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已過大半 從環法看公路車技術走勢

自行車行業的大多數品牌都在環法之前推出重磅新品,從新品我們也能大體把握住行業的趨勢。總體而言,跟去年相比趨勢走向變化不大,難聽點就是沒啥新技術,最多是把前幾年的苗頭往成熟裡整。

1、碟剎不行?五個環法賽段冠軍夠不夠分量!

2017已過大半 從環法看公路車技術走勢

碟剎的爭議從它一面世就接連不斷,職業賽場從禁止到逐步開放試用也花了幾年時間。基特爾今年用閃電的碟剎Venge ViAS狂砍5個賽段。碟剎並沒有拖慢他的速度,更沒有在摔車時造成受傷,說碟剎公路不行的人臉疼麼?而多個大廠的新品也都普遍是圈剎碟剎雙管齊下,典型的有崔克新款Emonda、Cannondale SuperSix Evo。

2、破風破風破風

2017已過大半 從環法看公路車技術走勢

空氣動力學是近幾年圈內提得最多的詞語之一,各家的工程師都被老闆鞭策著要給車手輸送空氣動力效果最佳的車子。以前爬坡手對車子的重量如何錙銖必較,這情形現在發生在衝刺手身上,他們熱衷於探討新生代產品比上一代快幾個百分點。美利達發佈的全新Reacto基本就按照“更破風”的套路走,當然有的是比它更喪心病狂的廠商,CANYON在新款的Ultimate CF SLX上大動刀:扁平下管設計、一體式車把、大大減少前方迎風面積……也是絞盡腦汁了。

你還會發現空氣動力學不單單是衝刺手關注的課題,爬坡手也會挖空心思搞動作。頂級的爬坡手就算在高山賽段也會選用高框輪組,當然輪組的框高肯定沒有平路賽段用的高。

3、在UCI的魔爪下 所有的車重6.8KG

2017已過大半 從環法看公路車技術走勢

廠商再沒像前些年那樣頻繁拿超輕量車架出來過招,不過像崔克還是推了“不能再輕”的Emonda(重640g),這從另一方面展現自家過硬的技術以及對碳纖維材料透徹的理解(坦白點說就是,本尊介麼牛啥都做得出)。其他如LOOK的785 Huez RS重730克,BMC Teammachine SLR01為790克,Specialized Tarmac則是733克。但是那又怎樣,這些車要投放在世巡賽,還是得乖乖聽UCI的限重標準。這也苦了一幫車隊技師,裝鋁合金車把、加碼錶,加加加才達標。但是UCI這麼多年了還死守著刻板的6.8KG限重,遲早要讓人民拉下臺的知道不?

4、寬胎

2017已過大半 從環法看公路車技術走勢

隨著寬胎更快的證據相繼證實,寬胎果然成潮流,現在絲毫不用擔心比賽用車後開檔的大小,普遍也都能裝25mm或26mm的輪胎。

5、車圈加寬

2017已過大半 從環法看公路車技術走勢

寬胎成潮流,自然也帶動了一波車圈的變革。除了能裝上胖胎,也為提升輪組整體氣動效果,提升輪組的強度,近些年很多輪組廠商也紛紛推出加寬的車圈,你會發現Shimano的贊助車手用的新款Dura-Ace車圈都來得“pandudu”。

6、變速更簡單

2017已過大半 從環法看公路車技術走勢

PRO們信奉的11-23T飛輪一去不復返了,現在Shimano贊助的車手無論上山還是跑平路,基本用的是11-28T的。他們還能選擇更大齒數的飛輪,Shimano最新的Dura-Ace R9100擴充至30T,SRAM更厲害,漲到32T,Campagnolo也不甘落後(11-32T)。

7、一體式車把帶節奏

2017已過大半 從環法看公路車技術走勢

氣動學影響的不僅僅是車架和輪組的外形,車把外形也被扭轉了。一體式車把在職業車壇頗受歡迎,就連表哥今年也忍不住用上PRO的一體車把。

8、鋁合金替代碳纖車把?

2017已過大半 從環法看公路車技術走勢

有些保守派車手還是會用鋁合金車把,重量固然是一大因素,另一個原因恐怕是避免摔車時直接砸了車把。

9、電子變速大行其道

2017已過大半 從環法看公路車技術走勢

Shimano的Dura-Ace Di2基本控制了環法賽場,只剩零星被Campagnolo的Super Record EPS和SRAM eTap瓜分,FSA的WE無線電變跟Rotor的Uno液壓變速無從尋覓。偶爾能看到的機械變速已經是很個人愛好的行為,比如康塔多那類機械變速的死忠粉。

10、集成電子

2017已過大半 從環法看公路車技術走勢

電子變速“爛大街”,很多單車品牌也想盡辦法將原本固定在把立等位置的控制盒隱藏起來,簡潔大氣又氣動可是他們一路追求的。新款PINARELLO Dogma F10在下管上部設置了機關。BMC的Teammachine SLR01也跟它想到一塊去了,如圖。我們有理由相信,2018年將有更多的廠商會採取更逆天的整合方式。


小編閒話:技術高速迭代,資訊的發達讓很多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把握整個行業的趨勢,剁手不需要天時地利,但也讓部分人哭笑不得,比如部分此前賺信息時差的人現在估計就過得不太容易。全球很多車店老闆也對此有點鬱悶,一方面他們認為口水產品會引來更多的關注度,激發消費慾望,另一方面他們也對部分廠商的龜速惱火,產品從訂貨下單到入店銷售時間拖得過長,容易消磨消費者耐心。而自行車不比快消品,每年一更的新品、居高不下的庫存與難以擴張的消費人群矛盾重重,都需要整個行業多方面的努力。(咦,我怎麼又那麼正能量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