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中藥材生產發展路徑思考

中藥 三農 種植業 農業 中藥材天地網 2017-04-03

作者介紹:李誠,遼寧瀋陽人,原保定藥材供應站經理,從業50餘載。是中藥材信息行業泰斗級專家,天地網網刊名譽顧問,智庫首席顧問。李老師跨越中藥材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兩個階段,清晰瞭解行業發展脈絡,眼光長遠獨到;對黃連、水蛭、生地等多個大宗中藥材行情和歷史趨勢判斷精確;勤於筆耕,在業界內外擁有眾多粉絲,影響力巨大。

以下就是李老師撰寫的《中藥材生產發展路徑思考》:


中藥材生產是中醫藥產業鏈的源頭,是資源的“ 三江源”,理所當然應受到高度關注。

那麼中藥材生產,如何穩中求進、解決健康發展問題呢?

李誠:中藥材生產發展路徑思考

圖1:甘肅某地,新發展的萬畝連翹種植基地

一、中藥材生產主力軍的現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是唯物論,講究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李誠:中藥材生產發展路徑思考

圖2:東北某地,萬畝板藍根生產基地。

近年來有很多中藥材生產的熱點:政府主導的形象工程、某縣萬畝山萸肉、某市十萬畝板藍根等。而最近資本的力量,水庫理論和閉環流通成為藥材行業的流行詞。國家和地方財政補貼,中藥質量是否符合藥典標準也更加受到行業重視。

可是,當前中藥材生產的主體是誰?歷史和現狀如何?未來何去何從?這才應當是我們要首先思考的。

反觀現實,如今中藥材生產的主力軍是農民,種藥的是藥農、種黃連的是連農、種人參的是參農。千千萬萬藥農才是這個產業浩浩蕩蕩的主力軍!

藥農的生產關係是以家庭為單位,生產力水平低下,屬於小農經濟。生產資料是土地,土地所有權是集體的,家庭承包制,一個家庭擁有的土地三五畝,而且是分散的。大多還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使用的勞動工具大多還是祖輩留下的簡單工具。只有在平原才有簡單的機械。所以,中藥材生產的基本狀態,無論從生產關係還是從生產力發展水平都是小農經濟。

李誠:中藥材生產發展路徑思考

圖3:中藥材生產源頭,基礎力量極為薄弱。

勞動力狀況更顯衰落!近三十年的城市化,青壯勞力進城了,留守中藥材生產戰線的,是38601部隊(留守婦女,老人和兒童),他們是傳統生產的維持者。可以稱為“ 傳統藥農”。但是,他們很難能成為現代化中藥材生產的開拓者。如今,還看不到有文化高素質新一代的勞動力進入中藥材生產領域的動向,看不清希望之光!

特別要關注的是近幾年大城市的吸虹效應,北上廣深如一個巨大的黑洞在飛速旋轉,把人才資金技術統統吸進去,正如馬太效應:“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因此,藥農的經濟狀況是中國社會各階層中最貧困的,最底層的。而資本和現代科技進入中藥材生產的步伐,相比進入中藥材流通領域,都顯得步態拖踏。

當然,中藥材大宗品種的主產地,的確有極少數人發財了,水蛭大王、黃連大王、浙貝大王等等,確是一支產地雄起的力量。但是,他們並不是依靠種養業發財的,而是經商代購,編織了廣泛的人脈網,有了產地直銷能力,從而發達。當然,產地藥農向宜農宜商的蛻變,可喜可賀,讓產地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可惜,這只是少數人,並沒有從本質上改變中藥材生產小農經濟的現狀。

中國的載人飛船上天了,中國的船母遠航了,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老二了,中國的北上廣深高樓林立敢比倫敦、紐約了,但是,如果你去石柱黃水看看黃連的生產一定感慨唏噓!現狀是西部落後於東部,農村落後於城市,農業落後於工業,最可悲的是中藥材生產成了落後中的落後,還在小農經濟的古道上艱難盤跚!

社會生產的進步一定是生產分工,更專業化,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肯定地說,中藥材生產的現代化,必然伴隨生產環節更精細的分工,或者有更專業的獨立生產環節,或者發展出中藥材生產的服務業!這樣的專業化服務才能使中藥材生產現代化的進程開花結果!但是,這一切依稀還在夢中!

