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宦官勢力一直是中國古代政治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之一,在唐代甚至可以干預皇帝的廢立。相比較而言,明代雖然閹禍也頗為氾濫,但是絕大部分太監還是忠於皇帝的,當然,也有極少部分異想天開甚至想做皇帝的,比如曹吉祥。

宦官勢力一直是中國古代政治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之一,在唐代甚至可以干預皇帝的廢立。相比較而言,明代雖然閹禍也頗為氾濫,但是絕大部分太監還是忠於皇帝的,當然,也有極少部分異想天開甚至想做皇帝的,比如曹吉祥。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曹吉祥

曹吉祥是權奸王振的親信,在英宗第一次做皇帝的時候就經常擔任監軍之類的職務,先後參與過對兀良哈和福建的戰鬥。在一次次擔任監軍的過程中,曹吉祥蓄養了一大批士卒在家中,使得曹府裡遍地都是帶甲之士。

宦官勢力一直是中國古代政治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之一,在唐代甚至可以干預皇帝的廢立。相比較而言,明代雖然閹禍也頗為氾濫,但是絕大部分太監還是忠於皇帝的,當然,也有極少部分異想天開甚至想做皇帝的,比如曹吉祥。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曹吉祥

曹吉祥是權奸王振的親信,在英宗第一次做皇帝的時候就經常擔任監軍之類的職務,先後參與過對兀良哈和福建的戰鬥。在一次次擔任監軍的過程中,曹吉祥蓄養了一大批士卒在家中,使得曹府裡遍地都是帶甲之士。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王振

土木之變後,沒有死在戰場上的曹吉祥成了最知兵的太監,因此被派去掌握京城十團營。但他覺得這樣還不過癮,就和石亨、徐有貞一起在朱祁鈺奄奄一息時發動“奪門之變”,扶持英宗復位,而他也被進入司禮監,並且繼續控制京軍,就連他過繼來的兒子和幾個侄子都被封為伯爵,一下子成為了最有權勢的太監。

宦官勢力一直是中國古代政治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之一,在唐代甚至可以干預皇帝的廢立。相比較而言,明代雖然閹禍也頗為氾濫,但是絕大部分太監還是忠於皇帝的,當然,也有極少部分異想天開甚至想做皇帝的,比如曹吉祥。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曹吉祥

曹吉祥是權奸王振的親信,在英宗第一次做皇帝的時候就經常擔任監軍之類的職務,先後參與過對兀良哈和福建的戰鬥。在一次次擔任監軍的過程中,曹吉祥蓄養了一大批士卒在家中,使得曹府裡遍地都是帶甲之士。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王振

土木之變後,沒有死在戰場上的曹吉祥成了最知兵的太監,因此被派去掌握京城十團營。但他覺得這樣還不過癮,就和石亨、徐有貞一起在朱祁鈺奄奄一息時發動“奪門之變”,扶持英宗復位,而他也被進入司禮監,並且繼續控制京軍,就連他過繼來的兒子和幾個侄子都被封為伯爵,一下子成為了最有權勢的太監。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明英宗朱祁鎮

大權在握的曹吉祥依然“不忘初心”,蓄養的死士和落魄官僚竟破千人,就連朝中大員都有依附他的,和另一位奪門功臣石亨並稱“曹石”。而這兩位奪門的盟友之間的關係是既合作又鬥爭:在坑害同僚方面,他們合作的親密無間,就連當年一起奪門的徐有貞都被他們差點坑成死罪;但在爭奪利益方面,兩人又是狗咬狗一嘴毛,在石亨被處理的時候曹吉祥不但沒有出手相救,還險些落井下石再踢一腳!

宦官勢力一直是中國古代政治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之一,在唐代甚至可以干預皇帝的廢立。相比較而言,明代雖然閹禍也頗為氾濫,但是絕大部分太監還是忠於皇帝的,當然,也有極少部分異想天開甚至想做皇帝的,比如曹吉祥。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曹吉祥

曹吉祥是權奸王振的親信,在英宗第一次做皇帝的時候就經常擔任監軍之類的職務,先後參與過對兀良哈和福建的戰鬥。在一次次擔任監軍的過程中,曹吉祥蓄養了一大批士卒在家中,使得曹府裡遍地都是帶甲之士。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王振

