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

有人說,人的一生為追求夢想而活。

可有很多人或因天生障礙,或遭遇突發意外,生生被命運剝奪了追夢的資格。

在別人為夢想奔走的時候,他們被迫藏於家中,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逐漸淡出了社會。既要揹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又要忍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

但有一位56歲的障礙人士,不僅要追求自身幸福,還決心要把其他障礙人士從陰霾中拉出來。

她就是來自遼寧本溪的邢敏。

從2005年到現在,14年來,她一直為障礙家庭奔走。

這期間,她幫數百殘疾人走出家門找到了工作。對於能力較低的心智障礙者,她還開辦了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問題,為得就是有這份需要的人群活得開心,有成就感。

今年4月16日,她登上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

“大米和小米”編輯在節目後採訪了她。

沒有彩排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央視表演嗎?

今年3月,我們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收到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的錄製邀請。

這讓我們很意外,也很激動,但直到錄製那天,我才知道,《像幸福出發》欄目居然沒有彩排,這群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錄製嗎?當時我心裡直打鼓。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當天晚上九點半,春偉、付淳、學峰和一鳴4個大小夥子先上臺,無論是才藝表演,還是和主持人聊天,都表現得從容而自信。

"

有人說,人的一生為追求夢想而活。

可有很多人或因天生障礙,或遭遇突發意外,生生被命運剝奪了追夢的資格。

在別人為夢想奔走的時候,他們被迫藏於家中,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逐漸淡出了社會。既要揹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又要忍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

但有一位56歲的障礙人士,不僅要追求自身幸福,還決心要把其他障礙人士從陰霾中拉出來。

她就是來自遼寧本溪的邢敏。

從2005年到現在,14年來,她一直為障礙家庭奔走。

這期間,她幫數百殘疾人走出家門找到了工作。對於能力較低的心智障礙者,她還開辦了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問題,為得就是有這份需要的人群活得開心,有成就感。

今年4月16日,她登上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

“大米和小米”編輯在節目後採訪了她。

沒有彩排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央視表演嗎?

今年3月,我們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收到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的錄製邀請。

這讓我們很意外,也很激動,但直到錄製那天,我才知道,《像幸福出發》欄目居然沒有彩排,這群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錄製嗎?當時我心裡直打鼓。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當天晚上九點半,春偉、付淳、學峰和一鳴4個大小夥子先上臺,無論是才藝表演,還是和主持人聊天,都表現得從容而自信。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邢敏和陽光家園的部分心智障礙孩子

春偉唱的《小拜年》還得到了主持人的稱讚。這首歌,他已經學唱了12年,我也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在心智障礙的圈子裡十數年。

43歲,小兒麻痺的我成了社區的殘疾人專職委員

我是邢敏,生於1963年。出生後的第4個月,我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從此落下了雙下肢麻痺的毛病,行動不便,不能下蹲。

可父母對我的寵愛與期待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我的父母是雙職工,母親是一家工廠的管理層,生活條件比村裡人要好一些。父母對周圍人也很熱心,小時候家裡做飯,媽媽會準備一大鍋,村裡誰來盛都可以。

在這種氛圍的潛移默化下,我也一直很開朗,沒有因為自己腿部的障礙而自卑。

初中畢業後,我順利地進入當地一家紡織廠工作,後來又和丈夫創業開了家五金雜貨店,日子過得一直不錯。

因為腿部的障礙,我從小得到了街坊,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幫助。

因此,我也很願意儘自己所能幫助周圍人。比如空閒時間,我經常參與社區裡的各項活動,社區裡發生了什麼矛盾,大家也願意來找我幫忙調解。

一來二去,我和社區主任熟了起來。2005年10月,經他推薦,我成為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

就這樣,我從42歲開始,認識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

"

有人說,人的一生為追求夢想而活。

可有很多人或因天生障礙,或遭遇突發意外,生生被命運剝奪了追夢的資格。

在別人為夢想奔走的時候,他們被迫藏於家中,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逐漸淡出了社會。既要揹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又要忍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

但有一位56歲的障礙人士,不僅要追求自身幸福,還決心要把其他障礙人士從陰霾中拉出來。

她就是來自遼寧本溪的邢敏。

從2005年到現在,14年來,她一直為障礙家庭奔走。

這期間,她幫數百殘疾人走出家門找到了工作。對於能力較低的心智障礙者,她還開辦了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問題,為得就是有這份需要的人群活得開心,有成就感。

今年4月16日,她登上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

“大米和小米”編輯在節目後採訪了她。

沒有彩排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央視表演嗎?

今年3月,我們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收到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的錄製邀請。

這讓我們很意外,也很激動,但直到錄製那天,我才知道,《像幸福出發》欄目居然沒有彩排,這群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錄製嗎?當時我心裡直打鼓。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當天晚上九點半,春偉、付淳、學峰和一鳴4個大小夥子先上臺,無論是才藝表演,還是和主持人聊天,都表現得從容而自信。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邢敏和陽光家園的部分心智障礙孩子

春偉唱的《小拜年》還得到了主持人的稱讚。這首歌,他已經學唱了12年,我也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在心智障礙的圈子裡十數年。

43歲,小兒麻痺的我成了社區的殘疾人專職委員

我是邢敏,生於1963年。出生後的第4個月,我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從此落下了雙下肢麻痺的毛病,行動不便,不能下蹲。

可父母對我的寵愛與期待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我的父母是雙職工,母親是一家工廠的管理層,生活條件比村裡人要好一些。父母對周圍人也很熱心,小時候家裡做飯,媽媽會準備一大鍋,村裡誰來盛都可以。

在這種氛圍的潛移默化下,我也一直很開朗,沒有因為自己腿部的障礙而自卑。

初中畢業後,我順利地進入當地一家紡織廠工作,後來又和丈夫創業開了家五金雜貨店,日子過得一直不錯。

因為腿部的障礙,我從小得到了街坊,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幫助。

因此,我也很願意儘自己所能幫助周圍人。比如空閒時間,我經常參與社區裡的各項活動,社區裡發生了什麼矛盾,大家也願意來找我幫忙調解。

一來二去,我和社區主任熟了起來。2005年10月,經他推薦,我成為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

就這樣,我從42歲開始,認識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1米8的他從全家的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當時,我主要工作就是和同事一起,建立本溪市的殘疾人檔案。

我經常需要走訪障礙人士家庭,也因此目睹了很多障礙家庭心酸的生活現狀。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一個叫小樑的小夥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米8的大高個,一次親屬打架時,他去勸架,不小心被人從樓梯上推下去摔癱瘓了,花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沒有治好。自此,他也一下子從全家人的驕傲、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這個群體需要有人幫一把!

