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不完美媽媽 抑鬱症 公孫丑 孟子 杭州 蓋蓋成長語記 2019-09-18
"

01

杭州有一個媽媽秦女士(化名),今年39歲,兒子5歲上了小學。因看到班級裡一半的孩子考了100,可是自己孩子卻考了98分,感覺人生因孩子受挫,更是十分焦慮。

"

01

杭州有一個媽媽秦女士(化名),今年39歲,兒子5歲上了小學。因看到班級裡一半的孩子考了100,可是自己孩子卻考了98分,感覺人生因孩子受挫,更是十分焦慮。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由於她是一所重點小學的老師,所以對兒子的要求總是高些。從秦女士的作風可以看出來她,希望她的兒子一定要比別人強,至少需要跟班裡的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然而孩子連水平線都沒有達到,過度的失望,讓她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認為自己,沒有教兒子明白怎麼學習。

真的是他沒有教明白兒子學習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02這位媽媽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做的對不對。

  • 孩子是否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的自理能力如何?

眾所周知,我國的孩子一般是6週歲或7週歲上學。那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能力與年齡有關,一般6週歲以後還是留著初級學習能力,到了7週歲時可以形成一定的自動系統性的能力。

"

01

杭州有一個媽媽秦女士(化名),今年39歲,兒子5歲上了小學。因看到班級裡一半的孩子考了100,可是自己孩子卻考了98分,感覺人生因孩子受挫,更是十分焦慮。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由於她是一所重點小學的老師,所以對兒子的要求總是高些。從秦女士的作風可以看出來她,希望她的兒子一定要比別人強,至少需要跟班裡的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然而孩子連水平線都沒有達到,過度的失望,讓她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認為自己,沒有教兒子明白怎麼學習。

真的是他沒有教明白兒子學習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02這位媽媽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做的對不對。

  • 孩子是否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的自理能力如何?

眾所周知,我國的孩子一般是6週歲或7週歲上學。那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能力與年齡有關,一般6週歲以後還是留著初級學習能力,到了7週歲時可以形成一定的自動系統性的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這個時候學習會較好地完成老師的教育知識吸收,而如果年紀過小,就會使這些行為能力打折。不可否認有一些孩子很聰明,可以提前學習,但這只是個別現象。

不能說,因為母親是學校的教師她的孩子一定會達到某個標準。更不能說你認為的高基因就一定會全部傳給兒子。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聰明與否絕對不是單純的來自基因。

5歲至少要比其他孩子小1~2歲。對於孩子來講差一歲,實際上就會差很多,無論是心智,還是行為或接受能力。

"

01

杭州有一個媽媽秦女士(化名),今年39歲,兒子5歲上了小學。因看到班級裡一半的孩子考了100,可是自己孩子卻考了98分,感覺人生因孩子受挫,更是十分焦慮。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由於她是一所重點小學的老師,所以對兒子的要求總是高些。從秦女士的作風可以看出來她,希望她的兒子一定要比別人強,至少需要跟班裡的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然而孩子連水平線都沒有達到,過度的失望,讓她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認為自己,沒有教兒子明白怎麼學習。

真的是他沒有教明白兒子學習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02這位媽媽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做的對不對。

  • 孩子是否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的自理能力如何?

眾所周知,我國的孩子一般是6週歲或7週歲上學。那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能力與年齡有關,一般6週歲以後還是留著初級學習能力,到了7週歲時可以形成一定的自動系統性的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這個時候學習會較好地完成老師的教育知識吸收,而如果年紀過小,就會使這些行為能力打折。不可否認有一些孩子很聰明,可以提前學習,但這只是個別現象。

不能說,因為母親是學校的教師她的孩子一定會達到某個標準。更不能說你認為的高基因就一定會全部傳給兒子。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聰明與否絕對不是單純的來自基因。

5歲至少要比其他孩子小1~2歲。對於孩子來講差一歲,實際上就會差很多,無論是心智,還是行為或接受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而5歲的年紀對於男孩兒來講,正是撒潑娛樂玩耍的時候,還在興趣探索的時期,這個時期最好是讓孩子參與一些興趣愛好,而不是學知識填鴨式地強灌在他的身上。

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因此什麼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在本該玩兒的時間,去填鴨學習。

  • 沒有考滿分的原因,是因為知識點沒有掌握,還是因為習慣沒有養成。

孩子沒有考滿分,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不會,有的是因為馬虎,還有的原因是字跡潦草,以及自滿情緒的存在。

"

01

杭州有一個媽媽秦女士(化名),今年39歲,兒子5歲上了小學。因看到班級裡一半的孩子考了100,可是自己孩子卻考了98分,感覺人生因孩子受挫,更是十分焦慮。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由於她是一所重點小學的老師,所以對兒子的要求總是高些。從秦女士的作風可以看出來她,希望她的兒子一定要比別人強,至少需要跟班裡的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然而孩子連水平線都沒有達到,過度的失望,讓她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認為自己,沒有教兒子明白怎麼學習。

真的是他沒有教明白兒子學習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02這位媽媽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做的對不對。

  • 孩子是否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的自理能力如何?

眾所周知,我國的孩子一般是6週歲或7週歲上學。那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能力與年齡有關,一般6週歲以後還是留著初級學習能力,到了7週歲時可以形成一定的自動系統性的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這個時候學習會較好地完成老師的教育知識吸收,而如果年紀過小,就會使這些行為能力打折。不可否認有一些孩子很聰明,可以提前學習,但這只是個別現象。

不能說,因為母親是學校的教師她的孩子一定會達到某個標準。更不能說你認為的高基因就一定會全部傳給兒子。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聰明與否絕對不是單純的來自基因。

5歲至少要比其他孩子小1~2歲。對於孩子來講差一歲,實際上就會差很多,無論是心智,還是行為或接受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而5歲的年紀對於男孩兒來講,正是撒潑娛樂玩耍的時候,還在興趣探索的時期,這個時期最好是讓孩子參與一些興趣愛好,而不是學知識填鴨式地強灌在他的身上。

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因此什麼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在本該玩兒的時間,去填鴨學習。

  • 沒有考滿分的原因,是因為知識點沒有掌握,還是因為習慣沒有養成。

孩子沒有考滿分,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不會,有的是因為馬虎,還有的原因是字跡潦草,以及自滿情緒的存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研究孩子的成績,應該研究這些現象背後存在的原因。

孩子已經考了98分,差2分兒沒滿分,應該與知識點的掌握無關。

如果是一貫的沒得滿分,而且全因為小毛病沒有取得滿分,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馬虎的原因,馬虎的原因存在會是幼年的時候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如果今天滿分明天98,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自滿的情緒存在導致的成績差分。

可是媽媽連背後原因都不知道,一味的去講孩子的成績,而因為就差了二分導致這位媽媽得了抑鬱,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就像網友評論的那樣:

好歹也是一名老師,不知道分數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確實挺失敗的!除了分數你發現不了孩子別的,你做家長的不是失敗是啥?

