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9-09-10 10:00:00地點:人民網簡介: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今天,我國迎來了第35個教師節。今年教師節的主題為: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日前,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祕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就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等話題,接受了人民網強國論壇專訪。

本場新聞

我國教師待遇從“倒數三位”到排名第七 朱永新:還應提升

朱永新:教育經費不斷增加 “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成果顯著

訪談回放

主持人

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第35個教師節將“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作為主題,有何特殊的意義?

朱永新

把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作為主題有它的特殊意義。從確立教師節到現在已經35個年頭,我們一直在不斷弘揚和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的風尚。今年的特別意義在於:第一,2018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作出頂層設計。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去年教師節,我國剛召開了全國教育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教師節大會上專門提出了九個堅持,其中有一條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所以,我覺得從時間節點來講提出尊師風尚具有特別的意義。

第二,從教師隊伍建設本身來說,當社會越是尊師重教,形成尊師的風尚,就越是會有更多的人願意來作教師。所以,倡導尊師風尚有利於鼓勵更多優秀的大學生、社會優秀分子進入教師隊伍。

第三,對教師來講,尊師風尚對教師也會提出更多的挑戰、更多的期盼和更多的要求,尊師重教本身也會促使教師更加努力工作,以回報社會對教師工作的期待。

主持人

9月3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稱,教師工資已由上世紀80年代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名倒數後三位,提升至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排名第7位。教育部表示,要凝聚地方黨政合力,爭取地方黨委和政府在投入上更多向教師有限傾斜。對此您怎麼看?

朱永新

提高教師隊伍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是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的題中應有之義。從教師排行倒數第三增長到第七位,這是一個很大的了不起的進步。當然,這裡面可能還會有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在有些地方可能教師隊伍待遇會高一些,有些地方教師待遇則會低一些,城市和鄉村、東部和西部可能還有很大的差距。據我所知,有些地方的差距還是非常之大的。尤其是在不同教育階段,比如學前教師、小學教師、中學教師、大學教師之間也有很大差異。前兩年,我們調研的時候瞭解到,在一些農村地區,學前教師一、二千元一個月的人數還不少。幼教和小學教師的待遇整體上還偏低。如果我們分不同教育階段去統計的話,可能有些階段教師待遇還達不到第7名。所以,我覺得還是要更多的向農村、向西部地區、向邊遠地區、向薄弱學校、向幼教、學前教育階段和小學教育階段去進一步的傾斜。也正因為如此,地方黨委和政府在教師的投入上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現在,《教師法》規定教師的工資收入待遇不低於公務員,很多地方在工資上做到了,但是在總收入上還沒有達到。現在有些地區固定工資部分佔總收入的比例越來越小,所以我認為,還是應該強調教師的總收入不低於公務員,這樣保證教師待遇能夠不斷上升。在收入排名中,如果能排到前3位,那是最理想的。

主持人

據媒體報道,近日,日本宣佈從10月份起,在日本生活的所有日本人、外國人納稅人,從幼兒園到初中畢業學費全免,由此,您怎麼看待我國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免費以及教育投入問題?

朱永新

優先發展教育也表現在我們對教育經費的不斷增加上。雖然我們還沒有像日本等發達國家這樣實現學前教育的免費,或者像少數國家實現了高中階段的免費,畢竟我們國家還不富裕,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儘管如此,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裡提出,2019年財力雖然很緊張,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4%以上,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這些年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每年不斷增加,從2012年開始連續8年保持佔DGP的4%以上。

中國政府這些年來在學前教育這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們知道,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期的時候,中國的學前教育的普及率只有20%多,非常之低。也就是說大部分的農村孩子是進不了幼兒園的,在城市也有很多的家庭孩子沒有就讀幼兒園的機會。但是這些年來,政府通過連續兩個三年的學前教育計劃,使我們的學前教育的普及已經達到了將近80%。這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用六年的時間,基本上做到了每個鄉村有一個公辦的中心幼兒園。

中國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現在都免了,學雜費、書本費全國範圍內都免了,中職教育也是免費的,高中和學前階段還沒有免。但是,中國有些區域,比如新疆、西藏從學前到高中是全免的,免除所有的學費、雜費、課本費。也有少數地區從學前到高中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全免費。但是,從全國的角度來說,因為需要增加教育投入的地方很多,尤其在學前教育階段,硬件設施的建設,政府對普惠幼兒園的補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等等,都需要經費。特別是近年來政府通過購買民辦幼兒園的服務,讓它收費達到和公辦園基本接近,雖然不算免費,基本上也可以稱為半免費,財政開支是很大的。我們主張,對於學前教育階段,可以像義務教育一樣,先從邊遠地區、農村和民族地區開始,隨後針對城市的低收入家庭進行免費,然後逐步推進。

主持人

您認為當前社會在“尊師重教”方面還存在哪些短板?

