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之前《自駕地理》介紹了北疆,遇見的是純粹的哈薩克遊牧文化,今天啊,要走的就是南疆段了,從伊寧市-葉城縣,沿途走過兩段絕美又驚險的公路:伊昭+獨庫~還有漢朝時繁榮的西域三十六國,我們也能在這條路上尋到不少的歷史印記,有沒有很期待?

你以為南疆只有清真?其實阿克蘇的蘋果“紅”遍全國,鞏乃斯的秋色比喀納斯更叫人心醉,大大小小的千佛洞將會告訴你,新疆同胞的信仰是如何變遷的.........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秋天的鞏乃斯。/圖片@視覺中國

所以,啥也不囉嗦,直奔伊昭公路,一起看看這條南疆邊境線會有哪些奇遇吧!

風光篇

1、伊昭公路

伊昭公路是伊寧到昭蘇最近的一條路,近幾年才逐漸完善的一條盤山公路,因冬季降雪量大,雪崩、風吹雪路段較多,加上路面彎道多,無法保證冬季車輛正常通行,因此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5月底6月初實行冬季交通管制,今年5月20日,伊昭公路已全面通車!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伊寧市出來,經過連綿的草原,前面是烏孫山。

伊昭公路是絲綢之路“弓月道”的其中一段,公路蜿蜒在崇山峻嶺中,彎多路陡、十分險要,行走間時常有碎石在眼前滾落,讓人膽戰心驚,被喻為新疆最險峻且風景優美的公路之一。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蜿蜒險峻的伊昭公路。/圖片@視覺中國

它全程一百多公里,沿途要翻越烏孫山上的安格列特達阪海拔3000米),山石峭壁連連,之間的高山草場卻鮮花蔓蔓。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高山草場。/圖片@視覺中國

走伊昭公路要看天氣,那條路景色好但比較險,下雨容易出現塌方和泥石流,只有在道路稍微平緩的地方,靠著堅實的安全垛口,才可以放心地欣賞路邊的美景!

①夏塔古道

在新疆伊犁昭蘇縣城西南70多公里處,有一條翻越天山木札爾特冰川,溝通天山南北的“夏塔古道”,全長120公里,是伊犁通往南疆阿克蘇的捷徑,也是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的一條通道。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來源於公眾號“星球研究所”,攝影師@李文博

清代在木札爾特冰川(古突厥語意為“冰達阪”)上,設有70戶專門開道鑿冰梯的人家,因而得名“沙圖”,“夏塔”是沙圖的轉音,蒙語意為“階梯”、“臺階”、“梯道”,其蜿蜓崎嶇、地勢險要、地段狹窄,僅限人畜通過,車輛難以翻越。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特別漂亮的夏塔古道,猶如仙境一般。/攝影@鳧心

夏塔古道與發源於天山的夏塔河相伴,構成一處夏塔峽谷,民間傳說唐玄奘法師曾穿越夏塔峽谷西天取經,因此又稱“唐僧古道”。夏塔古道的木札爾特雪峰,據說就是唐代著名的“弓月道”必經之地,唐玄奘西行翻越的“凌山”就是這裡。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夏塔的旱獺,隨處可見。/攝影@鳧心

夏塔古道一帶分佈著草原石人、烏孫古墓群夏塔古城遺址等古代遺蹟,還有伊犁頗有名氣的夏塔溫泉,由於古道地質條件複雜,眾多的高山埡口、激流、冰川,使得穿越古道的成為一代人的夢想。

②八卦城·特克斯縣

特克斯縣城是我國唯一一座完整又正規的八卦城,八卦城最早出現在南宋嘉定三年(公元1220年),據說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長春真人”丘處機,應成吉思汗的邀請前往西域,他用了三年多的時間西遊天山,路經特克斯河谷時被河谷的山勢、川勢、水勢所動,以周文王姬昌推演的“後天”八卦確定了坎北、離南、震東、兌西四個方位,成為特克斯八卦城最原始的雛形。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以八卦成一城。/圖片@視覺中國

以城市中心為太極“陰陽”兩儀,按八卦方位向外輻射八條主街(每條主街長1200m),每隔360-380m設一條連接八條主街的環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設四條環路,一環八條街,二環十六條街,三環三十二條街,四環六十四條街,整個縣城形成路路相通、街街相連。

神奇迷宮般的街道佈局,縣城呈放射狀圓形,面積8平方公里,在城市的佈局中充分反映了64卦386爻易經數理,八卦城因八卦佈局而聞名,有關部門1996年取消道路上的紅綠燈。八卦城從此成為全國唯一一座沒有紅綠燈的城市。

2、天山南脈·托木爾峰

長約400公里的天山南脈自西南到東北橫亙,成為阻隔塔克拉瑪干沙漠乾熱氣流的天然屏障,南天山有十幾座海拔超過6000米的雪峰,海拔7443米的托木爾峰是最耀目的一座,冰雪嵯峨、雲纏霧繞的托木爾峰維吾爾語意為“鐵山”,它不僅是南天山的王者,也是整個天山山脈的最高峰、“天山之父”。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傲視天山的冰山之王。/攝影@李翔

