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喪葬習俗揭祕'

龍虎山 我在宮裡做廚師 道教 鷹潭優生活 2019-07-26
"

人生禮儀的最後階段便是喪葬,葬禮是人結束生命的殮殯祭奠儀式,也是人生禮儀中最具理念色彩的程式化儀式。幾千年來,除近代開始提倡的非宗教性的喪葬方式外,歷史上的各種葬禮幾乎都與宗教信仰觀念有關,深受佛教、道教和社會習俗影響,充滿著對死者進入另一個世界的追薦和祝禱。

"

人生禮儀的最後階段便是喪葬,葬禮是人結束生命的殮殯祭奠儀式,也是人生禮儀中最具理念色彩的程式化儀式。幾千年來,除近代開始提倡的非宗教性的喪葬方式外,歷史上的各種葬禮幾乎都與宗教信仰觀念有關,深受佛教、道教和社會習俗影響,充滿著對死者進入另一個世界的追薦和祝禱。

龍虎山喪葬習俗揭祕

龍虎山喪俗在歷史上有多種形式的安葬方式:“入土為安”,用棺木盛屍,挖墓穴深埋,壘土丘為墳;“崖墓葬”,把死者棺木放到懸崖的洞穴裡,至今成了中國懸棺之謎。在土葬方式中,遠古還有一些特殊的做法,有“甕葬”:把即將斷氣的老人盤坐在甕內,入土時上面倒扣一個甕,挖穴深埋,龍虎山錢家等地均有遺蹟。還有一種是“罐葬”,死者埋葬之後,三五年其屍體腐爛後,撿回骨頭,裝入罐內進入二次埋葬。

"

人生禮儀的最後階段便是喪葬,葬禮是人結束生命的殮殯祭奠儀式,也是人生禮儀中最具理念色彩的程式化儀式。幾千年來,除近代開始提倡的非宗教性的喪葬方式外,歷史上的各種葬禮幾乎都與宗教信仰觀念有關,深受佛教、道教和社會習俗影響,充滿著對死者進入另一個世界的追薦和祝禱。

龍虎山喪葬習俗揭祕

龍虎山喪俗在歷史上有多種形式的安葬方式:“入土為安”,用棺木盛屍,挖墓穴深埋,壘土丘為墳;“崖墓葬”,把死者棺木放到懸崖的洞穴裡,至今成了中國懸棺之謎。在土葬方式中,遠古還有一些特殊的做法,有“甕葬”:把即將斷氣的老人盤坐在甕內,入土時上面倒扣一個甕,挖穴深埋,龍虎山錢家等地均有遺蹟。還有一種是“罐葬”,死者埋葬之後,三五年其屍體腐爛後,撿回骨頭,裝入罐內進入二次埋葬。

龍虎山喪葬習俗揭祕

傳統的喪葬儀規大體有以下幾個程序。

停屍:死者嚥氣後,將屍體抬至廳堂東邊角落,頭朝外,腳朝內,下墊草蓆,上用蚊帳掩蓋。停屍期間,要為死者整容,換上“壽衣”。在死者頭上點一盞燈,再供一碗“倒頭飯”,讓死者吃上最後一碗飯,持燈照明,走上通往陰間的道路。有的人家還請來道士打醮,超度亡靈。如果是客死在外之人,其屍體不能進屋,煞氣太重,恐傷生人,只得在外搭棚臨時停放,由子女守護。

"

人生禮儀的最後階段便是喪葬,葬禮是人結束生命的殮殯祭奠儀式,也是人生禮儀中最具理念色彩的程式化儀式。幾千年來,除近代開始提倡的非宗教性的喪葬方式外,歷史上的各種葬禮幾乎都與宗教信仰觀念有關,深受佛教、道教和社會習俗影響,充滿著對死者進入另一個世界的追薦和祝禱。

龍虎山喪葬習俗揭祕

龍虎山喪俗在歷史上有多種形式的安葬方式:“入土為安”,用棺木盛屍,挖墓穴深埋,壘土丘為墳;“崖墓葬”,把死者棺木放到懸崖的洞穴裡,至今成了中國懸棺之謎。在土葬方式中,遠古還有一些特殊的做法,有“甕葬”:把即將斷氣的老人盤坐在甕內,入土時上面倒扣一個甕,挖穴深埋,龍虎山錢家等地均有遺蹟。還有一種是“罐葬”,死者埋葬之後,三五年其屍體腐爛後,撿回骨頭,裝入罐內進入二次埋葬。

龍虎山喪葬習俗揭祕

傳統的喪葬儀規大體有以下幾個程序。

停屍:死者嚥氣後,將屍體抬至廳堂東邊角落,頭朝外,腳朝內,下墊草蓆,上用蚊帳掩蓋。停屍期間,要為死者整容,換上“壽衣”。在死者頭上點一盞燈,再供一碗“倒頭飯”,讓死者吃上最後一碗飯,持燈照明,走上通往陰間的道路。有的人家還請來道士打醮,超度亡靈。如果是客死在外之人,其屍體不能進屋,煞氣太重,恐傷生人,只得在外搭棚臨時停放,由子女守護。