那時候很單純的想法便是,對於障礙人士家庭,最直接有效的幫助,就是幫他們解決就業問題。

2006年,和同事登記好殘疾人信息後,我開始在本溪市的各大工廠,酒店奔走,向企業推薦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員工。

另外,我還發動了身邊所有的朋友,街坊,包括社區的軍嫂來幫助介紹工作。

有的障礙人士參加工作後又被辭退了,我們就再幫他們找;

有的因多次被辭退,開始自暴自棄,我們便和他們聊天,提供心理輔導;

還有障礙夫妻發生家庭矛盾時,我們也經常上門調解……

事情越管越多,我乾脆把社區每個月發給我的兩百多塊工資全拿了出來,租了一間辦公室。這既方便同事們一起討論工作,又給殘疾人們提供了一處聊天,娛樂,分享諮詢的地方。

因為國家對於招收殘疾員工企業有優惠政策,所以當時的工作並不難展開。但真正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也並不容易。

兩年下來,我和同事幫數百殘疾人找到了工作,大部分是保潔,掃院子,看大門和掛靠等。或許“掛靠”沒那麼光彩,但至少讓他們有了養老保險。

"

有人說,人的一生為追求夢想而活。

可有很多人或因天生障礙,或遭遇突發意外,生生被命運剝奪了追夢的資格。

在別人為夢想奔走的時候,他們被迫藏於家中,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逐漸淡出了社會。既要揹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又要忍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

但有一位56歲的障礙人士,不僅要追求自身幸福,還決心要把其他障礙人士從陰霾中拉出來。

她就是來自遼寧本溪的邢敏。

從2005年到現在,14年來,她一直為障礙家庭奔走。

這期間,她幫數百殘疾人走出家門找到了工作。對於能力較低的心智障礙者,她還開辦了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問題,為得就是有這份需要的人群活得開心,有成就感。

今年4月16日,她登上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

“大米和小米”編輯在節目後採訪了她。

沒有彩排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央視表演嗎?

今年3月,我們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收到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的錄製邀請。

這讓我們很意外,也很激動,但直到錄製那天,我才知道,《像幸福出發》欄目居然沒有彩排,這群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錄製嗎?當時我心裡直打鼓。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當天晚上九點半,春偉、付淳、學峰和一鳴4個大小夥子先上臺,無論是才藝表演,還是和主持人聊天,都表現得從容而自信。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邢敏和陽光家園的部分心智障礙孩子

春偉唱的《小拜年》還得到了主持人的稱讚。這首歌,他已經學唱了12年,我也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在心智障礙的圈子裡十數年。

43歲,小兒麻痺的我成了社區的殘疾人專職委員

我是邢敏,生於1963年。出生後的第4個月,我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從此落下了雙下肢麻痺的毛病,行動不便,不能下蹲。

可父母對我的寵愛與期待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我的父母是雙職工,母親是一家工廠的管理層,生活條件比村裡人要好一些。父母對周圍人也很熱心,小時候家裡做飯,媽媽會準備一大鍋,村裡誰來盛都可以。

在這種氛圍的潛移默化下,我也一直很開朗,沒有因為自己腿部的障礙而自卑。

初中畢業後,我順利地進入當地一家紡織廠工作,後來又和丈夫創業開了家五金雜貨店,日子過得一直不錯。

因為腿部的障礙,我從小得到了街坊,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幫助。

因此,我也很願意儘自己所能幫助周圍人。比如空閒時間,我經常參與社區裡的各項活動,社區裡發生了什麼矛盾,大家也願意來找我幫忙調解。

一來二去,我和社區主任熟了起來。2005年10月,經他推薦,我成為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

就這樣,我從42歲開始,認識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1米8的他從全家的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當時,我主要工作就是和同事一起,建立本溪市的殘疾人檔案。

我經常需要走訪障礙人士家庭,也因此目睹了很多障礙家庭心酸的生活現狀。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一個叫小樑的小夥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米8的大高個,一次親屬打架時,他去勸架,不小心被人從樓梯上推下去摔癱瘓了,花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沒有治好。自此,他也一下子從全家人的驕傲、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這個群體需要有人幫一把!

那時候很單純的想法便是,對於障礙人士家庭,最直接有效的幫助,就是幫他們解決就業問題。

2006年,和同事登記好殘疾人信息後,我開始在本溪市的各大工廠,酒店奔走,向企業推薦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員工。

另外,我還發動了身邊所有的朋友,街坊,包括社區的軍嫂來幫助介紹工作。

有的障礙人士參加工作後又被辭退了,我們就再幫他們找;

有的因多次被辭退,開始自暴自棄,我們便和他們聊天,提供心理輔導;

還有障礙夫妻發生家庭矛盾時,我們也經常上門調解……

事情越管越多,我乾脆把社區每個月發給我的兩百多塊工資全拿了出來,租了一間辦公室。這既方便同事們一起討論工作,又給殘疾人們提供了一處聊天,娛樂,分享諮詢的地方。

因為國家對於招收殘疾員工企業有優惠政策,所以當時的工作並不難展開。但真正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也並不容易。

兩年下來,我和同事幫數百殘疾人找到了工作,大部分是保潔,掃院子,看大門和掛靠等。或許“掛靠”沒那麼光彩,但至少讓他們有了養老保險。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旅行中的陽光家園成員

一通電話讓我看到了心智障礙家庭的“小心翼翼”

在殘疾人群體中,心智障礙者的就業問題尤其困難。不少心智障礙者,從特殊學校畢業後,就只能被藏在家中,甚至還需要家人犧牲工作,專門看護。

2007年9月,在殘聯領導的支持下,我掛牌成立了明山區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

我的想法是,把孩子送到我這裡來,他們家裡人就能解脫出來,做點營生。

會館加上我一共6個老師,實行半日託,從上午8點開到下午2點,但不少孩子拖到三四點,甚至有人會吃了晚餐才會回家。

每天上午,孩子們學語文,背古詩,學畫畫。下午學習串珠,十字繡,做家務,鍛鍊他們的生活自理和動手能力。

2009年,應政府號召,更名為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成為了殘聯認證的殘疾人民間社團。從2009年到2017年,每年都能得到殘聯5萬元的撥款。

現在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者,一共有42位,最小的17歲,最大的38歲。有人來了5年,有人則從會館剛成立的時候,就開始跟著我。

他們中8人患有自閉症,還有一些人患有唐氏綜合徵,及智力發育遲緩和癲癇等疾病。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問題,每個家庭也都有各自的心酸過往。

2014年6月份,原本在當地育智學校上學,23歲自閉症患者徐景仁,就在校長的介紹下來到了陽光家園。

我記得他剛開始來的時候,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飯要人喂,脾氣一上來就瘋狂跺腳,用頭撞牆。

還有雖然會說話,但整日自己坐在一邊,誰也不理,誰也叫不動,只喜歡撕紙和看相片。

"

有人說,人的一生為追求夢想而活。

可有很多人或因天生障礙,或遭遇突發意外,生生被命運剝奪了追夢的資格。

在別人為夢想奔走的時候,他們被迫藏於家中,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逐漸淡出了社會。既要揹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又要忍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

但有一位56歲的障礙人士,不僅要追求自身幸福,還決心要把其他障礙人士從陰霾中拉出來。

她就是來自遼寧本溪的邢敏。

從2005年到現在,14年來,她一直為障礙家庭奔走。

這期間,她幫數百殘疾人走出家門找到了工作。對於能力較低的心智障礙者,她還開辦了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問題,為得就是有這份需要的人群活得開心,有成就感。

今年4月16日,她登上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

“大米和小米”編輯在節目後採訪了她。

沒有彩排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央視表演嗎?

