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文化IP 陝西旅遊“出海”佈局絲路沿線

黃河 黃河在咆哮 經濟 Twitter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7

每經記者 李琦蕊 每經編輯 姚祥雲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黃河岸邊唱響《黃河大合唱》,陝西已然成為了《奔跑吧》、《爸爸去哪兒》等綜藝節目的人氣標地,中央電視臺也是多次將晚會分會場定位在了陝西西安。

電視節目的播出無形中展示了陝西的全新面貌,成為陝西旅遊形象的宣傳窗口。事實上,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獨具魅力的絲綢之路旅遊日益成為全球旅遊熱點,來陝遊客數量不斷打破舊有記錄,海內外遊客對陝西的認知,也在不斷更新。

根據陝西省旅遊局官方數據,2016年,2016年,陝西省接待境內外遊客4.49億人次,同比增長16.45%,其中入境旅遊人數338.2萬人次,同比增長15.41%。

為吸引更多遊客,陝西省旅遊局已開始使用Twitter、Youtube等方式進行海外宣傳,同時,利用豐厚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在各地打造具有特色的旅遊品牌。

推特等社交媒體成宣傳方式

提到陝西,人們的第一印象大概都是兵馬俑、漢唐文化、革命老區。除此之外,很多人都難以對其具體形象進行刻畫。

豐厚的歷史饋贈和自然饋贈,讓陝西頗具知名度,每年有數百萬遊客慕名前來。儘管如此,卻很難看到陝西對自己的旅遊資源做規模性宣傳。但當把陝西建設成國際著名、國內一流的旅遊目的地成為陝西省發展目標時,尋求合適的新興宣傳渠道就變得很有必要。

陝西省旅遊局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陝西省旅遊局已經在利用互聯網傳播的特點和優勢,不斷積極探索和創新宣傳營銷模式。“我們同人民網合作,建立發佈日、韓、德、法等多語種陝西旅遊海外推廣頻道,在此基礎上,升級、改版並開通了陝西旅遊官方英文網站。”

根據境外遊客閱讀習慣和審美情趣設計的陝西旅遊外文網站,內容涵蓋了陝西景區景點、文化藝術、特色美食、節慶活動及旅遊指南等,為在線訪客全方位呈現旅遊資訊。截至目前,官方網站和外文頻道訪問量已過億。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我們也在利用境外社交媒體平臺的巨大影響力,連續三年運營Facebook(臉譜)、Youtube(油管)、Twitter(推特)等社交媒體官方賬號。目前,Facebook(臉譜)共有粉絲21萬個,Twitter(推特)共有粉絲2.3萬個,2016年覆蓋人群達2300萬。”

頗具創新意義的是,陝西省旅遊局還在Youtube發佈原創視頻及“發現陝西”活動視頻、陝西旅遊宣傳片等90餘部,總瀏覽量達到89萬人次。

在開展基礎運營之外,復活兵馬俑、陝西黃金自拍旅遊路線、發現陝西、外國人眼中的陝西、穿越時空Cosplay快閃等線下活動也頗有成效。

如此豐富的宣傳渠道下,上述負責人表示,“2016年,陝西省接待境內外遊客4.49億人次,同比增長16.45%,其中入境旅遊人數338.2萬人次,同比增長15.41%。”

十餘國在西安設立簽證中心

打造“一帶一路”旅遊核心區亦是陝西旅遊業發展目標之一。陝西省作為旅遊大省,加之位處絲綢之路起點,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陝西旅遊走出去極具優勢。

據陝西省旅遊局官方數據,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開通國際航線45條,通達16個國家的35個城市,國內航線在全國26家千萬級機場連通性指數排名第六。

為了進一步提升國際知名度,陝西省充分利用了自身地理優勢與歷史優勢,通過舉辦多項活動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

最典型的案例是最近正在舉行的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自2014年至今已舉辦四屆,成為西部地區有影響力的展會之一。僅去年絲博會,就有42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參會,達成合作意向金額約3.75億元。

這些行動的成效正在逐漸顯現。泰國、韓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等4個國家相繼在西安設立領事館,英國、德國等十餘個國家相繼在西安設立簽證中心。

去年,陝西旅遊集團公司先後與柬埔寨大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簽署了吳哥窟實景演出開發合作協議、與意大利都市設計工程公司簽署了《馬可·波羅》威尼斯水上實景演藝合作協議,拉開了中國旅遊實景演藝走向國際舞臺的序幕。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遊

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與文化相互融合、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從很多公開資料都可以看出,陝西省正著力宣傳以“兵馬俑的故鄉、絲綢之路起點”為主題形象,著力打造黃河旅遊帶、秦嶺人文生態旅遊度假圈、絲綢之路旅遊走廊三大高地。

陝西省旅遊局上述負責人稱,“陝西目前已經形成了以大雁塔為代表的絲綢之路旅遊產品;以兵馬俑、古都西安為代表的傳統經典人文旅遊產品;以延安革命舊址為代表的紅色旅遊產品;以剪紙、農民畫、特色小吃等為代表的民風民俗文化旅遊產品;以長恨歌、西安城牆仿古入城式等為代表的文化旅遊演藝產品;以及以秦嶺、黃河為代表的自然生態、休閒體驗旅遊產品等。”

在陝西省所有城市的特色化旅遊發展佈局中,延安的規劃最具代表性。

按照“中國革命聖地、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的城市定位,延安市將紅色文化旅遊作為核心內容,先後投資500多億元,構築了紅色文化旅遊、黃帝文化旅遊、黃河文化旅遊、黃土風情文化旅遊和綠色生態旅遊五大文化旅遊板塊。

在這樣的特色發展下,2016年延安旅遊人數達到402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28億元,分別是“十一五”末的2.8倍和3.0倍。

除延安外,陝西還在著力佈局陝北北部大漠風情旅遊體驗區、關中東部山河風情旅遊體驗區、關中西部文化宗教旅遊體驗區、巴山漢水生態休閒旅遊體驗區、陝南東部人文生態旅遊體驗區等特色旅遊品牌。

文化特色旅遊

陝西省作為旅遊大省,加之位處絲綢之路起點,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陝西旅遊走出去極具優勢。據陝西省旅遊局官方數據,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開通國際航線45條,通達16個國家的35個城市,國內航線在全國26家千萬級機場連通性指數排名第六。泰國、韓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等4個國家相繼在西安設立領事館,英國、德國等十餘個國家相繼在西安設立簽證中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