土木之變後,沒有死在戰場上的曹吉祥成了最知兵的太監,因此被派去掌握京城十團營。但他覺得這樣還不過癮,就和石亨、徐有貞一起在朱祁鈺奄奄一息時發動“奪門之變”,扶持英宗復位,而他也被進入司禮監,並且繼續控制京軍,就連他過繼來的兒子和幾個侄子都被封為伯爵,一下子成為了最有權勢的太監。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明英宗朱祁鎮

大權在握的曹吉祥依然“不忘初心”,蓄養的死士和落魄官僚竟破千人,就連朝中大員都有依附他的,和另一位奪門功臣石亨並稱“曹石”。而這兩位奪門的盟友之間的關係是既合作又鬥爭:在坑害同僚方面,他們合作的親密無間,就連當年一起奪門的徐有貞都被他們差點坑成死罪;但在爭奪利益方面,兩人又是狗咬狗一嘴毛,在石亨被處理的時候曹吉祥不但沒有出手相救,還險些落井下石再踢一腳!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石亨

石亨失勢以後,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曹吉祥頗有些惴惴不安,覺得皇帝遲早要拿自己開刀。但是由於手裡有死士,還有許多韃官(蒙古騎兵)做後盾,曹吉祥的腦子就不自覺地拐彎了,他沒有想著怎麼保全自己全身而退,而是有點對九五之尊動心思了。

而曹吉祥的侄子曹欽想得更遠,他問一個投靠他的官員:“有太監的子弟當皇帝的嗎?”這個官員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您和魏武帝同宗,曹操不正是宦官的子弟?”曹欽高興壞了:曹操姓曹,我也姓曹,這沒毛病啊!於是曹欽就摩拳擦掌準備動手了。

宦官勢力一直是中國古代政治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之一,在唐代甚至可以干預皇帝的廢立。相比較而言,明代雖然閹禍也頗為氾濫,但是絕大部分太監還是忠於皇帝的,當然,也有極少部分異想天開甚至想做皇帝的,比如曹吉祥。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曹吉祥

曹吉祥是權奸王振的親信,在英宗第一次做皇帝的時候就經常擔任監軍之類的職務,先後參與過對兀良哈和福建的戰鬥。在一次次擔任監軍的過程中,曹吉祥蓄養了一大批士卒在家中,使得曹府裡遍地都是帶甲之士。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王振

土木之變後,沒有死在戰場上的曹吉祥成了最知兵的太監,因此被派去掌握京城十團營。但他覺得這樣還不過癮,就和石亨、徐有貞一起在朱祁鈺奄奄一息時發動“奪門之變”,扶持英宗復位,而他也被進入司禮監,並且繼續控制京軍,就連他過繼來的兒子和幾個侄子都被封為伯爵,一下子成為了最有權勢的太監。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明英宗朱祁鎮

大權在握的曹吉祥依然“不忘初心”,蓄養的死士和落魄官僚竟破千人,就連朝中大員都有依附他的,和另一位奪門功臣石亨並稱“曹石”。而這兩位奪門的盟友之間的關係是既合作又鬥爭:在坑害同僚方面,他們合作的親密無間,就連當年一起奪門的徐有貞都被他們差點坑成死罪;但在爭奪利益方面,兩人又是狗咬狗一嘴毛,在石亨被處理的時候曹吉祥不但沒有出手相救,還險些落井下石再踢一腳!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石亨

石亨失勢以後,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曹吉祥頗有些惴惴不安,覺得皇帝遲早要拿自己開刀。但是由於手裡有死士,還有許多韃官(蒙古騎兵)做後盾,曹吉祥的腦子就不自覺地拐彎了,他沒有想著怎麼保全自己全身而退,而是有點對九五之尊動心思了。

而曹吉祥的侄子曹欽想得更遠,他問一個投靠他的官員:“有太監的子弟當皇帝的嗎?”這個官員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您和魏武帝同宗,曹操不正是宦官的子弟?”曹欽高興壞了:曹操姓曹,我也姓曹,這沒毛病啊!於是曹欽就摩拳擦掌準備動手了。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莫名其妙多了個後人的曹操

正在這個時候,曹欽犯事了:他把他家丁給打死了。早就想動手的明英宗派錦衣衛指揮去暗查這件事,並且向群臣宣佈了此事。曹欽大吃一驚:“當時一頒佈敕令,石亨就完蛋;現在又要再來一遍,看來我這回是不得不反!”然後就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造反了。

