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江陰靖江工業園區

經濟 投資 建築 長江 能源 安梵希 2018-12-07

江蘇江陰—靖江工業園區成立於2003年8月29日,是江陰、靖江兩市跨市跨江聯合投資開發的省級開發區,江蘇省聯動開發的先導區、示範區。園區位於靖江市南側,總體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首期啟動區面積8.6平方公里同,地處長江下游,北倚蘇北平原,南瀕浩瀚長江,處在國家沿海經濟帶和沿江經濟帶"T"字型的交匯點。

江蘇江陰靖江工業園區

OFweek產業園

建成以船業、機電、冶金、能源、物流、研發、商貿為主導產業的具有臨江產業特色的重要國際製造業基地,集工業園、生態園、新港區、新城區"兩園兩區"為一體的二十一世紀新型工業園區。園區產業特色鮮明,是國家民營造船基地、國家重鋼結構產業基地、江蘇省現代物流基地。

周邊配套

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日趨完善。“七縱兩橫”累計30公里的骨幹路網已經打通;新增各類綠化面積65萬平方米,道路亮化率達到70%;汙水處理廠2012年正式投入運行,鋪設汙水管網19公里,基本覆蓋園區各項目;新增雨水管網30公里,累計鋪設天然氣管道14公里;220KV變電站於園區成立之初建成投入使用,電網分佈更趨合理,通訊網絡全覆蓋,“七通一平”更加完善,有效地滿足了入園企業和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聯檢大樓、規劃展示館、邊檢營房、消防特勤站等一系列重點辦公用房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達3.26萬平方米,進一步完善了園區功能、提升了園區品位、樹立了園區形象。

招商產業

一、發展基礎自2003年成立以來,園區在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多的成效與經驗,為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一是經濟總量明顯增長。十年來,園區產業發展從無到有,經濟總量不斷做大。截止2013年底,已累計引進超億美元(超10億元人民幣)項目14個,實際到賬外資累計達4.75億美元,批准設立各類企業524家,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300億元,累計完成財政總收入76.96億元(其中上繳中央42.7億元)。

二是貢獻份額明顯增多。十年來,園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76倍,年均增速73%;財政總收入增長了158倍,年均增速8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了63倍,年均增速69%。主要經濟指標占江陰的5%左右,佔靖江的15%左右。十年來,園區經濟取得了高速發展,同時一批江陰的產業項目在聯動開發中拓展了新空間、實現了新發展。

三是產業項目明顯集聚。十年來,園區成功打造出中國民營造船、國家重鋼結構兩大產業基地和“特色冶金—機電—汽車零部件—特色車輛”、“特色冶金—鋼結構—船舶修造”兩條產業鏈,特色產業和央企項目集聚的態勢基本形成,打造了“五個國內第一”:最大的集裝箱船、最高建築的鋼結構、最先進的高速鐵路線纜、跨度最大的跨海大橋鋼箱梁、最高強度的繫泊鏈。

政策優惠

園區在加快開發建設的同時注重民生的改善,先後投資1.5億元建設了園區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垃圾中轉站,便民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等一系列民生改善工程。投資20億元,建造安置房88.85萬平方米,啟動改造了老八圩鎮,加快園區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安置被徵地農民3070戶約12000餘人,解決園區8826個本地勞動力就業,實現了戶均二人就業安置的目標,園區居民城鎮居住率達50%以上,居民年經濟收入從2003年的0.45萬元提升到了2013年的1.37萬元。

作為全國首個跨區域聯動開發的工業園區,園區發展突破行政區劃、考核體制、現行的部門管理體制,探索了一種新型的跨區域的競合關係,在全省、全國都具有開創性意義。全國許多省份都競相學習借鑑園區的合作模式建立了聯動開放園區,園區的示範作用和品牌效應不斷放大。文章轉載於:OFweek產業園 https://park.ofweek.com/detail-749.html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