中藥材生產的現狀是小藥農們從事著全部生產過程的全部工序,比如自己育種育苗,重複著千百年來祖輩傳下的經驗勞作,他們的知識和能力、條件和設備,無力培育優良品種,無力發明現代化的耕、種、收和加工等一系列的機械,無力現代化的倉儲物流信息……今天中藥材生產者還在挑著不可勝任的擔子,其實挑不動,也挑不好……

這裡還是要特別提到:藥農中不僅裂變一批成功的藥商,還自發地產生一批信息人。過去三十年大多集中於全國十七個專業市場,近兩年產地信息人迅速崛起。時間會造就一批品種分析師和專家。這是中藥材生產現代化進程中值得歡呼的進步!雖然,還沒有改變中藥材生產的小農經濟的衰弱的處境。

二、當前中藥材生產的主要矛盾

牽牛要牽牛鼻子,對中藥材生產的諸多問題,要抓主要矛盾,應提到戰略高度予以解決。

中藥材生產外部環境發生了鉅變。價格放開,自由競爭。然而千千萬萬藥農,在強手林立的競爭中,是弱者。他們沒有實力,更難奢談藥材的定價權。在市場週期性的大起大落中,高價時追種,低價時割肉。潮起潮落中,多數沒有發財,這是為什麼?

中藥材大宗品種的價格,說變臉就變臉,暴漲暴跌。藥農為什麼沒有逃避跌價虧本?又為什麼沒有享受漲價發財?市場經濟,商品賣出去,那是驚險的一跳,鯉魚躍龍門。跳過去才能轉化為貨幣,生產過程才劃上圓滿的句號,下一個再生產才能繼續。那麼,藥農瞭解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嗎?

事例——五味子:

下面是我親身經歷的事例:去年北五味子價格從30多元漲到40元時,我在網上查貨源,發現東北一地,當年發展了數萬畝人工種植的五味子。我彷彿發現了金礦,買他種的五味子。結果希望變成失望,此地無貨可供!因為當年擴種的五味子三年後進入盛果期,恰逢嚴重供大於求,市價幾年低谷,大多砍掉了。可是,砍後到去年,市價連連暴漲,竟然破百,再上120元之上!這時,當地電視臺,再次號召種五味子可發家致富。看,又一輪惡性循環開始了,追漲種,逢低砍!三年趕三年砍,三年拿鞭子三年拿刀子!中藥材生產者怎樣才能走出這個怪圈呢!其實,這不是個人的功過是非。識一木見森林,特殊性反映了普遍性。東三省在五味子上,高價期瘋狂種植了數萬畝,高產年份產量數萬噸,而後低價期十五年中砍掉70%以上,年產量降到2000噸左右。如此生產大上大下,產量大起大落,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五味子不是一個個例孤案,幾乎全部中藥材大宗品種,都有過這樣的悲喜劇!難道還不是中藥材生產的疼點嗎?

李誠:中藥材生產發展路徑思考

圖4:黃連悲喜劇,多年來不斷輪迴上演。

藥農為什麼踏不準市場的節拍呢?我們試以黃連為例。的確,當連農看到自己種的黃連市價暴漲了就想擴種,這單個連農是理性的。可是這個信息是盡人皆知的,大多連農也這樣理性思考,都擴種,甚至這個財富效應,如巨石投入水中激起一圈又一圈向外擴展的波浪,於是場外資本(煤老闆、房地產大享、基金、國企、上市公司)蜂湧進黃連種植產業。當這批擴種黃連產新時,則供大於求,市價暴跌跌破成本。個體理性美夢的結局是集體非理性的的惡夢!這在經濟學上稱為合成謬誤!反之,當黃連跌價,連農避險減種或棄種,大多數連農都這樣理性棄種,投資和投機資本逃離,結果到產新時供不應求,價格暴漲。而黃連的悲喜劇近三十年來已經重複兩次了。

政府指導中藥材生產的計劃也和藥農一樣,追漲種植,八十年代的要發財種藥材,九十年代的調結構種藥材,近二三年開始的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都造成部分中藥材“產能過剩”,價格爛市!

很明顯,這才是中藥材生產中的主要矛盾:中藥材生產小農經濟和大市場的矛盾。

但是,當前我們中藥材生產界,大多隻關注技術性問題,大多隻關心策略問題,關注規模擴張,極少關注效益這樣的戰略問題。除非到了中藥材市場陷入危機,喊著要國家建立中藥材儲備,但一旦到了市場繁榮期就忘了。在週期性的起伏中,被動地循環著。

中藥材生產怎樣適應市場經濟的現實,穩中求進健康發展呢?