今年3月,我們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收到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的錄製邀請。

這讓我們很意外,也很激動,但直到錄製那天,我才知道,《像幸福出發》欄目居然沒有彩排,這群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錄製嗎?當時我心裡直打鼓。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當天晚上九點半,春偉、付淳、學峰和一鳴4個大小夥子先上臺,無論是才藝表演,還是和主持人聊天,都表現得從容而自信。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邢敏和陽光家園的部分心智障礙孩子

春偉唱的《小拜年》還得到了主持人的稱讚。這首歌,他已經學唱了12年,我也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在心智障礙的圈子裡十數年。

43歲,小兒麻痺的我成了社區的殘疾人專職委員

我是邢敏,生於1963年。出生後的第4個月,我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從此落下了雙下肢麻痺的毛病,行動不便,不能下蹲。

可父母對我的寵愛與期待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我的父母是雙職工,母親是一家工廠的管理層,生活條件比村裡人要好一些。父母對周圍人也很熱心,小時候家裡做飯,媽媽會準備一大鍋,村裡誰來盛都可以。

在這種氛圍的潛移默化下,我也一直很開朗,沒有因為自己腿部的障礙而自卑。

初中畢業後,我順利地進入當地一家紡織廠工作,後來又和丈夫創業開了家五金雜貨店,日子過得一直不錯。

因為腿部的障礙,我從小得到了街坊,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幫助。

因此,我也很願意儘自己所能幫助周圍人。比如空閒時間,我經常參與社區裡的各項活動,社區裡發生了什麼矛盾,大家也願意來找我幫忙調解。

一來二去,我和社區主任熟了起來。2005年10月,經他推薦,我成為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

就這樣,我從42歲開始,認識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1米8的他從全家的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當時,我主要工作就是和同事一起,建立本溪市的殘疾人檔案。

我經常需要走訪障礙人士家庭,也因此目睹了很多障礙家庭心酸的生活現狀。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一個叫小樑的小夥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米8的大高個,一次親屬打架時,他去勸架,不小心被人從樓梯上推下去摔癱瘓了,花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沒有治好。自此,他也一下子從全家人的驕傲、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這個群體需要有人幫一把!

那時候很單純的想法便是,對於障礙人士家庭,最直接有效的幫助,就是幫他們解決就業問題。

2006年,和同事登記好殘疾人信息後,我開始在本溪市的各大工廠,酒店奔走,向企業推薦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員工。

另外,我還發動了身邊所有的朋友,街坊,包括社區的軍嫂來幫助介紹工作。

有的障礙人士參加工作後又被辭退了,我們就再幫他們找;

有的因多次被辭退,開始自暴自棄,我們便和他們聊天,提供心理輔導;

還有障礙夫妻發生家庭矛盾時,我們也經常上門調解……

事情越管越多,我乾脆把社區每個月發給我的兩百多塊工資全拿了出來,租了一間辦公室。這既方便同事們一起討論工作,又給殘疾人們提供了一處聊天,娛樂,分享諮詢的地方。

因為國家對於招收殘疾員工企業有優惠政策,所以當時的工作並不難展開。但真正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也並不容易。

兩年下來,我和同事幫數百殘疾人找到了工作,大部分是保潔,掃院子,看大門和掛靠等。或許“掛靠”沒那麼光彩,但至少讓他們有了養老保險。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旅行中的陽光家園成員

一通電話讓我看到了心智障礙家庭的“小心翼翼”

在殘疾人群體中,心智障礙者的就業問題尤其困難。不少心智障礙者,從特殊學校畢業後,就只能被藏在家中,甚至還需要家人犧牲工作,專門看護。

2007年9月,在殘聯領導的支持下,我掛牌成立了明山區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

我的想法是,把孩子送到我這裡來,他們家裡人就能解脫出來,做點營生。

會館加上我一共6個老師,實行半日託,從上午8點開到下午2點,但不少孩子拖到三四點,甚至有人會吃了晚餐才會回家。

每天上午,孩子們學語文,背古詩,學畫畫。下午學習串珠,十字繡,做家務,鍛鍊他們的生活自理和動手能力。

2009年,應政府號召,更名為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成為了殘聯認證的殘疾人民間社團。從2009年到2017年,每年都能得到殘聯5萬元的撥款。

現在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者,一共有42位,最小的17歲,最大的38歲。有人來了5年,有人則從會館剛成立的時候,就開始跟著我。

他們中8人患有自閉症,還有一些人患有唐氏綜合徵,及智力發育遲緩和癲癇等疾病。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問題,每個家庭也都有各自的心酸過往。

2014年6月份,原本在當地育智學校上學,23歲自閉症患者徐景仁,就在校長的介紹下來到了陽光家園。

我記得他剛開始來的時候,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飯要人喂,脾氣一上來就瘋狂跺腳,用頭撞牆。

還有雖然會說話,但整日自己坐在一邊,誰也不理,誰也叫不動,只喜歡撕紙和看相片。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正坐在地上的景仁和陪他玩的邢敏

那時候,景仁父親剛剛去世,他的母親,一個女人,既要照料各種日常瑣事,又要為了生計上班,根本沒有時間照顧他,徐景仁的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大腿上出現了很多皮疹。

我看這個家庭實在不容易,就景仁讓在陽光家園住了一個月。每日同吃同住,幫他餵飯,照顧他去廁所,買來了藥物每天幫他洗澡擦藥。空閒時,我和丈夫還帶他出去逛街,買零食給他吃。

漸漸地,景仁慢慢對我,對陽光家園的其他孩子打開了心扉,情緒問題也有所減少,還學會了自己吃飯。

我頭疼時,還會說“邢姨我伺候你”,主動給我端來溫水,讓我覺得很暖心。

但他依舊調皮,經常做出搞笑的事情。

一天看電視,因為喜歡的節目播完了,不開心的景仁就用改錐把電視櫃的兩個抽箱拆了。等我過來時,他笑得一臉燦爛,還問我“邢姨,我厲害不”。

我哭笑不得,就給景仁媽媽打了電話,分享景仁的“傑作”。

電話另一頭景仁媽媽很是侷促和吃驚,連連埋怨孩子怎麼又拆家了。

原來景仁從小就喜歡破壞東西,媽媽一方面擔心要賠錢,一方面她又擔心我會因此拒收孩子。

這讓我五味陳雜,我感受到了家裡有一個心智障礙孩子,父母會過得多麼小心翼翼。

孩子在和外界交往時,一件細微小事,都可能引起他們的“驚慌”。

"

有人說,人的一生為追求夢想而活。

可有很多人或因天生障礙,或遭遇突發意外,生生被命運剝奪了追夢的資格。

在別人為夢想奔走的時候,他們被迫藏於家中,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逐漸淡出了社會。既要揹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又要忍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

但有一位56歲的障礙人士,不僅要追求自身幸福,還決心要把其他障礙人士從陰霾中拉出來。

她就是來自遼寧本溪的邢敏。

從2005年到現在,14年來,她一直為障礙家庭奔走。

這期間,她幫數百殘疾人走出家門找到了工作。對於能力較低的心智障礙者,她還開辦了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問題,為得就是有這份需要的人群活得開心,有成就感。

今年4月16日,她登上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

“大米和小米”編輯在節目後採訪了她。

沒有彩排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央視表演嗎?

今年3月,我們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收到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的錄製邀請。

這讓我們很意外,也很激動,但直到錄製那天,我才知道,《像幸福出發》欄目居然沒有彩排,這群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錄製嗎?當時我心裡直打鼓。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當天晚上九點半,春偉、付淳、學峰和一鳴4個大小夥子先上臺,無論是才藝表演,還是和主持人聊天,都表現得從容而自信。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邢敏和陽光家園的部分心智障礙孩子

春偉唱的《小拜年》還得到了主持人的稱讚。這首歌,他已經學唱了12年,我也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在心智障礙的圈子裡十數年。

43歲,小兒麻痺的我成了社區的殘疾人專職委員

我是邢敏,生於1963年。出生後的第4個月,我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從此落下了雙下肢麻痺的毛病,行動不便,不能下蹲。

可父母對我的寵愛與期待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我的父母是雙職工,母親是一家工廠的管理層,生活條件比村裡人要好一些。父母對周圍人也很熱心,小時候家裡做飯,媽媽會準備一大鍋,村裡誰來盛都可以。

在這種氛圍的潛移默化下,我也一直很開朗,沒有因為自己腿部的障礙而自卑。

初中畢業後,我順利地進入當地一家紡織廠工作,後來又和丈夫創業開了家五金雜貨店,日子過得一直不錯。

因為腿部的障礙,我從小得到了街坊,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幫助。

因此,我也很願意儘自己所能幫助周圍人。比如空閒時間,我經常參與社區裡的各項活動,社區裡發生了什麼矛盾,大家也願意來找我幫忙調解。

一來二去,我和社區主任熟了起來。2005年10月,經他推薦,我成為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

就這樣,我從42歲開始,認識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1米8的他從全家的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當時,我主要工作就是和同事一起,建立本溪市的殘疾人檔案。

我經常需要走訪障礙人士家庭,也因此目睹了很多障礙家庭心酸的生活現狀。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一個叫小樑的小夥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米8的大高個,一次親屬打架時,他去勸架,不小心被人從樓梯上推下去摔癱瘓了,花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沒有治好。自此,他也一下子從全家人的驕傲、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這個群體需要有人幫一把!

