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

在歷代淄博窯產的陶瓷中,

有一種可以與景德鎮青花瓷

相媲美的青花瓷,

那就是淄博魚盤

淄博魚盤是陶瓷工匠手中的精品,

具有濃厚的原生態藝術陶瓷韻味。

淄博魚盤作為淄博窯口的一個獨有的門類,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已經全面停產。現在存世的淄博魚盤,儘管使用功能漸漸退去,但收藏價值卻迅速攀升。

"

在歷代淄博窯產的陶瓷中,

有一種可以與景德鎮青花瓷

相媲美的青花瓷,

那就是淄博魚盤

淄博魚盤是陶瓷工匠手中的精品,

具有濃厚的原生態藝術陶瓷韻味。

淄博魚盤作為淄博窯口的一個獨有的門類,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已經全面停產。現在存世的淄博魚盤,儘管使用功能漸漸退去,但收藏價值卻迅速攀升。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怎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國內的文化大家?淄博市知名的魚盤研究者、收藏家安立華認為,這是因為它是原生態的民間藝術。淄博魚盤嚴格意義上是“三無”,無名稱、無作者、無落款,因為它產生在勞動人民中間,是窯匠智慧的結晶,是“年年有餘”或“吉慶有餘”吉祥的概括。

淄博大魚盤幾乎將中國魚文化的所有內涵納入其中,其含義表現出諸如“鯉魚躍龍門”“男情女愛”“富貴有餘”“多子多福”“喜事臨門”“閤家團圓”“和睦美滿”等。其畫風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工整細緻,有的粗獷豪放,大氣磅礴;有的輕鬆活潑,清心秀麗。

"

在歷代淄博窯產的陶瓷中,

有一種可以與景德鎮青花瓷

相媲美的青花瓷,

那就是淄博魚盤

淄博魚盤是陶瓷工匠手中的精品,

具有濃厚的原生態藝術陶瓷韻味。

淄博魚盤作為淄博窯口的一個獨有的門類,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已經全面停產。現在存世的淄博魚盤,儘管使用功能漸漸退去,但收藏價值卻迅速攀升。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怎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國內的文化大家?淄博市知名的魚盤研究者、收藏家安立華認為,這是因為它是原生態的民間藝術。淄博魚盤嚴格意義上是“三無”,無名稱、無作者、無落款,因為它產生在勞動人民中間,是窯匠智慧的結晶,是“年年有餘”或“吉慶有餘”吉祥的概括。

淄博大魚盤幾乎將中國魚文化的所有內涵納入其中,其含義表現出諸如“鯉魚躍龍門”“男情女愛”“富貴有餘”“多子多福”“喜事臨門”“閤家團圓”“和睦美滿”等。其畫風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工整細緻,有的粗獷豪放,大氣磅礴;有的輕鬆活潑,清心秀麗。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的主要窯口在博山的福山、山頭,淄川的西河等地,據說淄川的龍泉也有生產,截至目前共發現300餘種淄博魚盤,口徑最小的9釐米左右,最大的45釐米左右,圖案几乎全是鯉魚,價格最貴的是“魚化龍”圖案,陶瓷工匠們將鯉魚演化魚龍的瞬間刻畫得栩栩如生,這種圖案非常少,使得“魚化龍”盤子成了搶手貨。

博山是魯菜的重要發源地。在魯菜系列中有一道菜叫糖醋鯉魚,為了專門盛放糖醋鯉魚,博山福山窯的窯匠便用手拉皮拉制了一個既能盛魚又能盛湯的盤子。施上釉的裸盤盛放魚不太好看,窯匠便根據糖醋鯉魚的形狀在盤子內畫上魚,燒製成功後煞是好看。於是,這種畫魚的能盛湯的盤子,成了淄博魚盤的專用。

"