三、中藥材生產發展的幾個關係

衰敗的小藥農經濟和現代化市場經濟的矛盾,解決之道:不能倒退回去依然搞計劃經濟,也不能依靠建立國家儲備,伸出“ 看得見的手”來解決中藥材市價暴漲暴跌的頑疾。

我認為實現中藥材生產現代化應該堅持如下原則:

3.1 發揮兩雙手的作用

市場是一雙看不見的手,能讓財富增長。市場的靈魂是價格機制和公平競爭。充分發揮看不見的手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政府是一雙看得見的手,更好更有效的作用,宏觀調控,主要是貨幣、財政,稅收、公共產品,人口,環境的管理。不是微觀調控。放開市場,放開價格,鼓勵公平競爭,優質優價。充分發揮價格調節供給和需求的作用。這樣兩雙手才會彈出美妙的樂章。

不可以單純追求生產規模、數量擴張,要去產能、調結構,走優質增效戰略。接受三年拿鞭子三年拿刀子的歷史教訓,生產穩中求進,健康發展。

生產發展規模的戰略,理論上應該是反中藥材生產和價格週期,逆向思維和反向操作。但是,建立大信息採集分析系統,在科學的供求關係分析的基礎上,具體品種具體分析,還可以盡力而為。

市場只能解決效率問題,財政資金屬於社會財富二次分配,也應該解決公平問題,所以,不要再補貼多種藥,不要補貼資本種藥。讓所有的生產主體在同一起跑線上,在市場上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中,企業不可能在搖籃中靠餵奶長大。

錢花在培養人上,以人為本,培養各級幹部、新藥農、中藥生產服務性人材。投資在公共品的建設上,在大宗藥材道地產地,交通、通訊、能源、環境、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等方面,加大投入,優先發展。

再說,空氣、水、土壤的環境治理是國家該管的,具體說中藥材重金屬含量超標,農藥含量超標,化肥超量等等,這一切從全局看,國家應該對中藥材大宗商品產地建立土壤普查檔案,做好綜合治理方案,監督檢查。土壤不達標禁止種植,寧可先治後種。禁止或定量使用農藥化肥,這樣才能保證中藥材生產綠色安全。

當然,基於建國以來,農業農村農民奉獻多而發展慢,如今國家財政二次分配反哺農民,理所應當。可以採取按土地承包定權數,年年補貼到戶。這樣切切實實讓藥農得到實惠。簡單易行,實施成本低,防止權力腐敗,而不是補給資本和權力,錦上添花。

3.2 品種戰略

中藥材生產品種的發展戰略要以滿足社會需求為宗旨,依靠市場優質優價,具體定位:

野變家:保護資源,保證供給,如全蠍、重樓、關防風等。

家變野:恢復被破壞的生態,特別在丘陵山地林中,滿足高端需求,如黃芩、柴胡、桔梗等。

道地產地消失的重生再造:如杭白芍、易縣知母、江蘇茅蒼朮等。

養生保健類大健康品種:人蔘、西洋參、太子參、黨蔘... 是發展戰略的重點。

這裡特別強調請中國科學院,研究院,大專院校的專家們發揮 “科技之光 ”,大力宏揚徐綿堂教授攻克黃連和天麻難關的精神!

3.3 土地規模和生產組織形式

是否一律改變土地小而散的現狀,作到土地規模化,集中連片呢?因為,我國中藥材主產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極大,萬萬不可以一刀切,因為,中藥材品種種植難度千差萬別,所以,可以考慮因地制宜,各種途徑,多種形式探索。

生產難度大,地域要求高,且山高坡抖,如黃連,可以傳統的一家一戶種植,作到精耕細作。

平原地廣,大宗藥材主產地,可自覺自願創辦藥材協會,分種聯營,藥農組織起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應對市場,變單純的生產活動為生產經營,延長產業鏈。

互助組,合作社,土地入股,勞動計酬,以及農業公司等等,順其自然發展。

企業基地,基地聯盟,公司加農戶,都是積極的探索。

這樣逐漸地由小農經濟過渡到現代化的中藥材生產。生產關係的改革,是通過市場競爭,市場選擇,消費者選擇,一批批低成本高質量高效率的企業在競爭中勝出,中藥材生產的現代化就實現了。