曹欽命令和他相熟的欽天監官員為他挑選了一個適合造反的良辰吉日。在當日,曹欽帶著蒙古人開懷暢飲,準備喝嗨了就攻進內廷去篡位。而在另一邊,準備出征甘肅平叛的懷寧侯孫鏜和恭順侯吳瑾正在宮中留宿,但呼呼大睡的他們並沒意識到危險的到來。更為機緣巧合的是,這一天,曹吉祥還正好在宮中值班。

宦官勢力一直是中國古代政治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之一,在唐代甚至可以干預皇帝的廢立。相比較而言,明代雖然閹禍也頗為氾濫,但是絕大部分太監還是忠於皇帝的,當然,也有極少部分異想天開甚至想做皇帝的,比如曹吉祥。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曹吉祥

曹吉祥是權奸王振的親信,在英宗第一次做皇帝的時候就經常擔任監軍之類的職務,先後參與過對兀良哈和福建的戰鬥。在一次次擔任監軍的過程中,曹吉祥蓄養了一大批士卒在家中,使得曹府裡遍地都是帶甲之士。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王振

土木之變後,沒有死在戰場上的曹吉祥成了最知兵的太監,因此被派去掌握京城十團營。但他覺得這樣還不過癮,就和石亨、徐有貞一起在朱祁鈺奄奄一息時發動“奪門之變”,扶持英宗復位,而他也被進入司禮監,並且繼續控制京軍,就連他過繼來的兒子和幾個侄子都被封為伯爵,一下子成為了最有權勢的太監。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明英宗朱祁鎮

大權在握的曹吉祥依然“不忘初心”,蓄養的死士和落魄官僚竟破千人,就連朝中大員都有依附他的,和另一位奪門功臣石亨並稱“曹石”。而這兩位奪門的盟友之間的關係是既合作又鬥爭:在坑害同僚方面,他們合作的親密無間,就連當年一起奪門的徐有貞都被他們差點坑成死罪;但在爭奪利益方面,兩人又是狗咬狗一嘴毛,在石亨被處理的時候曹吉祥不但沒有出手相救,還險些落井下石再踢一腳!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石亨

石亨失勢以後,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曹吉祥頗有些惴惴不安,覺得皇帝遲早要拿自己開刀。但是由於手裡有死士,還有許多韃官(蒙古騎兵)做後盾,曹吉祥的腦子就不自覺地拐彎了,他沒有想著怎麼保全自己全身而退,而是有點對九五之尊動心思了。

而曹吉祥的侄子曹欽想得更遠,他問一個投靠他的官員:“有太監的子弟當皇帝的嗎?”這個官員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您和魏武帝同宗,曹操不正是宦官的子弟?”曹欽高興壞了:曹操姓曹,我也姓曹,這沒毛病啊!於是曹欽就摩拳擦掌準備動手了。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莫名其妙多了個後人的曹操

正在這個時候,曹欽犯事了:他把他家丁給打死了。早就想動手的明英宗派錦衣衛指揮去暗查這件事,並且向群臣宣佈了此事。曹欽大吃一驚:“當時一頒佈敕令,石亨就完蛋;現在又要再來一遍,看來我這回是不得不反!”然後就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造反了。

曹欽命令和他相熟的欽天監官員為他挑選了一個適合造反的良辰吉日。在當日,曹欽帶著蒙古人開懷暢飲,準備喝嗨了就攻進內廷去篡位。而在另一邊,準備出征甘肅平叛的懷寧侯孫鏜和恭順侯吳瑾正在宮中留宿,但呼呼大睡的他們並沒意識到危險的到來。更為機緣巧合的是,這一天,曹吉祥還正好在宮中值班。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孫鏜

然而有一位蒙古人喝著喝著就喝出一身冷汗,覺得造反這事不能幹,就趕緊跑出曹府去找吳瑾告發。吳瑾聽完大吃一驚,趕緊叫醒孫鏜去上奏。皇帝看見兩人的奏摺大吃一驚,趕緊去找曹吉祥並且把他關起來,而後命令所有宮門全部緊閉,所有禁軍全部馳援。

宦官勢力一直是中國古代政治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之一,在唐代甚至可以干預皇帝的廢立。相比較而言,明代雖然閹禍也頗為氾濫,但是絕大部分太監還是忠於皇帝的,當然,也有極少部分異想天開甚至想做皇帝的,比如曹吉祥。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曹吉祥