在歷代淄博窯產的陶瓷中,

有一種可以與景德鎮青花瓷

相媲美的青花瓷,

那就是淄博魚盤

淄博魚盤是陶瓷工匠手中的精品,

具有濃厚的原生態藝術陶瓷韻味。

淄博魚盤作為淄博窯口的一個獨有的門類,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已經全面停產。現在存世的淄博魚盤,儘管使用功能漸漸退去,但收藏價值卻迅速攀升。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怎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國內的文化大家?淄博市知名的魚盤研究者、收藏家安立華認為,這是因為它是原生態的民間藝術。淄博魚盤嚴格意義上是“三無”,無名稱、無作者、無落款,因為它產生在勞動人民中間,是窯匠智慧的結晶,是“年年有餘”或“吉慶有餘”吉祥的概括。

淄博大魚盤幾乎將中國魚文化的所有內涵納入其中,其含義表現出諸如“鯉魚躍龍門”“男情女愛”“富貴有餘”“多子多福”“喜事臨門”“閤家團圓”“和睦美滿”等。其畫風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工整細緻,有的粗獷豪放,大氣磅礴;有的輕鬆活潑,清心秀麗。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的主要窯口在博山的福山、山頭,淄川的西河等地,據說淄川的龍泉也有生產,截至目前共發現300餘種淄博魚盤,口徑最小的9釐米左右,最大的45釐米左右,圖案几乎全是鯉魚,價格最貴的是“魚化龍”圖案,陶瓷工匠們將鯉魚演化魚龍的瞬間刻畫得栩栩如生,這種圖案非常少,使得“魚化龍”盤子成了搶手貨。

博山是魯菜的重要發源地。在魯菜系列中有一道菜叫糖醋鯉魚,為了專門盛放糖醋鯉魚,博山福山窯的窯匠便用手拉皮拉制了一個既能盛魚又能盛湯的盤子。施上釉的裸盤盛放魚不太好看,窯匠便根據糖醋鯉魚的形狀在盤子內畫上魚,燒製成功後煞是好看。於是,這種畫魚的能盛湯的盤子,成了淄博魚盤的專用。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老博山人的記憶裡,魚盤與白胖胖的餃子、娘做的酥鍋、過年的氣息密切相連,它是團圓的象徵,是父輩們對美好日子的寄託。幾十年過去了,它的質樸之美跨越時空依然生動,成為淄博民窯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大魚盤是怎麼來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清代中晚期,當時的博山福山村某窯工,從魯菜名吃——糖醋鯉魚中得到靈感,隨手在一件粗笨碩大的陶盤上畫出一條姿態上躍、首尾相接的鯉魚,於是誕生了淄博近代陶瓷史上的第一件大魚盤。一說是山東的瓷工學習江西景德鎮的技術後發展變化而來的。不管怎樣,比較博山大魚盤和景德鎮的魚盤,你會發現它們存在的差異:博山大魚盤線條更加粗獷奔放、圖案更加大膽飽滿,即使是出自後一種說法,博山魚盤也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上點年紀的博山人說起大魚盤都不陌生。當年,博山民窯的青花釉下彩魚紋粗瓷圓盤,幾乎家家都有幾個,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還能在少數地區百姓的餐桌上見到它。人們用它盛放水餃、餡料、年飯,扣煮酥鍋……因為魚具有“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在闔家團圓的大年夜,餐桌上更是少不了它。

"

在歷代淄博窯產的陶瓷中,

有一種可以與景德鎮青花瓷

相媲美的青花瓷,

那就是淄博魚盤

淄博魚盤是陶瓷工匠手中的精品,

具有濃厚的原生態藝術陶瓷韻味。

淄博魚盤作為淄博窯口的一個獨有的門類,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已經全面停產。現在存世的淄博魚盤,儘管使用功能漸漸退去,但收藏價值卻迅速攀升。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怎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國內的文化大家?淄博市知名的魚盤研究者、收藏家安立華認為,這是因為它是原生態的民間藝術。淄博魚盤嚴格意義上是“三無”,無名稱、無作者、無落款,因為它產生在勞動人民中間,是窯匠智慧的結晶,是“年年有餘”或“吉慶有餘”吉祥的概括。

