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兩大高發病毒性疾病豬藍耳病和豬瘟的鑑別及防治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 俗稱“藍耳病”) 和豬瘟呈全球流行趨勢,嚴重危害養豬業,給養殖戶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在實際養殖中兩種疾病混合感染的情況非常普遍,這使得豬病的防治和診斷愈發困難。本文從病原學、流行病學情況、發病機理、臨診症狀進行闡述這兩種疾病:

豬場兩大高發病毒性疾病豬藍耳病和豬瘟的鑑別及防治

1 豬藍耳病、豬瘟的概況

1.1 豬藍耳病

豬藍耳病,即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曾被稱為“豬瘟疫”、新豬病”、豬流行性流產和呼吸綜合徵”、神祕豬病”等,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對繁殖母豬和斷奶仔豬的危害特別大,在沒有繼發感染時,豬群無臨床症狀,一旦侵入豬群發病時,呈爆發性;其發病迅猛,帶來的損失較大,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傳染病。

1.2 豬瘟

豬瘟,即民間俗稱的“爛腸瘟”,又被稱為豬霍亂,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以發病急、高熱稽留和微血管壁變性引起廣泛出血、梗死和壞死等變化特徵;也是危害養豬業的重要傳染病之一。

2 病原

2.1 豬藍耳病的病原

豬藍耳病是由於感染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引起的,該病毒是動脈炎病毒科、動脈炎病毒屬的一員。病毒呈卵圓形,有囊膜,直徑在40 nm~50 nm 之間,表面有突起,大小約5 nm,是RNA 病毒,單股正鏈,沒有血凝活性,不能凝集禽類、哺乳動物和人類的紅細胞。病毒對外界環境有相對較弱的抵抗力,當pH 小於5 或大於7 時,只有5%的感染力,在pH 為6.0時活性最佳。4℃可以存活30 d,37℃能夠存活18 h,56℃需要15 min 能將其滅活。該病毒對常用的化學消毒劑和有機溶劑的抵抗力也較差。

豬場兩大高發病毒性疾病豬藍耳病和豬瘟的鑑別及防治

2.2 豬瘟的病原

豬瘟的病原是瘟病毒,該病毒是黃病毒科瘟病毒屬的一員,與牛病毒性腹瀉病毒有交叉性。病毒粒子約為38 nm~44 nm,呈圓形,有包膜,是RNA 病毒,單股正鏈。病毒對乙醚等有機溶劑敏感,對化學消毒劑、溫度、紫外線等的抵抗力較頑強。該病毒不具有血凝性,不能凝集紅血球。

3 流行病學

3.1 豬藍耳病的流行病學

豬藍耳病大多不會大規模暴發,常呈地方流行性,因為此病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可以感染所有品種的豬,不分年齡和用途。持續感染是豬藍耳病流行病學最重要的特徵,此病毒感染後可在豬體內長久存在。最易感豬為妊娠母豬和1月齡以內的仔豬,傳染源是患病豬和帶毒豬,傳播途徑是經空氣傳播、接觸交叉感染、交配繁殖感染,也可通過血胎屏障垂直傳播。感染病毒後2~14 周,感染豬便可排毒,將病毒散播給其他易感豬。

3.2 豬瘟的流行病學

豬瘟不分季節一年四季都能發生,可感染各種品種、年齡、性別的豬,包括野豬。傳染源是病豬和帶毒豬,傳播途徑是接觸傳播,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發病母豬也可垂直傳播給仔豬,產下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豬等。

4 發病機理

豬場兩大高發病毒性疾病豬藍耳病和豬瘟的鑑別及防治

4.1 豬藍耳病的發病機理

易感豬感染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後,病毒首先侵害肺臟並造成損傷,在肺泡巨噬細胞內增殖,形成間質性肺炎,約一週時間病毒就可在整個肺尖葉增殖,造成巨噬細胞破裂,死亡,使淋巴組織衰竭,肺泡壁變厚,機體免疫力降低,從而使感染豬繼發或併發其他疾病。