曹吉祥是權奸王振的親信,在英宗第一次做皇帝的時候就經常擔任監軍之類的職務,先後參與過對兀良哈和福建的戰鬥。在一次次擔任監軍的過程中,曹吉祥蓄養了一大批士卒在家中,使得曹府裡遍地都是帶甲之士。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王振

土木之變後,沒有死在戰場上的曹吉祥成了最知兵的太監,因此被派去掌握京城十團營。但他覺得這樣還不過癮,就和石亨、徐有貞一起在朱祁鈺奄奄一息時發動“奪門之變”,扶持英宗復位,而他也被進入司禮監,並且繼續控制京軍,就連他過繼來的兒子和幾個侄子都被封為伯爵,一下子成為了最有權勢的太監。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明英宗朱祁鎮

大權在握的曹吉祥依然“不忘初心”,蓄養的死士和落魄官僚竟破千人,就連朝中大員都有依附他的,和另一位奪門功臣石亨並稱“曹石”。而這兩位奪門的盟友之間的關係是既合作又鬥爭:在坑害同僚方面,他們合作的親密無間,就連當年一起奪門的徐有貞都被他們差點坑成死罪;但在爭奪利益方面,兩人又是狗咬狗一嘴毛,在石亨被處理的時候曹吉祥不但沒有出手相救,還險些落井下石再踢一腳!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石亨

石亨失勢以後,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曹吉祥頗有些惴惴不安,覺得皇帝遲早要拿自己開刀。但是由於手裡有死士,還有許多韃官(蒙古騎兵)做後盾,曹吉祥的腦子就不自覺地拐彎了,他沒有想著怎麼保全自己全身而退,而是有點對九五之尊動心思了。

而曹吉祥的侄子曹欽想得更遠,他問一個投靠他的官員:“有太監的子弟當皇帝的嗎?”這個官員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您和魏武帝同宗,曹操不正是宦官的子弟?”曹欽高興壞了:曹操姓曹,我也姓曹,這沒毛病啊!於是曹欽就摩拳擦掌準備動手了。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莫名其妙多了個後人的曹操

正在這個時候,曹欽犯事了:他把他家丁給打死了。早就想動手的明英宗派錦衣衛指揮去暗查這件事,並且向群臣宣佈了此事。曹欽大吃一驚:“當時一頒佈敕令,石亨就完蛋;現在又要再來一遍,看來我這回是不得不反!”然後就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造反了。

曹欽命令和他相熟的欽天監官員為他挑選了一個適合造反的良辰吉日。在當日,曹欽帶著蒙古人開懷暢飲,準備喝嗨了就攻進內廷去篡位。而在另一邊,準備出征甘肅平叛的懷寧侯孫鏜和恭順侯吳瑾正在宮中留宿,但呼呼大睡的他們並沒意識到危險的到來。更為機緣巧合的是,這一天,曹吉祥還正好在宮中值班。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孫鏜

然而有一位蒙古人喝著喝著就喝出一身冷汗,覺得造反這事不能幹,就趕緊跑出曹府去找吳瑾告發。吳瑾聽完大吃一驚,趕緊叫醒孫鏜去上奏。皇帝看見兩人的奏摺大吃一驚,趕緊去找曹吉祥並且把他關起來,而後命令所有宮門全部緊閉,所有禁軍全部馳援。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恭順侯吳瑾

發現跑了一個的曹欽又得知自己的養父被關了,決心幹脆拼個魚死網破。他先跑到錦衣衛指揮家裡把他砍了,然後帶著人頭去找那個老是和自己養父過不去的李賢,對他說:“這是他逼我的,你看著辦!”逼著李賢寫了一封自陳免罪的奏摺以後,曹欽又跑到都御史那裡去把人家給殺了。

宦官勢力一直是中國古代政治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之一,在唐代甚至可以干預皇帝的廢立。相比較而言,明代雖然閹禍也頗為氾濫,但是絕大部分太監還是忠於皇帝的,當然,也有極少部分異想天開甚至想做皇帝的,比如曹吉祥。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曹吉祥

曹吉祥是權奸王振的親信,在英宗第一次做皇帝的時候就經常擔任監軍之類的職務,先後參與過對兀良哈和福建的戰鬥。在一次次擔任監軍的過程中,曹吉祥蓄養了一大批士卒在家中,使得曹府裡遍地都是帶甲之士。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王振