淄博大魚盤幾乎將中國魚文化的所有內涵納入其中,其含義表現出諸如“鯉魚躍龍門”“男情女愛”“富貴有餘”“多子多福”“喜事臨門”“閤家團圓”“和睦美滿”等。其畫風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工整細緻,有的粗獷豪放,大氣磅礴;有的輕鬆活潑,清心秀麗。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的主要窯口在博山的福山、山頭,淄川的西河等地,據說淄川的龍泉也有生產,截至目前共發現300餘種淄博魚盤,口徑最小的9釐米左右,最大的45釐米左右,圖案几乎全是鯉魚,價格最貴的是“魚化龍”圖案,陶瓷工匠們將鯉魚演化魚龍的瞬間刻畫得栩栩如生,這種圖案非常少,使得“魚化龍”盤子成了搶手貨。

博山是魯菜的重要發源地。在魯菜系列中有一道菜叫糖醋鯉魚,為了專門盛放糖醋鯉魚,博山福山窯的窯匠便用手拉皮拉制了一個既能盛魚又能盛湯的盤子。施上釉的裸盤盛放魚不太好看,窯匠便根據糖醋鯉魚的形狀在盤子內畫上魚,燒製成功後煞是好看。於是,這種畫魚的能盛湯的盤子,成了淄博魚盤的專用。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老博山人的記憶裡,魚盤與白胖胖的餃子、娘做的酥鍋、過年的氣息密切相連,它是團圓的象徵,是父輩們對美好日子的寄託。幾十年過去了,它的質樸之美跨越時空依然生動,成為淄博民窯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大魚盤是怎麼來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清代中晚期,當時的博山福山村某窯工,從魯菜名吃——糖醋鯉魚中得到靈感,隨手在一件粗笨碩大的陶盤上畫出一條姿態上躍、首尾相接的鯉魚,於是誕生了淄博近代陶瓷史上的第一件大魚盤。一說是山東的瓷工學習江西景德鎮的技術後發展變化而來的。不管怎樣,比較博山大魚盤和景德鎮的魚盤,你會發現它們存在的差異:博山大魚盤線條更加粗獷奔放、圖案更加大膽飽滿,即使是出自後一種說法,博山魚盤也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上點年紀的博山人說起大魚盤都不陌生。當年,博山民窯的青花釉下彩魚紋粗瓷圓盤,幾乎家家都有幾個,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還能在少數地區百姓的餐桌上見到它。人們用它盛放水餃、餡料、年飯,扣煮酥鍋……因為魚具有“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在闔家團圓的大年夜,餐桌上更是少不了它。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魚盤一問世就受到城鄉百姓的喜愛,訂購者絡繹不絕,還遠銷到了山東周邊城區,博山大魚盤從此名聲鵲起。到民國初年,魚盤生產達到了鼎盛,各地窯場紛紛效仿製作,大中小型號齊全,產品日趨精美,繪畫技藝日漸成熟,主流寫意畫風形成。隨著魚盤走進千家萬戶,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直到今天,提起大魚盤就讓人想起博山。

博山大魚盤最動人之處,莫過於它典型而生動的藝術符號——青花鯉魚紋。行雲流水寥寥幾筆線條勾畫出一條活潑生動的大鯉魚,猶如寫意國畫,魚鱗部位間或也點綴以褐彩、紅彩、黑彩。魚的形象自由奔放,拙樸可愛。大魚盤以單魚為主,後來也出現過寄託人們美好願望的雙魚盤和“魚化龍”盤。

"

