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再次集體漲價,掉粉與減虧的艱難抉擇'

"


"


共享單車再次集體漲價,掉粉與減虧的艱難抉擇

文|鋅刻度記者 黎盛榮

編輯|陳鄧新

1.共享單車漲價可能改善企業財務狀況、減輕財務壓力,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2.最後一公里出行方式處於高度競爭、替代性強態勢,直接制約共享單車漲價上限。

時隔4月,哈囉單車在今年迎來第二次漲價,從8月9日起,調整為每30分鐘1.5元,相比於此前30分鐘1元上漲了50%。共享單車的出現,改變了學生黨、上班族等職業人群的出行方式,每小時1元錢的收費成為了他們“最後一公里”的首選目標。

張歡是哈囉單車的忠實粉絲,針對哈羅漲價他表示,“雖然5毛錢不多,但難免會有種被“割韭菜”的感覺。”

此次各大企業漲價是行業趨勢還是企業為了續命、存活,這有待考量。其次,各大企業紛紛漲價之後,用戶是否會為這份“賬單”買帳,以至於企業的未來之路該如何前行,也是值得深思。


各大企業仍舊處於虧損狀態

今年共享單車上調價格並非第一次出現,也並非哈囉單車一家企業上調價格。

今年3月,天氣逐漸回暖,受季節性影響的共享單車行業又將迎來“春天”,隨著用戶騎行數量的快速增長,便有了今年第一輪調價。3月21日,小藍單車率先調價,將起步價調整為15分鐘1元,時長費調整為每15分鐘0.5元。

"


共享單車再次集體漲價,掉粉與減虧的艱難抉擇

文|鋅刻度記者 黎盛榮

編輯|陳鄧新

1.共享單車漲價可能改善企業財務狀況、減輕財務壓力,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2.最後一公里出行方式處於高度競爭、替代性強態勢,直接制約共享單車漲價上限。

時隔4月,哈囉單車在今年迎來第二次漲價,從8月9日起,調整為每30分鐘1.5元,相比於此前30分鐘1元上漲了50%。共享單車的出現,改變了學生黨、上班族等職業人群的出行方式,每小時1元錢的收費成為了他們“最後一公里”的首選目標。

張歡是哈囉單車的忠實粉絲,針對哈羅漲價他表示,“雖然5毛錢不多,但難免會有種被“割韭菜”的感覺。”

此次各大企業漲價是行業趨勢還是企業為了續命、存活,這有待考量。其次,各大企業紛紛漲價之後,用戶是否會為這份“賬單”買帳,以至於企業的未來之路該如何前行,也是值得深思。


各大企業仍舊處於虧損狀態

今年共享單車上調價格並非第一次出現,也並非哈囉單車一家企業上調價格。

今年3月,天氣逐漸回暖,受季節性影響的共享單車行業又將迎來“春天”,隨著用戶騎行數量的快速增長,便有了今年第一輪調價。3月21日,小藍單車率先調價,將起步價調整為15分鐘1元,時長費調整為每15分鐘0.5元。

共享單車再次集體漲價,掉粉與減虧的艱難抉擇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摩拜單車、哈囉單車在北京地區試行漲價。

在第一輪漲價之後,7月26日摩拜單車在上海、廈門和廣州等城市宣佈計費又出新規則。8月9日哈囉單車的計費規則實施後,也將是今年的第二輪漲價。

共享單車在接連幾次漲價,雖然漲幅金額並不高,但每次調價總會觸碰市場神經,引發不小的熱議。

事實上,在共享單車企業拼殺市場、搶佔流量、奪取用戶的情況下,大家都過的並不好,當然更沒有贏家。

此前,新京報報道稱:“託管小藍單車的滴滴出行,2018年也呈現虧損。2月13日,一份滴滴出行內部流傳的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2018年全年虧損高達109億元。”此外,去年4月,美團以27億美元收購摩拜單車,也沒有聯手創造奇蹟,據美團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美團經營虧損111億元,調整後淨虧損85億元,光摩拜就虧損了45.5億元,“貢獻”了約54%的虧損。哈囉單車也回覆記者:“目前仍處於微虧狀態”。

