進步獎,發表專業學術論文70餘篇,擅長治療內、外、婦、兒、皮膚尤其是癌症等各類疑難雜症的向賢德教授向記者解釋,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對人體具有重要的屏障保護功能,能防止體外物質的侵入;還可以防止體液的流失,調節體溫並排洩廢物。除了防禦功能,向教授指出,皮膚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在於能夠很好地反映出系統疾病的存在。 “一些內臟惡性腫瘤可以在皮膚上有所顯現,同理,皮膚的症狀改變也能提示疾病的活動性和預後情況。”幾十年的臨床工作,向教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圈內人士都把向教授看成是“皮膚科的活字典”,遇到難以診斷的疑難病例都會推薦到他這裡。

向教授從臨床工作出發,總結出累及皮膚的內臟惡性腫瘤主要有:皮膚轉移灶、直接累及皮膚的腫瘤、伴腫瘤皮膚綜合徵、遺傳性綜合徵等,也就是說內臟腫瘤就是通過這四個方面在皮膚表現出來的。

“皮膚就好比一個顯示器,時刻顯示著身體的健康信息。好的皮膚不僅需要好的身體作支撐,更離不開好的情緒來輔助。”向教授說。

向教授案例分享:

患者男性,40多歲,長期患有胃潰瘍。數月前,患者感覺手臂和上身瘙癢明顯,並出現時隱時現的紅腫皮疹塊,呈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的趨勢,直到出現血痂。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自行使用多種皮膚用藥,效果不明顯,症狀反覆發作。患者到大醫院皮膚科就診,後排除皮膚科疾病,建議做相關影像學檢查。經過詳細檢查,診斷為胃癌。

臨床啟示

瘙癢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異常現象,如干燥、蚊蟲叮咬都可出現。但如果長期出現無明確原因的全身瘙癢,須排除腫瘤性疾病。腫瘤引起皮膚瘙癢可能是腫瘤細胞誘導產生組織胺、蛋白內分解酶等生物活性物質刺激皮膚感覺神經末梢所引起的一種表現症狀,是某些腫瘤疾病的先兆。

由腫瘤疾病所導致的皮膚瘙癢,與一般的瘙癢有所區別。其特點是:平素無瘙癢史,突發頑固性的全身瘙癢,皮膚表面一般看不到任何變化,僅僅是難以忍受的劇癢;與氣候變化無關,用止癢藥物療效不佳。據資料統計,白血病、肺癌、食道癌等疾病的患者在確診前曾發生泛發性的皮膚瘙癢。

二、皮膚異常表現與腫瘤

向教授說,惡性腫瘤在發生、發展的過程中,都會伴有皮膚病變。而一些皮膚的異常現象,如瘙癢、紅斑、發黑、增厚等甚至會是癌症早期的信號。惡性腫瘤常有皮膚方面的表現,或為腫瘤轉移浸潤所致,或與腫瘤有相同的致病因素,或為腫瘤的產物所引起。醫生可以通過這些皮膚“信號”來尋找惡性腫瘤可能留下的蛛絲馬跡。

黑棘皮症:表現為頸、腋窩、會陰、臍部等處出現對稱性黑色素沉著,局部皮膚呈現角質增生。病變呈進行性擴大,範圍廣泛,以口腔黏膜病變為初發者與癌腫關係更為密切。應追查患者是否有消化道腫瘤,尤其是胃癌。

皮膚紅斑:開始表現為紅斑丘疹,呈離心性擴大,中央逐漸消退,好發於軀幹,尤其是臀部,瘙癢顯著。這類皮膚病變多見於乳腺癌、肺癌。另一種為匍行性回狀紅斑,呈木紋形,可移動且形態變化快,並有明顯瘙癢,多為乳腺癌、肺癌、頭頸部惡性腫瘤等的合併症。全身性紅皮症可能是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或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症的早期病變。

皮肌炎:皮肌炎是以對稱性、進行性近端肌肉軟弱和典型皮膚損害為特徵的炎症性疾病,表現為眼瞼、鼻樑、面頰、前額和指甲周圍的皮膚呈現紫紅色斑。內臟惡性腫瘤合併皮肌炎的發生率為20%~30%,其中以肺癌為多。

帶狀皰疹性皮損:一般帶狀皰疹只侷限於身體的一側。而惡性腫瘤合併的帶狀皰疹性皮損可為全身性散在分佈,並且會反覆發作。據資料顯示,癌症患者中約有12%的人會合並帶狀皰疹樣皮損,且患者年齡越大,合併率越高;以淋巴系統惡性腫瘤為主,胃癌、肺癌、腸癌、前列腺癌和食管癌等也會伴發此類皮損。