托木爾峰地區是天山雪峰最密集的區域,發育了500多條現代冰川,有新疆水量最大的兩條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的重要源頭,所以說,它是天山為新疆貢獻的一座巨型水塔。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瓊臺蘭冰川。/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圍繞托木爾峰南北,包括高山冰山群、高山草甸草原及森林帶,都在托木爾峰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其北坡屬伊犁昭蘇縣,南坡屬阿克蘇地區溫宿縣。

在昭蘇縣,你就能捕捉到“天山之父”的身影!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冰蘑菇,/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是冰川消融區熱融喀斯特現象十分發育的一種表現,除了冰蘑菇,冰面湖、冰井、冰洞與冰下河道在託峰地區多處可見。

托木爾峰地區不但是天山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山嶽冰川區之一,和青藏高原的冰川在古代少為人知不一樣,中國人對托木爾峰地區的冰川很早就有過了解。

公元7世紀唐朝的玄奘、8世紀的杜環以及後來清朝的徐鬆等都先後到過這裡,並在《大唐西域記》、《經行記》、《西域水道記》等著作中,對一些冰川現象進行過記述。

3、塔克拉瑪干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維吾爾語意"進去出不來的地方",人們通常稱它為"死亡之海",它位於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積三十二萬四千公里,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僅次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廣義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指所有分佈在塔里木盆地的沙漠,除主體外還包括喀什三角洲上的布吉里沙漠、託格拉克沙漠、羅布泊與塔里木河下游走廊之間的庫魯克庫姆沙漠以及天山南麓和崑崙山北麓的那些零星分佈的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最神祕、最具誘惑力的一個,這兒風沙活動頻繁,沙丘形態奇特,最奇妙的是兩座紅白分明的沙丘,名聖墓山,山頂經風蝕而形成"大蘑菇",無怪乎沙漠學家朱震達先生會說:塔克拉瑪干是風沙地貌的博物館。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秋天,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經常會見到這種場景。/攝影@楊洪

在塔克拉瑪干東北角的尉犁縣境內,一片坐落在沙漠中的金色胡楊林,其周圍生活著一些羅布人。沿著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塔里木河兩岸多是如圖中的胡楊林,據說塔克拉瑪干沙漠裡的胡楊佔到中國胡楊的90%。

沙漠四周沿葉爾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車爾臣河兩岸生長髮育著密集的胡楊林和樹柳灌木,形成“沙海綠島”,特別是縱貫沙漠的和闐河兩岸,長生蘆葦、胡楊等多種沙生野草,構成沙漠中的"綠色走廊"。 "走廊"內流水潺潺,綠洲相連,除了自然景觀之外,浩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迄今發現的古城遺址無數,其中尼雅遺址就曾出土,東漢時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繡。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穿越在無盡的沙漠中。/圖片@視覺中國

對於自駕者來說,隱身沙漠的公路,最能感受塔克拉瑪干沙漠不過了!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三條公路/圖片@《自駕地理》

塔克拉瑪干沙漠裡,第一條公路是輪臺-民豐沙漠公路,第二條公路是阿拉爾-和田沙漠公路,第三條是且末-塔中。

其中的第一條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貫穿流動沙漠的等級公路,也是中國最早的沙漠公路。

看完南疆邊境附近的自然風光,接下來小編就要化身歷史君給大夥唸叨唸叨,這條線上曾經閃耀過光芒的一些西域政權。

請往下看:

塔里木盆地夾在天山山脈、喀喇崑崙山脈、崑崙山脈之間,高山的積雪融水在盆地的邊緣形成了綠洲,孕育了很多西域大大小小如珍珠般的政權,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發了36個政權,又稱“西域三十六國”。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西域三十六國”的地理範圍圖。/圖片@《自駕地理》

而今天曆史君要講的就是在這南疆邊境線上比較出名的烏孫、大月氏、庫車、輪臺,四個西域政權。

西

1、烏孫&大月氏

伊犁河畔的伊寧、昭蘇是古烏孫國的天馬養殖基地。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好一副萬馬奔騰的雄姿 / 攝影@昭和復甦

在當時的西域眾國裡,大多是一個城邦就算一個政權國了,烏孫國在這些政權裡算上“巨人”了 ,整個伊犁河流域都是他家的,沒辦法,背靠匈奴“好乘涼”。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大月氏的遷徙圖。/圖片@《自駕地理》

疆域不小的烏孫很快就被從敦煌起源、被匈奴趕到烏孫附近的大月氏盯上了,但是大月氏很不走運,被烏孫和匈奴聯手攆到了中亞的阿姆河北岸,卻又神奇般地滅了當時希臘化的大夏(巴克特里亞)。接著大月氏的貴霜部落上位之後,搞了個貴霜政權,又神奇地成了中古時期的四大帝國之一(中古時期的四大帝國分別為:漢朝、羅馬、貴霜、安息)。