那時候很單純的想法便是,對於障礙人士家庭,最直接有效的幫助,就是幫他們解決就業問題。

2006年,和同事登記好殘疾人信息後,我開始在本溪市的各大工廠,酒店奔走,向企業推薦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員工。

另外,我還發動了身邊所有的朋友,街坊,包括社區的軍嫂來幫助介紹工作。

有的障礙人士參加工作後又被辭退了,我們就再幫他們找;

有的因多次被辭退,開始自暴自棄,我們便和他們聊天,提供心理輔導;

還有障礙夫妻發生家庭矛盾時,我們也經常上門調解……

事情越管越多,我乾脆把社區每個月發給我的兩百多塊工資全拿了出來,租了一間辦公室。這既方便同事們一起討論工作,又給殘疾人們提供了一處聊天,娛樂,分享諮詢的地方。

因為國家對於招收殘疾員工企業有優惠政策,所以當時的工作並不難展開。但真正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也並不容易。

兩年下來,我和同事幫數百殘疾人找到了工作,大部分是保潔,掃院子,看大門和掛靠等。或許“掛靠”沒那麼光彩,但至少讓他們有了養老保險。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旅行中的陽光家園成員

一通電話讓我看到了心智障礙家庭的“小心翼翼”

在殘疾人群體中,心智障礙者的就業問題尤其困難。不少心智障礙者,從特殊學校畢業後,就只能被藏在家中,甚至還需要家人犧牲工作,專門看護。

2007年9月,在殘聯領導的支持下,我掛牌成立了明山區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

我的想法是,把孩子送到我這裡來,他們家裡人就能解脫出來,做點營生。

會館加上我一共6個老師,實行半日託,從上午8點開到下午2點,但不少孩子拖到三四點,甚至有人會吃了晚餐才會回家。

每天上午,孩子們學語文,背古詩,學畫畫。下午學習串珠,十字繡,做家務,鍛鍊他們的生活自理和動手能力。

2009年,應政府號召,更名為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成為了殘聯認證的殘疾人民間社團。從2009年到2017年,每年都能得到殘聯5萬元的撥款。

現在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者,一共有42位,最小的17歲,最大的38歲。有人來了5年,有人則從會館剛成立的時候,就開始跟著我。

他們中8人患有自閉症,還有一些人患有唐氏綜合徵,及智力發育遲緩和癲癇等疾病。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問題,每個家庭也都有各自的心酸過往。

2014年6月份,原本在當地育智學校上學,23歲自閉症患者徐景仁,就在校長的介紹下來到了陽光家園。

我記得他剛開始來的時候,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飯要人喂,脾氣一上來就瘋狂跺腳,用頭撞牆。

還有雖然會說話,但整日自己坐在一邊,誰也不理,誰也叫不動,只喜歡撕紙和看相片。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正坐在地上的景仁和陪他玩的邢敏

那時候,景仁父親剛剛去世,他的母親,一個女人,既要照料各種日常瑣事,又要為了生計上班,根本沒有時間照顧他,徐景仁的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大腿上出現了很多皮疹。

我看這個家庭實在不容易,就景仁讓在陽光家園住了一個月。每日同吃同住,幫他餵飯,照顧他去廁所,買來了藥物每天幫他洗澡擦藥。空閒時,我和丈夫還帶他出去逛街,買零食給他吃。

漸漸地,景仁慢慢對我,對陽光家園的其他孩子打開了心扉,情緒問題也有所減少,還學會了自己吃飯。

我頭疼時,還會說“邢姨我伺候你”,主動給我端來溫水,讓我覺得很暖心。

但他依舊調皮,經常做出搞笑的事情。

一天看電視,因為喜歡的節目播完了,不開心的景仁就用改錐把電視櫃的兩個抽箱拆了。等我過來時,他笑得一臉燦爛,還問我“邢姨,我厲害不”。

我哭笑不得,就給景仁媽媽打了電話,分享景仁的“傑作”。

電話另一頭景仁媽媽很是侷促和吃驚,連連埋怨孩子怎麼又拆家了。

原來景仁從小就喜歡破壞東西,媽媽一方面擔心要賠錢,一方面她又擔心我會因此拒收孩子。

這讓我五味陳雜,我感受到了家裡有一個心智障礙孩子,父母會過得多麼小心翼翼。

孩子在和外界交往時,一件細微小事,都可能引起他們的“驚慌”。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徐景仁和邢敏的近照

孩子們的改變

我覺得,走出去與社會連接,對於心智障礙人士來說很重要。

所以,有空的時候,我會帶著孩子們外出活動,如爬山,坐遊船等。目前,本溪周圍的景點都基本上逛完了,還去過蘭州。

當然,組織一大群心智障礙的孩子可不容易。

有些自閉症孩子不聽指揮,隨心所欲;有的智力障礙孩子喜歡在車上呆著,不肯下車,有的則完全不喜歡坐車……

所以一開始,我們選擇包車出去玩,在車上組織孩子們一起唱歌,或玩一些集體遊戲,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另外零食也是一種不錯的安撫手段。

漸漸地,孩子們都很喜歡出門。有了動機後,就會更好教一些,比如“下次出去玩不帶你啦”這句話,便是解決很多孩子問題行為的靈丹妙藥。

這麼多年過去,孩子們出行已經能夠自覺地遵守社會規範,學會了乘坐火車,公交等。這次錄完央視的節目,我們就是一起坐火車從北京回來。

"

有人說,人的一生為追求夢想而活。

可有很多人或因天生障礙,或遭遇突發意外,生生被命運剝奪了追夢的資格。

在別人為夢想奔走的時候,他們被迫藏於家中,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逐漸淡出了社會。既要揹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又要忍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

但有一位56歲的障礙人士,不僅要追求自身幸福,還決心要把其他障礙人士從陰霾中拉出來。

她就是來自遼寧本溪的邢敏。

從2005年到現在,14年來,她一直為障礙家庭奔走。

這期間,她幫數百殘疾人走出家門找到了工作。對於能力較低的心智障礙者,她還開辦了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問題,為得就是有這份需要的人群活得開心,有成就感。

今年4月16日,她登上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

“大米和小米”編輯在節目後採訪了她。

沒有彩排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央視表演嗎?

