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小臘杆 長成“搖錢樹”

種植業 三農 農業 農產品 河北經濟日報 2017-04-11

□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賈海麗 通訊員 龐博

春日裡,記者走進“中國臘杆產業第一村”——廊坊市安次區南馬莊村臘杆生產加工基地,成片的臘杆剛剛收割完成。“臘杆收割一般從每年9月持續到次年3月。我家種了100畝臘杆,今年又是大豐收,每畝能賣4000來塊錢。”南馬莊村村民陳瑞啟說。

南馬莊處於廊坊市安次區調河頭鄉中部,是“中國臘杆工藝第一村”,也是我國北方最大的臘杆生產銷售基地。調河頭鄉南馬莊村黨支部書記李永凱說:“我們村的土地多是沙荒地,以前種植農作物收成很低。現在不同了,村裡家家戶戶都種起了臘杆,並發展形成了臘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以及工藝精加工產業鏈,鄉親們靠這‘小臘杆’摘掉了窮帽子,實現了產業升級、致富增收。”談起臘杆種植給村街帶來的變化,李永凱臉上掛滿了笑容。

臘杆全身都是寶,枝體細長,韌性強,彈性大。主杆一般用做武術杆及各種工具的把柄,杆頭可供旋活加工,樹皮可做藥材。李永凱說:“臘杆從種植到產杆大約需要3至4年的時間,壽命能達到五六十年,一次投入長久受益。按粗放管理水平,1畝地平均產杆800至1000棵左右,按均價4塊錢1棵計算,畝效益超過3000塊錢;要是水肥條件好,管理精心的每畝效益超過4000塊錢,是適合農村發展的一項優勢產業。”目前,安次區南馬莊及周邊地區種植臘杆3萬餘畝,影響帶動永清、霸州等地50餘個村街發展臘杆產業,年產值8000萬元。

穿過大片的青臘林,南馬莊街處處“熱氣騰騰”,村民們正在加工臘杆。隨著臘杆銷量逐年提高,經紀人隊伍應運而生,當地已有臘杆產業經紀人300餘人,臘杆產品熱銷全國各地以及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為促進臘杆產業化發展,當地還成立了九佳臘杆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會員提供種植、管理、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行家裡手們踴躍出點子、拓銷路,成為臘杆轉型升級的生力軍。

安次區委、區政府立足臘杆資源優勢,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充分利用國家退耕還林等優惠政策,以臘杆種植加工基地為建設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的著力點,不斷加大臘杆特色產業扶持力度,建成臘杆文化展廳、萬畝臘杆農業公園、臘杆工藝文化一條街等,打造“臘杆+臘葉+臘皮+臘磨”一條龍產業鏈,並建成臘杆電商中心,探索實施“互聯網+臘杆工藝”的農業發展新模式,全面擦亮安次臘杆文化、產業、工藝三大品牌,讓“小臘杆”的含金量越來越高,讓當地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

相關推薦

推薦中...