2、庫車

庫車,當年西域政權-龜茲國的國都,龜茲人善樂在庫車縣附近更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佛教石窟,值得一觀!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克孜爾千佛洞前佛像為由龜茲走出去的、中國四大佛教翻譯家鳩羅摩什/攝影@新疆李玉德

維族的祖先原先信奉的可是佛教,當時的新疆有三個佛教中心:喀什、和田、吐魯番,可惜到了遼宋時期,西域的喀喇汗國政變以後改信了伊斯蘭教,隨後吞併了于闐,並在西域開始強制推廣伊斯蘭教。自此,新疆的伊斯蘭化由此拉開序幕。

3、輪臺

漢武帝下“輪臺罪己詔”的輪臺,陸游“尚思為國戎輪臺”的輪臺即為現在的輪臺縣,古輪臺國的國都, 古輪臺國地處西域中部,為絲綢之路北道要衝,漢代是西域36國中的城邦之一。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古輪臺在“西域三十六國”的位置,當時輪臺還叫烏壘。/圖片@《自駕地理》

輪臺國於漢太初三年(前102年),被李廣利所滅,漢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復國為烏壘國。西漢神爵二年(前60年),境內設西域都護府,歷時72載,統領西域諸國。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西域都護府地圖。/圖片@《自駕地理》

唐時屬龜茲都督府烏壘州,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置輪臺縣,民國時期先後隸屬阿克蘇道和焉耆專區,新中國建立以後隸屬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現在的輪臺縣境內分佈著眾多的漢唐古城遺址、古代墓葬以及伊斯蘭文化遺物,讓後人無限感嘆...

線路推薦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手繪線路圖

Day 1

伊寧 45km 闊希焦爾 80km 昭蘇縣

S237省道 <里程130km 預計時間3.5H>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當日行程全程省道,柏油路面。一路是以險峻和風光秀麗著稱的新疆伊昭公路,路況複雜,大多由不規則的盤山公路組成,部分路段左側崖壁,右側是萬丈深淵。

注:如遇降雨期,需快速通行,避免泥石流和落石危險,能見度低且霧大的路段(白石峰附近)需提前打開霧燈,小心會車,謹慎前行。

Day 2

昭蘇 60km 特克斯 80km 鞏留縣 170km 那拉提鎮

S220省道-S316省道-G218國道 <里程300km 預計時間6H>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當日行程全程省道和國道,注意S220路段正在修路,但尚未封路走原路即可,注意減速慢行。G218特克斯到鞏留段是蜿蜒崎嶇的碎石山路,如遇雨天行車,需快速通過崎嶇路段,儘量躲過混著泥石流的碎石。鞏留往後到那拉提路段,路寬車少,在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注意車速哦。

Day 3

那拉提 100km 巴音楞鄉 200km 庫車縣

G218伊若線-G217阿庫線 <里程300km 預計時間7H>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當日行程全程高速和國道,柏油路面,全線通車。該段行程途徑獨庫公路,道路兩側分佈眾多獨特的山地自然景觀,記得提前給相機充滿電,在天氣好的時候拍拍拍!

值得注意的是:七座以上車輛禁止通行該路段,儘量避免雨天出行,落石較多,進山有較大風險。

Day 4

庫車縣 250km 阿克蘇

G3012吐和高速 <里程250km 預計時間3H>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當日行程全程高速,柏油路面,路況不錯。放鬆駕車的同時留意會車安全和避免疲勞駕駛即可。

Day 5

阿克蘇 200km 三叉口鎮 240km 喀什地區

G3013吐伊高速-G3012吐和高速-G314烏紅線 <里程450km 預計時間5H>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當日行程全程高速和國道,柏油路面,道路通暢,路況較好。注意不要超車,在避免疲勞駕駛的前提下,欣賞美景也是極好的。

Day 6

喀什地區 70km 英吉沙縣 130km 莎車縣 65km 葉城縣

G315西莎線-G3012吐和高速 <里程240km 預計時間3H>

至美至險南疆1700公里,穿越千年西域三十六國

當日行程全程國道和高速路段,全程柏油路面,其中英吉沙縣到莎車縣這段路不太平展,其他的路段都沒有問題。另外,穿越戈壁和沙漠公路時,需快速通行,可以的話還是要避免全天中的高溫時段為好。

踏上起點-伊昭公路,走過“絲綢之路”的一段-夏塔古道,路過沒有紅綠燈的八卦城-特克斯縣,很快就會穿行過-獨庫公路,接著我們就會一一經過“西域三十六國”,龜茲國的國都-庫車縣,莎車國國都-莎車縣,最後我們將在新藏線零公里處-葉城縣休整,大美新疆就到此結束了!

下次開啟的將是新藏線的旅程,不見不散呦~

來源:自駕地理

微信公眾號:drivegeographic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