更有網友打趣到:

小心下一個吳謝宇。

不滿意就自己去考唄別為難孩子。

宋倩是你嗎?

《小歡喜》的劇情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逼孩子,逼孩子的結果,就是你拼命的把孩子推往死路上推。

"

01

杭州有一個媽媽秦女士(化名),今年39歲,兒子5歲上了小學。因看到班級裡一半的孩子考了100,可是自己孩子卻考了98分,感覺人生因孩子受挫,更是十分焦慮。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由於她是一所重點小學的老師,所以對兒子的要求總是高些。從秦女士的作風可以看出來她,希望她的兒子一定要比別人強,至少需要跟班裡的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然而孩子連水平線都沒有達到,過度的失望,讓她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認為自己,沒有教兒子明白怎麼學習。

真的是他沒有教明白兒子學習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02這位媽媽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做的對不對。

  • 孩子是否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的自理能力如何?

眾所周知,我國的孩子一般是6週歲或7週歲上學。那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能力與年齡有關,一般6週歲以後還是留著初級學習能力,到了7週歲時可以形成一定的自動系統性的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這個時候學習會較好地完成老師的教育知識吸收,而如果年紀過小,就會使這些行為能力打折。不可否認有一些孩子很聰明,可以提前學習,但這只是個別現象。

不能說,因為母親是學校的教師她的孩子一定會達到某個標準。更不能說你認為的高基因就一定會全部傳給兒子。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聰明與否絕對不是單純的來自基因。

5歲至少要比其他孩子小1~2歲。對於孩子來講差一歲,實際上就會差很多,無論是心智,還是行為或接受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而5歲的年紀對於男孩兒來講,正是撒潑娛樂玩耍的時候,還在興趣探索的時期,這個時期最好是讓孩子參與一些興趣愛好,而不是學知識填鴨式地強灌在他的身上。

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因此什麼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在本該玩兒的時間,去填鴨學習。

  • 沒有考滿分的原因,是因為知識點沒有掌握,還是因為習慣沒有養成。

孩子沒有考滿分,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不會,有的是因為馬虎,還有的原因是字跡潦草,以及自滿情緒的存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研究孩子的成績,應該研究這些現象背後存在的原因。

孩子已經考了98分,差2分兒沒滿分,應該與知識點的掌握無關。

如果是一貫的沒得滿分,而且全因為小毛病沒有取得滿分,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馬虎的原因,馬虎的原因存在會是幼年的時候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如果今天滿分明天98,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自滿的情緒存在導致的成績差分。

可是媽媽連背後原因都不知道,一味的去講孩子的成績,而因為就差了二分導致這位媽媽得了抑鬱,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就像網友評論的那樣:

好歹也是一名老師,不知道分數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確實挺失敗的!除了分數你發現不了孩子別的,你做家長的不是失敗是啥?

更有網友打趣到:

小心下一個吳謝宇。

不滿意就自己去考唄別為難孩子。

宋倩是你嗎?

《小歡喜》的劇情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逼孩子,逼孩子的結果,就是你拼命的把孩子推往死路上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作為媽媽,如果根本不想去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那麼也只是枉為母親了。

  • 雙重身份既是母親,又是教師,是否扮演了適當的角色?

教師是什麼?

韓愈曾在《師說》裡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百度百科說教師以教書為生的職業。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外,還要用特定的教育方法促成學生成長。

而媽媽則要擔任撫養子女成長的角色和重任。

每一個擔任你角色應該充分的發揮他的價值。一旦交叉往往會導致無法及時轉換和扮好本來角色。所以古代提出的“易子而教”是有一定道理的。

"

01

杭州有一個媽媽秦女士(化名),今年39歲,兒子5歲上了小學。因看到班級裡一半的孩子考了100,可是自己孩子卻考了98分,感覺人生因孩子受挫,更是十分焦慮。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由於她是一所重點小學的老師,所以對兒子的要求總是高些。從秦女士的作風可以看出來她,希望她的兒子一定要比別人強,至少需要跟班裡的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然而孩子連水平線都沒有達到,過度的失望,讓她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認為自己,沒有教兒子明白怎麼學習。

真的是他沒有教明白兒子學習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02這位媽媽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做的對不對。

  • 孩子是否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的自理能力如何?

眾所周知,我國的孩子一般是6週歲或7週歲上學。那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能力與年齡有關,一般6週歲以後還是留著初級學習能力,到了7週歲時可以形成一定的自動系統性的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這個時候學習會較好地完成老師的教育知識吸收,而如果年紀過小,就會使這些行為能力打折。不可否認有一些孩子很聰明,可以提前學習,但這只是個別現象。

不能說,因為母親是學校的教師她的孩子一定會達到某個標準。更不能說你認為的高基因就一定會全部傳給兒子。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聰明與否絕對不是單純的來自基因。

5歲至少要比其他孩子小1~2歲。對於孩子來講差一歲,實際上就會差很多,無論是心智,還是行為或接受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而5歲的年紀對於男孩兒來講,正是撒潑娛樂玩耍的時候,還在興趣探索的時期,這個時期最好是讓孩子參與一些興趣愛好,而不是學知識填鴨式地強灌在他的身上。

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因此什麼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在本該玩兒的時間,去填鴨學習。

  • 沒有考滿分的原因,是因為知識點沒有掌握,還是因為習慣沒有養成。

孩子沒有考滿分,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不會,有的是因為馬虎,還有的原因是字跡潦草,以及自滿情緒的存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研究孩子的成績,應該研究這些現象背後存在的原因。

孩子已經考了98分,差2分兒沒滿分,應該與知識點的掌握無關。

如果是一貫的沒得滿分,而且全因為小毛病沒有取得滿分,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馬虎的原因,馬虎的原因存在會是幼年的時候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如果今天滿分明天98,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自滿的情緒存在導致的成績差分。

可是媽媽連背後原因都不知道,一味的去講孩子的成績,而因為就差了二分導致這位媽媽得了抑鬱,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就像網友評論的那樣:

好歹也是一名老師,不知道分數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確實挺失敗的!除了分數你發現不了孩子別的,你做家長的不是失敗是啥?

