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怎樣變農業“短板”為“長板”的?'

"

目前,俄羅斯是我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其廣闊的土地面積與地理位置優勢,也吸引了不少國內農民、企業到俄羅斯種植、投資。今天我們所看的俄羅斯糧食穀物產品產量極高、機械化程度高、出口額高,但在歷史上,農業其實一直是俄羅斯的短板。

"

目前,俄羅斯是我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其廣闊的土地面積與地理位置優勢,也吸引了不少國內農民、企業到俄羅斯種植、投資。今天我們所看的俄羅斯糧食穀物產品產量極高、機械化程度高、出口額高,但在歷史上,農業其實一直是俄羅斯的短板。

俄羅斯,是怎樣變農業“短板”為“長板”的?

俄羅斯發展農業的先天條件不足。俄羅斯看似領土廣大,但是,由於緯度過高,氣候過於寒冷,大部分的領土都不適合發展農業。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僅僅養活了一億多人,還不如一個孟加拉國。但同時,俄羅斯農業資源非常富饒。水力資源豐富,總徑流量是4270㎞³/年,居世界第二位。眾多河流上建立的水電站是俄羅斯的主要電力來源。農用土地佔到國土面積的12.9%,高達2.2億公頃,並且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黑土帶。俄羅斯已開墾的耕地面積約有1.25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達到0.84公頃,是中國的9倍。

為了大力發展農業,俄羅斯利用其豐富的資源,做出了多方面努力。

政府鼓勵性政策

2012年加入世貿組織後,農業被俄羅斯視為受到衝擊較強的重點保護領域,政府及金融機構在世貿規則允許的範圍內,不斷完善對農業的扶持補貼政策,希望儘快提高俄農業競爭力。

俄羅斯農業部採取類似美歐對農產品保護的政策,為農業生產者提供帶有政府補貼性質的農作物保險;俄羅斯設立了農產品價格穩定基金,旨在通過豐收年收儲、歉收年放儲的運營方式,平抑農產品價格波動對市場價格的影響。

"

目前,俄羅斯是我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其廣闊的土地面積與地理位置優勢,也吸引了不少國內農民、企業到俄羅斯種植、投資。今天我們所看的俄羅斯糧食穀物產品產量極高、機械化程度高、出口額高,但在歷史上,農業其實一直是俄羅斯的短板。

俄羅斯,是怎樣變農業“短板”為“長板”的?

俄羅斯發展農業的先天條件不足。俄羅斯看似領土廣大,但是,由於緯度過高,氣候過於寒冷,大部分的領土都不適合發展農業。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僅僅養活了一億多人,還不如一個孟加拉國。但同時,俄羅斯農業資源非常富饒。水力資源豐富,總徑流量是4270㎞³/年,居世界第二位。眾多河流上建立的水電站是俄羅斯的主要電力來源。農用土地佔到國土面積的12.9%,高達2.2億公頃,並且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黑土帶。俄羅斯已開墾的耕地面積約有1.25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達到0.84公頃,是中國的9倍。

為了大力發展農業,俄羅斯利用其豐富的資源,做出了多方面努力。

政府鼓勵性政策

2012年加入世貿組織後,農業被俄羅斯視為受到衝擊較強的重點保護領域,政府及金融機構在世貿規則允許的範圍內,不斷完善對農業的扶持補貼政策,希望儘快提高俄農業競爭力。

俄羅斯農業部採取類似美歐對農產品保護的政策,為農業生產者提供帶有政府補貼性質的農作物保險;俄羅斯設立了農產品價格穩定基金,旨在通過豐收年收儲、歉收年放儲的運營方式,平抑農產品價格波動對市場價格的影響。

俄羅斯,是怎樣變農業“短板”為“長板”的?