4.2 豬瘟的發病機理

豬瘟病毒感染易感豬後,首先入侵的是扁桃體,最終使機體免疫系統癱瘓。病毒首先在扁桃體隱窩上皮細胞內大量增殖,依次侵害附近淋巴結,周圍淋巴網狀組織,然後通過體循環和

肺循環,在中樞免疫系統骨髓、脾及周圍淋巴組織內大量增殖,最後侵入實質性器官。最終

造成機體免疫力降低,繼發或併發其他疾病。

5 臨診症狀

5.1 豬藍耳病的臨診症狀

根據感染豬的發病程度,臨床上通常分為急性、慢性和亞臨診型三種類型。

急性型發病豬病死率較高,仔豬食慾變少或停止,高熱,體溫40℃以上,腹瀉,呼吸困難,偶爾呈腹式呼吸;肥育豬和生長豬臨床症狀較輕;母豬感染後常發生流產、早產,產木乃伊胎和弱仔;種公豬感染後,病死率較低,影響精液品質。

慢性型在規模化豬場時常出現,主要症狀為豬群生產性能下降,生長緩慢,免疫功能降低,容易繼發感染其他病毒性和細菌性疾病。

亞臨診型感染豬通常不發病,為持續性感染,檢測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血清抗體,檢測結果為陽性。

豬場兩大高發病毒性疾病豬藍耳病和豬瘟的鑑別及防治

5.2 豬瘟的臨診症狀

根據感染豬的臨床症狀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溫和型四種類型。

【最急性型】常無任何症狀多發生急性敗血性休克突然死亡,此情況出現在此病初發地區和流行初期。

【急性型】病豬發熱,體溫升高,在40 ℃~42 ℃之間,精神萎靡,食慾降低,結膜發炎,流膿性鼻液。在初期發生便祕,後期腹瀉。發病豬的耳後根、鼻端、四肢內側及腹部的皮膚及脣內、齒齦、肛門等處黏膜有出血點,呈針尖狀,用力按壓出血點不退色。仔豬通常表現為神經症狀,出現轉圈、強直、呈游泳狀等典型症狀。

【慢性型】病程長達21~30天,症狀與急性相似,體溫先升高後下降,然後又升高,病豬日漸消瘦衰竭,毛髮粗亂,貧血,消瘦,便祕與腹瀉交替、行走搖晃,後軀無力,站立困難,而後死亡;病程相對較前者長,死亡率極高。

【溫和型又稱非典型】通常是斷奶後的仔豬和架子豬表現為此型,食慾不定,體溫升高至40℃左右,發病不典型,病情輕微,時間較長。

6防治措施

6.1豬瘟防治

豬瘟是一種傳染性非常強的傳染病,常給養豬業造成毀滅性損失。預防豬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豬瘟疫苗。

免疫程序

a、種公豬:春秋兩季各注射一次,4~6頭份/只。

b、種母豬:在母豬空懷期即在仔豬斷奶後,母豬發情前注射,4~6頭份/只。

c、新生仔豬:仔豬常免疫2~3次。

(1)第一次免疫在20~25日齡注射,1頭份/只,或採用超前免疫(零時免疫),即仔豬剛出生後未哺乳前注射,1頭份/只,1~1.5小時後再進行哺乳。

(2)第二次免疫在仔豬斷奶後第二天注射,2頭份/只。

(3)第三次免疫在仔豬60~70日齡注射,3頭份/只。

d、緊急治療緊急接種疫苗:根據豬重大小、種用情況,選用適當的疫苗和用量:一般10-15公斤小豬疫苗用量為15-20頭份/頭,疫苗佐劑量不少於6毫升;懷孕母豬控制在3頭份/頭,不能超量;空懷母豬5頭份/頭;

豬場兩大高發病毒性疾病豬藍耳病和豬瘟的鑑別及防治

6.2藍耳病防治

a.注射豬藍耳病疫苗進行預防

b,注意定期淨化:拌料泰妙菌素、替米考星等,注意豬群保健。

c、發病治療:藍耳治療方案,全群用進口泰萬菌素加黃連解毒散拌料十天,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