更有網友打趣到:

小心下一個吳謝宇。

不滿意就自己去考唄別為難孩子。

宋倩是你嗎?

《小歡喜》的劇情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逼孩子,逼孩子的結果,就是你拼命的把孩子推往死路上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作為媽媽,如果根本不想去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那麼也只是枉為母親了。

  • 雙重身份既是母親,又是教師,是否扮演了適當的角色?

教師是什麼?

韓愈曾在《師說》裡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百度百科說教師以教書為生的職業。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外,還要用特定的教育方法促成學生成長。

而媽媽則要擔任撫養子女成長的角色和重任。

每一個擔任你角色應該充分的發揮他的價值。一旦交叉往往會導致無法及時轉換和扮好本來角色。所以古代提出的“易子而教”是有一定道理的。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孟子有個學生叫公孫丑,聽說有交換兒子教育的情況,非常不明白,便去問他的老師為什麼?

孟子回答,那是因為親自教自己的孩子,家長在要求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事情時,孩子如果也做不到,家長就會訓斥孩子,孩子說你都沒有做到,你怎麼能要求我做呢?

孩子這樣問家長,就傷害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產生對立的情緒,就不利於再對孩子進行教育了。

於是為了教好孩子,於是只好和別人互換著進行教育。

現在生活當中,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家長本身並達不到這種要求。像一個網友的跟帖:

總要求我次次考100,您小時候有沒有想我這麼大上學?有沒有次次看100?

要是有一天,孩子問父母,為什麼別的父母存款百萬,你為什麼沒有?

為什麼別的父母經常可以帶著出國,他們都父母都能說好幾門外語,為什麼你不能?

出現了孩子的質問,這些都不利於家長的教育。不是完美的媽媽就不要妄想滿分的寶寶。

其實怎樣說,都是想告訴媽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要自己特意設置同儕壓力。

03改善教育方法比教授知識讓孩子得滿分更重要。

1、平衡心態,不要盲目攀比成績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讓孩子學會學習的方法,學習的規律,學會如何學習,這個比成績的本身更重要,只有方式方法到位了,那麼才會取得好成績。

"

01

杭州有一個媽媽秦女士(化名),今年39歲,兒子5歲上了小學。因看到班級裡一半的孩子考了100,可是自己孩子卻考了98分,感覺人生因孩子受挫,更是十分焦慮。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由於她是一所重點小學的老師,所以對兒子的要求總是高些。從秦女士的作風可以看出來她,希望她的兒子一定要比別人強,至少需要跟班裡的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然而孩子連水平線都沒有達到,過度的失望,讓她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認為自己,沒有教兒子明白怎麼學習。

真的是他沒有教明白兒子學習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02這位媽媽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做的對不對。

  • 孩子是否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的自理能力如何?

眾所周知,我國的孩子一般是6週歲或7週歲上學。那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能力與年齡有關,一般6週歲以後還是留著初級學習能力,到了7週歲時可以形成一定的自動系統性的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這個時候學習會較好地完成老師的教育知識吸收,而如果年紀過小,就會使這些行為能力打折。不可否認有一些孩子很聰明,可以提前學習,但這只是個別現象。

不能說,因為母親是學校的教師她的孩子一定會達到某個標準。更不能說你認為的高基因就一定會全部傳給兒子。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聰明與否絕對不是單純的來自基因。

5歲至少要比其他孩子小1~2歲。對於孩子來講差一歲,實際上就會差很多,無論是心智,還是行為或接受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而5歲的年紀對於男孩兒來講,正是撒潑娛樂玩耍的時候,還在興趣探索的時期,這個時期最好是讓孩子參與一些興趣愛好,而不是學知識填鴨式地強灌在他的身上。

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因此什麼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在本該玩兒的時間,去填鴨學習。

  • 沒有考滿分的原因,是因為知識點沒有掌握,還是因為習慣沒有養成。

孩子沒有考滿分,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不會,有的是因為馬虎,還有的原因是字跡潦草,以及自滿情緒的存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研究孩子的成績,應該研究這些現象背後存在的原因。

孩子已經考了98分,差2分兒沒滿分,應該與知識點的掌握無關。

如果是一貫的沒得滿分,而且全因為小毛病沒有取得滿分,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馬虎的原因,馬虎的原因存在會是幼年的時候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如果今天滿分明天98,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自滿的情緒存在導致的成績差分。

可是媽媽連背後原因都不知道,一味的去講孩子的成績,而因為就差了二分導致這位媽媽得了抑鬱,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就像網友評論的那樣:

好歹也是一名老師,不知道分數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確實挺失敗的!除了分數你發現不了孩子別的,你做家長的不是失敗是啥?

更有網友打趣到:

小心下一個吳謝宇。

不滿意就自己去考唄別為難孩子。

宋倩是你嗎?

《小歡喜》的劇情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逼孩子,逼孩子的結果,就是你拼命的把孩子推往死路上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作為媽媽,如果根本不想去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那麼也只是枉為母親了。

  • 雙重身份既是母親,又是教師,是否扮演了適當的角色?

教師是什麼?

韓愈曾在《師說》裡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百度百科說教師以教書為生的職業。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外,還要用特定的教育方法促成學生成長。

而媽媽則要擔任撫養子女成長的角色和重任。

每一個擔任你角色應該充分的發揮他的價值。一旦交叉往往會導致無法及時轉換和扮好本來角色。所以古代提出的“易子而教”是有一定道理的。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孟子有個學生叫公孫丑,聽說有交換兒子教育的情況,非常不明白,便去問他的老師為什麼?

孟子回答,那是因為親自教自己的孩子,家長在要求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事情時,孩子如果也做不到,家長就會訓斥孩子,孩子說你都沒有做到,你怎麼能要求我做呢?

