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學區房:你正焦慮的 它配不上你的付出

1

瘋狂的學區房:瘋的是房價?還是人?

1南京:頂級"車庫"學區房!17萬/平!

最近這兩天,朋友圈一條房產廣告火了!

秒殺房!南京琅琊路小學本部 + 29中本部雙學區房!學籍不佔用,僅售168萬!

瘋狂的學區房:你正焦慮的 它配不上你的付出

據瞭解,這套房源僅13.2平,單價127273元/平,學籍不佔用,售價就高達168萬!

一聽單價覺得還不算貴,花200多萬就能給孩子上南京最好的小學和初中,有些家長還是覺得很值的!

但一看房子,就驚歎學區房之瘋狂!

瘋狂的學區房:你正焦慮的 它配不上你的付出

眾人爭搶的不過是一間破草棚

由於垂青的人太多,現場竟然開始競價。

房價從原先的168萬,到178萬,最後競價到了231萬,要知道這才13.2平米啊,單價就超過了17萬/平!

而據當地居民稱,這個房子是以前的車庫。還有據說是單位分的房子,自己在旁邊搭了個違建,以前管的鬆,這麼多年一直佔了個上學名額。

誰也看不清未來的教育會是怎麼樣的改革,就像今年的高考江蘇卷浙江卷一樣,讓人迷茫。

對有些家長來說,能做的就是要集全家之力買學區房,不惜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做好最壞的打算,迎接最好的結果。

2為什麼學區房這麼火熱?

為什麼學區房還在瘋狂?那是因為一線城市裡,絕對的稀缺資源,無法複製!

學區房的焦慮,主要在中產階層,這些人早年通過高等教育、努力得來了現在的小康生活。

因此,他們也會產生“路徑依賴”,希望下一代延續這種方式,財產還有繼承的可能,但軟實力無法繼承。

在對待子女教育方面,中產家庭最捨得投入精力、金錢。

對於現在的中產階級來說,向上的難度越來越大,但向下則非常容易。

家庭輕微的變動很可能就從中產回到溫飽,這種情況下,教育是中國人最熱衷的投資。

重視教育沒毛病,但國人對學區房的爭奪,已病入膏肓,細思恐極,而且完全沒有半點緩和的餘地。

3學區房其實要涼!

前幾年,如果有人要問在中國,什麼房子最保值升值最快?

估計很多人都會回答:學區房。

但全民瘋狂追逐學區房的局面,也是政府不希望看到的。

在國內投資房地產,最大的風險一直都是政策。

對於最炙手可熱的學區房,更是如此。

早在去年年底,北京市海淀區政府發了一個文件,今年1月1日起,在海淀區新買的房子,不再對應唯一固定的學校,而是“多校劃片”。

瘋狂的學區房:你正焦慮的 它配不上你的付出

也就是小區附近的所有學校,有名校,也有渣校,最後孩子到底能進哪所,看運氣。

針對學區房熱潮的殺手鐗,就是從單校劃片變成多校劃片。

學區房的改革大潮,會逐漸把本不屬於學區房的內在超額價值抽離,迴歸到居住屬性,

未來,教育終究會迴歸教育,居住會迴歸居住,投資會迴歸投資!

2

國外有學區房嗎?

1美國

與國內不同,美國學區的教育經費很大部分來自房屋所有者的房產稅款。

因此對於購買或租住在獨棟房屋的房主,只要能出具房屋購買或租房合同加上水電繳費記錄等,就能進入所在區域的學校。

瘋狂的學區房:你正焦慮的 它配不上你的付出

圖為美國核桃谷聯合學區地圖

而租住公寓的家庭則需要隨機劃分,簡單地說就是需要碰運氣。

美國的公立中小學基本上都是按學區入學,在美國無論是租住還是自有房產,孩子都可以免費上該區域的公立學校,甚至坐校車都不必再花錢。

2澳大利亞

澳洲入學和國內不一樣,沒有明顯的學區房一說,澳洲人少教育資源均衡,學區概念並不明顯,每個學校的水平沒有太大懸殊。

瘋狂的學區房:你正焦慮的 它配不上你的付出

圖為送孩子去私立學校寄宿的家長

但因為富人區的華人非常多,才帶動了華人區和富人區才對學區特別的追崇。

不過,澳大利亞的大部分私立學校離家不近,學生採取寄宿制,因此劃分學區已沒有了意義。

3日本

首先,日本的教育資源很公平。日本政府制定了一套教師定期流動制度。規定每位教師不得在一所學校連續工作超過六年。

日本房價主要是受房子位置、房子質量、生活環境是否便利等因素影響,學校離家遠近只是購房或租房的其中一個考量。

瘋狂的學區房:你正焦慮的 它配不上你的付出

圖為日本正在上課的小學生

購房或租房與學校離家遠近的關係並不大,同樣使得日本難以產生學區房學位房的土壤。

另外,在日本,上學沒有戶籍限制。

你只要住在學校附近,就可以在該學校上學。並且這裡的“住”,僅僅就是住,沒有說買房,也不需要資產。

不論是借住,短租,都可以在附近的學校上學。

因此,日本只有學區,但是沒有學區房。

4新加坡

而相比與其他國家,新加坡卻有著複雜的“學區制”。

新加坡註冊入學政策相當的複雜,分3個階段,越往前的階段報名越具有優先權。

第1階段和第2階段開放給新加坡人和PR,外國人只能在第3階段報名。

新加坡本地的出生率雖然逐年下降,但隨著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教育,本地家長削尖腦袋想方設法的把孩子送進名校,殘酷的學額爭奪戰這幾年越演越烈。

