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足球小將”樂享綠茵

82歲“足球小將”樂享綠茵

日前,在北京交通大學體育場,高洪光(穿黃背心者)在比賽中(拼版照片)。新華社記者賀燦鈴攝

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黃海波、賀燦鈴、郭奧)5月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82歲“足球小將”樂享綠茵》的報道。

在世界足壇,52歲的三浦知良、41歲的布馮因超長的職業生涯而被球迷戲稱為“足球小將”;在北京交通大學的足球場上,也有這樣一位“足球小將”——82歲的高洪光,已在這塊球場踢了30多年。

結緣足球 健康工作54年

高洪光出生於盧溝橋事變爆發的1937年,從小學二年級踢“永”字牌皮球開始,到後來上了足球傳統學校北京七中,考進重視體育鍛煉的清華大學。跳繩、短跑、舉重……體育伴隨了他整個學生時代,在眾多體育項目中,足球的角色極為特殊。

“第一次踢大足球是高中二年級,上了清華之後經常參加建築系隊的足球賽,畢業後我從事建築設計工作,每週抽個兩三天時間從事體育鍛煉,參加設計單位的足球友誼賽。”高洪光說。

即便是去外地或國外出差,他也不忘踢上幾腳。“我曾經去沙特搞工程,待了26天,期間我就踢了4次。當地人很友好,跟他們踢了一次後,他們再看見你後會主動向你招手,並開車載你一塊去踢球。”

1997年退休後他被其他單位返聘,又從事了18年民用建築領域的設計工作。“體育培養了我的耐力、堅韌和樂觀情緒,讓我更加愉快地學習、工作。清華大學曾提出‘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而我已經健康工作了54年。”

科學踢球 年齡不是問題

82歲的高齡,仍然在球場上和年輕人一起拼搶,身體能否吃得消?對這個疑問,高洪光說只要堅持科學合理的方法,踢球和年齡絕對沒關係。

“我每次踢球前都要熱身。北體大一個足球研究生告訴我熱身的方法,就是踢球前一定要慢跑400米,做十分鐘的操,把手腕子腳腕子、脖子、後腰、腿、膝關節都活動開了。熱了身了,上場就會興奮。”

除了做足充分的熱身活動,年輕時打下的身體底子讓高洪光在球場的激烈對抗中不落下風。“我的身體確實比別人好一點,但這不是爹媽給的,是經過學校的體育鍛煉得來的。我在大學時百米13秒6,3000米長跑12分半,而且我練過舉重,肌肉力量也比較強。當然,體育運動也應該根據自己的年齡條件不斷調整,有的人踢半小時就不行了,而我現在能連續踢球一個小時以上。”

高洪光認為運動有助於健康長壽,要想長壽就得常年堅持。“我現在沒有三高和糖尿病,血壓也比較正常。而那些年紀大了就躺著的人,身體是越躺越壞。”

老有所樂 從未想過離開球場

從1985年起,高洪光就一直在北京交通大學球場踢球。球場邊跑步的人看到他總會跟他聊聊——“您身體怎麼樣啊?”“今天進球了嗎?”“還打算踢到什麼時候啊?”但在高洪光心裡,他就從未想過離開球場。

每次來踢球,高洪光都會隨身帶著紙筆,記錄這一天踢球的時間,進了幾個球。這樣的踢球日記,一記就是多年。“我現在每週踢兩到三次。前年我踢了260天,進了250個球,去年因為有傷減少了一半,今年又緩過來了,應該能踢上150多次吧。”

多年的踢球時光,讓他在球場上結識了不少“忘年交”的球友,而與年輕人交流也使他收穫了老年生活裡難得的樂趣。“初中生見了我就叫爺爺,其他年紀的一般都叫我老爺子。跟年輕人一塊踢球時會聊聊他們的工作情況,去哪國出差啊,做些啥研究啊,跟他們聊多了,心態也就年輕了。這跟天天拄著柺棍,尋思那雞蛋是不是便宜了二分錢,是不一樣的。”

健康的體魄、樂觀的心態、積極的追求,高洪光擁有讓許多人羨慕不已的人生財富。誰說青春就一定屬於年輕人?堅持所熱愛的,熱愛所堅持的,時光匆匆,卻也格外眷戀這位球場上奔跑的“足球小將”。(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