孩子這樣問家長,就傷害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產生對立的情緒,就不利於再對孩子進行教育了。

於是為了教好孩子,於是只好和別人互換著進行教育。

現在生活當中,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家長本身並達不到這種要求。像一個網友的跟帖:

總要求我次次考100,您小時候有沒有想我這麼大上學?有沒有次次看100?

要是有一天,孩子問父母,為什麼別的父母存款百萬,你為什麼沒有?

為什麼別的父母經常可以帶著出國,他們都父母都能說好幾門外語,為什麼你不能?

出現了孩子的質問,這些都不利於家長的教育。不是完美的媽媽就不要妄想滿分的寶寶。

其實怎樣說,都是想告訴媽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要自己特意設置同儕壓力。

03改善教育方法比教授知識讓孩子得滿分更重要。

1、平衡心態,不要盲目攀比成績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讓孩子學會學習的方法,學習的規律,學會如何學習,這個比成績的本身更重要,只有方式方法到位了,那麼才會取得好成績。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在孩子沒有建立學習的興趣之前,要求盲目的提高成績,也是絲毫不起作用的。而且家長的焦慮對於孩子來講,不但成績不會提高,也許會起到逆反心理,導致學習成績逐步下降。

所以孩子的成績無論在班級裡怎麼樣?不要焦慮;更不要讓班上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成為你的焦慮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狀態。

《錢江晚報》報道,因為秦女士一直覺得教得了別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卻大相徑庭。尤其今年4月,兒子成績才考了72分導致了秦女士抑鬱症發作——留遺書,自殺,幸被及時發現。最後在治療下病情好轉。

如果她能夠一直冷靜的處理問題思考癥結所在,是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那麼也不至於會導致自己的嚴重抑鬱。

所以,當既是媽媽,又是老師雙重身份的時候,自己一定要及時更換扮演角色,作為媽媽,你的任務是養育的工作,不是盯著班中其他孩子的成績對自己的孩子死摳不放,欲速則不達,這點媽媽們都應該懂得。

2、換位思考,讓孩子成為自己心靈的主人

成績固然重要,但個人的素養、能力、性格等特點都將伴隨孩子一生,左右著孩子的選擇、認知以及待人處事的方式,對日後工作和生活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電視劇《小歡喜》中三個家庭裡的孩子,成績最差的要屬方一凡,而這三個家庭裡過得最開心最幸福的孩子也是方一凡。為什麼?

"

01

杭州有一個媽媽秦女士(化名),今年39歲,兒子5歲上了小學。因看到班級裡一半的孩子考了100,可是自己孩子卻考了98分,感覺人生因孩子受挫,更是十分焦慮。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由於她是一所重點小學的老師,所以對兒子的要求總是高些。從秦女士的作風可以看出來她,希望她的兒子一定要比別人強,至少需要跟班裡的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然而孩子連水平線都沒有達到,過度的失望,讓她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認為自己,沒有教兒子明白怎麼學習。

真的是他沒有教明白兒子學習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02這位媽媽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做的對不對。

  • 孩子是否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的自理能力如何?

眾所周知,我國的孩子一般是6週歲或7週歲上學。那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能力與年齡有關,一般6週歲以後還是留著初級學習能力,到了7週歲時可以形成一定的自動系統性的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這個時候學習會較好地完成老師的教育知識吸收,而如果年紀過小,就會使這些行為能力打折。不可否認有一些孩子很聰明,可以提前學習,但這只是個別現象。

不能說,因為母親是學校的教師她的孩子一定會達到某個標準。更不能說你認為的高基因就一定會全部傳給兒子。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聰明與否絕對不是單純的來自基因。

5歲至少要比其他孩子小1~2歲。對於孩子來講差一歲,實際上就會差很多,無論是心智,還是行為或接受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而5歲的年紀對於男孩兒來講,正是撒潑娛樂玩耍的時候,還在興趣探索的時期,這個時期最好是讓孩子參與一些興趣愛好,而不是學知識填鴨式地強灌在他的身上。

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因此什麼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在本該玩兒的時間,去填鴨學習。

  • 沒有考滿分的原因,是因為知識點沒有掌握,還是因為習慣沒有養成。

孩子沒有考滿分,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不會,有的是因為馬虎,還有的原因是字跡潦草,以及自滿情緒的存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研究孩子的成績,應該研究這些現象背後存在的原因。

孩子已經考了98分,差2分兒沒滿分,應該與知識點的掌握無關。

如果是一貫的沒得滿分,而且全因為小毛病沒有取得滿分,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馬虎的原因,馬虎的原因存在會是幼年的時候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如果今天滿分明天98,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自滿的情緒存在導致的成績差分。

可是媽媽連背後原因都不知道,一味的去講孩子的成績,而因為就差了二分導致這位媽媽得了抑鬱,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就像網友評論的那樣:

好歹也是一名老師,不知道分數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確實挺失敗的!除了分數你發現不了孩子別的,你做家長的不是失敗是啥?

更有網友打趣到:

小心下一個吳謝宇。

不滿意就自己去考唄別為難孩子。

宋倩是你嗎?

《小歡喜》的劇情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逼孩子,逼孩子的結果,就是你拼命的把孩子推往死路上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作為媽媽,如果根本不想去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那麼也只是枉為母親了。

  • 雙重身份既是母親,又是教師,是否扮演了適當的角色?

教師是什麼?

韓愈曾在《師說》裡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百度百科說教師以教書為生的職業。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外,還要用特定的教育方法促成學生成長。

而媽媽則要擔任撫養子女成長的角色和重任。

每一個擔任你角色應該充分的發揮他的價值。一旦交叉往往會導致無法及時轉換和扮好本來角色。所以古代提出的“易子而教”是有一定道理的。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孟子有個學生叫公孫丑,聽說有交換兒子教育的情況,非常不明白,便去問他的老師為什麼?

孟子回答,那是因為親自教自己的孩子,家長在要求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事情時,孩子如果也做不到,家長就會訓斥孩子,孩子說你都沒有做到,你怎麼能要求我做呢?

孩子這樣問家長,就傷害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產生對立的情緒,就不利於再對孩子進行教育了。

於是為了教好孩子,於是只好和別人互換著進行教育。

現在生活當中,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家長本身並達不到這種要求。像一個網友的跟帖:

總要求我次次考100,您小時候有沒有想我這麼大上學?有沒有次次看100?