在歷代淄博窯產的陶瓷中,

有一種可以與景德鎮青花瓷

相媲美的青花瓷,

那就是淄博魚盤

淄博魚盤是陶瓷工匠手中的精品,

具有濃厚的原生態藝術陶瓷韻味。

淄博魚盤作為淄博窯口的一個獨有的門類,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已經全面停產。現在存世的淄博魚盤,儘管使用功能漸漸退去,但收藏價值卻迅速攀升。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怎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國內的文化大家?淄博市知名的魚盤研究者、收藏家安立華認為,這是因為它是原生態的民間藝術。淄博魚盤嚴格意義上是“三無”,無名稱、無作者、無落款,因為它產生在勞動人民中間,是窯匠智慧的結晶,是“年年有餘”或“吉慶有餘”吉祥的概括。

淄博大魚盤幾乎將中國魚文化的所有內涵納入其中,其含義表現出諸如“鯉魚躍龍門”“男情女愛”“富貴有餘”“多子多福”“喜事臨門”“閤家團圓”“和睦美滿”等。其畫風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工整細緻,有的粗獷豪放,大氣磅礴;有的輕鬆活潑,清心秀麗。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的主要窯口在博山的福山、山頭,淄川的西河等地,據說淄川的龍泉也有生產,截至目前共發現300餘種淄博魚盤,口徑最小的9釐米左右,最大的45釐米左右,圖案几乎全是鯉魚,價格最貴的是“魚化龍”圖案,陶瓷工匠們將鯉魚演化魚龍的瞬間刻畫得栩栩如生,這種圖案非常少,使得“魚化龍”盤子成了搶手貨。

博山是魯菜的重要發源地。在魯菜系列中有一道菜叫糖醋鯉魚,為了專門盛放糖醋鯉魚,博山福山窯的窯匠便用手拉皮拉制了一個既能盛魚又能盛湯的盤子。施上釉的裸盤盛放魚不太好看,窯匠便根據糖醋鯉魚的形狀在盤子內畫上魚,燒製成功後煞是好看。於是,這種畫魚的能盛湯的盤子,成了淄博魚盤的專用。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老博山人的記憶裡,魚盤與白胖胖的餃子、娘做的酥鍋、過年的氣息密切相連,它是團圓的象徵,是父輩們對美好日子的寄託。幾十年過去了,它的質樸之美跨越時空依然生動,成為淄博民窯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大魚盤是怎麼來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清代中晚期,當時的博山福山村某窯工,從魯菜名吃——糖醋鯉魚中得到靈感,隨手在一件粗笨碩大的陶盤上畫出一條姿態上躍、首尾相接的鯉魚,於是誕生了淄博近代陶瓷史上的第一件大魚盤。一說是山東的瓷工學習江西景德鎮的技術後發展變化而來的。不管怎樣,比較博山大魚盤和景德鎮的魚盤,你會發現它們存在的差異:博山大魚盤線條更加粗獷奔放、圖案更加大膽飽滿,即使是出自後一種說法,博山魚盤也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上點年紀的博山人說起大魚盤都不陌生。當年,博山民窯的青花釉下彩魚紋粗瓷圓盤,幾乎家家都有幾個,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還能在少數地區百姓的餐桌上見到它。人們用它盛放水餃、餡料、年飯,扣煮酥鍋……因為魚具有“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在闔家團圓的大年夜,餐桌上更是少不了它。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魚盤一問世就受到城鄉百姓的喜愛,訂購者絡繹不絕,還遠銷到了山東周邊城區,博山大魚盤從此名聲鵲起。到民國初年,魚盤生產達到了鼎盛,各地窯場紛紛效仿製作,大中小型號齊全,產品日趨精美,繪畫技藝日漸成熟,主流寫意畫風形成。隨著魚盤走進千家萬戶,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直到今天,提起大魚盤就讓人想起博山。