朱永新

在這個方面的短板,我覺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我們對於那些紮根一線、默默奉獻的優秀教師的關注、宣傳報道還比較少,關注度還不是很夠。在社會各個行業的英模裡面,教師的數量總體偏少。

第二,我們對教師的權益關注的也還是不夠,在有些地區教師的休息權得不到保障,經常會被拉去做各種脫貧攻堅材料、節假日非正常補課等,本來應該得到的正常休息時間得不到保障,做各種各樣的非教學領域的一些工作偏多。

第三、總體上來說,我們社會最優秀的群體,尤其是最優秀的高中畢業生,還沒有真正進入教師隊伍,教師的榮譽體系也沒有完整的建立起來。比如,美國每年評選年度教師,年度教師評選出來以後,這一年他就在全美國各地去宣講,去講述他自己成長的故事,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這對教師就很有激勵作用。我們現在每年雖然都有評選,但評選的時候往往集中報道一下,然後怎樣更好發揮他們的作用,發揮他們的影響力、輻射力,這些方面就關注得不是很夠。

主持人

我們應如何弘揚新時代尊師新風尚?您認為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朱永新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古人經常講“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當然,我們不主張完全的把古代的師道尊嚴照搬到當今社會,但是尊重教師、尊重人才本身是尊重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現。全社會應該進一步弘揚這樣一種文化,這是一方面。

第二,要及時發現、宣傳優秀教師的典型。比如前一段時間宣傳復旦大學鍾洋的事蹟。但宣傳鍾洋的事蹟時,更多是把他作為科學家宣傳,強調的時他的科學精神。其實,鍾洋作為一名教師,同樣是可歌可泣的。他對學生的培養盡心盡力,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我覺得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我們在宣傳很多社會典型的時候,就特別要強調他教師的角色、教師的身份。

第三,在提高教師的政治和社會地位上要進一步加強。現在總體上來說,在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社會各種榮譽裡面,教師群體受到了關注,但是數量還不夠,和教師在社會的整體數量不是太匹配,因為教師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全國有1600萬教師,如果加上退休教師的話,肯定還要更多。對於這樣一個龐大群體的社會政治地位,我覺得還要進一步加強。

第四,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前面我講了,這些年總體上雖然我們有很大進步,到了第7名,但是在不同教育階段和不同區域,教師收入還是不平衡的,我們尤其要關注教師整體的收入水平,關注薄弱地區、邊遠地區和農村的教師待遇提高,以及關注幼兒教育和小學教師的待遇提高,當然也包括中學教師在內。

主持人

今年是第35個教師節,35年來,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哪些成就?

朱永新

35年來,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首先,教師的數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教師的質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改革開放之初,像大學裡,基本上是本科教本科,碩士生、博士生的比例非常少,現在整個高等教育裡面,博士、碩士應該是佔主體,而且很多高校,如果沒有博士學位,很難在高校裡謀職了。在中小學,過去本科就更少,是以中師生為主體的教育,現在不僅以本科為主體,而且碩士生、博士生也不罕見了,像北京的一些學校裡面,一個學校擁有幾十個博士的情況也不完全是個案。雖然教師的學歷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是和國際的平均水平相比,尤其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我國教師隊伍從職前培養到職後培訓的教育體系開始初步形成,特別是這些年我們實施的農村特崗教師計劃,免費師範生的培養等,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

未來建設一流教師隊伍,您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

朱永新

我覺得有幾個重要的環節:第一,要吸引最優秀的學生來報考師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芬蘭教育之所以全球領先,就是由於最好的學生去學教育,當老師了。相比較而言,我們現在最好的學生還不是把師範專業作為自己的首選。我們知道,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甚至於在50年代、60年代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多最優秀的學生,尤其貧寒子弟,首選是教師,因為整個是免費的,包分配的。現在這些條件漸漸的失去優勢了,不是最好的學生報考教師。

第二,考取了師範院校以後,最好的學生也沒有選擇做師範教師,這也是很大的問題。要讓最優秀的大學生選擇教師職業。

第三,從培養體系來說,我們特別希望要能夠在國家重點985、211學校要建立一個教師培養體系。我們的蔡達峰主席,當年在復旦大學擔任副校長的時候,曾經設計了一套在復旦大學設立教育學院,專門培養復旦的學生用主輔修的方式來完成教育學的課程,畢業的時候可以選擇去做教師。可惜最後沒有實施。這樣一套思路,如果在中國的大部分985學校、211學校推進,教師的來源就更加多元化。

再就是師範院校的課程。我們現在教師教育的課程還是老三門課為主,教育學、心理學、教材教法,教師的專業性到底在哪裡?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經常講過,沒有學過醫的人是不敢拿著手術刀開刀的,沒有學過法律的人是很少能夠在法庭上去進行辯護的,沒有學過土木工程的人是很少敢畫設計圖紙的。但是,沒有學過教育學的人,都可以去做教師。這說明我們教師的專業性是不夠的。專業性和我們的課程設置有很大關係。我們教育學課程的含金量是不夠的,教師的實踐性是體現不夠的。同時,現在受經費各種原因限制,師範院校的學生真正的沉到學校去頂崗實習,去接受指導的也比較少的。所以,建議在教師培育體系和課程設置方面加以改革。

第四,我們的教師培訓體系也有不足。現在我們的教師總體上編制比較緊,培訓也沒有完全的制度化。在國外,一般工作五年至少有一年脫產的學習機會,這樣保證教師通過在職研修提高發展。總體上,我們這些條件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是應該創造更多的教師成長的機會,鼓勵更多的優秀人才能夠從事教育工作,有更多的培訓機會。

主持人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作為一名教育專家,您如何評價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所取得的成就?