要是有一天,孩子問父母,為什麼別的父母存款百萬,你為什麼沒有?

為什麼別的父母經常可以帶著出國,他們都父母都能說好幾門外語,為什麼你不能?

出現了孩子的質問,這些都不利於家長的教育。不是完美的媽媽就不要妄想滿分的寶寶。

其實怎樣說,都是想告訴媽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要自己特意設置同儕壓力。

03改善教育方法比教授知識讓孩子得滿分更重要。

1、平衡心態,不要盲目攀比成績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讓孩子學會學習的方法,學習的規律,學會如何學習,這個比成績的本身更重要,只有方式方法到位了,那麼才會取得好成績。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在孩子沒有建立學習的興趣之前,要求盲目的提高成績,也是絲毫不起作用的。而且家長的焦慮對於孩子來講,不但成績不會提高,也許會起到逆反心理,導致學習成績逐步下降。

所以孩子的成績無論在班級裡怎麼樣?不要焦慮;更不要讓班上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成為你的焦慮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狀態。

《錢江晚報》報道,因為秦女士一直覺得教得了別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卻大相徑庭。尤其今年4月,兒子成績才考了72分導致了秦女士抑鬱症發作——留遺書,自殺,幸被及時發現。最後在治療下病情好轉。

如果她能夠一直冷靜的處理問題思考癥結所在,是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那麼也不至於會導致自己的嚴重抑鬱。

所以,當既是媽媽,又是老師雙重身份的時候,自己一定要及時更換扮演角色,作為媽媽,你的任務是養育的工作,不是盯著班中其他孩子的成績對自己的孩子死摳不放,欲速則不達,這點媽媽們都應該懂得。

2、換位思考,讓孩子成為自己心靈的主人

成績固然重要,但個人的素養、能力、性格等特點都將伴隨孩子一生,左右著孩子的選擇、認知以及待人處事的方式,對日後工作和生活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電視劇《小歡喜》中三個家庭裡的孩子,成績最差的要屬方一凡,而這三個家庭裡過得最開心最幸福的孩子也是方一凡。為什麼?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父母以平等的,設身處地站在別人角度著想的方式帶給方一凡更多的是一種祥和又安全的愛。

黃磊老師說,孩子是個相對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祕密,有自己的人生,父母不應該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所以父母應該做的就是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學會自我管理。而不是家長替孩子做出人生規劃,強制孩子一定要按照家長的方式學習,按家長的要求達到某個分數。

包豐源老師說,失去靈魂的精神載體是不會鮮活與快樂的。

"

01

杭州有一個媽媽秦女士(化名),今年39歲,兒子5歲上了小學。因看到班級裡一半的孩子考了100,可是自己孩子卻考了98分,感覺人生因孩子受挫,更是十分焦慮。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由於她是一所重點小學的老師,所以對兒子的要求總是高些。從秦女士的作風可以看出來她,希望她的兒子一定要比別人強,至少需要跟班裡的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然而孩子連水平線都沒有達到,過度的失望,讓她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認為自己,沒有教兒子明白怎麼學習。

真的是他沒有教明白兒子學習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02這位媽媽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做的對不對。

  • 孩子是否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的自理能力如何?

眾所周知,我國的孩子一般是6週歲或7週歲上學。那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能力與年齡有關,一般6週歲以後還是留著初級學習能力,到了7週歲時可以形成一定的自動系統性的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這個時候學習會較好地完成老師的教育知識吸收,而如果年紀過小,就會使這些行為能力打折。不可否認有一些孩子很聰明,可以提前學習,但這只是個別現象。

不能說,因為母親是學校的教師她的孩子一定會達到某個標準。更不能說你認為的高基因就一定會全部傳給兒子。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聰明與否絕對不是單純的來自基因。

5歲至少要比其他孩子小1~2歲。對於孩子來講差一歲,實際上就會差很多,無論是心智,還是行為或接受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而5歲的年紀對於男孩兒來講,正是撒潑娛樂玩耍的時候,還在興趣探索的時期,這個時期最好是讓孩子參與一些興趣愛好,而不是學知識填鴨式地強灌在他的身上。

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因此什麼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在本該玩兒的時間,去填鴨學習。

  • 沒有考滿分的原因,是因為知識點沒有掌握,還是因為習慣沒有養成。

孩子沒有考滿分,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不會,有的是因為馬虎,還有的原因是字跡潦草,以及自滿情緒的存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研究孩子的成績,應該研究這些現象背後存在的原因。

孩子已經考了98分,差2分兒沒滿分,應該與知識點的掌握無關。

如果是一貫的沒得滿分,而且全因為小毛病沒有取得滿分,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馬虎的原因,馬虎的原因存在會是幼年的時候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如果今天滿分明天98,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自滿的情緒存在導致的成績差分。

可是媽媽連背後原因都不知道,一味的去講孩子的成績,而因為就差了二分導致這位媽媽得了抑鬱,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就像網友評論的那樣:

好歹也是一名老師,不知道分數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確實挺失敗的!除了分數你發現不了孩子別的,你做家長的不是失敗是啥?

更有網友打趣到:

小心下一個吳謝宇。

不滿意就自己去考唄別為難孩子。

宋倩是你嗎?

《小歡喜》的劇情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逼孩子,逼孩子的結果,就是你拼命的把孩子推往死路上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作為媽媽,如果根本不想去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那麼也只是枉為母親了。

  • 雙重身份既是母親,又是教師,是否扮演了適當的角色?

教師是什麼?

韓愈曾在《師說》裡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百度百科說教師以教書為生的職業。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外,還要用特定的教育方法促成學生成長。

而媽媽則要擔任撫養子女成長的角色和重任。

每一個擔任你角色應該充分的發揮他的價值。一旦交叉往往會導致無法及時轉換和扮好本來角色。所以古代提出的“易子而教”是有一定道理的。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孟子有個學生叫公孫丑,聽說有交換兒子教育的情況,非常不明白,便去問他的老師為什麼?

孟子回答,那是因為親自教自己的孩子,家長在要求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事情時,孩子如果也做不到,家長就會訓斥孩子,孩子說你都沒有做到,你怎麼能要求我做呢?