土木之變後,沒有死在戰場上的曹吉祥成了最知兵的太監,因此被派去掌握京城十團營。但他覺得這樣還不過癮,就和石亨、徐有貞一起在朱祁鈺奄奄一息時發動“奪門之變”,扶持英宗復位,而他也被進入司禮監,並且繼續控制京軍,就連他過繼來的兒子和幾個侄子都被封為伯爵,一下子成為了最有權勢的太監。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明英宗朱祁鎮

大權在握的曹吉祥依然“不忘初心”,蓄養的死士和落魄官僚竟破千人,就連朝中大員都有依附他的,和另一位奪門功臣石亨並稱“曹石”。而這兩位奪門的盟友之間的關係是既合作又鬥爭:在坑害同僚方面,他們合作的親密無間,就連當年一起奪門的徐有貞都被他們差點坑成死罪;但在爭奪利益方面,兩人又是狗咬狗一嘴毛,在石亨被處理的時候曹吉祥不但沒有出手相救,還險些落井下石再踢一腳!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石亨

石亨失勢以後,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曹吉祥頗有些惴惴不安,覺得皇帝遲早要拿自己開刀。但是由於手裡有死士,還有許多韃官(蒙古騎兵)做後盾,曹吉祥的腦子就不自覺地拐彎了,他沒有想著怎麼保全自己全身而退,而是有點對九五之尊動心思了。

而曹吉祥的侄子曹欽想得更遠,他問一個投靠他的官員:“有太監的子弟當皇帝的嗎?”這個官員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您和魏武帝同宗,曹操不正是宦官的子弟?”曹欽高興壞了:曹操姓曹,我也姓曹,這沒毛病啊!於是曹欽就摩拳擦掌準備動手了。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莫名其妙多了個後人的曹操

正在這個時候,曹欽犯事了:他把他家丁給打死了。早就想動手的明英宗派錦衣衛指揮去暗查這件事,並且向群臣宣佈了此事。曹欽大吃一驚:“當時一頒佈敕令,石亨就完蛋;現在又要再來一遍,看來我這回是不得不反!”然後就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造反了。

曹欽命令和他相熟的欽天監官員為他挑選了一個適合造反的良辰吉日。在當日,曹欽帶著蒙古人開懷暢飲,準備喝嗨了就攻進內廷去篡位。而在另一邊,準備出征甘肅平叛的懷寧侯孫鏜和恭順侯吳瑾正在宮中留宿,但呼呼大睡的他們並沒意識到危險的到來。更為機緣巧合的是,這一天,曹吉祥還正好在宮中值班。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孫鏜

然而有一位蒙古人喝著喝著就喝出一身冷汗,覺得造反這事不能幹,就趕緊跑出曹府去找吳瑾告發。吳瑾聽完大吃一驚,趕緊叫醒孫鏜去上奏。皇帝看見兩人的奏摺大吃一驚,趕緊去找曹吉祥並且把他關起來,而後命令所有宮門全部緊閉,所有禁軍全部馳援。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恭順侯吳瑾

發現跑了一個的曹欽又得知自己的養父被關了,決心幹脆拼個魚死網破。他先跑到錦衣衛指揮家裡把他砍了,然後帶著人頭去找那個老是和自己養父過不去的李賢,對他說:“這是他逼我的,你看著辦!”逼著李賢寫了一封自陳免罪的奏摺以後,曹欽又跑到都御史那裡去把人家給殺了。

太監竟是皇帝后人,家中蓄養無數死士,差點就登基做皇帝!

李賢

殺了一大堆人以後,曹欽帶著蒙古人準備攻宮城,久攻不下後準備縱火燒城門。守門的侍衛用修護城河的磚頭把門封死,而叛軍則非常無厘頭的在門外大吼想著把門叫開。而此時孫鏜已經派他兒子去調集準備去甘肅的軍隊來平叛。

已經殺紅了眼的叛軍調轉槍頭去打東安門,順帶殺掉了吳瑾。而此時平叛的軍隊終於集結完畢,宮中苦苦支撐的侍衛也終於得到了助手。官軍迅速將叛軍的火焰壓滅,並且殺掉了曹欽兄弟。三天後,曹吉祥被凌遲。這場鬧劇也就此收場。

身為太監卻時刻蓄養死士,明明胸無點墨卻想登上九五之尊,曹氏父子(叔侄)也算是無厘頭的祖師爺。只是這出鬧劇背後不僅是無數人的生命,更反映出明代太監干預國政的危害,並且遺患無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