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下班時間做自媒體的你:如何降低運營難度和內容輸出難度呢?

想要下班時間做自媒體的你:如何降低運營難度和內容輸出難度呢?

作者簡介:職男小凡,下班兼職自媒體寫作,運營個人品牌頭條號。正式運營5個月累計獲得29篇青雲計劃獎,今日頭條創作出多篇爆文。閱讀量最高達,130W單篇的閱讀量,並獲得2月份優質頭條賬號獎勵,創作理念是:“讓別人去講職場乾貨,我們來負責快樂工作”。

作為一名上班族,實際上在業餘時間做自媒體並不輕鬆,因為除了內容的持續輸出外,運營工作更加的頭疼,比如我們的內容是日更還是周更?輸出形式是以文字為主還是圖集為主?粉絲數遲遲上不去,怎麼能讓更多的人關注我呢?為了降低運營難度和內容輸出難度,我總結了四點心得。


我要和你分享的第一點,就是關於平臺的選擇。

可能有些朋友認為,現在的自媒體平臺這麼多,把能註冊的都註冊上,一樣的內容我發往多個平臺,哪個平臺火了我就做哪個。實際上這不是不可以,但問題時,不怕你不火,就怕你火,真要是突然火幾個平臺,你該怎麼運營呢?這時候你還沒有變現能力,沒辦法辭去工作來運營自媒體,同時又分身乏術,哪個平臺都不想扔,結果哪個平臺都沒運營好。

我在選擇平臺的時候,多少有點摻雜了我的工作習慣,與其滿天撒網,不如精準的在更適合自己的平臺上發力。

那怎麼看一個平臺是否適合自己呢?

你首先要看這個平臺的受眾群體,現今的幾個主流平臺受眾,實際上都有非常明顯的劃分,比如微博聚集了一批沙雕網友和追星族,你想做搞笑或是娛樂的內容就可以選擇微博進行發力;如果你已經有了規劃,想在未來結合產品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實現“前端流量+後端變現”的套路,就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發力;如果你覺得漲粉太難了,沒有拉新渠道,那不妨選擇頭條,不是有這麼句話嗎?粉絲是有限的,網友是無限的。

所以,選擇一個或兩個適合自己的平臺,非常重要,這對於你今後內容的持續輸出以及輻射範圍的影響非常大,而且,在一個平臺上深耕細作,你還能逐步的解鎖各種權限,摸清楚平臺用戶的習性,進而更好的輔助自己運營。

想要下班時間做自媒體的你:如何降低運營難度和內容輸出難度呢?

那麼選擇好了平臺,接下來就要開始輸出內容了,可是,我該寫什麼內容呢?


這也是我想和各位聊的第二個觀點,內容領域該如何選擇?


可能是很多朋友都在面對的難題,起初可能是因為興趣選擇了某個領域,結果寫著寫著發現,自己只是感興趣,並不是這個領域的內行,能輸出的東西越來越少,很快就被挖空了,我起初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因為我平時喜歡看動漫,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動漫領域去創作,可是當我看到同領域的大佬們能把整個漫畫產業鏈都搬出來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只看過幾部動漫就殺到這個領域去創作,還是我太天真了。

所以在選擇創作領域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你瞭解的、能夠持續穩定輸出的,最好是你有自己見解的領域進行創作,不然就可能會面臨“靈感枯竭”的情況。

繼續說回我,在放棄了動漫領域之後,我選擇了職場領域,因為經過對比發現,我能做好的就是自己本職工作上的這點事,那就這個點來做就好了,我可以給新入行的小夥伴一些幫助,還會分析一些市場營銷中的騷操作,甚至是辦公室裡的各種好玩的、黑暗的事情,這些都可以和廣大讀者們分享。

事實證明我的思維沒有錯,在每月最少更新20篇文章的情況下,我持續輸出了快半年的時間,目前仍沒有感到“靈感枯竭”的情況。我也希望你能重新審視自己的創作,有沒有出現和我上述中說的情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當然了,我是當然不希望你有的,因為中途的內容變更是非常麻煩的。

想要下班時間做自媒體的你:如何降低運營難度和內容輸出難度呢?

有的朋友可能還會有這樣的困惑,就是我已經進入的領域,大佬們太多了,把能寫的都寫了,自己都不知道該寫什麼了,這該怎麼辦啊?


別慌,這就是我要和你分享的第三點,就是對於內容的規劃。


我對於內容規劃方面提出的看法呢,是要做到三點:價值化、差異化、標籤化。我來逐個向大家解釋。

首先是價值化:

價值是內容的根本,但是價值和知識、財富都不能劃等號,比如面對喜歡搞笑的讀者,你的內容能讓他哈哈大笑,這就是已經有了價值,所以說,用戶喜歡你的內容、關注你都是因為了滿足用戶的某方面需求。

這個需求可以是功能需求,也可以是情感需求,具體的要看你內容面向的受眾,我還是以職場領域的例子吧,畢竟這個領域的內容我還是比較瞭解的,職場人的功能需求是什麼呢?

它可以是提升思考力、提升認知能力,也可以是文案技巧、PPT技巧這樣的硬技能;而情感需求,則可以是下班後有人能理解他們的疲憊,也可以是有人能夠傾聽他在工作中所遇到的不滿,所以,你要知道自己為用戶提供的價值,是能夠滿足他們的功能需求還是情感需求。

想要下班時間做自媒體的你:如何降低運營難度和內容輸出難度呢?