針對各個企業來說,經過前期的瘋狂擴張與燒錢補貼之後,共享單車行業漸漸日趨理性,但運營成本仍舊居高不下,可行的盈利模式還有待探索,在資不敷出的情況下,企業還要持續燒錢補貼,資金與生存是他們的共同大敵。


用戶流失或許會成行業一大痛點

針對為何會漲價問題,哈囉單車相關人士迴應鋅刻度表示:從行業層面,漲價是普遍趨勢,當共享單車行業經歷過跑馬圈地後,企業需要通過精細化運營實現自我造血,合理的價格體系,有利於行業的理性發展。

該人士表示,從企業層面,當騎行需求等上升後,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為用戶提供服務,漲價不僅是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考量。

表面上確實是行業所趨,並不只是哈囉單車一家上調價格。眾所周知,共享經濟領域本就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在缺失良好的商業模式下,僅靠企業輸出,企業又能在共享市場存活多久?

尋找好的商業模式一直以來是共享單車行業的難點、痛點。怎麼把這“1元錢”的共享生意變現,似乎是行業一直存在的問題。

此前,小黃車ofo便嘗試改變商業模式,分別對車身廣告、官方公號、APP廣告變現等模式進行試探,最終都以短途數據並不具備可行的商業價值而失敗。

由於沒有尋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行業內多個企業紛紛停止運營,揮淚告別。去年年底ofo小黃車的“退押金事件”,延續至今仍未能解決。不僅如此,小鳴單車今年3月27日開始正式進入破產程序。更早的時候,3Vbike也宣佈停止運營。目前,存活下來的企業也並沒有尋找出新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持續摸索未果情況下,存活行業的共享單車企業,把矛頭對準共享單車本身,試圖從單車身上尋找新的商業模式和利潤增長點。

據哈囉單車給出數據,哈囉單車憑藉良好的騎行體驗深受用戶歡迎,實現日均2000萬騎行次數。這意味著,以最低起步價計算,一次增長0.5元,那麼一天增長1000萬左右,一年增長在36億元左右。

一年增長36億元,對任何一個共享企業來說都不算一個小的營收數字——因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從計算數據與目前趨勢而言來看,共享單車漲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減輕財務壓力。

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用戶都會為企業的價格上漲,而長期買單嗎?

實際上,在商業模式缺失情況下,唯有用戶才能讓企業實現增值、拓展共享單車的市場價值,這也導致共享單車行業的一個普遍行情,得用戶者得天下。

在第一輪上調價格之後,據新華社報道:“‘共享單車集體漲價,你還會騎嗎?’在微博發起的投票中,截至6月6日,7.3萬人表示‘不騎了,不划算’,9.7萬人表示‘看情況,選擇方便的方式’,1.4萬人表示‘騎,就當鍛鍊身體’。”從數據中明顯看出,參與投票人士共計18.4萬人,其中中立人數佔比近52.7%,拒絕使用人數佔比近39.7%,接受人數僅佔比近7.6%而已。僅少數人表示繼續會使用共享單車。

顯然,在漲價之後,在給企業帶來不小利益的同時,也可能會流失大量用戶,這種商業模式並不具有可持續性發展條件,其生態環境可能不太利於企業的發展。前期靠燒金錢“買”來的用戶,因為提升獲利而流失用戶,這明顯是一單不划算的生意。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交通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馮蘇葦在媒體採訪中認為,“最後一公里出行方式處於高度競爭、替代性強的態勢,直接制約了共享單車漲價的上限。如果價格上漲過快過高,而沒有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獨特的體驗,那麼漲價就是持續‘掉粉’、自掘墳墓的做法。”