皮膚黑變:惡性黑色素瘤廣泛轉移時,皮膚可出現黑變。腎上腺若受癌組織侵犯,可致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不能抑制垂體的黑色素細胞刺激素,皮膚也會發生黑變。垂體腫瘤可致黑色素細胞刺激素分泌增加,導致皮膚黑色素增多,膚色變黑。

遊走性靜脈炎:靜脈部位出現紅、腫、痛症狀,以遊走為特點,一般2-3周後減輕。多見於胰腺癌,特別是胰體癌和胰尾癌。

惡性毳毛和汗毛增多:惡性毳毛以女性患者多見,其特點是在面部兩頰、前額、下頦和耳部出現象胎毛一樣柔軟的細毛,用手撫摸時有一種絲綢樣感覺,毛長約1釐米左右,無其他異常。有學者認為它是體內腫瘤的一種皮膚標誌。這種惡性毳毛以肺癌與結腸癌為多見。此外,汗毛增多也是腫瘤的先兆之一。

手掌角化:手掌角化分為兩類,一種為瀰漫性角化,整個手掌及指腹幾乎全部角化變厚,略呈黃色,應及時對食管進行檢查。另一種類型為點狀角化,即手掌突然出現較多丘疹樣角化小硬節,用手撫摸角化部位較硬。可能與乳腺、子宮、膀胱、結腸等部位病變有關。

黃疸:如果中老年人出現黃疸,應警惕體內有關臟器有癌變的發生。與黃疸關係密切的腫瘤疾病有肝癌、胰腺癌和膽囊癌等。

以上是惡性腫瘤在皮膚上的一些主要表現,但臨床實際情況可能要複雜得多,須接診醫生多加註意、小心求證。另一方面,即使患者出現以上的皮膚損害,也不必過於緊張,基本上仍以良性疾病為主。因為這些皮膚異常都不是特異性的,也就是說它們的出現並不表示一定會有惡性腫瘤,有待進一步檢查驗證。

一、皮膚是內臟功能和狀態的“顯示器”

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構成,主要承擔著保護身體、排汗、感覺冷熱和壓力的功能。

“它不僅能抵禦外界不良刺激,還能同時保護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各種外在及內在的疾患都容易通過皮膚表現出來。”

誠順和中醫館坐診醫生,從事中醫臨床、科研工作近50年,有多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省級科技進步獎,發表專業學術論文70餘篇,擅長治療內、外、婦、兒、皮膚尤其是癌症等各類疑難雜症的向賢德教授向記者解釋,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對人體具有重要的屏障保護功能,能防止體外物質的侵入;還可以防止體液的流失,調節體溫並排洩廢物。除了防禦功能,向教授指出,皮膚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在於能夠很好地反映出系統疾病的存在。 “一些內臟惡性腫瘤可以在皮膚上有所顯現,同理,皮膚的症狀改變也能提示疾病的活動性和預後情況。”幾十年的臨床工作,向教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圈內人士都把向教授看成是“皮膚科的活字典”,遇到難以診斷的疑難病例都會推薦到他這裡。

向教授從臨床工作出發,總結出累及皮膚的內臟惡性腫瘤主要有:皮膚轉移灶、直接累及皮膚的腫瘤、伴腫瘤皮膚綜合徵、遺傳性綜合徵等,也就是說內臟腫瘤就是通過這四個方面在皮膚表現出來的。

“皮膚就好比一個顯示器,時刻顯示著身體的健康信息。好的皮膚不僅需要好的身體作支撐,更離不開好的情緒來輔助。”向教授說。

向教授案例分享:

患者男性,40多歲,長期患有胃潰瘍。數月前,患者感覺手臂和上身瘙癢明顯,並出現時隱時現的紅腫皮疹塊,呈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的趨勢,直到出現血痂。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自行使用多種皮膚用藥,效果不明顯,症狀反覆發作。患者到大醫院皮膚科就診,後排除皮膚科疾病,建議做相關影像學檢查。經過詳細檢查,診斷為胃癌。

臨床啟示

瘙癢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異常現象,如干燥、蚊蟲叮咬都可出現。但如果長期出現無明確原因的全身瘙癢,須排除腫瘤性疾病。腫瘤引起皮膚瘙癢可能是腫瘤細胞誘導產生組織胺、蛋白內分解酶等生物活性物質刺激皮膚感覺神經末梢所引起的一種表現症狀,是某些腫瘤疾病的先兆。

