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傾城之戀》——留住老上海的月光

文學 傾城之戀 張愛玲 小說 莫觀影 2017-05-18

她是那個時代裡才氣最為凜冽的女作家,人前有傲氣,人後藏傲骨。如果說那股子傲是張愛玲先生作為世家之後所天生具備的內在,那麼那副對人間世情的薄涼態度就是她在紅塵俗事中親歷旁觀的後遺症。曾聽學文學的老師說,後人模仿張愛玲先生的作品有很多,但無一人能寫出先生作品中的三分寒氣。她的冷,是沒有經過拿捏的非刻意為之,是溢出在字裡行間的霜氣,若無其事地繚繞著,卻直叫人心尖兒發顫。

張愛玲:《傾城之戀》——留住老上海的月光

《傾城之戀》既是張愛玲先生的一部小說集,也是小說集中一篇小說的名字。小說集《傾城之戀》收錄了包括《第一爐香》、《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心經》跟《傾城之戀》等九則中短篇小說。講述了一個個發生在老上海的女性故事。潮溼狹長的弄堂,嘎吱作響的舊式電梯,花色斑斕的旗袍,舞會中各懷心事的紳士名媛,沒落的世家……等等都是《傾城之戀》中的重要元素。

張愛玲:《傾城之戀》——留住老上海的月光

小說集中的故事往往以當事人所不能覺察的悲劇作為結局。以第一則故事《第一爐香》中少女葛薇龍的結局為例,薇龍本是一名天真純潔而頗有點反抗精神的女學生,為求學而前來投奔靠同貴族男人交往而維持奢靡生活的姑母,在種種聲色物慾的影響下,薇龍的思想慢慢發生了變化,從雨夜的一隻玉手鐲開始,她徹徹底底摒棄了原本的自己,出賣靈魂,步入了豪奢的墮落之中。而她以為自己所愛的,也不過是她幻想生活中物慾的化影,她愛的是一種方式,而非某個人。更為悲劇的是,這個人從頭到尾不過將薇龍作為一枚棋子,誘惑著她走進汙穢而華麗的生活。這頗有一番深意,人們來世間一趟,費盡心思地追求,絞盡腦汁地生活,最後的結局自己也還算得滿意,可落在一名清醒的旁觀者眼裡,卻不過是清清楚楚,一出赤裸裸的悲劇罷了。

張愛玲:《傾城之戀》——留住老上海的月光

蔣勳先生有一段評論張愛玲先生的話,我認為說得十分精彩:

“張愛玲以詛咒的方式讓一個時代隨她一起死去。像一個大上海的幽魂,活在許多愛她的人的心中,她是那死去的蝴蝶,仍然一來再來,在每朵花中尋找她自己,彷彿因為她的死,月光都像魂魄了。”

而抬頭望月,那枚亙古的月亮彷彿照出了她清冷蕭瑟的影子,也照出了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裡的種種故事。

張愛玲:《傾城之戀》——留住老上海的月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