孩子這樣問家長,就傷害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產生對立的情緒,就不利於再對孩子進行教育了。

於是為了教好孩子,於是只好和別人互換著進行教育。

現在生活當中,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家長本身並達不到這種要求。像一個網友的跟帖:

總要求我次次考100,您小時候有沒有想我這麼大上學?有沒有次次看100?

要是有一天,孩子問父母,為什麼別的父母存款百萬,你為什麼沒有?

為什麼別的父母經常可以帶著出國,他們都父母都能說好幾門外語,為什麼你不能?

出現了孩子的質問,這些都不利於家長的教育。不是完美的媽媽就不要妄想滿分的寶寶。

其實怎樣說,都是想告訴媽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要自己特意設置同儕壓力。

03改善教育方法比教授知識讓孩子得滿分更重要。

1、平衡心態,不要盲目攀比成績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讓孩子學會學習的方法,學習的規律,學會如何學習,這個比成績的本身更重要,只有方式方法到位了,那麼才會取得好成績。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在孩子沒有建立學習的興趣之前,要求盲目的提高成績,也是絲毫不起作用的。而且家長的焦慮對於孩子來講,不但成績不會提高,也許會起到逆反心理,導致學習成績逐步下降。

所以孩子的成績無論在班級裡怎麼樣?不要焦慮;更不要讓班上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成為你的焦慮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狀態。

《錢江晚報》報道,因為秦女士一直覺得教得了別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卻大相徑庭。尤其今年4月,兒子成績才考了72分導致了秦女士抑鬱症發作——留遺書,自殺,幸被及時發現。最後在治療下病情好轉。

如果她能夠一直冷靜的處理問題思考癥結所在,是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那麼也不至於會導致自己的嚴重抑鬱。

所以,當既是媽媽,又是老師雙重身份的時候,自己一定要及時更換扮演角色,作為媽媽,你的任務是養育的工作,不是盯著班中其他孩子的成績對自己的孩子死摳不放,欲速則不達,這點媽媽們都應該懂得。

2、換位思考,讓孩子成為自己心靈的主人

成績固然重要,但個人的素養、能力、性格等特點都將伴隨孩子一生,左右著孩子的選擇、認知以及待人處事的方式,對日後工作和生活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電視劇《小歡喜》中三個家庭裡的孩子,成績最差的要屬方一凡,而這三個家庭裡過得最開心最幸福的孩子也是方一凡。為什麼?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父母以平等的,設身處地站在別人角度著想的方式帶給方一凡更多的是一種祥和又安全的愛。

黃磊老師說,孩子是個相對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祕密,有自己的人生,父母不應該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所以父母應該做的就是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學會自我管理。而不是家長替孩子做出人生規劃,強制孩子一定要按照家長的方式學習,按家長的要求達到某個分數。

包豐源老師說,失去靈魂的精神載體是不會鮮活與快樂的。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作為父母應該學會為孩子減壓,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有個性的人,只有這樣他才能夠真正的愛上學習,獲得快樂的成長。

3、鼓勵孩子,幫孩子理解學習的過程

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會遇到不同的學習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相應遇到的瓶頸,甚至是學習障礙。可以把學習的本身比喻成吃飯。

"

01

杭州有一個媽媽秦女士(化名),今年39歲,兒子5歲上了小學。因看到班級裡一半的孩子考了100,可是自己孩子卻考了98分,感覺人生因孩子受挫,更是十分焦慮。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由於她是一所重點小學的老師,所以對兒子的要求總是高些。從秦女士的作風可以看出來她,希望她的兒子一定要比別人強,至少需要跟班裡的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然而孩子連水平線都沒有達到,過度的失望,讓她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認為自己,沒有教兒子明白怎麼學習。

真的是他沒有教明白兒子學習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02這位媽媽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做的對不對。

  • 孩子是否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的自理能力如何?

眾所周知,我國的孩子一般是6週歲或7週歲上學。那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能力與年齡有關,一般6週歲以後還是留著初級學習能力,到了7週歲時可以形成一定的自動系統性的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這個時候學習會較好地完成老師的教育知識吸收,而如果年紀過小,就會使這些行為能力打折。不可否認有一些孩子很聰明,可以提前學習,但這只是個別現象。

不能說,因為母親是學校的教師她的孩子一定會達到某個標準。更不能說你認為的高基因就一定會全部傳給兒子。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聰明與否絕對不是單純的來自基因。

5歲至少要比其他孩子小1~2歲。對於孩子來講差一歲,實際上就會差很多,無論是心智,還是行為或接受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而5歲的年紀對於男孩兒來講,正是撒潑娛樂玩耍的時候,還在興趣探索的時期,這個時期最好是讓孩子參與一些興趣愛好,而不是學知識填鴨式地強灌在他的身上。

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因此什麼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在本該玩兒的時間,去填鴨學習。

  • 沒有考滿分的原因,是因為知識點沒有掌握,還是因為習慣沒有養成。

孩子沒有考滿分,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不會,有的是因為馬虎,還有的原因是字跡潦草,以及自滿情緒的存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研究孩子的成績,應該研究這些現象背後存在的原因。

孩子已經考了98分,差2分兒沒滿分,應該與知識點的掌握無關。

如果是一貫的沒得滿分,而且全因為小毛病沒有取得滿分,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馬虎的原因,馬虎的原因存在會是幼年的時候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如果今天滿分明天98,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自滿的情緒存在導致的成績差分。

可是媽媽連背後原因都不知道,一味的去講孩子的成績,而因為就差了二分導致這位媽媽得了抑鬱,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就像網友評論的那樣:

好歹也是一名老師,不知道分數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確實挺失敗的!除了分數你發現不了孩子別的,你做家長的不是失敗是啥?

更有網友打趣到:

小心下一個吳謝宇。

不滿意就自己去考唄別為難孩子。

宋倩是你嗎?

《小歡喜》的劇情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逼孩子,逼孩子的結果,就是你拼命的把孩子推往死路上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作為媽媽,如果根本不想去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那麼也只是枉為母親了。

  • 雙重身份既是母親,又是教師,是否扮演了適當的角色?

教師是什麼?

韓愈曾在《師說》裡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百度百科說教師以教書為生的職業。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外,還要用特定的教育方法促成學生成長。

而媽媽則要擔任撫養子女成長的角色和重任。

每一個擔任你角色應該充分的發揮他的價值。一旦交叉往往會導致無法及時轉換和扮好本來角色。所以古代提出的“易子而教”是有一定道理的。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孟子有個學生叫公孫丑,聽說有交換兒子教育的情況,非常不明白,便去問他的老師為什麼?