瘋狂的學區房:你正焦慮的 它配不上你的付出

圖為新加坡的世界一流大學——南洋理工大學

但是根據新加坡教育部的解釋,新加坡的入學制度不但需要住在學校附近,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身份。

所以望子成龍的新加坡家長們如果想要把孩子推入名校,第一要解決孩子的身份問題,新加坡孩子入學擁有絕對優先權。

第二就是最好住在名校1公里之內,確保需要抽籤的時候自己不至於提前出局。

一大批新加坡最頂尖的著名學府都集中分佈在武吉知馬區,如國家初級學院、華僑中學、萊佛士女子小學、南洋小學及美以美女子學校等。

而該地區的學區房價最低價為153萬元新加坡元(約合735萬人民幣)。

果然是,華人越多的地方學區房的概念也就越熱。

3

學區房?只是國內中產的焦慮!

1富人根本不在乎

都在爭搶學區房,但你見過哪個豪宅盤拿學區房作為賣點?

毫不影響,能買的起豪宅的人非富即貴,他們對子女的教育也不依賴傳統升學路徑,上國際學校才是正道。

他們不想讓孩子走應試教育的路子,太苦了,孩子要麼上國際學校,要麼直接在國外讀書,學點藝術、管理就好了,他們的子女根本沒有生存的壓力。

2焦慮的都是一線城市新中產

炒學區房的恰恰是一部分靠知識改變命運的城市新移民,他們對學區房有一種魔性的痴迷。

娃還在肚子裡,就急著找學區房。樓齡三四十年的老破小,因為有省一級小學的學位,咬咬牙,貸貸款,東拼西湊,買了。

瘋狂的學區房:你正焦慮的 它配不上你的付出

圖為高考考生接受採訪時的回答

婚前信誓旦旦將來讓孩子自由發展,婚後發現身邊的人都在買學區房,這可不能落後,耽誤孩子可是要遺臭萬年,趕緊跟風買一套。

他們自己就是靠知識改變命運的,他們的孩子當然也要走這條路,而且他們要讓他們孩子的起點更高,更成功。

3國內學區房概念扭曲

國內的學區房概念從誕生伊始就是扭曲的,國內所謂的好學區和西方國家所謂的好學區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西方,最優秀的學校都是私立的,教育和醫療一樣,本來就很貴,有錢人可以送孩子讀昂貴的私立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

但教育也和醫療一樣具有公益屬性,為了給窮人的孩子最基本的受教育權,所以公立學校往往收費很低,但教育質量就會差一點。

因此,西方的好學區,往往指的是居民素質、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整體都比較高的富人區。

這裡的居民有錢,也能出得起更多的費用把區域內的公共設施建得更好,也就能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4

你搶的學區房配的上你的焦慮嗎?

為什麼一定要買學區房,是教育加房產的雙重誘惑,還是潛意識中希望孩子接受最好教育,跨越階層鴻溝,而或者是大眾成功學的焦慮?

說得再多,除了直面了內心的彷徨外,事實上並未從根本上緩解內心對學區房的焦慮。

瘋狂的學區房:你正焦慮的 它配不上你的付出

買不買學區房、上不上好學校,只是月薪兩萬和月薪幾千的區別嗎?

這個區別很大嗎?

學區房真的配得上你拼搏幾十年的努力嗎?

天天講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作為父母的你,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當父母的不努力、不拼搏,然後把所有的期待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樣公平嗎?

想讓孩子有更好的起跑線,就不要去壓榨孩子,要壓榨自己,讓自己更有錢,讓自己少一點焦慮,爭取讓孩子過上不用上學區房的日子!

有機會多提升自己的圈層,多和那些住豪宅的業主們交朋友吧,他們才知道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是什麼,他們才知道對什麼對孩子最重要!

子女能否成才,最關鍵的不是學校能給什麼,學校只能傳授知識,而起跑線、眼界、思維方式、意志力、情商這些東西,都是父母培養的。

如果這些沒做好,卻把全部的精力拿去拼學區房,是非常盲目也非常懶惰的行為。

為什麼西方的家族財富能不斷傳遞而中國大多富不過三代?

你見過巴菲特、比爾蓋茨這些業界大佬去搶過學區房嗎?

你搶的學區房,配得上你的焦慮,配不上你的付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