龍虎山喪葬習俗揭祕

買水:買水是在死者入棺之前進行。孝子賢孫身穿白衣,頭戴白帽,胸前系白麻,手執紙紮的白杖,在兩位喇叭師和一位打鑼人的引導下,到河邊買水(一般都在村頭的下游)。買水不要討價還價,全家孝子跪成一字形,由死者的兒子或親人把事先準備好的三枚銅幣或鎳幣丟進河裡,再把帶去的水壺裝滿一壺水給死者擦洗身體,洗最後一個澡。為什麼要買水,當地有—段傳說:有一個叫陳福星的人吐血而死,陰魂來到閻王殿。閻王見他滿身血汙,誤以為他殺人,下令把他推下油鍋。陳福星大叫冤枉,並當場吐了二口鮮血予以證實。閻王自知誤斷,但仍板著臉孔,喝令他返陽洗淨身子。陳福星死了三天三晚,轉回陽世,請親人替他洗個澡。家人到河邊打洗,龍王不高興,怕血汙沾汙了龍宮,向張天師告狀,張天師示意陳福星家人給點錢,龍王才轉怒為喜,這不成文的替死人買水規矩一直傳至今。

進材(即入殮):死者進材時間要由“地仙”(當地白事先生)來確定。棺內墊放草蓆一雙,死者下棺後,揭開蒙臉布,讓親屬再見最後一面。棺內的隨葬品有金銀手飾,或者死者生前的心愛之物。死者腳上墊二塊青磚,名曰:“金磚”。手中捏兩個飯糰,若靈魂想回家時,用飯糰喂狗,預防狗吠,以免驚嚇家人。用三斤六兩的紙燒灰,裝入布袋內放在死者身邊,祈禱來生富有,鈔票不愁。蓋棺時,孝子孝孫、親戚朋友都不準靠近棺材,以免將自己的影子蓋人棺內,犯煞,能將活人至死。入殮、封棺是舊時葬禮中的遺體告別儀式,也是最哀痛的時刻,嚎哭之聲、哀樂之聲往往數裡可聞。

奠禮:奠禮是入殮後的當晚舉行的祭奠儀式。廳堂內,燈燭明亮;靈柩旁“銘旌”擁簇。銘旌是外甥輩份的人送給死者的挽品。一條長約一丈的紅條布,上面粘貼著;書:“大德望XXX (女性用:孺人)千古,xxx夫婦敬輓”等字。也有的送輓詞或輓聯,寫得委婉曲折,令人潸然淚下。

祭奠開始,哀樂響起,孝子孝媳等直系親屬,圍著靈樞放聲大哭,訴說死者在世時的恩情。其餘人,開始燒香,燒香的順序大致是:八仙(指抬棺之人,剛好八人,俗稱八仙)、內親、族親、朋友、鄰居。燒香時都要戴孝,對死者行三跪三拜之禮,燒三柱香,敬三杯酒。旁邊有專門伺候燒香敬酒的“禮生”,若燒香者比死者年長或輩份更大時,禮生要求孝子全部跪在地上,以示對長輩的尊敬。祭奠結束,燃放鞭炮,祭奠者才可陸續散去,這天晚上,燈火通宵不熄,孝子孫輪番守靈,一直到天亮。

出喪:“出喪一般在早晨,屬喪俗中隆重的禮節。“八仙”將棺木用手抬至屋外的晒穀坪,將“龍槓”、“子槓”與棺木紮在一起,等待出葬時辰。死者女親屬(一般是女兒、遺孀)橫臥在棺木上,哭聲動天,其氣氛即使是過路人也禁不住流淚。時辰一到,“八仙”齊聲叫“嗬”!這是最要用力之時,必須將棺木與橫臥在上面親屬一齊抬起來,抬至一百米左右,才有人邊哭邊勸把她們扶下。出喪時,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打鑼人,大約十秒鐘敲一下(不能連敲),名叫“一字鑼”,謂之“鳴鑼開道”,其次是吹喇叭的與打爆竹的,打“銘旌”與“祭帳”的緊隨其後,這些祭品越多,越表明死者生前人緣好、子孫多。棺柩夾在送葬隊伍當中,孝子手中持哭喪棒緊緊跟著,最後是送葬的隊伍,有的長達一餘里。凡是在死者前燒過香紙的人,死者親屬都送其一塊“白色孝布”,參加送葬。也有的非親非故的同村人外村人,為了得到死者的護佑,自願加入送葬隊伍。送葬之人,一般出了村境,八仙將棺木放下,人們都在棺木前作個揖,把“孝布”拿掉,各自回家,只有孝子才送至山上。若棺柩路過其他村莊時,路邊的人家門口,一般都置一把禾稈,一盆水,一把刀,把禾稈燒掉,潑掉水,臉盆倒扣,上面壓著一把刀,以防邪氣侵入家宅,影響家人健康。

下葬:下葬是葬禮的最後一道程序。土葬墳地的選擇,有很多講究,俗信墳地選擇得好,可蔭護子孫平安富貴,故墳地都由“地仙”擇定。地仙看地時,身帶“羅盤”,爬山涉水進行勘察,選中某一塊地時(一般都是向陽之地),用三根木樁定好方向。待棺木抬上山時,“八仙”站於一旁,由孝子在穴地上“開墓”。用鋤頭、鐵耙鋤三下,鳴爆竹,“八仙”才可動手挖穴。下葬一般在下午三時左右,穴挖好後,在坑底焚燒稻草,謂之“暖坑”;隨後放下棺柩,謂之“安位”。一切就緒,“地仙”便大聲喝彩,喝彩的內容無非是一些吉利之辭,直至形成墳堆。安葬畢,孝子再次跪拜。“地仙”抓起一些大米,裝進一隻小紅袋,交給孝子,孝子雙手揣在懷中,名叫“兜糧”,意謂年年豐收,有吃有餘。當天晚上,眾人都覺得忙完一件大事,喪事已結束,轉為喜事,划拳飲酒,開懷暢飲,孝子也脫去孝衣,頻頻敬酒,這喪禮的最後程序便在吉祥如意的祝福中結束了。

對於這些葬禮儀式,你怎麼看?

來源:龍虎山道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