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這件是精品'

"

導語:

壺高18.5釐米,流口至壺把間距26釐米。壺外底正中鈐有方形印款,印教中心為八角形陰陽太極八卦圖,印款四角為陽文楷書“戴鎖洪造”四字。此壺作者戴鎖洪,不見著錄,生平無考。

"

導語:

壺高18.5釐米,流口至壺把間距26釐米。壺外底正中鈐有方形印款,印教中心為八角形陰陽太極八卦圖,印款四角為陽文楷書“戴鎖洪造”四字。此壺作者戴鎖洪,不見著錄,生平無考。

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這件是精品

故宮博物院收藏明清紫砂壺共400多件,其中明代紫砂壺不到50件。由此可知,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因此,這把明代戴鎖洪造如意紋圓珠紫砂壺彌足珍貴。其市場參考價無疑應當高於清代精品紫砂壺的價位。

"

導語:

壺高18.5釐米,流口至壺把間距26釐米。壺外底正中鈐有方形印款,印教中心為八角形陰陽太極八卦圖,印款四角為陽文楷書“戴鎖洪造”四字。此壺作者戴鎖洪,不見著錄,生平無考。

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這件是精品

故宮博物院收藏明清紫砂壺共400多件,其中明代紫砂壺不到50件。由此可知,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因此,這把明代戴鎖洪造如意紋圓珠紫砂壺彌足珍貴。其市場參考價無疑應當高於清代精品紫砂壺的價位。

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這件是精品

專家點評

由於生產年代、使用原料、製作工藝、市美觀念等諸多方面的原因,明代紫砂壺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具有與眾不同的並且鮮明易辨的客觀特徵。概而言之,明代紫砂壺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

導語:

壺高18.5釐米,流口至壺把間距26釐米。壺外底正中鈐有方形印款,印教中心為八角形陰陽太極八卦圖,印款四角為陽文楷書“戴鎖洪造”四字。此壺作者戴鎖洪,不見著錄,生平無考。

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這件是精品

故宮博物院收藏明清紫砂壺共400多件,其中明代紫砂壺不到50件。由此可知,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因此,這把明代戴鎖洪造如意紋圓珠紫砂壺彌足珍貴。其市場參考價無疑應當高於清代精品紫砂壺的價位。

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這件是精品

專家點評

由於生產年代、使用原料、製作工藝、市美觀念等諸多方面的原因,明代紫砂壺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具有與眾不同的並且鮮明易辨的客觀特徵。概而言之,明代紫砂壺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這件是精品

其一,胎泥粗糙,胎體厚重,氣魄宏大。有關資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數(即泥料的精煉程度)僅為25-30目泥料,所以明代紫砂壺泥料內含有較多顆粒狀粗砂,表面較為粗糙。胎質較為疏鬆,用手指彈擊聲音粗濁悶啞。

其二,崇尚簡古之風,裝飾手法與明式傢俱相同,極為簡潔。通常光素無紋飾,或僅於關鍵部位如鈕與蓋相接處或柄、流與壺身相接處貼飾如意紋(又稱柿蒂紋)泥片,起畫龍點睛之美化效果。壺嘴無一例外均為單孔。 泥色單調,為紫色或紅色。

其三,款識多為刻款,後有印款,字體均為楷書。

其四,傳世壺包漿厚潤,墓葬出土壺則失光。

這把戴鎖洪造如意紋圓珠壺是一把傳世紫砂壺,依據各方面特徵綜合判斷,為明代晚期作品。壺表包漿厚潤,發出黯然之光。泥料內含顆粒狀粗砂,壺表較為粗糙。壺形為圓珠造型,圓鈕、圓蓋、圓嘴、圓腹、圓把、圈底,壺腹向下漸收,線條自然流暢,頗具“珠圓玉潤”之美。胎體厚重,器型碩大穩重,壺鈕同壺蓋,壺嘴、壺把同壺身鑲接修整而成,前後配置均衡得體,三彎長嘴挺拔張揚,有大氣磅礴之勢。字母蓋,口蓋吻合嚴密,出水十分順暢,收束乾淨利落,不流誕。

"

導語:

壺高18.5釐米,流口至壺把間距26釐米。壺外底正中鈐有方形印款,印教中心為八角形陰陽太極八卦圖,印款四角為陽文楷書“戴鎖洪造”四字。此壺作者戴鎖洪,不見著錄,生平無考。

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這件是精品

故宮博物院收藏明清紫砂壺共400多件,其中明代紫砂壺不到50件。由此可知,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因此,這把明代戴鎖洪造如意紋圓珠紫砂壺彌足珍貴。其市場參考價無疑應當高於清代精品紫砂壺的價位。

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這件是精品

專家點評

由於生產年代、使用原料、製作工藝、市美觀念等諸多方面的原因,明代紫砂壺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具有與眾不同的並且鮮明易辨的客觀特徵。概而言之,明代紫砂壺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這件是精品

其一,胎泥粗糙,胎體厚重,氣魄宏大。有關資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數(即泥料的精煉程度)僅為25-30目泥料,所以明代紫砂壺泥料內含有較多顆粒狀粗砂,表面較為粗糙。胎質較為疏鬆,用手指彈擊聲音粗濁悶啞。

其二,崇尚簡古之風,裝飾手法與明式傢俱相同,極為簡潔。通常光素無紋飾,或僅於關鍵部位如鈕與蓋相接處或柄、流與壺身相接處貼飾如意紋(又稱柿蒂紋)泥片,起畫龍點睛之美化效果。壺嘴無一例外均為單孔。 泥色單調,為紫色或紅色。

其三,款識多為刻款,後有印款,字體均為楷書。

其四,傳世壺包漿厚潤,墓葬出土壺則失光。

這把戴鎖洪造如意紋圓珠壺是一把傳世紫砂壺,依據各方面特徵綜合判斷,為明代晚期作品。壺表包漿厚潤,發出黯然之光。泥料內含顆粒狀粗砂,壺表較為粗糙。壺形為圓珠造型,圓鈕、圓蓋、圓嘴、圓腹、圓把、圈底,壺腹向下漸收,線條自然流暢,頗具“珠圓玉潤”之美。胎體厚重,器型碩大穩重,壺鈕同壺蓋,壺嘴、壺把同壺身鑲接修整而成,前後配置均衡得體,三彎長嘴挺拔張揚,有大氣磅礴之勢。字母蓋,口蓋吻合嚴密,出水十分順暢,收束乾淨利落,不流誕。

國內明代帶款紫砂壺數極少,難得一遇,這件是精品

尤其值得提的是其簡潔而得體的裝飾手法。此壺通身光素, 僅在人們觀壺的視覺焦點——壺蓋上面,貼飾形象逼真、極具浮雕效果的如意紋泥片(亦稱柿蒂紋),不僅美化了鈕與蓋之間的接痕,而且收到了畫龍點睛之效,可謂“神來之筆”,極其出彩。

這種簡潔得體的裝飾手法,不僅與明代古典傢俱的裝飾手法一脈相承, 尤其與1984年江蘇無錫彩橋村明代華氏家族墓中出土的時大彬如意紋蓋紫砂壺的裝飾手法完全相同,可謂深得“時壺”三昧。從壺內看,壺底與壺身粘接處以及壺蓋與子口粘接處,未做任何修刮處理,均留有凸起的脂泥圈,保持了當時制壺工藝的原始風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