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千年彩燈照亮世界笑臉

從東京到紐約,從立陶宛到法國,過去幾年裡中國彩燈在全球很多城市引起了轟動。這些彩燈都誕生於同一座城市——四川省自貢市。

中國千年彩燈照亮世界笑臉

航拍自貢燈會。(自貢燈會官方供圖)

有著千年歷史的民俗在這裡演變成50億元年產值、數萬人參與的文化創意產業。至今,自貢彩燈已在74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城市展出,吸引4億多觀眾。

當地人對燈光的偏愛要追溯到唐代。像當時中國的很多地區一樣,人們喜歡在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用點油燈的方式祈福。隨著中國手工藝的發展,簡單的油燈被更復雜的造型燈籠取代。能工巧匠用竹條、絲綢等捆紮成閃亮的宮殿、神仙和巨龍。

然而,自貢彩燈的出名還要歸功於最近半個世紀的創新。計劃經濟時代,政府號召工廠、學校、醫院、企業為一年一度的燈會貢獻力量,不同行業的人依據自己最熟悉的材料想出了很多新奇點子。蠶繭、玻璃藥瓶、光碟、茶杯、手電筒燈罩都被引入彩燈的製作。自貢工匠的大膽做法讓本地生產的彩燈開始和其他地方的傳統彩燈慢慢區別開來,直到自貢彩燈的名聲傳到中國沿海城市乃至更遠的地方。

中國千年彩燈照亮世界笑臉

孔雀開屏彩燈充分展示了自貢彩燈精緻的傳統工藝。新華社記者王迪攝

在一間生產車間裡,自貢最大的彩燈企業燈綵集團副總裁周憲向參觀者展示了自貢彩燈技藝的過人之處。他在一個盤成人形的鐵絲前面停下來。這是比照兵馬俑士兵做的一個鐵絲造型,彎曲的迴路勾勒出人臉和鎧甲。

周憲說,這只是彩燈的骨架。如果外面再包裹上彩色的絲綢,把骨架裡面的燈泡點亮,一個魁梧的秦國士兵就會出現在你面前。

單是製作這個鐵絲架就很考驗手藝。“如果鐵絲的走向不好,焊接點就會亂七八糟,一亮燈從外面就能看到瑕疵。”周憲說。

事實上,製作一個自貢彩燈通常會用到美工、鉗工、機械工、電工、裱糊工5個工種。另一個絕活是捆紮技藝。在2019年年初的自貢燈會上,工人把盤子、調羹、茶杯、酒杯這樣的家用瓷器捆紮成高30米、數噸重的編鐘形燈組。

“西方觀眾很喜歡手工作品,不喜歡工業化的東西。”燈綵集團另一位副總裁劉成說。他用“爆發性增長”形容這兩年公司在歐洲市場的表現。他透露,2018年海外燈展給公司帶來超過兩億元的收入。

中國千年彩燈照亮世界笑臉

遊人經過一面彩燈牆。新華社記者王迪攝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渴望瞭解中國文化,彩燈作為中國文化的載體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很多立陶宛人專程來看這條40米長的龍燈。我們的‘龍’可以轉動頭部,可以吐煙,高度達到6米,他們感到很驚奇。” 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海外市場的副總經理羅睿說。

去年年底,他們首次進入中東歐市場,在立陶宛、塞爾維亞、愛沙尼亞、烏克蘭等地成功舉辦了燈會。最近,他們還受邀參加第九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自貢的一些彩燈企業表示,希望把開拓海外市場作為未來幾年的重點工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