今年3月,我們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收到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的錄製邀請。

這讓我們很意外,也很激動,但直到錄製那天,我才知道,《像幸福出發》欄目居然沒有彩排,這群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錄製嗎?當時我心裡直打鼓。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當天晚上九點半,春偉、付淳、學峰和一鳴4個大小夥子先上臺,無論是才藝表演,還是和主持人聊天,都表現得從容而自信。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邢敏和陽光家園的部分心智障礙孩子

春偉唱的《小拜年》還得到了主持人的稱讚。這首歌,他已經學唱了12年,我也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在心智障礙的圈子裡十數年。

43歲,小兒麻痺的我成了社區的殘疾人專職委員

我是邢敏,生於1963年。出生後的第4個月,我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從此落下了雙下肢麻痺的毛病,行動不便,不能下蹲。

可父母對我的寵愛與期待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我的父母是雙職工,母親是一家工廠的管理層,生活條件比村裡人要好一些。父母對周圍人也很熱心,小時候家裡做飯,媽媽會準備一大鍋,村裡誰來盛都可以。

在這種氛圍的潛移默化下,我也一直很開朗,沒有因為自己腿部的障礙而自卑。

初中畢業後,我順利地進入當地一家紡織廠工作,後來又和丈夫創業開了家五金雜貨店,日子過得一直不錯。

因為腿部的障礙,我從小得到了街坊,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幫助。

因此,我也很願意儘自己所能幫助周圍人。比如空閒時間,我經常參與社區裡的各項活動,社區裡發生了什麼矛盾,大家也願意來找我幫忙調解。

一來二去,我和社區主任熟了起來。2005年10月,經他推薦,我成為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

就這樣,我從42歲開始,認識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1米8的他從全家的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當時,我主要工作就是和同事一起,建立本溪市的殘疾人檔案。

我經常需要走訪障礙人士家庭,也因此目睹了很多障礙家庭心酸的生活現狀。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一個叫小樑的小夥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米8的大高個,一次親屬打架時,他去勸架,不小心被人從樓梯上推下去摔癱瘓了,花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沒有治好。自此,他也一下子從全家人的驕傲、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這個群體需要有人幫一把!

那時候很單純的想法便是,對於障礙人士家庭,最直接有效的幫助,就是幫他們解決就業問題。

2006年,和同事登記好殘疾人信息後,我開始在本溪市的各大工廠,酒店奔走,向企業推薦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員工。

另外,我還發動了身邊所有的朋友,街坊,包括社區的軍嫂來幫助介紹工作。

有的障礙人士參加工作後又被辭退了,我們就再幫他們找;

有的因多次被辭退,開始自暴自棄,我們便和他們聊天,提供心理輔導;

還有障礙夫妻發生家庭矛盾時,我們也經常上門調解……

事情越管越多,我乾脆把社區每個月發給我的兩百多塊工資全拿了出來,租了一間辦公室。這既方便同事們一起討論工作,又給殘疾人們提供了一處聊天,娛樂,分享諮詢的地方。

因為國家對於招收殘疾員工企業有優惠政策,所以當時的工作並不難展開。但真正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也並不容易。

兩年下來,我和同事幫數百殘疾人找到了工作,大部分是保潔,掃院子,看大門和掛靠等。或許“掛靠”沒那麼光彩,但至少讓他們有了養老保險。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旅行中的陽光家園成員

一通電話讓我看到了心智障礙家庭的“小心翼翼”

在殘疾人群體中,心智障礙者的就業問題尤其困難。不少心智障礙者,從特殊學校畢業後,就只能被藏在家中,甚至還需要家人犧牲工作,專門看護。

2007年9月,在殘聯領導的支持下,我掛牌成立了明山區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

我的想法是,把孩子送到我這裡來,他們家裡人就能解脫出來,做點營生。

會館加上我一共6個老師,實行半日託,從上午8點開到下午2點,但不少孩子拖到三四點,甚至有人會吃了晚餐才會回家。

每天上午,孩子們學語文,背古詩,學畫畫。下午學習串珠,十字繡,做家務,鍛鍊他們的生活自理和動手能力。

2009年,應政府號召,更名為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成為了殘聯認證的殘疾人民間社團。從2009年到2017年,每年都能得到殘聯5萬元的撥款。

現在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者,一共有42位,最小的17歲,最大的38歲。有人來了5年,有人則從會館剛成立的時候,就開始跟著我。

他們中8人患有自閉症,還有一些人患有唐氏綜合徵,及智力發育遲緩和癲癇等疾病。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問題,每個家庭也都有各自的心酸過往。

2014年6月份,原本在當地育智學校上學,23歲自閉症患者徐景仁,就在校長的介紹下來到了陽光家園。

我記得他剛開始來的時候,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飯要人喂,脾氣一上來就瘋狂跺腳,用頭撞牆。

還有雖然會說話,但整日自己坐在一邊,誰也不理,誰也叫不動,只喜歡撕紙和看相片。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正坐在地上的景仁和陪他玩的邢敏

那時候,景仁父親剛剛去世,他的母親,一個女人,既要照料各種日常瑣事,又要為了生計上班,根本沒有時間照顧他,徐景仁的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大腿上出現了很多皮疹。

我看這個家庭實在不容易,就景仁讓在陽光家園住了一個月。每日同吃同住,幫他餵飯,照顧他去廁所,買來了藥物每天幫他洗澡擦藥。空閒時,我和丈夫還帶他出去逛街,買零食給他吃。

漸漸地,景仁慢慢對我,對陽光家園的其他孩子打開了心扉,情緒問題也有所減少,還學會了自己吃飯。

我頭疼時,還會說“邢姨我伺候你”,主動給我端來溫水,讓我覺得很暖心。

但他依舊調皮,經常做出搞笑的事情。

一天看電視,因為喜歡的節目播完了,不開心的景仁就用改錐把電視櫃的兩個抽箱拆了。等我過來時,他笑得一臉燦爛,還問我“邢姨,我厲害不”。

我哭笑不得,就給景仁媽媽打了電話,分享景仁的“傑作”。

電話另一頭景仁媽媽很是侷促和吃驚,連連埋怨孩子怎麼又拆家了。

原來景仁從小就喜歡破壞東西,媽媽一方面擔心要賠錢,一方面她又擔心我會因此拒收孩子。

這讓我五味陳雜,我感受到了家裡有一個心智障礙孩子,父母會過得多麼小心翼翼。

孩子在和外界交往時,一件細微小事,都可能引起他們的“驚慌”。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徐景仁和邢敏的近照

孩子們的改變

我覺得,走出去與社會連接,對於心智障礙人士來說很重要。

所以,有空的時候,我會帶著孩子們外出活動,如爬山,坐遊船等。目前,本溪周圍的景點都基本上逛完了,還去過蘭州。

當然,組織一大群心智障礙的孩子可不容易。

有些自閉症孩子不聽指揮,隨心所欲;有的智力障礙孩子喜歡在車上呆著,不肯下車,有的則完全不喜歡坐車……

所以一開始,我們選擇包車出去玩,在車上組織孩子們一起唱歌,或玩一些集體遊戲,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另外零食也是一種不錯的安撫手段。

漸漸地,孩子們都很喜歡出門。有了動機後,就會更好教一些,比如“下次出去玩不帶你啦”這句話,便是解決很多孩子問題行為的靈丹妙藥。

這麼多年過去,孩子們出行已經能夠自覺地遵守社會規範,學會了乘坐火車,公交等。這次錄完央視的節目,我們就是一起坐火車從北京回來。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在桓仁玩嗨的孩子們