農機設備的現代化

俄羅斯農業區土地平坦、肥沃、規模大,非常適合於機械化作業。拖拉機配載著GPS全球定位系統,可以在司機三班倒的情況下進行24小時連續作業。

2016年糧食產量達1.207億噸,2017年俄羅斯糧食產量達1.34億噸,創下新的紀錄,出口量可達到5000萬噸。

完善的農業教育體系

俄羅斯農業教育的歷史要追溯到沙皇俄國時代,當時的彼得大帝仿照法國和德國,創立了若干個傳授近代科學技術的專門學院和大學機構。隨後,在前蘇聯時代,又建立了高等農業教育。隨著政府對農業的不斷重視,農業院校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增加,為本國農業輸送了大量的農業人才。

現在,俄羅斯農業以耕作業和畜牧業為主,兩者產值的比重為43:57,穀物種植業是俄羅斯農業與耕作業的基礎。糧食作物種類較少,主要為麥類,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

"

目前,俄羅斯是我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其廣闊的土地面積與地理位置優勢,也吸引了不少國內農民、企業到俄羅斯種植、投資。今天我們所看的俄羅斯糧食穀物產品產量極高、機械化程度高、出口額高,但在歷史上,農業其實一直是俄羅斯的短板。

俄羅斯,是怎樣變農業“短板”為“長板”的?

俄羅斯發展農業的先天條件不足。俄羅斯看似領土廣大,但是,由於緯度過高,氣候過於寒冷,大部分的領土都不適合發展農業。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僅僅養活了一億多人,還不如一個孟加拉國。但同時,俄羅斯農業資源非常富饒。水力資源豐富,總徑流量是4270㎞³/年,居世界第二位。眾多河流上建立的水電站是俄羅斯的主要電力來源。農用土地佔到國土面積的12.9%,高達2.2億公頃,並且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黑土帶。俄羅斯已開墾的耕地面積約有1.25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達到0.84公頃,是中國的9倍。

為了大力發展農業,俄羅斯利用其豐富的資源,做出了多方面努力。

政府鼓勵性政策

2012年加入世貿組織後,農業被俄羅斯視為受到衝擊較強的重點保護領域,政府及金融機構在世貿規則允許的範圍內,不斷完善對農業的扶持補貼政策,希望儘快提高俄農業競爭力。

俄羅斯農業部採取類似美歐對農產品保護的政策,為農業生產者提供帶有政府補貼性質的農作物保險;俄羅斯設立了農產品價格穩定基金,旨在通過豐收年收儲、歉收年放儲的運營方式,平抑農產品價格波動對市場價格的影響。

俄羅斯,是怎樣變農業“短板”為“長板”的?

農機設備的現代化

俄羅斯農業區土地平坦、肥沃、規模大,非常適合於機械化作業。拖拉機配載著GPS全球定位系統,可以在司機三班倒的情況下進行24小時連續作業。

2016年糧食產量達1.207億噸,2017年俄羅斯糧食產量達1.34億噸,創下新的紀錄,出口量可達到5000萬噸。

完善的農業教育體系

俄羅斯農業教育的歷史要追溯到沙皇俄國時代,當時的彼得大帝仿照法國和德國,創立了若干個傳授近代科學技術的專門學院和大學機構。隨後,在前蘇聯時代,又建立了高等農業教育。隨著政府對農業的不斷重視,農業院校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增加,為本國農業輸送了大量的農業人才。

現在,俄羅斯農業以耕作業和畜牧業為主,兩者產值的比重為43:57,穀物種植業是俄羅斯農業與耕作業的基礎。糧食作物種類較少,主要為麥類,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

俄羅斯,是怎樣變農業“短板”為“長板”的?

俄羅斯的穀物種植業主要分佈在森林草原帶和草原帶內,西西伯利亞南部地區和伏爾加河東岸地區為春小麥種植區;中央黑土區和北高加索為冬小麥和玉米種植區域;馬鈴薯主要分佈於俄羅斯中部地域。

俄羅斯草原面積遼闊,飼料資源豐富,適宜發展畜牧業。俄羅斯的畜牧業在國際上也佔有一定地位。養牛業主要分佈在俄羅斯南部泰加林區、森林草原區和草原區,奶牛則以俄歐北部為重點分佈區;養豬業分佈地區幾乎與糧食作物和馬鈴薯種植業相一致;養羊業主要以草原帶、半荒漠和山地地區為主。

此外,在大中城市周圍發展了城郊型農業。俄羅斯城市人口比重較大,大中城市較多,因而,郊區的乳用畜牧業、蔬菜種植業、馬鈴薯栽培業以及供應肉蛋的養畜業和養禽業都很發達。

此文由《有農有藝》全球農業研究室編寫,轉載請註明來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