這意味著,企業上調價格確實會帶來一定的收益,但給用戶卻是一種被“割韭菜”的感覺。雖然共享單車目前仍擁有很高的用戶價值和社會價值,但在價格上漲之後,僅靠便捷終究難以吸引更多用戶,那麼用戶的流失可能會是共享單車行業的另一個痛點問題。


共享單車的未來發展難題

"


共享單車再次集體漲價,掉粉與減虧的艱難抉擇

文|鋅刻度記者 黎盛榮

編輯|陳鄧新

1.共享單車漲價可能改善企業財務狀況、減輕財務壓力,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2.最後一公里出行方式處於高度競爭、替代性強態勢,直接制約共享單車漲價上限。

時隔4月,哈囉單車在今年迎來第二次漲價,從8月9日起,調整為每30分鐘1.5元,相比於此前30分鐘1元上漲了50%。共享單車的出現,改變了學生黨、上班族等職業人群的出行方式,每小時1元錢的收費成為了他們“最後一公里”的首選目標。

張歡是哈囉單車的忠實粉絲,針對哈羅漲價他表示,“雖然5毛錢不多,但難免會有種被“割韭菜”的感覺。”

此次各大企業漲價是行業趨勢還是企業為了續命、存活,這有待考量。其次,各大企業紛紛漲價之後,用戶是否會為這份“賬單”買帳,以至於企業的未來之路該如何前行,也是值得深思。


各大企業仍舊處於虧損狀態

今年共享單車上調價格並非第一次出現,也並非哈囉單車一家企業上調價格。

今年3月,天氣逐漸回暖,受季節性影響的共享單車行業又將迎來“春天”,隨著用戶騎行數量的快速增長,便有了今年第一輪調價。3月21日,小藍單車率先調價,將起步價調整為15分鐘1元,時長費調整為每15分鐘0.5元。

共享單車再次集體漲價,掉粉與減虧的艱難抉擇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摩拜單車、哈囉單車在北京地區試行漲價。

在第一輪漲價之後,7月26日摩拜單車在上海、廈門和廣州等城市宣佈計費又出新規則。8月9日哈囉單車的計費規則實施後,也將是今年的第二輪漲價。

共享單車在接連幾次漲價,雖然漲幅金額並不高,但每次調價總會觸碰市場神經,引發不小的熱議。

事實上,在共享單車企業拼殺市場、搶佔流量、奪取用戶的情況下,大家都過的並不好,當然更沒有贏家。

此前,新京報報道稱:“託管小藍單車的滴滴出行,2018年也呈現虧損。2月13日,一份滴滴出行內部流傳的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2018年全年虧損高達109億元。”此外,去年4月,美團以27億美元收購摩拜單車,也沒有聯手創造奇蹟,據美團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美團經營虧損111億元,調整後淨虧損85億元,光摩拜就虧損了45.5億元,“貢獻”了約54%的虧損。哈囉單車也回覆記者:“目前仍處於微虧狀態”。

針對各個企業來說,經過前期的瘋狂擴張與燒錢補貼之後,共享單車行業漸漸日趨理性,但運營成本仍舊居高不下,可行的盈利模式還有待探索,在資不敷出的情況下,企業還要持續燒錢補貼,資金與生存是他們的共同大敵。


用戶流失或許會成行業一大痛點

針對為何會漲價問題,哈囉單車相關人士迴應鋅刻度表示:從行業層面,漲價是普遍趨勢,當共享單車行業經歷過跑馬圈地後,企業需要通過精細化運營實現自我造血,合理的價格體系,有利於行業的理性發展。

該人士表示,從企業層面,當騎行需求等上升後,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為用戶提供服務,漲價不僅是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考量。

表面上確實是行業所趨,並不只是哈囉單車一家上調價格。眾所周知,共享經濟領域本就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在缺失良好的商業模式下,僅靠企業輸出,企業又能在共享市場存活多久?