為了鍛鍊孩子們的能力,我們每年冬天都會舉辦聯歡會,一首《小拜年》陽光家園的託養人員春偉唱了12年。

業餘時間,我們還會對外承接一些簡單的手工工作,如串豆皮等,儘管賺的錢不多,一個月300塊,不夠孩子們分,我就用這錢帶著孩子們下館子去。

我最開心,最驕傲的還是看到孩子們的改變。

26歲的重度自閉症患者源明,1米9的大高個,280多斤。

剛來陽光家園的第一天中午,吃了我做的18個大包子,行為刻板的他,脾氣上來,誰的話也不聽,還咬傷過我兩回,但現在他已經變得懂事多了,還能配合我們一起穿豆皮,做手工。

"

有人說,人的一生為追求夢想而活。

可有很多人或因天生障礙,或遭遇突發意外,生生被命運剝奪了追夢的資格。

在別人為夢想奔走的時候,他們被迫藏於家中,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逐漸淡出了社會。既要揹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又要忍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

但有一位56歲的障礙人士,不僅要追求自身幸福,還決心要把其他障礙人士從陰霾中拉出來。

她就是來自遼寧本溪的邢敏。

從2005年到現在,14年來,她一直為障礙家庭奔走。

這期間,她幫數百殘疾人走出家門找到了工作。對於能力較低的心智障礙者,她還開辦了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問題,為得就是有這份需要的人群活得開心,有成就感。

今年4月16日,她登上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

“大米和小米”編輯在節目後採訪了她。

沒有彩排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央視表演嗎?

今年3月,我們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收到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的錄製邀請。

這讓我們很意外,也很激動,但直到錄製那天,我才知道,《像幸福出發》欄目居然沒有彩排,這群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錄製嗎?當時我心裡直打鼓。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當天晚上九點半,春偉、付淳、學峰和一鳴4個大小夥子先上臺,無論是才藝表演,還是和主持人聊天,都表現得從容而自信。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邢敏和陽光家園的部分心智障礙孩子

春偉唱的《小拜年》還得到了主持人的稱讚。這首歌,他已經學唱了12年,我也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在心智障礙的圈子裡十數年。

43歲,小兒麻痺的我成了社區的殘疾人專職委員

我是邢敏,生於1963年。出生後的第4個月,我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從此落下了雙下肢麻痺的毛病,行動不便,不能下蹲。

可父母對我的寵愛與期待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我的父母是雙職工,母親是一家工廠的管理層,生活條件比村裡人要好一些。父母對周圍人也很熱心,小時候家裡做飯,媽媽會準備一大鍋,村裡誰來盛都可以。

在這種氛圍的潛移默化下,我也一直很開朗,沒有因為自己腿部的障礙而自卑。

初中畢業後,我順利地進入當地一家紡織廠工作,後來又和丈夫創業開了家五金雜貨店,日子過得一直不錯。

因為腿部的障礙,我從小得到了街坊,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幫助。

因此,我也很願意儘自己所能幫助周圍人。比如空閒時間,我經常參與社區裡的各項活動,社區裡發生了什麼矛盾,大家也願意來找我幫忙調解。

一來二去,我和社區主任熟了起來。2005年10月,經他推薦,我成為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

就這樣,我從42歲開始,認識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1米8的他從全家的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當時,我主要工作就是和同事一起,建立本溪市的殘疾人檔案。

我經常需要走訪障礙人士家庭,也因此目睹了很多障礙家庭心酸的生活現狀。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一個叫小樑的小夥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米8的大高個,一次親屬打架時,他去勸架,不小心被人從樓梯上推下去摔癱瘓了,花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沒有治好。自此,他也一下子從全家人的驕傲、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這個群體需要有人幫一把!

那時候很單純的想法便是,對於障礙人士家庭,最直接有效的幫助,就是幫他們解決就業問題。

2006年,和同事登記好殘疾人信息後,我開始在本溪市的各大工廠,酒店奔走,向企業推薦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員工。

另外,我還發動了身邊所有的朋友,街坊,包括社區的軍嫂來幫助介紹工作。

有的障礙人士參加工作後又被辭退了,我們就再幫他們找;

有的因多次被辭退,開始自暴自棄,我們便和他們聊天,提供心理輔導;

還有障礙夫妻發生家庭矛盾時,我們也經常上門調解……

事情越管越多,我乾脆把社區每個月發給我的兩百多塊工資全拿了出來,租了一間辦公室。這既方便同事們一起討論工作,又給殘疾人們提供了一處聊天,娛樂,分享諮詢的地方。

因為國家對於招收殘疾員工企業有優惠政策,所以當時的工作並不難展開。但真正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也並不容易。

兩年下來,我和同事幫數百殘疾人找到了工作,大部分是保潔,掃院子,看大門和掛靠等。或許“掛靠”沒那麼光彩,但至少讓他們有了養老保險。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旅行中的陽光家園成員

一通電話讓我看到了心智障礙家庭的“小心翼翼”

在殘疾人群體中,心智障礙者的就業問題尤其困難。不少心智障礙者,從特殊學校畢業後,就只能被藏在家中,甚至還需要家人犧牲工作,專門看護。

2007年9月,在殘聯領導的支持下,我掛牌成立了明山區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

我的想法是,把孩子送到我這裡來,他們家裡人就能解脫出來,做點營生。

會館加上我一共6個老師,實行半日託,從上午8點開到下午2點,但不少孩子拖到三四點,甚至有人會吃了晚餐才會回家。

每天上午,孩子們學語文,背古詩,學畫畫。下午學習串珠,十字繡,做家務,鍛鍊他們的生活自理和動手能力。

2009年,應政府號召,更名為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成為了殘聯認證的殘疾人民間社團。從2009年到2017年,每年都能得到殘聯5萬元的撥款。

現在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者,一共有42位,最小的17歲,最大的38歲。有人來了5年,有人則從會館剛成立的時候,就開始跟著我。

他們中8人患有自閉症,還有一些人患有唐氏綜合徵,及智力發育遲緩和癲癇等疾病。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問題,每個家庭也都有各自的心酸過往。

2014年6月份,原本在當地育智學校上學,23歲自閉症患者徐景仁,就在校長的介紹下來到了陽光家園。

我記得他剛開始來的時候,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飯要人喂,脾氣一上來就瘋狂跺腳,用頭撞牆。

還有雖然會說話,但整日自己坐在一邊,誰也不理,誰也叫不動,只喜歡撕紙和看相片。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正坐在地上的景仁和陪他玩的邢敏

那時候,景仁父親剛剛去世,他的母親,一個女人,既要照料各種日常瑣事,又要為了生計上班,根本沒有時間照顧他,徐景仁的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大腿上出現了很多皮疹。

我看這個家庭實在不容易,就景仁讓在陽光家園住了一個月。每日同吃同住,幫他餵飯,照顧他去廁所,買來了藥物每天幫他洗澡擦藥。空閒時,我和丈夫還帶他出去逛街,買零食給他吃。

漸漸地,景仁慢慢對我,對陽光家園的其他孩子打開了心扉,情緒問題也有所減少,還學會了自己吃飯。

我頭疼時,還會說“邢姨我伺候你”,主動給我端來溫水,讓我覺得很暖心。

但他依舊調皮,經常做出搞笑的事情。

一天看電視,因為喜歡的節目播完了,不開心的景仁就用改錐把電視櫃的兩個抽箱拆了。等我過來時,他笑得一臉燦爛,還問我“邢姨,我厲害不”。

我哭笑不得,就給景仁媽媽打了電話,分享景仁的“傑作”。

電話另一頭景仁媽媽很是侷促和吃驚,連連埋怨孩子怎麼又拆家了。

原來景仁從小就喜歡破壞東西,媽媽一方面擔心要賠錢,一方面她又擔心我會因此拒收孩子。

這讓我五味陳雜,我感受到了家裡有一個心智障礙孩子,父母會過得多麼小心翼翼。

孩子在和外界交往時,一件細微小事,都可能引起他們的“驚慌”。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徐景仁和邢敏的近照

