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和平區推廣醫聯體撐起居民健康網

民生 社會 東北新聞網 2017-05-14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優質醫療資源共享

大醫院人滿為患、床位不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可羅雀、資源閒置,這樣的問題如何破解?瀋陽市和平區從醫療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今年,全區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一家(或多家)三級醫院探索建立緊密型、協作型、託管型醫聯體,調整優化醫療資源佈局,打開資源流動渠道,讓群眾共享優質醫療健康服務。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要求,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醫改工作啟動以來,和平區實施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與三級醫院聯合服務、探索雙向轉診分級診療服務等新機制,努力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和平區中心醫院院長郭洪梅告訴記者:“基層醫療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醫務人員經驗不足,自去年啟動醫聯體建設以來,我們與大醫院經常性地開展人員互動,聯合診斷,群眾認可度增加了,醫院的門診量穩步增長,實現了患者、基層醫療機構、大醫院的‘三贏’。”

和平區各醫聯體組建後,將積極發揮三級醫院的引領作用,鼓勵大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派出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通過專科共建、臨床帶教、業務指導、教學查房、項目協作等方式,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下沉基層,逐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水平。“藉助上級醫療機構的技術力量,我們會珍惜到上級醫院學習和學術交流的機會,全力提高業務水平。”長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陸說。

以醫聯體建設為契機,和平區以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形成。醫聯體內部建立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檢查與檢驗結果互認等綠色通道,實現基層機構與大醫院的診療信息互聯互通,開展三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約診療、雙向轉診、健康管理、遠程醫療等服務。同時,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通過簽約鼓勵和引導居民到基層首診,三級醫院對簽約患者提供優先接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暢通向下轉診通道,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