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教育的起點

幼兒園 宇宙 愛因斯坦 物理 中國家庭報 2017-04-30

愛是教育的起點

愛因斯坦曾說,有一種無窮無盡的能量源,迄今為止科學都沒有對它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這是一種生命力,包含並統領宇宙中所有的一切。在任何宇宙的運行現象之後,甚至還沒有被我們定義,這種生命力叫愛。

愛因斯坦的偉大,在於他不僅僅只是一個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家,更在於他是一個具有崇高人格的人。他在《論教育》文中提到,希望青年一代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最好的教育是愛。這裡的愛,是指父母對孩子的那份無條件的關愛,和孩子對父母的那份寄予希望的依戀。

教育的第一個環境是家庭,父母和孩子建立的親密依戀被看做是孩子得以健康發展的安全港灣,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是孩子對未來的所有幻想來源。

愛是教育的起點

我曾經在北京的一所幼兒園門口看到過一個孩子被媽媽強行推給老師。天空晴朗,那位媽媽抱著孩子站在園門口,正在用力的想讓懷抱中的小男孩自己下來,可是小男孩卻是緊緊抱著媽媽,媽媽此時已然不耐煩到極限,大聲呵斥孩子,說“你看別人都不哭了,只有你還哭,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這時老師走過來,媽媽趕緊把孩子推給老師,轉身離開。小男孩的哭聲響徹天空,媽媽卻頭也不回地走了。

我望著那位媽媽遠去的背影,心裡生出一絲寒氣,不由得深呼吸,讓自己不去想小男孩是否停止了哭喊,是否會嘗試跟小朋友玩耍。直到現在,那位媽媽說的“我就不要你了”,還印在我的腦海裡。

父母和孩子建立的親密依戀關係是孩子敢於嘗試探索周圍世界的安全基地,上幼兒園是孩子離開熟悉環境和父母分離的最撕心裂肺時刻,爸爸媽媽的安慰是孩子尋求庇護的港灣。

那一刻的創傷體驗,對於小男孩來說是親密依戀的崩塌,媽媽的言行自己無法解釋,又無能為力。如果那位媽媽能有反思的能力,不會因孩子的哭鬧而變得焦慮紊亂,那麼孩子就不會被自己還無法處理的恐懼所擊倒。

愛是教育的起點

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孩子引入一個充滿愛的世界,讓孩子在愛的世界裡熱愛自然、熱愛生命、健康快樂的生活。

教育的使命,是喚醒孩子內心的愛,讓孩子有愛,有能力成為自己,在未來的世界裡,遇見精彩的自己。

我們可以說,愛是生命的起點,愛是教育的起點。

文/彭冬梅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