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伊茲戰勝約書亞能說明什麼?

6月1日麥迪遜廣場花園拳臺上,一身肥膘、贅肉亂顫的小安迪·魯伊茲7回合TKO肌肉虯結、腹肌分明的安東尼·約書亞,一舉登上重量級拳王寶座。這簡直顛覆了以往對於頂尖世界拳王的固有概念,引發了拳迷對“脂肪”與“肌肉”的空前關注。那麼,脂肪對於拳手有好處嗎?拳手體內脂肪含量正常應該是多少?拳擊運動中“脂肪”真的能夠戰勝“肌肉”嗎?

魯伊茲戰勝約書亞能說明什麼?

"脂肪”真的能戰勝“肌肉”嗎?

脂肪的好處

脂肪層盪漾的魯伊茲可能看起來與你心目中標準重量級拳王形象不符,但是這幾十磅多餘的脂肪實際上可能正是他的一個優勢。運動營養學家馬瑞·蘭查達斯博士認為,“在職業拳賽尤其是重量級拳賽中,拳手攜帶多餘的脂肪有很多好處,如果體重增加了幾十磅,即便這幾十磅全是脂肪,重拳力量也會有很大提升。”

魯伊茲戰勝約書亞能說明什麼?

魯伊茲的重拳力道十足

拳手刻苦訓練,通常都是希望減少脂肪含量、增加肌肉含量,但是蘭查達斯博士指出:只要拳手足夠健康,能夠處理額外的重量,那麼脂肪是有好處的,“只要你的身體足夠健康,體重增加了,如果速度很快的話,那麼產生的衝擊力將是非常驚人的。”

脂肪的含量

雖然魯伊茲身上有很多脂肪,但是這個“小胖”與大街上那些胖子的區別就是他的脂肪下面還有很多肌肉。那麼,拳手體內脂肪含量正常應該是多少呢?對於這個問題,很難給出一個標準的固定答案,因為除了年齡和性別外,還有體型等其他因素影響人體的脂肪水平。

魯伊茲戰勝約書亞能說明什麼?

魯伊茲是拳擊運動中的一個“怪胎”

一般來說,男性體內至少需3%的脂肪才能充分發揮保護器官的作用,男拳手脂肪比例要高一些,8%-10%是最理想的範圍,而對於女拳手來說,這一比例將在12%-20%,因為女性需要更多脂肪來維持身體健康運動。

微妙的平衡

人體在處理脂肪時非常謹慎,一旦儲存的食物耗盡,人體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產生能量,一種是燃燒脂肪,但是如果身體認為自身儲存的脂肪太少,問題就來了,它會通過另一種方式即燃燒肌肉來產生能量。因此,如果不想身體陷入“恐慌”,除了攝入足量的食物外,體內脂肪含量也要適中,這有助於人體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隨著年齡增長,拳手體內脂肪比例可能會增加,這就使得拳手很難像之前那樣保持體重,這也是很多拳手會選擇升級的原因之一。拳手體內需要脂肪,但如果脂肪過多會影響其在拳臺上的表現,阿里、泰森、福爾曼、路易斯、洛奇、劉易斯、弗雷澤等重量級拳手,巔峰時期都是肌肉型的戰鬥機,因為不希望多餘脂肪降低速度,但是過了巔峰期之後,他們體內脂肪含量增加,體重也增加了,而且增加的都是“死重量”,不僅會降低速度,還需要燃燒體內更多能量來維持身體系統正常運轉。

魯伊茲戰勝約書亞能說明什麼?

巔峰時期的泰森也是一個肌肉男

對於拳手來說,脂肪過少或者過多都不好,重要的是體內“脂肪”與“肌肉”的比例適中,而且與自己身體相契合,這樣才能在賽場上有更好的表現。

體型與“健康”

約書亞肌肉分明,像一個健美運動員,而魯伊茲贅肉亂顫,像一個酒吧拳手,能據此就認為約書亞更“健康”嗎?體型決定健康嗎?曼徹斯特健康與表現研究所(MIHP)的運動醫學顧問吉姆·凱斯認為,人體內的脂肪水平並不一定意味著健康與否,“有很多證據表明,超重的人身體仍然很健康,同樣,肌肉分明也不能說明身體健康,可能只是體內脂肪含量低。” 那麼,健康水平怎樣評估呢?

魯伊茲戰勝約書亞能說明什麼?

約書亞與魯伊茲外表對比鮮明

凱斯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可以通過一系列測試來評估人的健康水平,測試內容要根據運動類型、年齡、想評估的具體領域(比如有氧運動能力、肌肉耐力、力量)等來確定。一個人可能在一個領域被認為是健康的,但在另外一個領域卻不是,比如,你的肌肉耐力很好,但是有氧運動能力卻很差,而有氧運動能力最能反映有氧運動表現和耐力,很難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肌肉質量和身體脂肪水平來評估這一點,公認的評估有氧運動能力的方法是測試最大攝氧量。”

“健康”與“運動能力”

除了不能把體型與健康混為一談外,還有一點也要注意,就是“健康”與“運動能力”也不是一回事。看上去,約書亞的確比魯伊茲更“健康”,但是這並不代表約書亞的運動能力就更出色。拳擊是一項講究擊打和吸收擊打能力的藝術,登上職業巔峰的拳手憑藉的都是出色的技術與力量。魯伊茲體重268磅,但他技術精湛,力量驚人,而且抗擊打能力強, 因此,他在拳擊中運動能力是非常出色的。

魯伊茲戰勝約書亞能說明什麼?

魯伊茲的運動能力很出色

運動能力並不總是與身體脂肪百分比或者最大攝氧量直接相關,雖然魯伊茲看起來是用“麵糰”而不是用“花崗岩”雕刻而成,但是他的技術適應他的身體。魯伊茲可以到跑步機上燃燒掉多餘脂肪,但是他也會因此燃燒掉他的基因天賦。魯伊茲看上去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運動能力很出色,而且與他肥碩的身體相契合。

認識誤區

可以說,魯伊茲是一個“怪胎”,他以自己的方式在拳擊運動中茁壯成長,他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並不具有普遍性。我們不能因為脂肪層盪漾的他登上了拳王寶座,就認為健身房的訓練是無用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走向成功,鮮花與掌聲的背後都是汗水與心血的付出。

同時,我們也要對拳手體內 “脂肪”與“肌肉”含量以及作用有正確的認識。拳手雖然不需要擁有像希臘神阿羅尼斯(8塊腹肌、鴕鳥蛋型二頭肌和橡樹腿)那樣健美的身體,但是也不要贅肉亂顫,要合理控制體內“脂肪”與“肌肉”含量,與身體想契合,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運動能力。

魯伊茲戰勝約書亞能說明什麼?

幕後的付出是“小胖”走向成功的基石

最後,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魯伊茲戰勝約書亞並不能證明“脂肪”戰勝了“肌肉”。魯伊茲的獲勝並不僅僅在於他體內多餘的脂肪,透過厚厚的脂肪,我們應該看到他精湛的技術,出色的速度、強大的力量,還有他的堅持、努力、勇猛、無畏、好運氣,等等。正如他賽前在Instagram上所寫的那樣,“樹立遠大的夢想,然後努力、堅持,永不放棄、永不言敗,成功終究會屬於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