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林業 文物 旅遊 美麗中華行 2017-04-13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多倫是內蒙古距首都北京最近的旗縣。多倫背靠草原、面向京津,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大興安嶺餘脈、陰山北麓、燕山餘脈交匯處,是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典型的農牧結合區。

今天,《美麗中華行》走進多倫,感受多倫的人文景觀。多倫名源於蒙古語“多倫諾爾”,意為“七個湖”,因曾有七水泊而得名。

船緩進,水平流,

一莖竹篙剔船尾,兩幅青幕幅船頭。

古人是這樣描寫泛舟湖上的樂趣的,《美麗中華行》多倫小分隊慕湖而來,探祕多倫傳說中的七個湖。

鳳棲湖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多倫鳳棲湖位於縣城卓家泡子,是繼龍澤湖、文化公園、溼地公園、沙地公園、植物園、森林公園之後又一處供廣大居民休閒娛樂場所。

龍澤湖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多倫古城東有“龍澤”,西有“鳳棲”,“龍”、“鳳”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吉祥鳥,“龍澤”之鄉經濟騰飛,“鳳棲”之地吉祥和諧,“龍澤”、“鳳棲”兩湖承載多倫未來。

多倫湖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多倫湖以及樟子鬆就好像是一對情人一樣誰也離不開誰

多倫湖位於多倫縣大河口鄉境內,主入口距多倫縣城16公里,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它的前身是錫林郭勒草原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西山灣水庫。煙波浩渺的多倫湖,像一塊鑲嵌在高山和草原中間的翡翠,山、湖、草原相映成趣,自然景觀豐富多彩,四季氣溫變化分明,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宜人,有塞北小江南的美譽,是避暑渡假、體閒娛樂的好地方。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樟子鬆由於具有耐寒,抗旱 、耐瘠薄及抗風等特性,可作三北地區防護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樹種。沙地造林成活後,隨著林木生長,不僅風蝕減少,枯枝落葉增多,並且具有防風阻沙改變環境的作用。

榆木川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榆木川是亞洲少有的天然榆樹林,沿河岸呈狹長林帶,又稱萬畝榆木川。在樹木稀少的錫林郭勒大草原上,多倫充沛的水源滋養了茂密的森林,林中地勢較為平坦,清幽、秀美的榆樹默默矗立在其中。由於樹木密集,水源充蘊,再加上海拔高度在1400米以上,榆木川景區內形成獨有的小氣候。夏季,即使天氣再熱,天然榆樹樹冠相連蔽日,陽光透過層層遮掩的樹冠只能斑斑斕斕的射進來,使得林中氣候涼爽宜人,在背蔭溝泊中,有常年不化的寒冰。

山西會館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多倫山西會館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由山西籍商人集資興建,原名伏魔宮,又稱關帝廟,是當年晉商在多倫地區聚會、娛樂、議事的場所。當時為內蒙古地區唯一的外省會館,遂被稱為“塞外商埠”。該會館有房間百餘間,主要建築有大山門、大戲樓、下宿、二山門、三過殿、東西長廊、耳房、正大殿等。2006年5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多倫匯宗寺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匯宗寺,亦作彖宗寺,內蒙古地區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寺廟,在錫林郭勒草原多倫縣城關鎮內,當地俗稱“東大倉”。

大峽谷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這個季節一定要來一次多倫大峽谷,感受自然的神奇。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2000年5月12日晚17時40分,朱總理不顧旅途疲勞直奔多倫縣南沙樑飛播造林種草封育區視察。5月13日上午又登上了位於多倫縣中部的砧子山後喇嘛東坡,在視察完其它兩旗生態建設情況後,朱總理提出了退耕還林還草,並作出“治沙止漠,刻不容緩,生態必建綠色屏障”的指示。

為了紀念黨中央、國務院對多倫人民的關懷,多倫在朱總理視察過的南沙樑立起一座石碑,上刻“治沙止漠,刻不容緩,生態必建綠色屏障”。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走進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多倫

多倫近年來全力推動經濟實現跨越發展,先後獲得全國綠化工作模範縣、全國城鎮管理先進縣、全國文物保護工作先進縣等榮譽稱號。多倫諾爾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首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內蒙古自治區十大魅力名鎮。

今後五年,多倫將以錫盟南部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抓產業促轉型,抓基礎利長遠,抓民生保穩定,抓改革增活力,努力建設更加繁榮、美麗、和諧新多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