3.4 專業化分工和新興服務業

農耕時代一個家庭負責中藥材生產全產業鏈,如今,社會進步就要裂變,生產的每一個環節盡力分工成為獨立的新的產業。專業化經營:如育種育苗,除草施肥,採挖收穫,產地鮮藥加工,倉儲養護,物流運輸,機械設備製造,市場信息,藥材銷售,電商期貨,金融服務等等。政府要大力提倡發展支持中藥材產業的第三產業從生產中裂變出來,成為新服務業,沒有優質的服務業,土地集中規模化生產必然是孤軍冒進,落個進退兩難的尷尬處境。

應當全力支持藥農逐步穩妥地延長產業鏈:生產+經營,生產+信息,生產+電商,生產+加工(包括鮮切片),生產+市場奔向全國……

四、中藥材生產現代化的突破口

道地藥材產地和市場是中藥材生產現代化的突破口。

傳統的中藥材道地主產地,就應該定位為“ 中藥材生產基地”,應該是工作的重點和中心。

李誠:中藥材生產發展路徑思考

圖5:長白山道地人蔘的生產環境。

因為,中藥材其實是一方的土特產,比如撫松人蔘,石柱黃連,新渥浙貝。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對中藥材地域性的深刻理解有千百年的歷史了,故稱為“道地藥材 ”!

而且,200個這樣的大宗品種道地產地的產量佔到全部中藥材產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中藥這個傳統產業的現代化,從區域佈局的角度,道地藥材的傳統產地應該放在首位。

在中藥材生產發展進程中,我們曾經走過彎路,曾經提出“ 南藥北種,北藥南移”這樣違背自然規律的主觀主義的口號,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和中藥材質量的下降。當前,很多農業大省和欠發達省份把發展中藥材種植作為調結構和農民脫貧致富的法寶,往往一哄而上,又一鬨而下。

歷史證明:每次的生產大上大下都主要是新產區在折騰。所以,新產區發展中藥材生產一定要慎重!新產區不要輕易提倡“ 要發財種藥材”這樣不切實際的口號!這樣脫離實際瞎指揮的行為,三十多年以來,已經重複發生多次了,每一次市場的繁榮期,每一次中藥材價格普漲,都伴隨著頭腦發熱的盲動,特別是1998-2003年和2015年至今這兩次,規模大,範圍廣,折騰的結果是勞民傷財。

所以,我們的戰略定為:優先發展道地主產地現代化,帶動次產區,穩定新產區。

對道地藥材主產地,不是簡單地獎勵種藥一畝地補貼幾百元,而是投資公共品,基礎設施高鐵,高速,機場,城市軌道,城市綠地環城森林,河流湖泊整治,土地無害治理,教育醫療,社會治安,法律治理,人文文化,廉潔高效,市場硬件,甚至電水煤氣空氣……

道地藥材產地市場,是開啟產地財富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目前產地市場已經崛起,但是,三十多年以來始終沒有得到中醫藥主管部門的認可,只承認全國性17箇中藥材的專業市場,產地市場沒有“戶口 ”,如今,孩子都比娘大了,市場的重心已經下移到道地主產地了。我們應該從中藥材市場產地化的實際出發,打好這個攻堅戰,就可以帶動整個中藥材生產及產業的現代化。

道地產地和產地市場要點:

1.道地大宗中藥材市場國家認證授牌,納入全國市場體系。

2.培養道地產地中藥材產業人材。

3.生產經營化,產地直銷,產業鏈延伸,初加工到深加工現代化。

4.服務業的套配發展齊頭並進。

5.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實施的首站,始發站。

6.中藥材標準化,規範化,品牌化的源頭。

抓住這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中藥材生產,再抓住關健一環---大宗道地藥材主產地和市場這個突破口,就可以腳踏實地推進了,用一二十年完成,有希望實現中國特色的中藥材生產產業的現代化的千秋大業。

綜上所述,希望中藥材生產實現現代化。要發揮兩雙手,決定性和更好的作用,有效配置資源,走提高勞動生產率優質增收之路。藥農奔小康,從源頭保障中醫藥產業健康發展。

李誠

2017年3月26日

關注天地網微信公號【藥材小靈通】

你身邊的藥材專家、生意小幫手~

將你的問題發給公眾號,天地網專家團隊會為你解答喲!

查價格/看行情/尋供求

點擊下面“瞭解更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