孟子回答,那是因為親自教自己的孩子,家長在要求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事情時,孩子如果也做不到,家長就會訓斥孩子,孩子說你都沒有做到,你怎麼能要求我做呢?

孩子這樣問家長,就傷害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產生對立的情緒,就不利於再對孩子進行教育了。

於是為了教好孩子,於是只好和別人互換著進行教育。

現在生活當中,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家長本身並達不到這種要求。像一個網友的跟帖:

總要求我次次考100,您小時候有沒有想我這麼大上學?有沒有次次看100?

要是有一天,孩子問父母,為什麼別的父母存款百萬,你為什麼沒有?

為什麼別的父母經常可以帶著出國,他們都父母都能說好幾門外語,為什麼你不能?

出現了孩子的質問,這些都不利於家長的教育。不是完美的媽媽就不要妄想滿分的寶寶。

其實怎樣說,都是想告訴媽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要自己特意設置同儕壓力。

03改善教育方法比教授知識讓孩子得滿分更重要。

1、平衡心態,不要盲目攀比成績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讓孩子學會學習的方法,學習的規律,學會如何學習,這個比成績的本身更重要,只有方式方法到位了,那麼才會取得好成績。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在孩子沒有建立學習的興趣之前,要求盲目的提高成績,也是絲毫不起作用的。而且家長的焦慮對於孩子來講,不但成績不會提高,也許會起到逆反心理,導致學習成績逐步下降。

所以孩子的成績無論在班級裡怎麼樣?不要焦慮;更不要讓班上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成為你的焦慮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狀態。

《錢江晚報》報道,因為秦女士一直覺得教得了別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卻大相徑庭。尤其今年4月,兒子成績才考了72分導致了秦女士抑鬱症發作——留遺書,自殺,幸被及時發現。最後在治療下病情好轉。

如果她能夠一直冷靜的處理問題思考癥結所在,是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那麼也不至於會導致自己的嚴重抑鬱。

所以,當既是媽媽,又是老師雙重身份的時候,自己一定要及時更換扮演角色,作為媽媽,你的任務是養育的工作,不是盯著班中其他孩子的成績對自己的孩子死摳不放,欲速則不達,這點媽媽們都應該懂得。

2、換位思考,讓孩子成為自己心靈的主人

成績固然重要,但個人的素養、能力、性格等特點都將伴隨孩子一生,左右著孩子的選擇、認知以及待人處事的方式,對日後工作和生活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電視劇《小歡喜》中三個家庭裡的孩子,成績最差的要屬方一凡,而這三個家庭裡過得最開心最幸福的孩子也是方一凡。為什麼?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父母以平等的,設身處地站在別人角度著想的方式帶給方一凡更多的是一種祥和又安全的愛。

黃磊老師說,孩子是個相對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祕密,有自己的人生,父母不應該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所以父母應該做的就是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學會自我管理。而不是家長替孩子做出人生規劃,強制孩子一定要按照家長的方式學習,按家長的要求達到某個分數。

包豐源老師說,失去靈魂的精神載體是不會鮮活與快樂的。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作為父母應該學會為孩子減壓,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有個性的人,只有這樣他才能夠真正的愛上學習,獲得快樂的成長。

3、鼓勵孩子,幫孩子理解學習的過程

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會遇到不同的學習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相應遇到的瓶頸,甚至是學習障礙。可以把學習的本身比喻成吃飯。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當身體感覺不舒服的時候,我們通常飯量都會很小;如果孩子學習的問題沒有搞懂,那麼通常後面的知識也很難很快連續上。

當孩子做錯了事就會擔心大人會不會打罵他,從而感覺到擔心吃不下飯;當別人的成績比自己的成績好的時候,往往就會感覺到焦慮,為什麼別人會比我強呢?

當孩子吃飽了的時候,他們就會跑下桌,任別人再給他們更加的美麗食物,他們也會視而不見的;如果學校安排的作業,或者父母給予的家庭作業,給了孩子更多的壓力,那麼孩子得到的也不會是優質的成績。

只有讓孩子理解了學習的過程,瞭解了“學習過程”的生理性特徵,才會明白應當怎麼學習。

"

01

杭州有一個媽媽秦女士(化名),今年39歲,兒子5歲上了小學。因看到班級裡一半的孩子考了100,可是自己孩子卻考了98分,感覺人生因孩子受挫,更是十分焦慮。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由於她是一所重點小學的老師,所以對兒子的要求總是高些。從秦女士的作風可以看出來她,希望她的兒子一定要比別人強,至少需要跟班裡的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然而孩子連水平線都沒有達到,過度的失望,讓她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認為自己,沒有教兒子明白怎麼學習。

真的是他沒有教明白兒子學習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02這位媽媽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做的對不對。

  • 孩子是否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的自理能力如何?

眾所周知,我國的孩子一般是6週歲或7週歲上學。那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能力與年齡有關,一般6週歲以後還是留著初級學習能力,到了7週歲時可以形成一定的自動系統性的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這個時候學習會較好地完成老師的教育知識吸收,而如果年紀過小,就會使這些行為能力打折。不可否認有一些孩子很聰明,可以提前學習,但這只是個別現象。

不能說,因為母親是學校的教師她的孩子一定會達到某個標準。更不能說你認為的高基因就一定會全部傳給兒子。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聰明與否絕對不是單純的來自基因。

5歲至少要比其他孩子小1~2歲。對於孩子來講差一歲,實際上就會差很多,無論是心智,還是行為或接受能力。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而5歲的年紀對於男孩兒來講,正是撒潑娛樂玩耍的時候,還在興趣探索的時期,這個時期最好是讓孩子參與一些興趣愛好,而不是學知識填鴨式地強灌在他的身上。

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因此什麼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在本該玩兒的時間,去填鴨學習。

  • 沒有考滿分的原因,是因為知識點沒有掌握,還是因為習慣沒有養成。

孩子沒有考滿分,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不會,有的是因為馬虎,還有的原因是字跡潦草,以及自滿情緒的存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研究孩子的成績,應該研究這些現象背後存在的原因。

孩子已經考了98分,差2分兒沒滿分,應該與知識點的掌握無關。

如果是一貫的沒得滿分,而且全因為小毛病沒有取得滿分,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馬虎的原因,馬虎的原因存在會是幼年的時候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如果今天滿分明天98,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自滿的情緒存在導致的成績差分。

可是媽媽連背後原因都不知道,一味的去講孩子的成績,而因為就差了二分導致這位媽媽得了抑鬱,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就像網友評論的那樣:

好歹也是一名老師,不知道分數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確實挺失敗的!除了分數你發現不了孩子別的,你做家長的不是失敗是啥?