孩子們的改變

我覺得,走出去與社會連接,對於心智障礙人士來說很重要。

所以,有空的時候,我會帶著孩子們外出活動,如爬山,坐遊船等。目前,本溪周圍的景點都基本上逛完了,還去過蘭州。

當然,組織一大群心智障礙的孩子可不容易。

有些自閉症孩子不聽指揮,隨心所欲;有的智力障礙孩子喜歡在車上呆著,不肯下車,有的則完全不喜歡坐車……

所以一開始,我們選擇包車出去玩,在車上組織孩子們一起唱歌,或玩一些集體遊戲,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另外零食也是一種不錯的安撫手段。

漸漸地,孩子們都很喜歡出門。有了動機後,就會更好教一些,比如“下次出去玩不帶你啦”這句話,便是解決很多孩子問題行為的靈丹妙藥。

這麼多年過去,孩子們出行已經能夠自覺地遵守社會規範,學會了乘坐火車,公交等。這次錄完央視的節目,我們就是一起坐火車從北京回來。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在桓仁玩嗨的孩子們

為了鍛鍊孩子們的能力,我們每年冬天都會舉辦聯歡會,一首《小拜年》陽光家園的託養人員春偉唱了12年。

業餘時間,我們還會對外承接一些簡單的手工工作,如串豆皮等,儘管賺的錢不多,一個月300塊,不夠孩子們分,我就用這錢帶著孩子們下館子去。

我最開心,最驕傲的還是看到孩子們的改變。

26歲的重度自閉症患者源明,1米9的大高個,280多斤。

剛來陽光家園的第一天中午,吃了我做的18個大包子,行為刻板的他,脾氣上來,誰的話也不聽,還咬傷過我兩回,但現在他已經變得懂事多了,還能配合我們一起穿豆皮,做手工。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陽光家園的午餐一般有兩個菜,由孩子們點菜,每個月還有固定的一次下館子的機會。

12年都在陽光家園的孩子成了我的遺憾

從2009年到2017年,陽光家園每年都能得到殘聯5萬元的撥款。最近因為一些外部原因,殘聯的補助被取消了。

而為了維持家園的運營,我們收取的託養費用,也從每個月30元,到50元,再到現在每月收取300元。用來支付特教老師的工資,孩子們的午餐費,及館內生活物品。

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工作技能。一些從陽光家園出去的智力障礙的孩子也找到了簡單的體力工作。

但更多的人,還是隻能一直留在陽光家園。這讓我很遺憾。

今年38歲的浩浩就已經在這呆了12個年頭,對於像浩浩這樣能力較弱的孩子,讓他們出去打工賺錢,那是不現實的。

但在陽光家園,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們動手能力也不錯,也可以勝任簡單的加工工作,我曾考慮過帶著他們一起創業,賣賣手工藝品,擺擺地攤,可惜失敗了。

除此之外,我有時候也會擔心陽光家園這群孩子們的未來,現在這些孩子都是青壯年,可以由我照顧,可日後他們老了,誰來照顧他們呢。

我想,這也是很多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因為,同樣有幸生而為人,這些孩子卻不得不忍受,命運強加的,比普通人更多的困苦與磨難。

一些普通人覺得稀疏平常,輕而易舉的行為,例如吃飯,洗澡,有的人可能需要數十遍,甚至數百遍重複練習。

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在政府或公益基金的支持下,開辦一個殘疾人養老院,讓肢體障礙人士和心智障礙者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一起養老。

有時,我也覺得這屬於做夢,這有點異想天開,可又忍不住期待有一天夢想會照進現實。

-END-

採寫| 樑雨 圖片|邢敏提供

編輯| 噹噹 內容顧問 | 孫旭陽

"

有人說,人的一生為追求夢想而活。

可有很多人或因天生障礙,或遭遇突發意外,生生被命運剝奪了追夢的資格。

在別人為夢想奔走的時候,他們被迫藏於家中,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逐漸淡出了社會。既要揹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又要忍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

但有一位56歲的障礙人士,不僅要追求自身幸福,還決心要把其他障礙人士從陰霾中拉出來。

她就是來自遼寧本溪的邢敏。

從2005年到現在,14年來,她一直為障礙家庭奔走。

這期間,她幫數百殘疾人走出家門找到了工作。對於能力較低的心智障礙者,她還開辦了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問題,為得就是有這份需要的人群活得開心,有成就感。

今年4月16日,她登上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

“大米和小米”編輯在節目後採訪了她。

沒有彩排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央視表演嗎?

今年3月,我們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收到了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的錄製邀請。

這讓我們很意外,也很激動,但直到錄製那天,我才知道,《像幸福出發》欄目居然沒有彩排,這群心智障礙孩子們能順利完成錄製嗎?當時我心裡直打鼓。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當天晚上九點半,春偉、付淳、學峰和一鳴4個大小夥子先上臺,無論是才藝表演,還是和主持人聊天,都表現得從容而自信。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邢敏和陽光家園的部分心智障礙孩子

春偉唱的《小拜年》還得到了主持人的稱讚。這首歌,他已經學唱了12年,我也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在心智障礙的圈子裡十數年。

43歲,小兒麻痺的我成了社區的殘疾人專職委員

我是邢敏,生於1963年。出生後的第4個月,我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從此落下了雙下肢麻痺的毛病,行動不便,不能下蹲。

可父母對我的寵愛與期待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我的父母是雙職工,母親是一家工廠的管理層,生活條件比村裡人要好一些。父母對周圍人也很熱心,小時候家裡做飯,媽媽會準備一大鍋,村裡誰來盛都可以。

在這種氛圍的潛移默化下,我也一直很開朗,沒有因為自己腿部的障礙而自卑。

初中畢業後,我順利地進入當地一家紡織廠工作,後來又和丈夫創業開了家五金雜貨店,日子過得一直不錯。

因為腿部的障礙,我從小得到了街坊,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幫助。

因此,我也很願意儘自己所能幫助周圍人。比如空閒時間,我經常參與社區裡的各項活動,社區裡發生了什麼矛盾,大家也願意來找我幫忙調解。

一來二去,我和社區主任熟了起來。2005年10月,經他推薦,我成為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

就這樣,我從42歲開始,認識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1米8的他從全家的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當時,我主要工作就是和同事一起,建立本溪市的殘疾人檔案。

我經常需要走訪障礙人士家庭,也因此目睹了很多障礙家庭心酸的生活現狀。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一個叫小樑的小夥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米8的大高個,一次親屬打架時,他去勸架,不小心被人從樓梯上推下去摔癱瘓了,花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沒有治好。自此,他也一下子從全家人的驕傲、希望,變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

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我便更能理解殘疾人家庭的困苦與無助。

這個群體需要有人幫一把!

