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家 | 美國“放虎歸山”所為者何

BBC網站本月13日播發一則獨家新聞,其導讀寫道:“在美、英主導的聯軍和已經控制了拉卡市的庫爾德人武裝力量注視下,數百名‘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及其家屬通過這次交易逃離拉卡。”

這次“交易”就是在美國及其盟軍監督下,庫爾德武裝為“伊斯蘭國”成員撤離拉卡提供通道。該報道這樣敘述:10月中旬的一天,一批司機被告知,有數百名因戰爭流離在幼發拉底河小鎮塔布卡的婦孺需要被轉移,請他們運送,運費數千美元,時間只需6小時;但事後才知道,運送的是拉卡數百名“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和他們的家屬,另外還有數噸武器彈藥,時間則整整花了三天。報道還指出,在轉運途中,有美國軍機在上空盤旋。

自2014年美國以打擊“伊斯蘭國”名義擅入敘利亞以來,不斷有報道稱美國暗中支持該恐怖組織,但這些報道多來自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和俄羅斯,BBC的這則報道是西方主流媒體首次把暗助“伊斯蘭國”與美國掛鉤。在BBC報道發佈一天後,俄羅斯軍方指責美國對“伊斯蘭國”網開一面,稱近日在敘伊邊境重鎮阿布卡邁勒的“伊斯蘭國”武裝遭到俄軍打擊後向美方控制區撤離,俄方兩次請求美方對其打擊,均遭美方斷然拒絕。今年9月,俄羅斯衛星新聞網引述美國退役空軍中校卡倫·基塔科夫斯基的爆料稱,美國空軍在8月把被圍困的22名“伊斯蘭國”戰地指揮官送出代爾祖爾市。

一面打擊“伊斯蘭國”,同時又庇護它,這符合美國兩面下注的一貫作風。就敘利亞戰爭以及中東局勢而言,美國這兩回的放虎歸山有多重意義。

首先是向以“伊斯蘭國”為代表的恐怖勢力發出信號:只要不觸犯美國利益,美國可以與其相安無事。自2014年9月美國統領盟軍進入敘利亞“反恐”,此後一年中“伊斯蘭國”大肆擴張,一度西入伊德利卜,南進德拉,鋒芒直指首都大馬士革,美國對此只作壁上觀。這回放走數百恐怖分子,就是要讓他們明白:拉卡屬美國勢力範圍,想活命須遠走高飛。

其次是繼續給敘政府及其盟友製造麻煩。敘軍雖在戰場取得主動,但並未取得壓倒性優勢。在中部哈馬省,西北部伊德利卜省,戰鬥仍很激烈——伊德利卜大部地區被以“支持陣線”為首的伊斯蘭極端武裝控制。這回從拉卡放走的“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大多數進入伊德利卜,他們久經鏖戰,將給敘軍造成不小壓力。與此相關的是,在南部德拉省,得到美國、以色列支持的“自由軍”與敘政府軍及其盟友黎巴嫩真主黨武裝虎視眈眈。如果敘軍下一步進攻伊德利卜、且攻勢不順的話,必從南部戰線抽兵,“自由軍”這時將乘虛而入,使敘軍首尾難顧。

第三是為動用軍事槓桿撬動地區局勢找到抓手。冷戰後美國在中東謀取戰略利益主要通過兩條途徑,民主改造和軍事打擊。民主改造已隨策動“阿拉伯之春”失敗而告終,軍事打擊雖給利比亞、敘利亞、也門造成滿目蒼痍,但軍事實力仍是影響中東的重要槓桿,美國絕不可能捨棄不用。給“伊斯蘭國”留條活路,就是為美國長期割據敘利亞、並藉此壓制俄、伊等戰略對手開闢門路。美軍已一再聲明,為了防止“伊斯蘭國”捲土重來,將不會撤出敘利亞。

(作者繫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智庫理事,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欄目主編:楊立群。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