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媽媽是超人?寶寶才是超人!

媽媽是超人 胡可 包文婧 伊能靜 心理諮詢師甦醒 2017-06-25

我也沒想到自己這兩年居然開始追親子類明星真人秀節目了,從《爸爸去哪兒》,到《媽媽是超人》。

以前可都是嗤之以鼻的,現在則追得停都停不下來。這不,《媽媽是超人》第二季看得不過癮,又把第一季拿出來繼續刷。

大概是因為自己當了媽媽,對這類節目特別感同身受的緣故。

說實話,媽媽帶孩子遠比爸爸帶孩子更精彩更好看。

除了我本人就是個媽媽,對母子關係的劇情更有共鳴這個原因之外,當然還有更深刻的生物學和心理學上的深層原因。

因為媽媽不同於爸爸,從根本上來說,媽媽才是孩子性格和人生的終極塑造者。

當然,爸爸並非不重要,而是在人生最重要的第一年,爸爸只是母親和嬰兒親子關係的背景板,豬腳只有兩個,就是媽媽和孩子。

現代心理學早已證明了這點:媽媽永遠都是孩子的女一號。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孩子的主角只有一個,就是媽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

孩子,作為直接從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天然地同母親緊密鏈接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就是因為這個聯繫天然地緊密,血濃於水,幾乎所有的母親都心底裡就深信這一點:孩子,是我的一部分。

然後從中引發出的自然就是:我作為媽媽,責任重大;孩子有問題,都是我的錯;孩子不好,就是我不好;我一定要做一個好媽媽,才能培養出完美的小孩……

光看微信上各種聳人聽聞的標題吧:《媽媽的情緒竟影響孩子一輩子!》《媽媽決定著家的溫度》《媽媽做到這五點,孩子一定有出息》《媽媽,你對孩子的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女兒考進世界名校,因為小學階段媽媽做對了這5件事!》《媽媽的層次越低,家庭越不幸福,媽媽越時髦,孩子就越自信!》……

這是我在微信上隨手搜索的結果。

於是,不可避免地,媽媽們焦慮了。

這一點在伊能靜和馬雅舒身上表現比較明顯。

伊能靜從臺北帶孩子飛到上海,打包的行李一個個堆得跟小山似的,我印象中好像至少有十幾個行李箱,簡直讓人嚇大一跳。親手給米粒做嬰兒餐,米粒吃的、用的、玩的,面面俱到,事必躬親,把米粒照顧得無微不至。像一個雷達一樣,隨時關注著孩子的喜怒哀樂。天天圍著孩子轉,忙得像一個陀螺。因為自己失手讓米粒從餐椅上摔下來,就下意識地自扇了一個嘴巴……

原創|媽媽是超人?寶寶才是超人!

馬雅舒更是為了避免孩子磕磕碰碰,客廳裡竟然一件傢俱都不要,全然不顧丈夫的激烈反對和周圍人的異樣眼光。潔癖到不準孩子的腳碰到沙子。米雅上幼兒園時大哭不止,她也跟著哭,好像比孩子難受得還厲害……

原創|媽媽是超人?寶寶才是超人!

包文婧則是另一種類型。她沒有像伊能靜和馬雅舒那樣至少生活技能滿點,把孩子保護得風雨不透。她自己就像個孩子,情緒化比較嚴重。餃子一哭,她就無法承受這種壓力,不是自己也跟著心疼地哭起來,就是會疲倦崩潰到大發脾氣。在節目剛開始時,餃子已經快兩歲了,包文婧帶起孩子卻像個新手一樣,讓人大跌眼鏡:這孩子,是她自己親生的嗎?

原創|媽媽是超人?寶寶才是超人!

相比這三個媽媽而言,胡可是心理最健康、情緒最穩定的一個了。

小魚兒也是個哭包,動不動就發個小脾氣。此時,胡可樂呵呵地在旁邊看熱鬧。果然,小魚兒簡直是七秒鐘“金魚”的記性,不用人哄,很快就雨過天晴了。

兩個孩子年齡都還小,她卻不止一次地積極主動地推著孩子往外走,鼓勵他們自己獨立去應對外面的世界:讓安吉帶著弟弟去市場買菜買水果,去參加軍事訓練,在景區獨自探險……

原創|媽媽是超人?寶寶才是超人!

除了她之外,真的,看節目的人都替另外三個媽媽覺得累得慌。

於是,網友們各種負面評價鋪天蓋地而來,紛紛譴責這幾個媽媽的育兒方式。

“這樣的媽媽太可怕了!”

“我好想打她!”

“教育孩子太失敗!”

“溺愛孩子害死人啊!”

“無腦!”

“不配做媽!”

……

其實,真的有那麼嚴重嗎?真的是媽媽必須是超人,寶寶才能健康快樂長大嗎?

吃瓜群眾入戲太深,過度把自己的情緒投射到了這三個不完美媽媽的身上。不少網友作為旁觀者,不過是因為自己小時候受過的創傷,或者是自己帶娃的各種血淚教訓,藉由這個節目去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同時站在“我才是最睿智最正確、你們都是渣渣”的制高點,來滿足自己的自戀。

是的,她們真的是不完美的媽媽。

她們敏感脆弱,玻璃心,在關於孩子的問題上聽風就是雨,憂心忡忡,擔心這擔心那。她們隨時隨地處在戰備狀態,機警得像只老母雞一樣,時刻準備著替孩子衝鋒陷陣,誓要把孩子面臨的一切危險全都消滅在萌芽之中。她們的腦子裡心裡沒有別的,全部都是:孩子、孩子……

然而,這不就是一個普通媽媽的樣子嗎?我們周圍的媽媽,誰不是這樣的焦慮焦慮,一直焦慮地陪著孩子長大的呢?

包括我自己。

所以我才愛看這個節目,看著明星媽媽們也像普通人一樣地手忙腳亂,一樣地狼狽不堪,不免覺得心有慼慼焉,頓時大生知己之感:哦,原來大家都一樣啊!原來明星做媽媽也不過如此!

光是這樣一想,焦慮就減輕了不少。

媽媽製造了孩子的命運,限制了孩子生命的深度和寬度。這句話,不假。

然而,這種限制是客觀存在的,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本性所在。人,生而不完美,生來帶著種種缺陷,這就是人性嘍。每一個人,都是帶著種種缺陷活著的。無論媽媽如何努力,她也無法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也造就不出一個完美的孩子。

然而,正是因為人每時每刻都處在這種帶有缺陷的“未完成狀態”,人的主動性才得以產生,人的創造性、人對生命意義的尋找和追求也從中生髮出來。

媽媽是孩子命運的製造者,對的。還有一句,孩子自身就有超越這種限制的先天傾向,也是對的。這,也是人性的另一面。

所以,請媽媽們注意啦:不要太焦慮,自己做媽媽做得不完美也沒關係,因為寶寶們個個是超人啊。

看看節目中吧。雖然伊能靜、馬雅舒和包文婧當媽媽當得很焦慮,但孩子被他們養壞了嗎?

並沒有吧。米粒,餃子,愛登,米雅,包括長大了的哈利,還不都好好的?

孩子天生有自己往好的方面發展的動力。這個動力非常強勁,並不是能被“不夠好的媽媽”給徹底帶壞帶歪的。

這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所有的媽媽都不完美。

她們已經盡力了。她們算是足夠好的媽媽了。

每個媽媽也都是從這種焦慮中慢慢走過來,慢慢陪著孩子長大的。

所以,媽媽們,relax,放輕鬆吧,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寶寶們也會好好的。在心裡祝福自己吧,整個世界也都會祝福你們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