博山大魚盤最動人之處,莫過於它典型而生動的藝術符號——青花鯉魚紋。行雲流水寥寥幾筆線條勾畫出一條活潑生動的大鯉魚,猶如寫意國畫,魚鱗部位間或也點綴以褐彩、紅彩、黑彩。魚的形象自由奔放,拙樸可愛。大魚盤以單魚為主,後來也出現過寄託人們美好願望的雙魚盤和“魚化龍”盤。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大魚盤引起了北京、濟南等地一些民間美術工作者的注意,在淄博有人開始收集。進入80年代,收藏魚盤的人與日俱增,淄博人也常以此作為鄉土特產饋贈外地友人。魚盤尤其受到當代美術家的高度稱讚,著名畫家吳作人、張仃等都對博山魚盤讚歎不已。吳作人先生1989年曾寫信給博山籍畫家吳榮杰,稱讚博山魚盤“樸實可愛”。

1983年春節,《山東民間工藝美術展覽》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博山魚盤亮相後聲名遠揚。它開始出現在有關專業書籍、刊物上。2001年,山東民間陶瓷研究會副會長安立華編篡的《山東大魚盤》出版,成為第一本系統介紹博山魚盤的專業性書籍,書中展示的一些精品魚盤讓許多國內外陶瓷專家和收藏家歎為觀止。

博山大魚盤,早已不再是百姓餐桌上的日常器皿,而是登入藝術殿堂,成為人們把玩欣賞、研究探尋的民間藝術珍品。

"

在歷代淄博窯產的陶瓷中,

有一種可以與景德鎮青花瓷

相媲美的青花瓷,

那就是淄博魚盤

淄博魚盤是陶瓷工匠手中的精品,

具有濃厚的原生態藝術陶瓷韻味。

淄博魚盤作為淄博窯口的一個獨有的門類,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已經全面停產。現在存世的淄博魚盤,儘管使用功能漸漸退去,但收藏價值卻迅速攀升。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怎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國內的文化大家?淄博市知名的魚盤研究者、收藏家安立華認為,這是因為它是原生態的民間藝術。淄博魚盤嚴格意義上是“三無”,無名稱、無作者、無落款,因為它產生在勞動人民中間,是窯匠智慧的結晶,是“年年有餘”或“吉慶有餘”吉祥的概括。

淄博大魚盤幾乎將中國魚文化的所有內涵納入其中,其含義表現出諸如“鯉魚躍龍門”“男情女愛”“富貴有餘”“多子多福”“喜事臨門”“閤家團圓”“和睦美滿”等。其畫風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工整細緻,有的粗獷豪放,大氣磅礴;有的輕鬆活潑,清心秀麗。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的主要窯口在博山的福山、山頭,淄川的西河等地,據說淄川的龍泉也有生產,截至目前共發現300餘種淄博魚盤,口徑最小的9釐米左右,最大的45釐米左右,圖案几乎全是鯉魚,價格最貴的是“魚化龍”圖案,陶瓷工匠們將鯉魚演化魚龍的瞬間刻畫得栩栩如生,這種圖案非常少,使得“魚化龍”盤子成了搶手貨。

