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最強梟雄:不服陳友諒,建國稱帝鼎立朱元璋,死後朱才敢出兵

朱元璋 中國歷史 張士誠 孫權 京津小飛俠歷史觀 2017-07-09

元末梟雄有幾位,最後統一天下當了正統皇帝的就是朱元璋。而當時和朱元璋爭奪天下的還有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以明玉珍最牛,不服陳友諒,朱元璋不敢動他,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都被朱元璋幹掉了,只有他與朱元璋鼎立天下,成為元末最強梟雄,若不是死得早,明朝很難統一。

元末最強梟雄:不服陳友諒,建國稱帝鼎立朱元璋,死後朱才敢出兵明玉珍(1331年―1366年),隨州人,元末農民軍首領,史稱其“身長八尺餘,目重瞳子”。至正十一年(1351年),農民戰爭爆發,明玉珍集鄉兵千餘人屯青山,結柵自固。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徐壽輝稱帝,使人招降明玉珍曰:“來則共富貴,不來舉兵屠之”,明玉珍引眾歸降徐壽輝,任元帥,駐守沔陽。與元將哈麻禿戰湖中,右眼被流矢射中,傷愈後右眼瞎,因得綽號“明眼子”。

至正十七(1357年)年,明玉珍率領水軍(船五十艘)劫掠糧川、峽間,準備引兵歸還。時元右丞完者都在重慶募兵,明玉珍聽從了戴壽的建議,襲擊重慶,擊敗完者都,生擒哈麻禿獻給徐壽輝,明玉珍被任命為隴蜀行省右丞。不久完者都捲土重來,屯嘉定(今四川樂山)大佛寺,謀取重慶。明玉珍將嘉定城攻破後,將完者都、朗革歹、趙資等押回重慶斬首,四川諸郡縣相繼來附。

元末最強梟雄:不服陳友諒,建國稱帝鼎立朱元璋,死後朱才敢出兵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明玉珍不服,非常氣憤地說:“汝能為帝,我不能耶?”於是與陳友諒斷絕關係,命人駐守瞿塘峽,不與相通,自稱隴蜀王,以劉楨為參謀,立徐壽輝廟於重慶城南,四時致祭,並追尊他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世宗。

元末最強梟雄:不服陳友諒,建國稱帝鼎立朱元璋,死後朱才敢出兵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受劉楨等人擁立稱帝,國號大夏,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建元大統,都重慶。

明玉珍素無遠略,然性節儉,頗好學。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派萬勝攻取興元,並遣參政江儼與朱元璋交好,朱元璋遣都事孫養浩報聘,遺玉珍書曰:“足下處西蜀,予處江左,蓋與漢季孫(孫權)、劉(劉備)相類。近者王保保以鐵騎勁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謀臣如攸(荀攸)、彧(荀彧),猛將如遼(張遼)、郃(張郃),予兩人能高枕無憂乎。予與足下實脣齒邦,願以孫劉相吞噬為鑑。”自後信使往返不絕。從這封書信來看,朱元璋都不敢小看明玉珍,認為和明玉珍是“辱齒”關係,希望和他聯合抗元。

明玉珍比朱元璋當皇帝要早6年,資格比朱元璋老。朱元璋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卻不敢動明玉珍。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夏,明玉珍病故,遺囑臣下固守渝川地區,勿進取中原。渝川地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固守得當,非十年八載可取。明玉珍讓兒子明升固守渝川,就是想讓兒子偏安一隅,踏踏實實做幾十年皇帝,可明升卻沒有他那樣的威望。

明朝建立以後,只有大夏國與明朝鼎立天下。明玉珍已經死了,朱元璋不再顧忌什麼,於是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遣使勸明升投降,明升不從。朱元璋又精心佈置了兩年,於洪武四年(1371)春,遣湯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領兵徵大夏國,夏軍敗潰。同年六月,明兵抵重慶,明升出降,夏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