那時候很單純的想法便是,對於障礙人士家庭,最直接有效的幫助,就是幫他們解決就業問題。

2006年,和同事登記好殘疾人信息後,我開始在本溪市的各大工廠,酒店奔走,向企業推薦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員工。

另外,我還發動了身邊所有的朋友,街坊,包括社區的軍嫂來幫助介紹工作。

有的障礙人士參加工作後又被辭退了,我們就再幫他們找;

有的因多次被辭退,開始自暴自棄,我們便和他們聊天,提供心理輔導;

還有障礙夫妻發生家庭矛盾時,我們也經常上門調解……

事情越管越多,我乾脆把社區每個月發給我的兩百多塊工資全拿了出來,租了一間辦公室。這既方便同事們一起討論工作,又給殘疾人們提供了一處聊天,娛樂,分享諮詢的地方。

因為國家對於招收殘疾員工企業有優惠政策,所以當時的工作並不難展開。但真正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也並不容易。

兩年下來,我和同事幫數百殘疾人找到了工作,大部分是保潔,掃院子,看大門和掛靠等。或許“掛靠”沒那麼光彩,但至少讓他們有了養老保險。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旅行中的陽光家園成員

一通電話讓我看到了心智障礙家庭的“小心翼翼”

在殘疾人群體中,心智障礙者的就業問題尤其困難。不少心智障礙者,從特殊學校畢業後,就只能被藏在家中,甚至還需要家人犧牲工作,專門看護。

2007年9月,在殘聯領導的支持下,我掛牌成立了明山區殘疾人會館,專職負責大齡心智障礙者的託養。

我的想法是,把孩子送到我這裡來,他們家裡人就能解脫出來,做點營生。

會館加上我一共6個老師,實行半日託,從上午8點開到下午2點,但不少孩子拖到三四點,甚至有人會吃了晚餐才會回家。

每天上午,孩子們學語文,背古詩,學畫畫。下午學習串珠,十字繡,做家務,鍛鍊他們的生活自理和動手能力。

2009年,應政府號召,更名為陽光家園殘疾人會館,成為了殘聯認證的殘疾人民間社團。從2009年到2017年,每年都能得到殘聯5萬元的撥款。

現在陽光家園的心智障礙者,一共有42位,最小的17歲,最大的38歲。有人來了5年,有人則從會館剛成立的時候,就開始跟著我。

他們中8人患有自閉症,還有一些人患有唐氏綜合徵,及智力發育遲緩和癲癇等疾病。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問題,每個家庭也都有各自的心酸過往。

2014年6月份,原本在當地育智學校上學,23歲自閉症患者徐景仁,就在校長的介紹下來到了陽光家園。

我記得他剛開始來的時候,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飯要人喂,脾氣一上來就瘋狂跺腳,用頭撞牆。

還有雖然會說話,但整日自己坐在一邊,誰也不理,誰也叫不動,只喜歡撕紙和看相片。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正坐在地上的景仁和陪他玩的邢敏

那時候,景仁父親剛剛去世,他的母親,一個女人,既要照料各種日常瑣事,又要為了生計上班,根本沒有時間照顧他,徐景仁的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大腿上出現了很多皮疹。

我看這個家庭實在不容易,就景仁讓在陽光家園住了一個月。每日同吃同住,幫他餵飯,照顧他去廁所,買來了藥物每天幫他洗澡擦藥。空閒時,我和丈夫還帶他出去逛街,買零食給他吃。

漸漸地,景仁慢慢對我,對陽光家園的其他孩子打開了心扉,情緒問題也有所減少,還學會了自己吃飯。

我頭疼時,還會說“邢姨我伺候你”,主動給我端來溫水,讓我覺得很暖心。

但他依舊調皮,經常做出搞笑的事情。

一天看電視,因為喜歡的節目播完了,不開心的景仁就用改錐把電視櫃的兩個抽箱拆了。等我過來時,他笑得一臉燦爛,還問我“邢姨,我厲害不”。

我哭笑不得,就給景仁媽媽打了電話,分享景仁的“傑作”。

電話另一頭景仁媽媽很是侷促和吃驚,連連埋怨孩子怎麼又拆家了。

原來景仁從小就喜歡破壞東西,媽媽一方面擔心要賠錢,一方面她又擔心我會因此拒收孩子。

這讓我五味陳雜,我感受到了家裡有一個心智障礙孩子,父母會過得多麼小心翼翼。

孩子在和外界交往時,一件細微小事,都可能引起他們的“驚慌”。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徐景仁和邢敏的近照

孩子們的改變

我覺得,走出去與社會連接,對於心智障礙人士來說很重要。

所以,有空的時候,我會帶著孩子們外出活動,如爬山,坐遊船等。目前,本溪周圍的景點都基本上逛完了,還去過蘭州。

當然,組織一大群心智障礙的孩子可不容易。

有些自閉症孩子不聽指揮,隨心所欲;有的智力障礙孩子喜歡在車上呆著,不肯下車,有的則完全不喜歡坐車……

所以一開始,我們選擇包車出去玩,在車上組織孩子們一起唱歌,或玩一些集體遊戲,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另外零食也是一種不錯的安撫手段。

漸漸地,孩子們都很喜歡出門。有了動機後,就會更好教一些,比如“下次出去玩不帶你啦”這句話,便是解決很多孩子問題行為的靈丹妙藥。

這麼多年過去,孩子們出行已經能夠自覺地遵守社會規範,學會了乘坐火車,公交等。這次錄完央視的節目,我們就是一起坐火車從北京回來。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在桓仁玩嗨的孩子們

為了鍛鍊孩子們的能力,我們每年冬天都會舉辦聯歡會,一首《小拜年》陽光家園的託養人員春偉唱了12年。

業餘時間,我們還會對外承接一些簡單的手工工作,如串豆皮等,儘管賺的錢不多,一個月300塊,不夠孩子們分,我就用這錢帶著孩子們下館子去。

我最開心,最驕傲的還是看到孩子們的改變。

26歲的重度自閉症患者源明,1米9的大高個,280多斤。

剛來陽光家園的第一天中午,吃了我做的18個大包子,行為刻板的他,脾氣上來,誰的話也不聽,還咬傷過我兩回,但現在他已經變得懂事多了,還能配合我們一起穿豆皮,做手工。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陽光家園的午餐一般有兩個菜,由孩子們點菜,每個月還有固定的一次下館子的機會。

12年都在陽光家園的孩子成了我的遺憾

從2009年到2017年,陽光家園每年都能得到殘聯5萬元的撥款。最近因為一些外部原因,殘聯的補助被取消了。

而為了維持家園的運營,我們收取的託養費用,也從每個月30元,到50元,再到現在每月收取300元。用來支付特教老師的工資,孩子們的午餐費,及館內生活物品。

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工作技能。一些從陽光家園出去的智力障礙的孩子也找到了簡單的體力工作。

但更多的人,還是隻能一直留在陽光家園。這讓我很遺憾。

今年38歲的浩浩就已經在這呆了12個年頭,對於像浩浩這樣能力較弱的孩子,讓他們出去打工賺錢,那是不現實的。

但在陽光家園,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們動手能力也不錯,也可以勝任簡單的加工工作,我曾考慮過帶著他們一起創業,賣賣手工藝品,擺擺地攤,可惜失敗了。

除此之外,我有時候也會擔心陽光家園這群孩子們的未來,現在這些孩子都是青壯年,可以由我照顧,可日後他們老了,誰來照顧他們呢。

我想,這也是很多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因為,同樣有幸生而為人,這些孩子卻不得不忍受,命運強加的,比普通人更多的困苦與磨難。

一些普通人覺得稀疏平常,輕而易舉的行為,例如吃飯,洗澡,有的人可能需要數十遍,甚至數百遍重複練習。

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在政府或公益基金的支持下,開辦一個殘疾人養老院,讓肢體障礙人士和心智障礙者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一起養老。

有時,我也覺得這屬於做夢,這有點異想天開,可又忍不住期待有一天夢想會照進現實。

-END-

採寫| 樑雨 圖片|邢敏提供

編輯| 噹噹 內容顧問 | 孫旭陽

她幫數百障礙人士就業,照料多名自閉症孩子,登上央視舞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