尋找好的商業模式一直以來是共享單車行業的難點、痛點。怎麼把這“1元錢”的共享生意變現,似乎是行業一直存在的問題。

此前,小黃車ofo便嘗試改變商業模式,分別對車身廣告、官方公號、APP廣告變現等模式進行試探,最終都以短途數據並不具備可行的商業價值而失敗。

由於沒有尋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行業內多個企業紛紛停止運營,揮淚告別。去年年底ofo小黃車的“退押金事件”,延續至今仍未能解決。不僅如此,小鳴單車今年3月27日開始正式進入破產程序。更早的時候,3Vbike也宣佈停止運營。目前,存活下來的企業也並沒有尋找出新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持續摸索未果情況下,存活行業的共享單車企業,把矛頭對準共享單車本身,試圖從單車身上尋找新的商業模式和利潤增長點。

據哈囉單車給出數據,哈囉單車憑藉良好的騎行體驗深受用戶歡迎,實現日均2000萬騎行次數。這意味著,以最低起步價計算,一次增長0.5元,那麼一天增長1000萬左右,一年增長在36億元左右。

一年增長36億元,對任何一個共享企業來說都不算一個小的營收數字——因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從計算數據與目前趨勢而言來看,共享單車漲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減輕財務壓力。

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用戶都會為企業的價格上漲,而長期買單嗎?

實際上,在商業模式缺失情況下,唯有用戶才能讓企業實現增值、拓展共享單車的市場價值,這也導致共享單車行業的一個普遍行情,得用戶者得天下。

在第一輪上調價格之後,據新華社報道:“‘共享單車集體漲價,你還會騎嗎?’在微博發起的投票中,截至6月6日,7.3萬人表示‘不騎了,不划算’,9.7萬人表示‘看情況,選擇方便的方式’,1.4萬人表示‘騎,就當鍛鍊身體’。”從數據中明顯看出,參與投票人士共計18.4萬人,其中中立人數佔比近52.7%,拒絕使用人數佔比近39.7%,接受人數僅佔比近7.6%而已。僅少數人表示繼續會使用共享單車。

顯然,在漲價之後,在給企業帶來不小利益的同時,也可能會流失大量用戶,這種商業模式並不具有可持續性發展條件,其生態環境可能不太利於企業的發展。前期靠燒金錢“買”來的用戶,因為提升獲利而流失用戶,這明顯是一單不划算的生意。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交通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馮蘇葦在媒體採訪中認為,“最後一公里出行方式處於高度競爭、替代性強的態勢,直接制約了共享單車漲價的上限。如果價格上漲過快過高,而沒有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獨特的體驗,那麼漲價就是持續‘掉粉’、自掘墳墓的做法。”

這意味著,企業上調價格確實會帶來一定的收益,但給用戶卻是一種被“割韭菜”的感覺。雖然共享單車目前仍擁有很高的用戶價值和社會價值,但在價格上漲之後,僅靠便捷終究難以吸引更多用戶,那麼用戶的流失可能會是共享單車行業的另一個痛點問題。


共享單車的未來發展難題

共享單車再次集體漲價,掉粉與減虧的艱難抉擇

對於共享單車未來發展問題,哈囉單車回覆稱:“哈囉仍將繼續鞏固在用戶體驗、技術、運營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優勢,為廣大用戶提供全場景、多距離的出行服務。”

必須注意的是,從共享單車進入市場多年以來,都未曾探索出一條可行的商業模式,如果要求各個企業在短時間內探索出一條新型商業模式,這明顯是不符合實際。

注重用戶體驗感,企業想要發展,始終離不開用戶,而用戶最關心的無非兩點,分別是價格和體驗感,當價格上漲過後,如何提高用戶的體驗感,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模式等,未嘗不是一條可行之路

此外,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針對用戶的各種不良行為,通過信用積分或者用戶收費標準來管控用戶,引導用戶文明、規範用車,從而減少企業的損失、降低運營成本。甚至,還可以植入多種獎勵措施等,吸引用戶使用。

總體而言,共享單車漲價到底有多大影響,有待市場觀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