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走麥城,逃到馬超封地,為什麼馬超不救援?

史載:關羽敗走麥城,在臨沮被吳軍所俘,關羽及關平當場被害,而臨沮恰恰是馬超的封地。於是就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既然關羽逃到了馬超封地,馬超為什麼不去解救呢?

關羽敗走麥城,逃到馬超封地,為什麼馬超不救援?

關羽當時已經是無路可走,本來關羽率兵返回江陵,是想重新奪回江陵。但是呂蒙採取了瓦解關羽軍心的計策。關羽所派使臣,看到的是呂蒙善待江陵眾軍士的家屬,並沒有大開殺戒。於是,關羽的部眾歸心似箭,都離開關羽,投降了吳軍。

沒有辦法,關羽在麥城短暫停留後,開始醞釀新的逃亡計劃。那麼該往哪裡逃呢?往南肯定是不可能了,江陵已經失陷。往東更不可能,江夏是吳軍的地盤。往北投靠曹軍更是不可能,關羽曾經投降過曹操,再投降就是二進宮了,曹操肯定不會放過他。往西逃,秭歸已經被陸遜所佔領,水路也被切斷,那麼就剩下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經臨沮往西北方向逃,去找上庸的劉封和孟達。

關羽的逃跑路線早就被呂蒙分析的很透徹,因此,呂蒙早早的派潘璋守候在臨沮,就等著關羽上鉤呢。那麼明明馬超督管著臨沮,為什麼還會有潘璋設伏臨沮呢?難道馬超被潘璋打敗了嗎?不是的。

關羽敗走麥城,逃到馬超封地,為什麼馬超不救援?


馬超投降劉備時是很狼狽的,當時馬超為張魯所不容,張魯的部下要加害馬超,所以馬超是為了活命才投奔的劉備。當時馬超所領部眾不超過一千人,但是劉備卻大喜。為什麼呢?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馬超落魄,但是威名尚在。於是劉備讓馬超停步,暗地裡派自己的數千人去充當馬超的下屬。接下來在成都堅守的劉璋就看到了奇怪的一幕,馬超領著重兵前來圍攻成都,於是劉璋脆弱的心理遭到重擊,隨之就投降了。

劉備拿下成都後很高興,他為了感謝馬超這臨門一踹,於是封馬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既然馬超封地為臨沮,那麼他去了沒有呢?沒有

馬超隨後被劉備留在成都,幫助他奪取漢中。在漢中之戰中,馬超利用自己的威望,策動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在陳倉襲擊曹軍,企圖阻止曹操進入漢中。隨後,馬超又同張飛屯兵下辯,妄圖截斷曹軍退路,後來失敗而走。

關羽敗走麥城,逃到馬超封地,為什麼馬超不救援?


漢中之戰後,劉備奪得漢中全境。劉備加封馬超為左將軍,假節。但是此時馬超卻是四大將軍中最不受待見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前將軍關羽,此時正獨立掌管荊州,位高權重。右將軍張飛鎮守軍事重鎮江州,把守住了川蜀的水路,位置極其重要。黃忠病重,留在成都看病。而馬超除了假節,軍權基本被剝奪,屬於無權派。而曾經的封地臨沮也屬於遙領,自己根本去不了。

史載:馬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他明白自己在蜀漢的地位很尷尬,名聲很大,卻沒有自己的黨羽。除了馬岱之外,能夠效力於馬超的將領很少。所以,馬超很鬱悶。

當關羽敗走麥城,逃往臨沮方向時,馬超此時正在成都鬱悶,根本不在防地,如何讓他去救援關羽呢?不過這也給我們提供了另外一個思路,假如劉備當時放馬超走,讓他去荊州的臨沮,關羽會死嗎?有可能不會。

關羽敗走麥城,逃到馬超封地,為什麼馬超不救援?


馬超的勇武,只有在騎上戰馬,往返衝殺時才能發揮出來。劉備把馬超放在川蜀的山地之中,完全是限制了他才能發揮。如果馬超能夠督管臨沮,在平原地帶哪怕統領幾千名騎兵,如果關羽經過他的防區臨沮,馬超最起碼也能支援一下關羽。

而且,如果有馬超在臨沮和江陵互為犄角之勢,估計呂蒙也不敢有偷襲江陵的打算。可惜,劉備擔心馬超擁兵自重,將他限制到成都,最後鬱鬱而終,豈不可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