博山是魯菜的重要發源地。在魯菜系列中有一道菜叫糖醋鯉魚,為了專門盛放糖醋鯉魚,博山福山窯的窯匠便用手拉皮拉制了一個既能盛魚又能盛湯的盤子。施上釉的裸盤盛放魚不太好看,窯匠便根據糖醋鯉魚的形狀在盤子內畫上魚,燒製成功後煞是好看。於是,這種畫魚的能盛湯的盤子,成了淄博魚盤的專用。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老博山人的記憶裡,魚盤與白胖胖的餃子、娘做的酥鍋、過年的氣息密切相連,它是團圓的象徵,是父輩們對美好日子的寄託。幾十年過去了,它的質樸之美跨越時空依然生動,成為淄博民窯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大魚盤是怎麼來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清代中晚期,當時的博山福山村某窯工,從魯菜名吃——糖醋鯉魚中得到靈感,隨手在一件粗笨碩大的陶盤上畫出一條姿態上躍、首尾相接的鯉魚,於是誕生了淄博近代陶瓷史上的第一件大魚盤。一說是山東的瓷工學習江西景德鎮的技術後發展變化而來的。不管怎樣,比較博山大魚盤和景德鎮的魚盤,你會發現它們存在的差異:博山大魚盤線條更加粗獷奔放、圖案更加大膽飽滿,即使是出自後一種說法,博山魚盤也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上點年紀的博山人說起大魚盤都不陌生。當年,博山民窯的青花釉下彩魚紋粗瓷圓盤,幾乎家家都有幾個,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還能在少數地區百姓的餐桌上見到它。人們用它盛放水餃、餡料、年飯,扣煮酥鍋……因為魚具有“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在闔家團圓的大年夜,餐桌上更是少不了它。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魚盤一問世就受到城鄉百姓的喜愛,訂購者絡繹不絕,還遠銷到了山東周邊城區,博山大魚盤從此名聲鵲起。到民國初年,魚盤生產達到了鼎盛,各地窯場紛紛效仿製作,大中小型號齊全,產品日趨精美,繪畫技藝日漸成熟,主流寫意畫風形成。隨著魚盤走進千家萬戶,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直到今天,提起大魚盤就讓人想起博山。

博山大魚盤最動人之處,莫過於它典型而生動的藝術符號——青花鯉魚紋。行雲流水寥寥幾筆線條勾畫出一條活潑生動的大鯉魚,猶如寫意國畫,魚鱗部位間或也點綴以褐彩、紅彩、黑彩。魚的形象自由奔放,拙樸可愛。大魚盤以單魚為主,後來也出現過寄託人們美好願望的雙魚盤和“魚化龍”盤。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大魚盤引起了北京、濟南等地一些民間美術工作者的注意,在淄博有人開始收集。進入80年代,收藏魚盤的人與日俱增,淄博人也常以此作為鄉土特產饋贈外地友人。魚盤尤其受到當代美術家的高度稱讚,著名畫家吳作人、張仃等都對博山魚盤讚歎不已。吳作人先生1989年曾寫信給博山籍畫家吳榮杰,稱讚博山魚盤“樸實可愛”。

1983年春節,《山東民間工藝美術展覽》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博山魚盤亮相後聲名遠揚。它開始出現在有關專業書籍、刊物上。2001年,山東民間陶瓷研究會副會長安立華編篡的《山東大魚盤》出版,成為第一本系統介紹博山魚盤的專業性書籍,書中展示的一些精品魚盤讓許多國內外陶瓷專家和收藏家歎為觀止。

博山大魚盤,早已不再是百姓餐桌上的日常器皿,而是登入藝術殿堂,成為人們把玩欣賞、研究探尋的民間藝術珍品。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魚盤生在博山,最初收藏它的還是淄博的一批畫家和工藝美術師。博山書法家逯文之還記得,最初拿一個嶄新的瓷盤或兩斤糧票就可以換到一個大魚盤,那時他曾在偏遠山區一天收到幾十個魚盤。隨著魚盤價值的升溫,老百姓家裡的魚盤大多流入了收藏者手中。

很多收藏魚盤的人是為了升值,但也有人是發自心底的喜愛,安立華就是其中之一。1983年,安立華偶然在朋友家中看到了幾十件魚盤,那些碩大而誇張的魚紋,熟練而肯定的用筆深深震撼了他,魚盤就這樣闖入他的生活。因為涉足晚,周圍的鄉村早被一批又一批的魚盤愛好者光顧多少遍了。幾年下來,他只從朋友處得到兩三件極其普通的晚期產品。直到1986年秋,在隨畫家們到博山源泉寫生時,他從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手中,花5元錢買到一件民國時期的精品老魚盤,好運就這麼開始了……為蒐集魚盤,每逢節假日安立華都要走農家、逛市場,他自封“打魚的人”,在“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失望與“得來全不費工夫”的驚喜中,反覆體驗著。

