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眼裡的“黃金有氧運動”竟是騎自行車!

現如今,最時髦的出行方式莫過於出門掃一輛“共享單車”了,隨騎隨停方便快捷!出門辦事兒的一點功夫,也能順帶鍛鍊身體。騎行被稱為“黃金有氧運動”,只要掌握了正確的騎行方法,這項運動不僅能加強人體心肺功能,提高下肢肌肉力量,還能減壓、延年益壽呢~

專家眼裡的“黃金有氧運動”竟是騎自行車!

騎車的七大好處

增強心肺功能

騎自行車是最佳有氧運動之一,可以全面鍛鍊人體的內臟器官,尤其提高心肺耐力作用明顯。騎行時下肢血液供給量較大,強度大時心率可達到平時的2~3倍。長期堅持騎車能使心肌發達、收縮有力,血管壁彈性增強,肺活量增大,提升呼吸系統功能。

調節神經功能

人的足部分佈有許多神經末梢。當腳踩自行車踏板時,神經末梢受到踏板反覆摩擦及壓力刺激,可以調節自主神經的功能,反射至體內外各相關器官,協調與平衡它們的生理功能,使人體的神經反饋機制始終保持在活躍狀態。

反應更敏捷

即使是在空曠的野外,人煙稀少,騎手也要密切注意路況。況且多數情況下,騎行者要過大街、穿小巷,應付各種交通情況,這能鍛鍊神經反應的敏銳性和反應能力,有利於健全大腦功能,起到預防大腦老化、提高神經系統敏捷性的作用。

強健下肢

騎車相對於慢跑等運動,雖以腿部運動為主,但對下肢衝擊小。騎行科學家實驗統計,每騎行1千米,下肢的26對肌肉需要運動180~200次。同時,下肢的3對大關節也都能參加活動,可以增強雙腿的彈跳力,延緩下肢關節韌帶的衰老進程。對於有關節疾病以及腿部或臀部有傷的人而言,可以減少這些疾病的發作。

心情愉悅

騎行一般需要與大自然接觸,可呼吸新鮮空氣、欣賞美景。這些戶外活動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產生愉快感,這是中年人減壓的好方法。而與其他交通方式相比,人們騎車出行時情緒狀況最佳,承壓能力最強,更有活力和信心,這些都能促進心理健康,讓人更快樂。

改善睡眠

堅持騎行鍛鍊,保持有規律的生活,有助於改善植物神經功能,從而獲得更高質量的睡眠,但是睡前2個小時內不要騎車鍛鍊。

可讓壽命更長

有規律地定期騎行與增加壽命密切相關。英國一項研究表明,經常騎自行車的人健康狀況相當於比自己實際年齡年輕10歲的人,而那些到了30多歲仍堅持定期騎行的人,可以使自己的預期壽命平均增加2歲。一項國際調查顯示,在世界上各種不同職業人員中,以自行車為主要代步工具的郵遞員壽命最長。

專家眼裡的“黃金有氧運動”竟是騎自行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騎車法

男性

特別是中老年男性需要注意,每次騎車時間不宜過長,每週控制在9小時以內,以免前列腺長期承受較大壓力。

女性

自行車車座的設計使得身體重量大部分落在車座前部突出位置,這就給生殖器區的神經和血管造成壓力。

☞ 建議:把車把調高,車座調低,使身體能夠坐直,降低生殖器所受壓力。

頸椎病患者

● 把車把適度調高,騎車時身體儘量保持直立,避免長時間俯身,對頸椎造成傷害。

● 運動量不要太大,可採用推騎交替的方式運動。

● 天氣較涼、風大時,建議穿高領衫或系圍巾,以免頸部受涼。

膝蓋受損者

● 如膝蓋已出現疼痛,應儘量避免騎自行車,以免腿部肌肉過度勞累,增加關節軟骨磨損的風險,加速退化。

● 最好在腳能觸底的範圍內,適當調高車座,以減少活動時膝關節屈曲的幅度。

● 要避免騎車時爬坡。

想鍛鍊局部肌肉的人群

● 訓練肱二頭肌和臀大肌,可在正確騎車姿勢的基礎上,將車座提高。

● 訓練肱四頭肌,則要降低車座位置。

● 訓練小腿肌群,可將車座位置往後移。

特殊人群的騎車要點

◆ 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高速騎車,否則容易誘發心衰和猝死。

◆ 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的病人,騎車速度不可過快,以免傷害呼吸道。

◆ 酒後不能駕駛機動車輛,也不宜騎自行車。

◆ 剛入門者不宜追求大運動量和速度,否則可能上傷害膝關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膝蓋積水。

專家眼裡的“黃金有氧運動”竟是騎自行車!

騎行要留意“三率”!

呼吸頻率

騎行建議採用“腹式呼吸”,充分換氣,以免因為缺氧而出現眩暈、呼吸不暢、腹痛等症狀。

退休族騎車也不要貪圖騎得快,而應配合呼吸節奏,控制自己的騎車速度。

踩踏頻率

簡稱踏頻,就是每分鐘踩的圈數,按一隻腳轉一圈為一次來計算。例如你在騎行中右腳踏或左腳踏(只數一邊)在1分鐘轉過了80次,那麼你的踏頻就是80次/分。

騎行中建議保持較高的踩踏頻率,一方面比較省力,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對保護膝蓋很有好處。另外,退休族切忌在爬坡時為了加速度,就使盡全力蹬車,這會對膝關節產生不利影響。

心率

騎行速度沒有統一標準,一般情況下,建議以心率劃分強度,即用220減去年齡,得出的數字就是最大心率值。

對於普通騎行愛好者,鍛鍊中心率值達到最大心率的60%就可以了,隨著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漸提高至80%,一般控制在120~150次/分鐘。也可以參考騎行結束後,第二天清晨的身體反應來判斷,原則上是以第二天不感到非常疲勞為標準。

專家眼裡的“黃金有氧運動”竟是騎自行車!

騎車鍛鍊注意6件事~

保持正確的姿勢

正確的騎車姿勢應將上半身微微前傾,頭部稍向前伸,兩手緊握車把,兩臂自然彎曲。這樣既能穩穩支撐上身,又可避免頸椎、肩背和腰椎受力。

調整車座位置

車座太高,易加重駝背彎腰程度;車座太低,對脊椎不好。調整車座高度時,使一側腳根踩在踏板上,腿正好能伸直,這個高度基本就合適了。

帶好安全帽

帶安全帽能降低60%的頭部受傷風險。選擇安全帽時,要有一定的硬度;根據頭圍決定安全帽大小,以扣上帽帶,預留一至兩根手指的空間為宜。

穿著有講究

騎車時,穿衣要寬鬆、舒適,最好穿硬底運動鞋,幫助腳固定,避免腳踝受傷;帶一雙掌心有海綿墊的五指手套,保護手掌;霧霾天最好帶上透氣性較好的口罩。

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

騎車運動前,應充分熱身後在運動,運動中要控制呼吸節奏,因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大量水分,過快、大口的喘氣會使水分丟失更多。在運動期間要及時補充水分、鹽分和電解質,如礦泉水、淡鹽水、功能性飲料等,要多次、足量地補充,不要等嘴巴很乾了再喝水。

避開上下班高峰的鬧市區騎行

上下班高峰的路上,不建議騎車。一方面,路線交通情況複雜,容易發生意外事故;另一方面,汽車尾氣大量排放,而騎行者比開車者或步行者的呼吸頻率更快,會吸入更多的汙染顆粒,對健康造成更大的損害。

專家眼裡的“黃金有氧運動”竟是騎自行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