更有網友打趣到:

小心下一個吳謝宇。

不滿意就自己去考唄別為難孩子。

宋倩是你嗎?

《小歡喜》的劇情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逼孩子,逼孩子的結果,就是你拼命的把孩子推往死路上推。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作為媽媽,如果根本不想去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那麼也只是枉為母親了。

  • 雙重身份既是母親,又是教師,是否扮演了適當的角色?

教師是什麼?

韓愈曾在《師說》裡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百度百科說教師以教書為生的職業。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外,還要用特定的教育方法促成學生成長。

而媽媽則要擔任撫養子女成長的角色和重任。

每一個擔任你角色應該充分的發揮他的價值。一旦交叉往往會導致無法及時轉換和扮好本來角色。所以古代提出的“易子而教”是有一定道理的。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孟子有個學生叫公孫丑,聽說有交換兒子教育的情況,非常不明白,便去問他的老師為什麼?

孟子回答,那是因為親自教自己的孩子,家長在要求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事情時,孩子如果也做不到,家長就會訓斥孩子,孩子說你都沒有做到,你怎麼能要求我做呢?

孩子這樣問家長,就傷害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產生對立的情緒,就不利於再對孩子進行教育了。

於是為了教好孩子,於是只好和別人互換著進行教育。

現在生活當中,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家長本身並達不到這種要求。像一個網友的跟帖:

總要求我次次考100,您小時候有沒有想我這麼大上學?有沒有次次看100?

要是有一天,孩子問父母,為什麼別的父母存款百萬,你為什麼沒有?

為什麼別的父母經常可以帶著出國,他們都父母都能說好幾門外語,為什麼你不能?

出現了孩子的質問,這些都不利於家長的教育。不是完美的媽媽就不要妄想滿分的寶寶。

其實怎樣說,都是想告訴媽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要自己特意設置同儕壓力。

03改善教育方法比教授知識讓孩子得滿分更重要。

1、平衡心態,不要盲目攀比成績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讓孩子學會學習的方法,學習的規律,學會如何學習,這個比成績的本身更重要,只有方式方法到位了,那麼才會取得好成績。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在孩子沒有建立學習的興趣之前,要求盲目的提高成績,也是絲毫不起作用的。而且家長的焦慮對於孩子來講,不但成績不會提高,也許會起到逆反心理,導致學習成績逐步下降。

所以孩子的成績無論在班級裡怎麼樣?不要焦慮;更不要讓班上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成為你的焦慮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狀態。

《錢江晚報》報道,因為秦女士一直覺得教得了別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卻大相徑庭。尤其今年4月,兒子成績才考了72分導致了秦女士抑鬱症發作——留遺書,自殺,幸被及時發現。最後在治療下病情好轉。

如果她能夠一直冷靜的處理問題思考癥結所在,是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那麼也不至於會導致自己的嚴重抑鬱。

所以,當既是媽媽,又是老師雙重身份的時候,自己一定要及時更換扮演角色,作為媽媽,你的任務是養育的工作,不是盯著班中其他孩子的成績對自己的孩子死摳不放,欲速則不達,這點媽媽們都應該懂得。

2、換位思考,讓孩子成為自己心靈的主人

成績固然重要,但個人的素養、能力、性格等特點都將伴隨孩子一生,左右著孩子的選擇、認知以及待人處事的方式,對日後工作和生活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電視劇《小歡喜》中三個家庭裡的孩子,成績最差的要屬方一凡,而這三個家庭裡過得最開心最幸福的孩子也是方一凡。為什麼?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父母以平等的,設身處地站在別人角度著想的方式帶給方一凡更多的是一種祥和又安全的愛。

黃磊老師說,孩子是個相對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祕密,有自己的人生,父母不應該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所以父母應該做的就是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學會自我管理。而不是家長替孩子做出人生規劃,強制孩子一定要按照家長的方式學習,按家長的要求達到某個分數。

包豐源老師說,失去靈魂的精神載體是不會鮮活與快樂的。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作為父母應該學會為孩子減壓,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有個性的人,只有這樣他才能夠真正的愛上學習,獲得快樂的成長。

3、鼓勵孩子,幫孩子理解學習的過程

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會遇到不同的學習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相應遇到的瓶頸,甚至是學習障礙。可以把學習的本身比喻成吃飯。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當身體感覺不舒服的時候,我們通常飯量都會很小;如果孩子學習的問題沒有搞懂,那麼通常後面的知識也很難很快連續上。

當孩子做錯了事就會擔心大人會不會打罵他,從而感覺到擔心吃不下飯;當別人的成績比自己的成績好的時候,往往就會感覺到焦慮,為什麼別人會比我強呢?

當孩子吃飽了的時候,他們就會跑下桌,任別人再給他們更加的美麗食物,他們也會視而不見的;如果學校安排的作業,或者父母給予的家庭作業,給了孩子更多的壓力,那麼孩子得到的也不會是優質的成績。

只有讓孩子理解了學習的過程,瞭解了“學習過程”的生理性特徵,才會明白應當怎麼學習。

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不完美媽媽應當認識這3個錯誤教育方式

04

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存在著心理問題,關鍵在於自己如何去面對。如果媽媽一味的抓住孩子的成績不放,並且將這個問題無限擴大,那麼孩子的成績將成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並且她會用畢生的精力去糾正,那樣他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走入心理障礙,無法擺脫焦慮症的困擾。

只有人們真正的直面問題,放下不在糾結問題,才會覺得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不是完美的媽媽,就不要要求培養出滿分的寶寶,願天下不完美的媽媽都好運。


資料來源《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如何讀懂孩子的行為》、《感謝自己的不完美》

感謝包豐源老師、安吉拉克利福德老師、武志紅老師

關注我,跟@蓋蓋成長語記一起聊聊育兒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