朱永新

70年中國教育的成就是巨大的。

第一,整體國民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通過教育培養出來的勞動者和各級各類的人才為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1949年我們國家80%以上的人是文盲,現在我們高等教育的入學率已經達到48%,將近50%,達到了一個大眾化的階段,大學教育階段基本普及了。過去要想上一個大學是非常非常之難的,40多年前,我們七七屆的時候,要幾百人才能考一個,現在已經非常容易了。通過教育,國民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成就。

第二,各級各類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到高中教育,到大學教育,從職業教育到特殊教育,整個教育的發展應該說是規模大,發展的速度快,我們只用了70年的時間走完了很多國家可能要用一二百年時間走完的這樣一個發展歷程。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教育的改革更是全面而深刻的,中國教育的發展也是跨越式和超常規的。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我國小學升入初中的比例只有 60.5%,中等職業教育學生數佔高中階段的比例不足6%,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只有1.55%,40年以後的2018年,我國的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了80%左右,小學淨入學率99.9%,初中毛入學率10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超過了90%,均超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1977年,全國570萬考生中只有27萬人幸運地進入大學,錄取率5%;2018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48%,實現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特別是在近年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學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的短板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另外,通過對西部和人口大省高教發展的傾斜支持,以及“211工程”和“985工程”,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高校在積極參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創新體系建設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其它如特殊教育、民辦教育等也有了明顯的進展。

第三,我國教育發展70年培養了許多創新性人才,為整個國家的國防、科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獨特的貢獻。中國在很多科技領域的創新性的成就,和我們這些年來整個教育的發展、做的人才儲備是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同時,我們培養的那些技術工人也在整個製造業發展過程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之初,基本上我們是以食品加工、手工業為主體,我們不會造汽車,不會造飛機,不會造火車,不會造任何現代化的設施,但是現在不論是上九天攬月,還是下五洋捉鱉,……包括我們在高鐵、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一些新的進展,這都和我們的人才儲備有著密切的關係。

朱永新

第四,全面實施了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惠性的特點。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義務教育一直沒有實現免費。2006年9 月1 日,經過修訂頒佈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從法律的層面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2007 年春免除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2008 年秋全國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免除學雜費。義務教育階段徹底實行免費,對中國教育來說具有劃時代意義。與農業領域免除具有千年歷史的農業稅一樣,義務教育全免費可以說是改革開放40多年乃至百年來中國教育成就的重要標誌。

第五,教師隊伍建設上了新臺階。198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1993年,《教師法》頒佈,其中明確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1994年至2000年,國家實施了改善教師居住條件的“廣廈工程”,共投資1144億元,建設教師住宅1.5億平方米。教師家庭人均住房面積較改革開放初期翻了兩番多。

2010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啟動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計劃包括“中小學教師示範性培訓項目”和“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兩項內容。到2014年底完成了對640多萬中西部農村教師的新一輪培訓。在“國培計劃”的示範帶動下,軟件建設上相對滯後的中西部地區,農村教師長期得不到高質量培訓的情況得以扭轉。

十八大以來,教師隊伍建設有了許多新的舉措。如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開展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註冊制度改革,推進交流輪崗,深化“縣管校聘”改革,引導優秀校長教師向鄉村、薄弱學校流動等等。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師素質有了較大提高,學歷層次得到提升。

第六,教育的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取得了重要進展。70年前我們教育總體上來說開放是非常之小的,只有少數人有出國深造的機會,但是現在光每年在海外就讀的學生就超過了50萬人,同時我們留學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到中國留學人數也有數百倍的增長,還包括孔子學院在全世界分佈也越來越多,全世界在學習中文、學習中國文化,甚至學中國社會治理的也越來越多,整個教育國際交流也有了很大進步。

與此同時,“走進來”的開放程度也在進一步提升。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只有來自東歐五國的33位來華語言生。目前,我國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國。2016年,來華留學人員44.3萬人,來自全球205個國家和地區,而且到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工作的國外專家學者也越來越多。

在新時代,我國迎來了“回國潮”。據統計,2016年留學回國人員達到43.3萬人。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的學生比例也在不斷增加,2016年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82.23%。

第七,教育法治建設取得新突破。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初步建立起一套包括從《教育法》《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到《高等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條例》等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法律體系,從根本上扭轉了教育發展“無法可依”的局面。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方略,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更是依法治國的教育保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