其次是差異化:

說實話,差異化可能是最難的一件事,因為現在的信息太透明瞭,幾乎不存在什麼沒有被開發過的領域了,而且就連各個細分領域都有頭部賬號擠進去了,留給我們小白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

但是打造差異化並不是不可能,在這裡我給大家提供一個方法,當然了,這個方法不是我原創的,是在羅胖的節目裡得到的,只不過我是一個受用者。

這個方法就是學會做乘法。

那這個乘法該怎麼做呢?就是將兩個看似沒有關聯的領域結合,創造出新的領域,實際上這是一個在好萊塢編劇中常用的做法,他們經常會做的一個訓練就是將兩種不相干的事物結合,然後拼命的腦洞,看看能夠創造出什麼新事物來,比如我們幾乎都看過的電影《變形金剛》,就是把汽車和外星人結合在了一起,並進行持續的創作,最終有了引發全世界熱潮的變形金剛系列。

我們的內容創作也可以借鑑這個方法,但前提是,並不是什麼領域都能兩兩結合,我建議這兩個領域一定要是你最擅長的領域,這樣才能做出有深度、有創意的結合。

仍舊以我自己為例,我日常喜歡手繪、畫漫畫,雖然畫的很一般,但是也不至於非常爛,於是我就把各種職場的趣事和吐槽,與動漫結合在一起,有時候畫成漫畫,有時候直接用動漫人物表達。這樣的內容在各種乾貨和技巧的職場領域裡,也算是獨樹一幟的內容了,但我並不是為了差異化而差異化,我瞄準的目標人群,就是和我一樣,喜歡看動漫的大齡職場青年。

我個人認為,用大佬的方法是沒有辦法與大佬競爭的,比如我現在再去寫一些思維力的內容,可能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已經有人先行了,他的優勢和壁壘已經建立起來了,和他相比,我佔不到任何便宜,所以,做到自己擅長的結合,實際上就是給自己找了一條升級之路。

想要下班時間做自媒體的你:如何降低運營難度和內容輸出難度呢?

最後來說標籤化:標籤就是你最鮮明的特徵,這是最低的理解成本,同時也是用戶瞭解你、接觸你核心特色的最低門檻,比如現在你回想星巴克、宜家、江小白這些品牌時,你的頭腦中一定會蹦出一下關於這些品牌的產品、場景、或者是體驗,其實不管是什麼,這都是屬於這些品牌的標籤。這些品牌的戰略計劃會持續的為品牌標籤賦能,我們也一樣,一旦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標籤,就一定要不斷的圍繞這個標籤進行輸出和創作,加深用戶對於你的印象。

而且你千萬不要認為標籤僅僅是內容,實際上打造標籤是一個多維度的動作,出了內容的特點之外,比如發文時間、固定的封面配圖風格、文中持續出現的某句口頭禪等等,這些都可以是你打造標籤的方向。

想要下班時間做自媒體的你:如何降低運營難度和內容輸出難度呢?

我要說的第四點,就是關於內容的輸出方向和儲備


我建議大家把內容分成兩部分來做,理清主線內容和輔助內容。

什麼是主線內容呢,就是在你的領域裡長期更新的、有固定節奏的內容,輔助內容則是一些不定期更新的,稍微帶一點玩票性質的東西。

我在定位我自己內容的時候,就會把營銷案例拆解以及寫文案技巧作為主線內容,進行長期的輸出,職場中一些好玩的現象作為輔助內容,以漫畫的形式表現,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增加了內容的多樣性,同時也能夠滿足用戶的功能需求和情感需求。

如果你對自己所處的領域已經相當熟悉,你甚至可以重新設計內容,主線內容可以保證用戶的留存,提高活躍度與黏性;輔助內容可以用來拉新,供人們轉發,按照這樣的內容規劃進行持續輸出,漲粉渠道會越拓展越寬。

再有一點就是內容的儲備,我覺得最好不要在頭天晚上寫第二天的內容,如果可以,我建議您可以把主線內容的做一定的儲備。

假如您一週要發5篇文章,那麼在本週快結束時,就要把下一週要發的5篇文章的內容提前規劃好,寫好大綱,如果可以,每篇文章的完成度最好能達到60%左右,這樣你在動筆的時候只要完成結構上的填充就好了,如果您能堅持下去,就會發現這樣做的好處非常多。

一來不用因為寫文章而發愁,二來則是能夠節省很多時間,畢竟白天的時候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晚上下班還想回來學習一下充充電,所以節約時間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想要下班時間做自媒體的你:如何降低運營難度和內容輸出難度呢?

最後我想和大家說的一點,如果你不是全職做自媒體,就千萬不要辭去工作投入到自媒體當中,倒不是因為這一行的紅利快消失了,主要是因為這會對你的內容創作產生影響,當你在有穩定收入和沒有穩定收入的情況下,去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時,心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前者的心態是我只想把它做的有趣,可以先不靠他賺錢,這時候你做的內容可能是非常具有生命力的;而後者則要很艱難,因為他需要這份事業支撐自己的生活開銷,所以就容易走上“套路”,內容可能就會因此而失色。


想要下班時間做自媒體的你:如何降低運營難度和內容輸出難度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