尋之彌艱,愛之彌深,在別人把魚盤買進賣出之時,他卻將自己多年收藏的幾百件魚盤歸整總結,為它們著書立說,為的就是讓世人真正認識到魚盤的魅力,使更多專家關注、研究博山魚盤,進而開啟淄博民間文化藝術的寶庫。對魚盤,他彷彿有一種責任感,這也促進了他後來對淄博其他民間陶瓷的收藏和關注。

"

在歷代淄博窯產的陶瓷中,

有一種可以與景德鎮青花瓷

相媲美的青花瓷,

那就是淄博魚盤

淄博魚盤是陶瓷工匠手中的精品,

具有濃厚的原生態藝術陶瓷韻味。

淄博魚盤作為淄博窯口的一個獨有的門類,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已經全面停產。現在存世的淄博魚盤,儘管使用功能漸漸退去,但收藏價值卻迅速攀升。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怎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國內的文化大家?淄博市知名的魚盤研究者、收藏家安立華認為,這是因為它是原生態的民間藝術。淄博魚盤嚴格意義上是“三無”,無名稱、無作者、無落款,因為它產生在勞動人民中間,是窯匠智慧的結晶,是“年年有餘”或“吉慶有餘”吉祥的概括。

淄博大魚盤幾乎將中國魚文化的所有內涵納入其中,其含義表現出諸如“鯉魚躍龍門”“男情女愛”“富貴有餘”“多子多福”“喜事臨門”“閤家團圓”“和睦美滿”等。其畫風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工整細緻,有的粗獷豪放,大氣磅礴;有的輕鬆活潑,清心秀麗。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淄博魚盤的主要窯口在博山的福山、山頭,淄川的西河等地,據說淄川的龍泉也有生產,截至目前共發現300餘種淄博魚盤,口徑最小的9釐米左右,最大的45釐米左右,圖案几乎全是鯉魚,價格最貴的是“魚化龍”圖案,陶瓷工匠們將鯉魚演化魚龍的瞬間刻畫得栩栩如生,這種圖案非常少,使得“魚化龍”盤子成了搶手貨。

博山是魯菜的重要發源地。在魯菜系列中有一道菜叫糖醋鯉魚,為了專門盛放糖醋鯉魚,博山福山窯的窯匠便用手拉皮拉制了一個既能盛魚又能盛湯的盤子。施上釉的裸盤盛放魚不太好看,窯匠便根據糖醋鯉魚的形狀在盤子內畫上魚,燒製成功後煞是好看。於是,這種畫魚的能盛湯的盤子,成了淄博魚盤的專用。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老博山人的記憶裡,魚盤與白胖胖的餃子、娘做的酥鍋、過年的氣息密切相連,它是團圓的象徵,是父輩們對美好日子的寄託。幾十年過去了,它的質樸之美跨越時空依然生動,成為淄博民窯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大魚盤是怎麼來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清代中晚期,當時的博山福山村某窯工,從魯菜名吃——糖醋鯉魚中得到靈感,隨手在一件粗笨碩大的陶盤上畫出一條姿態上躍、首尾相接的鯉魚,於是誕生了淄博近代陶瓷史上的第一件大魚盤。一說是山東的瓷工學習江西景德鎮的技術後發展變化而來的。不管怎樣,比較博山大魚盤和景德鎮的魚盤,你會發現它們存在的差異:博山大魚盤線條更加粗獷奔放、圖案更加大膽飽滿,即使是出自後一種說法,博山魚盤也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上點年紀的博山人說起大魚盤都不陌生。當年,博山民窯的青花釉下彩魚紋粗瓷圓盤,幾乎家家都有幾個,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還能在少數地區百姓的餐桌上見到它。人們用它盛放水餃、餡料、年飯,扣煮酥鍋……因為魚具有“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在闔家團圓的大年夜,餐桌上更是少不了它。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魚盤一問世就受到城鄉百姓的喜愛,訂購者絡繹不絕,還遠銷到了山東周邊城區,博山大魚盤從此名聲鵲起。到民國初年,魚盤生產達到了鼎盛,各地窯場紛紛效仿製作,大中小型號齊全,產品日趨精美,繪畫技藝日漸成熟,主流寫意畫風形成。隨著魚盤走進千家萬戶,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直到今天,提起大魚盤就讓人想起博山。