由腫瘤疾病所導致的皮膚瘙癢,與一般的瘙癢有所區別。其特點是:平素無瘙癢史,突發頑固性的全身瘙癢,皮膚表面一般看不到任何變化,僅僅是難以忍受的劇癢;與氣候變化無關,用止癢藥物療效不佳。據資料統計,白血病、肺癌、食道癌等疾病的患者在確診前曾發生泛發性的皮膚瘙癢。

二、皮膚異常表現與腫瘤

向教授說,惡性腫瘤在發生、發展的過程中,都會伴有皮膚病變。而一些皮膚的異常現象,如瘙癢、紅斑、發黑、增厚等甚至會是癌症早期的信號。惡性腫瘤常有皮膚方面的表現,或為腫瘤轉移浸潤所致,或與腫瘤有相同的致病因素,或為腫瘤的產物所引起。醫生可以通過這些皮膚“信號”來尋找惡性腫瘤可能留下的蛛絲馬跡。

黑棘皮症:表現為頸、腋窩、會陰、臍部等處出現對稱性黑色素沉著,局部皮膚呈現角質增生。病變呈進行性擴大,範圍廣泛,以口腔黏膜病變為初發者與癌腫關係更為密切。應追查患者是否有消化道腫瘤,尤其是胃癌。

皮膚紅斑:開始表現為紅斑丘疹,呈離心性擴大,中央逐漸消退,好發於軀幹,尤其是臀部,瘙癢顯著。這類皮膚病變多見於乳腺癌、肺癌。另一種為匍行性回狀紅斑,呈木紋形,可移動且形態變化快,並有明顯瘙癢,多為乳腺癌、肺癌、頭頸部惡性腫瘤等的合併症。全身性紅皮症可能是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或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症的早期病變。

皮肌炎:皮肌炎是以對稱性、進行性近端肌肉軟弱和典型皮膚損害為特徵的炎症性疾病,表現為眼瞼、鼻樑、面頰、前額和指甲周圍的皮膚呈現紫紅色斑。內臟惡性腫瘤合併皮肌炎的發生率為20%~30%,其中以肺癌為多。

帶狀皰疹性皮損:一般帶狀皰疹只侷限於身體的一側。而惡性腫瘤合併的帶狀皰疹性皮損可為全身性散在分佈,並且會反覆發作。據資料顯示,癌症患者中約有12%的人會合並帶狀皰疹樣皮損,且患者年齡越大,合併率越高;以淋巴系統惡性腫瘤為主,胃癌、肺癌、腸癌、前列腺癌和食管癌等也會伴發此類皮損。

皮膚黑變:惡性黑色素瘤廣泛轉移時,皮膚可出現黑變。腎上腺若受癌組織侵犯,可致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不能抑制垂體的黑色素細胞刺激素,皮膚也會發生黑變。垂體腫瘤可致黑色素細胞刺激素分泌增加,導致皮膚黑色素增多,膚色變黑。

遊走性靜脈炎:靜脈部位出現紅、腫、痛症狀,以遊走為特點,一般2-3周後減輕。多見於胰腺癌,特別是胰體癌和胰尾癌。

惡性毳毛和汗毛增多:惡性毳毛以女性患者多見,其特點是在面部兩頰、前額、下頦和耳部出現象胎毛一樣柔軟的細毛,用手撫摸時有一種絲綢樣感覺,毛長約1釐米左右,無其他異常。有學者認為它是體內腫瘤的一種皮膚標誌。這種惡性毳毛以肺癌與結腸癌為多見。此外,汗毛增多也是腫瘤的先兆之一。

手掌角化:手掌角化分為兩類,一種為瀰漫性角化,整個手掌及指腹幾乎全部角化變厚,略呈黃色,應及時對食管進行檢查。另一種類型為點狀角化,即手掌突然出現較多丘疹樣角化小硬節,用手撫摸角化部位較硬。可能與乳腺、子宮、膀胱、結腸等部位病變有關。

黃疸:如果中老年人出現黃疸,應警惕體內有關臟器有癌變的發生。與黃疸關係密切的腫瘤疾病有肝癌、胰腺癌和膽囊癌等。

以上是惡性腫瘤在皮膚上的一些主要表現,但臨床實際情況可能要複雜得多,須接診醫生多加註意、小心求證。另一方面,即使患者出現以上的皮膚損害,也不必過於緊張,基本上仍以良性疾病為主。因為這些皮膚異常都不是特異性的,也就是說它們的出現並不表示一定會有惡性腫瘤,有待進一步檢查驗證。

這些皮膚信號是惡性腫瘤前兆,別不當回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