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白馬寺與洛陽白馬寺的歷史淵源

說到白馬寺,大家首先都會想到洛陽的白馬寺,雖然神州大地有許多白馬寺,但畢竟名頭最大的還是洛陽的白馬寺。

晉城白馬寺與洛陽白馬寺的歷史淵源

寺以白馬為名,不能不說說“白馬馱經”的傳說。相傳東漢時,漢明帝劉莊夜間夢見一個金人,頂上有白光,在殿廷間飛行。第二天明帝將此夢告訴朝臣,問他們是吉是凶。大臣傅毅說,夢見的是佛。於是漢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摹寫浮屠的遺像。蔡和等後來和天竺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又帶回佛經四十二章和釋迦牟尼的立像,明帝令畫工繪製佛的圖像,安放在清涼臺和顯節陵上,經藏在蘭臺石室。因為是用白馬把佛經馱回洛陽的,明帝因此在洛陽城雍關之西,建了一座白馬寺,從此有了這座名震華夏的寺院。

晉城白馬寺與洛陽白馬寺的歷史淵源

因為白馬寺的名氣太大了,許多地方修建寺院寺,自然會想到佛教傳入中土的淵源。北魏時,司馬懿封長平候來到今天山西晉城市區北側五公里的一個海拔1010米的山頂上,為了拍司馬懿的馬屁,將此山命名為司馬山。後來,當地人在山頂上建寺,起名字時自然想到離晉城僅120公里的洛陽的白馬寺,便將寺院命名為白馬禪寺。再後來,老百姓認佛不認官,索性連山名也改了,更名為白馬寺山。

晉城白馬寺與洛陽白馬寺的歷史淵源

白馬禪寺創建年代不詳,至少應該在千年以上。金代詩人李俊民遊白馬寺山詩曰“千年古廟映崇崗,寂寂空庭草樹荒”。這首詩詞如果不假,金代人說它是千年古廟,其悠久的歷史可想而知。

晉城白馬寺與洛陽白馬寺的歷史淵源

曾經的白馬寺早已毀圮,今天看到的寺院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修復的,計有大雄寶殿、大毗盧殿、藏經樓、天王殿、地藏殿、伽藍殿、文殊殿、祖師殿、九龍壁、文殊塔、舍利塔、唸佛堂、齋堂、上客堂、二僧院以及東西配房等建築,與一般的寺院無二。

晉城白馬寺與洛陽白馬寺的歷史淵源

目前的白馬寺不僅是一處禮佛修行的佛教聖地,其所處的白馬寺山及山下的森林公園、廣場已經成為市民與遊人休閒、鍛鍊、娛樂的最佳場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