博山大魚盤最動人之處,莫過於它典型而生動的藝術符號——青花鯉魚紋。行雲流水寥寥幾筆線條勾畫出一條活潑生動的大鯉魚,猶如寫意國畫,魚鱗部位間或也點綴以褐彩、紅彩、黑彩。魚的形象自由奔放,拙樸可愛。大魚盤以單魚為主,後來也出現過寄託人們美好願望的雙魚盤和“魚化龍”盤。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大魚盤引起了北京、濟南等地一些民間美術工作者的注意,在淄博有人開始收集。進入80年代,收藏魚盤的人與日俱增,淄博人也常以此作為鄉土特產饋贈外地友人。魚盤尤其受到當代美術家的高度稱讚,著名畫家吳作人、張仃等都對博山魚盤讚歎不已。吳作人先生1989年曾寫信給博山籍畫家吳榮杰,稱讚博山魚盤“樸實可愛”。

1983年春節,《山東民間工藝美術展覽》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博山魚盤亮相後聲名遠揚。它開始出現在有關專業書籍、刊物上。2001年,山東民間陶瓷研究會副會長安立華編篡的《山東大魚盤》出版,成為第一本系統介紹博山魚盤的專業性書籍,書中展示的一些精品魚盤讓許多國內外陶瓷專家和收藏家歎為觀止。

博山大魚盤,早已不再是百姓餐桌上的日常器皿,而是登入藝術殿堂,成為人們把玩欣賞、研究探尋的民間藝術珍品。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魚盤生在博山,最初收藏它的還是淄博的一批畫家和工藝美術師。博山書法家逯文之還記得,最初拿一個嶄新的瓷盤或兩斤糧票就可以換到一個大魚盤,那時他曾在偏遠山區一天收到幾十個魚盤。隨著魚盤價值的升溫,老百姓家裡的魚盤大多流入了收藏者手中。

很多收藏魚盤的人是為了升值,但也有人是發自心底的喜愛,安立華就是其中之一。1983年,安立華偶然在朋友家中看到了幾十件魚盤,那些碩大而誇張的魚紋,熟練而肯定的用筆深深震撼了他,魚盤就這樣闖入他的生活。因為涉足晚,周圍的鄉村早被一批又一批的魚盤愛好者光顧多少遍了。幾年下來,他只從朋友處得到兩三件極其普通的晚期產品。直到1986年秋,在隨畫家們到博山源泉寫生時,他從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手中,花5元錢買到一件民國時期的精品老魚盤,好運就這麼開始了……為蒐集魚盤,每逢節假日安立華都要走農家、逛市場,他自封“打魚的人”,在“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失望與“得來全不費工夫”的驚喜中,反覆體驗著。

尋之彌艱,愛之彌深,在別人把魚盤買進賣出之時,他卻將自己多年收藏的幾百件魚盤歸整總結,為它們著書立說,為的就是讓世人真正認識到魚盤的魅力,使更多專家關注、研究博山魚盤,進而開啟淄博民間文化藝術的寶庫。對魚盤,他彷彿有一種責任感,這也促進了他後來對淄博其他民間陶瓷的收藏和關注。

淄博這種已停產幾十年的物件,現在越來越值錢,快回家找找

美麗、樸實的博山大魚盤,在燦爛的淄博民窯藝術寶庫中,也許只是平常一種。難得之處,是它作為一件藝術品,曾在一段歷史時期內走上了百姓的餐桌,並且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人們記憶裡關於童年、關於年節、關於團圓的一個美麗符號。

小夥伴們趕緊回家找找吧

來源:淄博二三事(ID:zibo234 轉載已獲授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